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弥罗青卷 > 第一百七十九章 阴食肆

弥罗青卷 第一百七十九章 阴食肆

作者:一炁化三清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17:13: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荒古原初魔气,乃是天地崩溃孕育的逆反秩序之力。

被魔气污染的崂山,哪怕有着弥罗的帮助,也是花费了数月方才恢复稳定。

期间,弥罗同大宗师一起将崂山的山色恢复如初,带动地脉恢复正常。

山间的雾气受到地气中残留的秽气冲击,凝结成一片乌云,缔结其上,同清气相合,化作漫天细雨缓缓落下。

弥罗和大宗师坐在亭子中,看着雨水滴滴答答的落在花木之上,犹如演奏了一首婉约清扬的乐曲,飞溅的水珠,就如同那散落的音符,任意落在落在叶子上,如珍珠敲打碧玉,落在花瓣中,像玉液斟满了瓷杯,形成一种独特的优美。

“你觉得如何?”

数月来,大宗师一直在引导着弥罗的气息和崂山地界相合,期间他也是传授了弥罗不少人道和仙道相互结合的修行理念,凝聚出了不少新的名字。

例如相面卜卦之法,就凝聚了【人道/仙道·从九品相师】、【人道/仙道·从九品卦师】,种植之术也有对应的【人道/仙道·正九品花师】,风水堪舆一道演绎出【人道/仙道·正九品乌青师】。

这些名字的凝聚,并不是单纯的弥罗修为不足,或者这些方面不够精湛,弥罗缺少的是这些道则法理之中对应的人道气数,或者说是这些名字对应个体的一些特性。

而这,正是大宗师最擅长的地方,他通过引导弥罗明悟人道的特性,凝聚更多的名字,也是让他对于日后依靠自身,不借助帝君神力或者气数,完全自主凝聚名字,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因此,在大宗师的帮助下,弥罗也是成功将【人道·正九品画师】和【神道/仙道·从七品画中仙】之间的道路补齐了。

说起来,弥罗当初绘画技艺虽然高超,但真正突飞猛进,超越同境界修士,还是从获取【画中仙】这个名字之后,但也真实因为这个名字的限制,弥罗绘画的时候,还是非常吃灵感,不是对灵性和法力的运用比较多,就是一点也不干涉灵性和法力的运用。

如何衔接二者,是一点也没有。

这就好像许多人学习需要循环渐进,一步步去探索步骤,但对于一些天赋绝顶之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答案,让他们讲述如何一步步解析,反倒是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

而大宗师正是帮助弥罗构建画道的阶梯,分别在【人道·正九品画师】之上添加了【人道/仙道·正八品神工妙手】、【人道/仙道·从八品丹青大家】,在其下添加了【人道·从九品画工】。

期间,弥罗也是感受到大宗师的诸多手段,让他非常熟悉,他的不少手段都和自己掌握的【画中仙】技巧非常贴近,但二者都没有就此发表看法,而是各自学习各种探讨。

此时,大宗师询问弥罗觉得如何,问的就是弥罗此刻的心境。

望着亭子外的雨水,弥罗并没有说完,只是静静的看着,气息越发柔和、宁静。

看到这一幕,大宗师微笑了起来:“你的境界并不次于我,见识和道行的广度更在我之上,但你之前心还不够静,所以力量的运转,还有一些空缺,如今倒是好了许多。”

弥罗起身表示感谢。

他自己也非常清楚,他的修为境界大半源于一次次巧合,是一个个太虚幻境和洞天之力,在伴生之宝的帮助下堆砌起来。

虽然借助伴生之宝的帮助,整体修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比起许多同境界的前辈,根基还更加浑厚。但极快的进步速度,也是让弥罗的气息有些躁动,并且他时常接受更高等级的力量洗礼,也导致他的力量催动一直有些粗糙。

在大宗师身边的这几个月,让弥罗有一种当年在松涛峰上学习的感觉。

缓慢、悠闲和轻松的节奏,让他的气息得到了一定的沉淀。

这种沉淀于日后修行帮助不大,于神通术法威力的提升几乎没有,却让弥罗感到了一阵的轻松,同时也是让弥罗的气息和此方太虚幻境越发相容。

现在,只要弥罗不全力以赴,便是大宗师也看不出他外界之人的痕迹。

对此也是颇为满意的弥罗,看向西方道:“可惜,我这辈子八成就是个劳碌命,空闲不得啊。”

