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极品佞臣 > 第二百零四章 上山

极品佞臣 第二百零四章 上山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7:05:26 来源:小说旗

中原大雨,不期而至,各地进京的道路都变得异常泥泞。

山体上,滑坡时有发生,被困在路上的游人,多有死伤。

大家都躲在家中避雨,官道上倒是还经常有马车经过,因为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侧,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将城中的雨水,泄到汴河之内。

开封府城郊,白石林中,赵材望着泼天大雨,心情异常舒畅。

他喜欢雨天,更喜欢这样的暴雨天,虽然在白石林的行宫内,不如宫中那么宏伟,但是却能更近距离感受暴雨的湿气。

“陛下,御膳房的人传话,今日的午膳恐怕要拖后了。大雨透地,柴都点不着了。”

赵材哈哈一笑,没有怪罪,反倒饶有兴趣地说道:“带朕去看看!”

平日里赵材性子喜怒无常,时常大发雷霆,前来传话的小太监本来十分害怕,没想到陛下今日这么开心,感激撑开伞带他去白石林行宫的御膳房。

后厨内,几个负责做饭的宫人,一看皇帝进来了,吓得纷纷站立起来。

“你们继续!”赵材吩咐把自己狩猎的小兽剥了,架起火来烤着吃。

难得皇帝心情大好,众人陪着他乐呵呵地烤炙,肉还没吃完,消息已经传到了水榭。

陈寿正在看河东战报,闻言头也没抬,对前来报信的金羽卫说道:“以后白石林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须来报。”

“是...”

小皇帝能文还是会武,暴躁还是和善,都已经不重要了。

对陈寿来说都是一样的,与其让他在宫中愤懑,不如让他乐意去哪去哪,只要不离开开封府就行。

自己起家时候,靠的是皇权,但是马上卸磨杀驴,通过金丹杀了一个皇帝一个太子,彻底掀翻了大齐的皇权基础。

如今统治京畿附近,中原腹心的土地,靠的反而是底层的民心和手里的兵马。

正在想着的时候,桃儿进来,弯腰道:“老爷,开封府尹求见。”

“刘旭?他来做什么?”陈寿点了点头,桃儿出去,不一会引着一个文官进来。

刘旭抱拳道:“见过忠勇侯。”

“何事?”

“自从忠勇侯实施安民政策,与民休养,丈量土地,减免赋税以后,各地奔往京畿的百姓络绎不绝。虽然有很多的州县设卡阻拦,依然难改百姓背井离乡,涌入京畿,此皆侯爷恩德所致。不过近日大雨肆虐,多有行人困在山间道路,甚至被河流冲走。”

“属下斗胆,恳请侯爷派遣兵马,沿途护送搭救百姓。”

陈寿眉心微微一皱,自己疏忽了,这个时候出行是一个冒险的事,除了躲避强人土匪,还要看老天的脸色。

“是我疏忽了,你拿着这个,到禁军大营,调人前去就是。”陈寿伸手,把自己的鱼符递了过去,刘旭赶紧上前接住。

“侯爷仁心,乃是百姓之福,属下告退。”

陈寿笑道:“难得刘府尹想的周到,难能可贵。”

“侯爷谬赞了,此皆属下分内之事。”

刘旭心情大好,他们这些官员,最知道逢迎上意,陈寿的一系列举措,让大家以为他是个爱民的人,所以朝廷中,一夜之间多了很多很多的爱民如子的官员。

陈寿心知肚明,很多人是为了迎合自己,但是结果总是好的,他也不会傻到去追究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如今到处都是割据的豪强,他们为了发展,往往选择压榨地方,很少有自己这样的。

高压之下,两方对比明显,自然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涌向京畿的,就是自己可以利用的人力,既然有了这个趋势,那么自己前期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也说明了减赋丈量土地的做法,是行得通的,乱世之中比拼的就是人力、物力。

开封府以魏云色为首的士大夫集团,还有以曹武为首的禁军世家,盘踞百十年间,霸占了尽九成的良田。

在一次次的政变中,这些人被清洗干净,他们名下的这些田产,成了陈寿最大的财富。

这些田产,甚至可以养活百十万人,却被区区几百户给瓜分了。

陈寿丈量土地以后,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将良田出售,甚至可以和朝廷签订契约,先预付一些钱,剩下的慢慢还,也可以用粮食抵债。

