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医宗小师妹她过分强大 > 第136章 纯属欺负老实人

136

陈敬山“啊”了一声,有些没跟上君澜的思维,不晓得她为何突然这样问。

但是君澜既然这样问了,他只短短愣了片刻后,立马就给出了回答。

“嫂子是凡人女子,没有修为,平时就是个安静不多话的性子,也不怎么和外人接触。”

“自从三年前兄长过世后,嫂子更是几乎不出自己的院子,就是有什么日常需要,她也都是让身边的丫环去做,再不就是跟我说一声,我从外面买了后带回来给她。”

“至于陈敬忠……”

陈敬山抿唇思索,似乎在搜索记忆。

片刻后,他非常肯定地回答道:“在我的记忆中,嫂子和陈敬忠两人,除了每年的家宴和节宴,两人能有见面的机会外,除此并无任何接触。”

至于说两人私下接触,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兄长年长他十三岁,嫂子也比他大了十余岁,哥嫂成亲那一年,他不到八岁。

后来母亲去世,没过多久,父亲也在一次除邪行动中身故。

双亲先后离世,而他还是个孩子,于是长嫂就担负起了照顾他的责任。

都说长嫂如母,长嫂疼他如子,他也待长嫂如亲母,就喜欢黏糊在长嫂身边。

所以,长嫂是个什么性子的人,他再清楚不过了,绝不可能会和陈敬忠有任何的私下来往。

再说了,陈敬忠那样的人,长嫂避嫌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和他有来往!

君澜敏锐得抓住了他话语中的关键词,问道:“避嫌?为什么要避嫌?陈敬忠有什么劣迹吗?”

“那倒没有。”陈敬山道,“但是他皮相生得好,很讨女子欢心,外面的女子都被他迷得昏三倒四,府里面的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人,长嫂自然要避着些,免得生出闲话来。”

君澜回想了下陈敬忠的容貌,身形修长挺拔,眉眼俊美,尤其是那双狐狸眼,自带无限风情。

这样的男子,确实很容易吸引女子的注意力,也容易沾染上桃边八卦。

陈敬山的长嫂死了夫君,是寡妇。

寡妇门前本就是非多,主动避免和陈敬忠这样的男子接触,是明智且正确的选择。

不过……

君澜狐疑道:“既然你长嫂长年大门紧闭,那,出事那天,陈敬忠为何会出现在你长嫂的院子里?”

陈敬山方才说了,陈敬忠是第一个发现他在长嫂房间里的人。

这说明当时陈敬忠进了其长嫂的院子。

除非陈敬忠和陈敬山平日里面关系好,那日他刚好去找陈敬山,于是撞见了这一幕,否则这事就没法解释。

可是,陈敬山和陈敬忠两人,像是平日里关系很好的样子吗?

君澜回想了下那日在街头,陈敬忠毫不犹豫地踹断陈敬山一条腿,并且用灌注了灵力的软鞭朝陈敬山下死手的那一幕,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倘若两人平日里的关系真的很好,哪怕陈敬山做了错事,遭到家族驱逐,人人喊打,陈敬忠顶多避开他,不再和他来往。

而不会趁机落井下石,朝陈敬山下死手。

果不其然,就听陈敬山道:“他一直都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怎么可能和我关系好。”

陈敬山的父亲和陈敬忠的父亲,是嫡亲兄弟,只不过一个陈家嫡子,一个是陈家庶子。

陈敬山的父亲是陈家嫡子。

而陈敬忠的父亲,则是陈老太爷的一个姨娘所生。

嫡庶本就有别,且陈敬忠的母亲还出身风尘,身份上更加不堪。

因此,从父辈那一代起,陈敬忠的父亲就处处受压制,压制的久了,难免就有怨气,而这种怨气转移到下一代的身上,就体现在兄弟不和上面。

准确点来说,应该是陈敬忠单方面的跟陈敬山不和。

而这种不和,除了父辈之间的恩怨外,更多的是陈敬忠的个人怨愤,因为陈敬山比他优秀。

身份比他尊贵,学识比他出色,修为也远高于他……处处都比他高出一头。

可以这样说,除了一张漂亮的皮囊外,陈敬忠处处都比不上陈敬山这个堂弟。

只要有陈敬山这颗珠玉在前,陈敬忠就永远都只能是颗黯淡无光的鱼目。

而陈敬忠的父亲,也总是喜欢拿他和陈敬山做比较,说你看看你堂弟如何如何,你怎么就不能向你堂哥学习学习,你要是有你堂弟一半的优秀,你爹我做梦都能笑醒……诸如此类的话,每天都在发生。

听的多了,陈敬忠的心态就崩裂了,对陈敬山的怨恨像荒原上的野草,疯狂滋长。

同样都是陈家子嗣,就因为一个嫡庶的身份压着,他陈敬忠就只能做陈敬山的陪衬,凭什么啊!

