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 第六百二十二章 那一片金灿灿的希望!

不过,她倒也不担心。

义父就算恼了两个哥哥毛躁,也不至于伤了他们。

至于吃苦,就像奶奶说的,哪有学本事不吃苦的,在家多吃苦,出门才能少吃苦!

第二日早晨,吃过早饭,家安、家喜听说侯爷安排他们去学本事,乐得一蹦三尺高,兴高采烈得收拾了简单的包裹,就骑着马,跟着进城去了。

佳音远远同哥哥们摆手告别,然后也去了张神医的新院子。

许是昨日派人回来讨要烫伤药膏,老头儿今日居然安排她“实战”。

课题就是,各种伤药。

可怜她的胖胳膊胖腿儿,又要经受超越年龄的操练了。

一日下来,烫伤药膏熬了一罐子,伤药粉一盒子,她的手腕子也红肿了……

这还是有水灵帮忙的情况下,否则她真是要被累死了。

不过,张神医也不好过。

佳音回到家,无比心疼的老娘、奶奶和嫂子们,饭菜都恨不得喂到她嘴边。

而张神医正揪着头发,对着伤药粉疯狂念叨,“不可能啊,配方一样,怎么药效就好这么多?!”

秋风一日比一日寒凉,也催促着农人们抓紧时间,把田里的一切抢收回来。

新村的晒谷场上,铺满了金黄色的玉米棒子。

褪去了干枯的外皮,一个个半尺多长的玉米棒子,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挺拔身姿,饱满的“肌肉”,让所有看到的人都忍不住淌口水,纷纷感慨。

“这样的好粮食,居然是咱们种出来的?!”

“是啊,剥皮的时候,我都不敢用力,生怕掉了一个粒,就造孽了。要知道一个粒子种下去,明年就又变成这样的玉米棒子了。”

“以后可是不怕挨饿了,这样一棒子就够一口人吃一日了!”

全村的男女老少,腿上好像都有了自主意识。

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几乎所有空闲都想蹲在晒谷场不离开,眼珠子更是一动不动,直接黏在玉米棒子上。

村子内外的鸟雀算是倒霉了,别说跑来偷吃一口,就是飞过上空也得抓下来,把嘴巴绑紧了!

大小王庄和大槐树村的里正,更是一日七八趟的往新村跑,生怕村长改了主意,不肯分他们种子。

这一日,他们借着交付碧玉瓜的分红,又跑了过来,然后就拉着村长不肯走了。

大槐树村的景里正,死皮赖脸央求,“老哥,你看,这玉米种子放在你们这里,还得费心照顾,不如提早分给我们吧,我们拿回去晾晒保管,也心安。”

“是啊,吴村长,咱们也是一家人,你信不过谁,也不能信不过我们,是不是?我们拿了种子回去,一定好好照管。”大王庄里正也是拍着胸口保证。

小王庄里正更是干脆,直接坐到地上不起来了,“老哥,你要是今日不分给我们,我就不走了,我白天黑夜在这里守着。”

村长大叔真是哭笑不得,想了想就说道:“正好今日伯爷在家,我带你们去交账,伯爷同意,我就把玉米种子提前分给你们。但土豆种子一定要等到明年开春,因为保存在别处呢,就是我们也要一起等。”

“好,好,能拿到玉米种子就成,土豆不急。”三个里正几乎是异口同声。

然后,各自麻利整理好衣衫,跟着村长去李家。

李老二倒也和气,没有为难他们,结算了碧玉瓜的分红,就说道:“你们想提前把玉米种子拿回去也好,我们村里人少玉米多,万一照管不周,也是可惜了好东西。

“就按照先前说好的,小王庄七百斤,大王庄一千斤,大槐树村一千二百斤,一会儿就辛苦村长大叔带人称一称!明年秋日时候,除了正常该交的粮税,双倍偿还就好。”

“多谢伯爷,多谢伯爷!”三个里正欢喜起身,一起行礼道谢。

小王庄人少土地少,拿的种子最少。

大槐树人多土地多,拿的种子也多。

大王庄处于中间,但种子的量也够村里各家分了。

景里正想起一事,就带了几分试探旨意问道:“伯爷,再有几日,税粮就准备好了,您看,是不是问问郡主,要送到哪里……”

李老二半分迟疑都没有,嘱咐道:“我早同郡主商量过,你们像去年一般,该交到哪里就交到哪里,朝廷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这也是我们碎金滩乡亲的心意。”

“是,伯爷,伯爷大义,郡主善心。”景里正赶紧行礼,顺手拍了两记马屁。

又说了几句闲话,他们三人才跟着村长告辞。

一时,晒谷场上的玉米棒子,挑拣最好的装了袋子。

新村众人听说,三个村子要做明年的种子,主动帮忙剥粒,去了玉米芯儿。

景里正偷偷塞了一个玉米粒到嘴里,嚼碎,尝到浅淡的甜味,忍不住眉开眼笑。

明年这个时候,他们村子也会有这样金灿灿的晒谷场。

只要想想那场景,他的骨头好似都轻了几分,身子都差点儿飘起来……

同样,这个日子,新都内外但凡种了玉米的人家,都在对着大片的玉米棒子感慨,幸福的好似在梦里。

虽然春日时候就早有猜测,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们还是大受冲击!

这满眼的金灿灿啊,颗粒比高粱和谷子好太多了,即便没有稻米和小麦味道好,但高产就是压倒一切的优势啊。

若是天武漫天遍野,荒山林地都种上这种粮食,天武根本不会再缺粮,不会再饿死一个人!

这可是救国之功,活命之恩!

当初李家人是何等的好运气,怎么就在番人手里拿到了这样的好东西呢?!

最主要是李家人怎么就识货,千里迢迢运回来,又托付刘家种下来……

若只是玉米还罢了,再看遍地圆滚滚的土豆。

拳头大一个能种五六株,结出的新土豆能装一盆,简直翻了十几倍的产量。

可以做粮食,也可以做冬菜,味道还好。

仙客来已经推出七八道新菜,虽然不是人人都爱之入骨,但也没一个说难吃的。

难道天下真有如此福泽深厚的人家,以一家之力,解决了整个天武最大的危机?

仔细想想,李家确实走运。

一个逃荒人家,从北到南跨越几千里,老老少少没有一个折损不说,如今更是直接跻身权贵之层。

家里诰命、爵位、封号,应有尽有,儿孙更是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