陈寿用这种方法,在快速地把手里的田产变现,便于他与南唐交易的同时,也给无数的百姓点了一盏明灯。

和以前给东家种地不同,现在你也要交粮,可是交上一些,就代表有一些土地永久是你的了,可以传给后辈子孙,是你们家的祖产。

这种政策,有这致命的诱惑力,别说地方豪强设置关卡了,就算是鬼门关,也有百姓要拼死闯过来的。

当年陈寿要卖家里的地,只是说了一句,就让陈耕夫妻俩脸色大变,祖产的田地,对这个时候的百姓,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陈寿只用了这天马行空的一招,就把需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积蓄的底蕴,一下子扩大到最大,对治下百姓的统治力不亚于西凉辽东这种地方。

对手们想要学,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基本盘本来就是自己的领地。若是贸然学习陈寿,将会把他们治下的所有士绅得罪遍。

陈寿统治的京畿,土地兼并太厉害,已经是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正因为如此,他除掉禁军世家和魏云色,一口吃了胖子,鲸吞无数田产。

可是别的地方,比如说两淮,没有这么大的巨贪,土地相对比较平均地分摊在当地的士绅手里。

这些人支持下,他们才能统治地方,若是贸然动他们的利益,就是砸自己的基本盘。

士绅们随时可以推翻他们,重新推选出一个代理人来。

长叹一口气,陈寿掩卷闭眼,在他脑海中,浮现出一张河东的地图来。

上有几个战场,无数人马凝缩成一个个的方阵,河东局势在他脑中简略地过了一遍。

不容乐观!

李欣在应州府投入重兵,大同一带固若金汤,但是他似乎对河东有些大意了。

蒋褚才毕竟是河东的地头蛇,有他配合,再加上十几万蒙古精兵,打的白波谷只能缩头拒守。

前期取得一些战果,尽数吐了回去,蒋褚才收回了所有失地不说,还侵吞了白波谷不少地盘。

曾经投降李欣的那些河东豪强,尽数反叛回去,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墙头草。

陈寿睁开眼,看向身后墙壁上,挂着的河东地图。

“李欣,在想什么?”

陈寿卷起地图来,走下楼去,到了二楼张开手道:“给我换身衣服。”

正在锦敦上磕南瓜子的柳儿赶紧起身,拍了拍手问道:“老爷去哪?”

“避暑宫。”

柳儿寻了一件素色长袍给他穿上,整了整衣带,陈寿提着地图,来到外院。

上了马车之后,只说是去避暑宫,张和笑道:“如今山上道路泥泞,大人有日子没去避暑宫了。”

一句话点醒了陈寿,赶紧回府,来到苏琼枝院里。

苏琼枝正带着绿儿听曲呢,一见他进来,笑道:“你怎么来啦?”

陈寿也不理她,进房中寻摸了一阵,拿了两个湛清碧绿的珠子,还有一串玛瑙项链,抹头就走。

苏琼枝站起身来,张开双手拦住,嗔道:“这是什么世道,明强啊?”

陈寿在她脸上摸了一把,笑道:“小枝儿赏了你的爷吧,我有用处。”

苏琼枝美目一转,问道:“有什么好处?”

陈寿在她耳边轻声道:“今晚我在你房里睡。”

苏琼枝啐了一口,眼帘低垂,伸出三根葱白似得玉指,红着脸道:“最少三天。”

陈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一边往外跑,一边朝后挥手道:“一言为定!”