没错,陈敬忠始终认为,陈敬山之所以会处处压他一头,并不是因为陈敬山本身就比他多优秀,而是因为身为陈家嫡长孙的陈敬山,享受到了陈家最好的资源。

倘若将这些资源给他的话,他肯定会比陈敬山更加的优秀出色。

他是输在出身上面,而不是他真的不如陈敬山。

心中存着这样的认知,两人之间的关系能处好才怪。

正如陈敬山所言,陈敬忠一直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陈敬忠此人极善伪装,他将自己的恨意藏得很深,从不在人前显露。

只有直面他这份恨意的人才能感觉得出来。

陈敬山道:“他那天之所以会闯进长嫂的院子里去,是因为那天晚上,家里面闯进来一只邪祟,伤了好几个下人,还把祖母给惊到了,祖父大怒,下令封锁家门,一定要将那邪祟抓住挫骨扬灰。”

陈敬忠就是这样进了其长嫂的院子。

然后就无巧不成书地撞见了那样不堪的一幕。

陈家上下所有人都知道,陈敬山是其长嫂元氏带大的,两人名为叔嫂关系,实则亲厚如母子。

况且元氏又比陈敬山足足大了十余岁。

因此,当发现这两人共处一室,还躺在一张床上时,会掀起多大的波澜可想而知。

身为家主的陈老太爷当场气得吐了血,一怒家中出了这样的**丑事,二怒他寄予厚望,当做家主继承人来培养的孙子,竟然会有如此不堪的一面。

可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子,陈老太爷怒归怒,却没有立刻就处置陈敬山,而是将这个孙子捆起来关进柴房,将元氏也关了起来,准备先清除邪祟后,再回头来处置这二人。

这是他的私心在作祟,他想利用这个时间,找出一个为孙子开脱的理由。

毕竟,他的大儿子没了,大孙子也没了,嫡系这一脉,就剩下这一个孙子了。

况且这个孙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很优秀出色。

结果,还没等他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元氏却撞墙身亡了。

死前一个字也没留下,也无人在现场,

等陈老太爷得知消息赶过去,看见的就是孙媳元氏,软塌塌的依偎着墙壁坐在地上,脑门上有个大血洞,身下除了一滩朱红色的血泊外,还有几行血字,大意就是控诉陈敬山禽兽不如,玷污她这个待他如亲子的长嫂。

而元氏的身体,早就凉透了。

元氏虽是凡人女子,可娘家是富商,在大青城也有些声望在,女儿在陈家受了这等委屈,命都搭进去了,元家人如何能善罢甘休?

按理说,事情发生后,陈老太爷当场就下了封口令。

而且元家人并不住在城内,而是住在距离大青城三十里开外的小城镇上。

但是巧合的是,事情发生的前一天,元氏的爹和其三个兄长,刚好来大青城办事,就住在城内的客栈中,打算第二天再去陈家看望元氏。

结果第二一大早,元家人就听说了陈家那边发生的事情。

父子四人得知消息后,立马就逼上陈家讨要说法。

陈老太爷没办法,只能当着元家人的面,先是一道家法下去,要了陈敬山半条性命,然后又将其驱逐出族,这才勉强平息了元家人的怒火。

陈敬山说完,垂下头去,坐着不说话,薄唇抿成一条青白的直线,他清秀的面庞上时而愤怒,时而悲伤,时而自责。

唯独没有出现那种怀疑之色。

君澜望着他等了片刻,没等来那种情绪,她不由得暗暗叹息了一声。

陈敬山这个人,到底还是太过于心性单纯了些。

世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何况还是一连两个巧合。

如果有这样的巧合发生,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人为的。

而这种巧合针对的是陈敬山。

谁会为他设计这样的巧合?

自然是最恨他的那个人。

谁最恨他?

自然是那个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陈敬忠。

其实,这样的设计并不怎么高明,陈老太爷未必没看穿这个局,否则他也不会将陈敬山驱逐出族。

将这个孙子驱逐出族,既是为了平息元家人的怒火,也是为了钓出背后那个给他孙子挖坑的人。

而他之所以没有怀疑到陈敬忠的头上,是因为陈敬忠平日里把自己伪装的太好了,从来不在人前流露出自己对陈敬山的恨意。

老人家不知道这一点,判断上出现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形。

而陈敬山明明知道这一点,却还没有怀疑到陈敬忠的头上去,不是心思单纯又是什么?

但凡他怀疑到陈敬忠的头上去,并且主动向陈老太爷说明两人平时的关系,依照陈老太爷能坐上一家之主之位的智慧,恐怕已经查明真相了。

君澜甚至有种直觉,陈敬忠之所以敢用这种并不怎么高明,细看之下还有些粗制滥造的圈套,打的就是一个信息误差。

因为他知道陈敬山不会怀疑到他头上去,更不会主动跑到陈老太爷的跟前,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不好的话。

这就叫作明目张胆的有恃无恐,纯属是欺负老实人。

老实人陈敬山用力吐出一口浊气,神情悲痛道:“长嫂受辱而死,还是死的这般不明不白,我一定要揪出歹徒!”

他攥紧拳头,眼神悲愤中透着坚定。

君澜望着他,问:“那你心里面可有怀疑的人?”

不出所料,陈敬山的情绪肉眼可见地开始跌落。

他摇摇头,沮丧道:“目前尚未有。”

然而下一瞬他又重新振作起来,语气坚定地说道:“不过我相信,我一定能将那人揪出来!因为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对方既然做了,就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我只要不放弃,就肯定能将那人揪出来。”

君澜对此深表质疑。

她无情地问道:“那,接下来的第一步,陈兄打算怎么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