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 第六百四十章 这挂的不是面,是希望!

贾二夫人是这会儿真动心了,想着回去就立刻去哥哥家说一说这事!

很快,李老二也陪着贾二老爷回来了,众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贾家人就要告辞了。

宝珠舍不得佳音,抱了她差点儿红了眼圈,直到佳音保证经常送好吃的给她,也总去找她玩儿,才算把她哄高兴。

两个孩子处的好,两家人都是看着高兴,亲亲热热告别。

送走了贾家人,李家老少坐一起看看谢礼单子,都是惊了一跳。

贾二夫人可是下了血本,绸缎布料、首饰玉器摆设儿、药材等等,应有尽有。

大约算算,这些东西足有五百两银子了。

李老太忍不住感慨道:“这礼也太重了。”

陶红英想了想就说道:“娘,若是有人救了福妞儿的命,我肯定也要这般重谢。毕竟,什么都没孩子的命重要!

“贾家诚心道谢,咱们先收着,这家人行事人品都不错,以后常相处,可以再慢慢还礼。”

温夫人也是说道:“是啊,红英说得对。贾二夫人就是这个脾气,当年在学堂里,她就是脾气最爽快的一个。

“若是喜欢谁,那就是不留余地的喜欢,若是不喜欢,怎么看也不顺眼。以后,红英同她多走动一下,有她带着,对新都各家能熟悉的更快。

“原本我也可以,但我以后肚子慢慢大了,再坐月子养孩子,恐怕没那么多空闲在外走动应酬了……”

“好,你安心养身体,这些都是小事儿。”李老太拍拍温夫人的手,“这已经是帮了我们家里大忙了,没有你,我们家里就是想应酬都找不到门。”

陶红英把礼单递给闺女,佳音看了一眼,东西不错,但她也不缺,索性都给老娘,留着以后走礼。

又说了几句闲话儿,众人就散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转眼又是七八日。

山上的果子终于摘完了,该卖掉的卖掉,该下窖的下窖,待得都安顿整理完,日子也马上要十月了。

早起时候,地上已经肉眼可见的多了一层白霜。

老人们已经换上了夹棉的袄裤,只有火力旺的小子们还是一套粗布衣衫,扯了书包,每日早晚奔跑在冷风里。

二村那边,新搬来的几家,孩子们已经进了学堂,成了新伙伴。

每日小子们除了读书,就是约着一起捡柴火、割柳条,上山找遗漏的果子,下河摸鱼,简直玩疯了。

就算秋收忙过了,村里人也闲不下来。

一部分去砍柴,储备过冬。

一部分则跟着周大人和李老二,忙着郡主府的地基,偶尔还要进城去伯爵府。

村长每日背着手,拿着烟袋锅儿,去看过郡主府的地基,又去看面条作坊,看完作坊又去山谷……

这般每日操心出力,按理说该劳累,但老爷子身体出奇的好,精神头儿十足。

村里和李家众人看在眼里,也就不拦着他四处张罗了。

面条作坊里,陶红英扎着围裙,包着头发,身边跟着蕙娘和小翠,正带着老兵们做第一批面条。

其实手工挂面的工序,每一道都不难,就是很繁杂,需要耐心和经验。

和面、揉面、发面、浸油、搓条,一遍遍挂起来,只听着就觉得麻烦。

幸好,伤兵们都是半残,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耐心了。

若是让他们从头学到尾,没人能保证学会学好。

但每人都只学一道工序,就简单很多。

力气大的去揉面,细心的去发面,手巧的去搓条,就算只剩一只手的,还能把面挑挂起来呢!

昨晚发了不少面,经过一晚和一上午的忙碌,到中午的时候,作坊特意修建平整的屋顶上,就挂起了一排排的木杆子。

白生生的面条,好像被定格的雨丝,随着秋风的吹拂,日阳的暴晒,一点点蜕变成合适的模样。

伤兵们站在楼下,望着一排排面条,眼里满是激动。

这不是面条,这是他们自力更生,活命的希望!

陶红英解了围裙,同小翠说道:“这边,你多盯着一些,晚上炸一盆肉酱,就煮干面条给大伙儿吃。”

有伤兵舍不得,赶紧摆手拒绝,“四夫人,我们随便喝点儿粥就行了,这面条留着卖吧!”

“是啊,四夫人,这么好的东西给我们吃太可惜了!”旁人也是附和道。

陶红英却是坚持说道:“这是你们亲手做的,若是不知道什么味道,以后怎么抬头挺胸告诉旁人好吃呢!

“这是刚开始,都看着稀罕,等以后做的多了,睁眼闭眼都是面条,有你们觉得腻的时!”

众人这才不说什么了,纷纷盼着晚上开饭了。

陶红英出了作坊,和蕙娘还想去看看几家搬来的亲兵,不想李老四却带了家安和家喜回来了。

陶红英大喜,赶紧问道:“你们这是从哪里回来的,这俩小子闯祸了?”

“娘,你怎么不信你儿子!"家安笑嘻嘻抗议,得意道:“我和家喜哥是学本事学的好,得了两日假期呢。不信,你听我说几句番语?”

说罢,他就几里哇啦说了一串。

家喜也跟着显摆,两人开始对话。

陶红英听的头疼,赶紧摆手,“可饶了我的耳朵吧,我知道你们学的好了,赶紧回家,给你们做好吃的!”

家喜和家安都是意犹未尽,家安就道,“我们去找妹妹,妹妹肯定能听懂。”

两人结伴,很快就跑的没了影子,惹得陶红英真是哭笑不得。

一时,众人也就回了李家。

李老太正扯了两个孙子问长问短,眼见儿子儿媳回来,就问道:“是不是派人去洛安问问,家仁和礼哥儿是不是也该休假同震生去南边游学了?

“若是能提早回来几日更好,趁着家安家喜都在,让他们兄弟聚聚。还有家义,整天在外边,真是见一面都难!”

老娘发话了,李老四哪能不重视,赶紧喊了他的亲兵交代一番。

很快,亲兵就打马去了洛安。

家安家喜听说妹妹去了张神医那里,就结伴去找村里熟悉的淘气小子了。

不必说,又要上山下河,玩个痛快。

洛安书院那边,家仁正在整理自己宿舍的东西,马上就要去泉州了,一走几个月,平日常用的东西,不好放在书院这边,就打算装好,送去自家小院。

礼哥儿拾掇完东西,过来帮忙,就说道:“大哥,咱俩走了,就剩猫哥儿自己留下读书了。”

家仁听出他语气里的惦记,说道:“不怕,还有三叔三婶在食堂呢,旁人肯定不敢欺负他,只不过他自己要孤单了。

“但你看看,他们学舍里,不少同年纪的学童都是一个人,外边没有家人照顾,身边也没有小厮呢。这次,咱俩不在,就让他锻炼一下,慢慢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