苏琼枝转过身,想要继续听曲,一旁的绿儿突然笑吟吟地说道:“夫人,人家想你了,今晚要在你这儿睡。”

苏琼枝想了想,自己根本应付不来,有这小妮子在,添些情趣,说不定还真能留他三天,不然那小子肯定赖账。

她伸手在绿儿额头点了一下,笑道:“那你可得好好表现。”

绿儿亲热地挽着她的胳膊,继续看起戏来。

陈寿上了马车,拿出一个珠子来,交到张和手里,说道:“一会我从凤儿那里出来,你再还给我。”

张和笑着点了点头,陈寿这才上了马车,街道上还有一些积水,车轮在水中走的有些慢。

上到避暑宫后,果然都是泥土,正有一队侍卫在清扫道路。

前几天根本没法上来,好在避暑宫有仓库,储藏的粮食足够这些侍卫生活一年半载的。

陈寿掀开车帘,看着马车慢慢上前,不耐烦地说道:“我们走上去算了。”

沿途的侍卫,纷纷驻足站立,陈寿挥手道:“你们继续,不用管我。”

爬了半个时辰,终于上了避暑宫,陈寿鞋都湿了,裤脚全是泥巴,累的一身汗。

进到李灵凤房里,掀开帘子进去,知琴惊呼一声:“天爷,这莫不是爬上来的?”

说完赶紧弯腰,给陈寿除去鞋袜,取来一双干净的木屐。

李灵凤也凑了上来,本来还要埋怨几句的,看到陈寿狼狈的样子,心里反而暖暖的,上前给他解去袍子,笑道:“路这么难走,就别上来了。”

陈寿在她脸上捏了一下,笑道:“几天不见你了,心里没着没落的,今天张和说没法上来,我就说走也走上来嘛,怎么样?这不是上来了么。”

李灵凤笑的十分开心,嘴上却说道:“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陈寿一个虎跃,搂住她的腰肢,李灵凤娇美的俏脸像是火烧一样红了起来,美眸水汪汪的看着他,不等陈寿开口,就主动献上樱唇。

“这...哪怕先暖暖身子呢,刚上来就腻歪上了,人家都没眼看了。”知棋在一旁,摇着头说道。

知琴和知书捂着嘴,笑的花枝招展。

陈寿抱着她,一边亲一边来到床头,轻轻放下。李灵凤搂着他的肩膀,偎依在他怀中,那张娇美的俏脸像是喝醉了一样,满是酡红,美眸水汪汪的,闪闪发亮。

打铁要趁热,陈寿从怀里掏出一个珠子来,笑道:“给你的。”

“谁稀罕。”李灵凤笑着说道。

“不稀罕我可送别人了。”

“想得美,说了给我,就是我的东西了。”李灵凤伸手夺了过来,看了一会,喜滋滋道:“好亮的成色,我要给陈小花做个手串。”

陈寿又拿出地图,说道:“你二哥给我出了一道难题,你帮我分析一下,他想做什么。”

李灵凤看了一眼地图,问道:“他又怎么了?”

“你看,在河东蒙古人分兵南下,我们的将士最能打的就是李欣本部。他把大部分人,留在了有大同防线的应州,在河东却留了很少的人。白波谷袁家势孤力穷,连连败退,你说李欣是故意的,还是料敌有误。”

李灵凤从来不肯耽误陈寿的正事,因为她十分清楚,想要和陈寿长相厮守,就必须帮他避免败亡。

所以不管有什么情绪,只要一说正事,李灵凤总能冷静下来,帮他谋划思考。

她好看的眸子轻轻眯起来,说道:“李欣不可能犯这种低级的失误,我看他是故意为之。至于原因,会不会是他想清除袁家这种当地的藩镇。”

这倒是大有可能,李欣对藩镇的痛恨,已经很是强烈。

他不止一次的上书,提出了各种解决藩镇的手段和方案,每一封都被陈寿收藏了。

从他的上书来看,李欣忠君爱国,却并不是仁慈的人。

为了他心中的大计,为了复兴大齐,死在多人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哪怕是他自己或者他的至亲。

让蒙古人和蒋家清除河东藩镇,然后他再把失地打回来?

陈寿不是很确定,他现在也没法直接问李欣,毕竟蒙古人虽然分兵两路,但是合不勒却是在应州的。

敌酋大汗都在应州,李欣的驻地也是应州,他把兵马屯在应州府,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这也就是李欣,其他人手握这些兵马,未必能守住合不勒猛攻下的应州防线。

“他以为没有他的兵马,我们就守不住河东,就灭不了蒋褚才?”陈寿沉声道:“我倒要让他看看,我们行还是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