大宗师闻言,乐呵呵道:“西域昆仑山,乃是我等天地一切山川地脉之祖,在传说中正好位于仙界西方天阙入口的正下方,上古时期更是天人两界的重要通道,被人间诸多修士视作是圣山,有着诸神之乡的美誉。后来,五帝时期,绝天地通,两界通道崩溃,残留的痕迹依旧接引天人两界气息,时常有天光从仙界落下,因此诸多修行之人都喜欢在昆仑山结庐修行,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现在的昆仑派。”

“这些年昆仑派因为久远的传承,有着远胜于我等的底蕴,却也因为诸多传承来历不同,导致其内部势力分裂的十分厉害。当年若非太乙上人横空出世,隐约有天下第一人的架势,昆仑派内部诸多势力绝对不会允许一元道人成功突破,尊其为昆仑群修之首。因此,你这次前去还是要多加注意,必要的时候可以取出同云华相关的东西,能够给你一定的帮助。”

大宗师说了一句近乎明示的话语后,又是看向弥罗道:“按照我等天地的境界划分,你虽然才阴神境界,但能够胜过阴山鬼王,昆仑山中绝大多数的修士你都可以不在乎,唯一需要顾忌的是天刀。”

“那家伙算是一元道友的师兄,早年曾经和一元争夺昆仑群修之首的位置。后来一元在众人的默许下率先突破,天刀也就退隐,但他修行的天刀之法非同寻常,可以感知到冥冥之中的天地意志,你到他面前未必不会被察觉出外界之人的身份。”

弥罗点头之后,便是起身和大宗师告辞。

大宗师将弥罗送下崂山,又是嘱咐道:“你这一路西去,会路过不少城市,关注那些地方的风景,对你未来的一些打算,或许有一定的帮助。”

弥罗再次感谢,缓缓走下崂山,向着西方而去。

一日深夜,弥罗路过一城,就见低矮的城门外有着一处食肆依旧在经营着,只是不同于一般的食肆,其前方悬挂着的是一盏散发着幽幽青光的纸灯笼。

稍微走进两步,弥罗就是看到无数幽魂汇聚于此,吞噬着桌子上的食物。

弥罗能够感觉到,那小小的食肆之中,诸多亡魂早就已经没有多少神智,他们浑浑噩噩的吞噬食物,补全自身的残缺,身上分出一缕阴气,融入食肆上方的长幡之中,激起长幡轻轻晃动,随着一缕落下的清光,将亡魂的身形溶解开来,化作点点清光,融入到地脉之中。

而后,清光倒卷,回到宝幡之上,化作一道虚幻的名字。

这一幕,在外界看来,就是亡魂身上被摄取一缕阴气,而后长幡之上垂下清光,将其彻底消融,融入宝幡之中。

“想不到此方天地竟然还有人开设阴食肆。”

弥罗远远望着,原本阴食肆指代的是为孤魂野鬼施食的一个特殊场地。

但此方太虚幻境濒临崩溃,阴气浓郁,地府消失,诸多亡魂若是无人供奉、超度,只能在天地之间飘荡,受风雨销蚀,不是自然消散,便是吞噬精气,化作厉鬼。

因此,这处阴食肆此刻便成了一处超度亡魂之地。

‘不过这样高悬宝幡,吸纳阴气,亡魂于清光中消融的场景,让外人看到了,恐怕会误会。’

弥罗向着,看向另一边,就见到一男一女两位青年站立不远处,见到一个个亡魂在清光之中消散,都露出些许气愤的神色。

片刻后,面容秀美的女子再也看不下去,拔出手中宝剑,对着身边的男子道:“石头,我忍不了了,今天我一定要砍了这鬼地方!”

石中玉急忙将女子拉住,同时一指虚空,一枚玉符带着二人迅速离开,弥罗心念一动,一尊【夜游神】飞出,跟着那玉符遁光离去。

那玉符一落地,李亦琦就是挣脱石中玉的束缚,拿起手中的宝剑,对着四处乱砍了几下,才气愤道:“你刚才为什么拦着我?”

“亦琦,不要冲动,此地距离峨眉并不远,太乙上人既然没有动手,那必然是没有问题的。”

石中玉开口解释,但李亦琦却不听,愤恨道:“怎么不是他?明明峨眉山的几位前辈说此地将有灾魔现身,我们找了许久都没有见到一点踪迹,也就这家伙最是怪异,大晚上的出来摆摊,收拢亡魂阴气,灾魔不是他是谁?”

听到这里,石中玉忍不住道:“亦琦,我们白天已经见过那老板,他气息纯正并非妖邪!再说了,他开的是食肆,吃饭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作为食肆老板收取阴气,又有什么问题?而且我觉得那老板开设的可能是阴食肆。”

“阴食肆?”

李亦琦重复了一句,而后皱眉道:“这不可能,如果是阴食肆的话,周围孤魂野鬼早就疯狂往这里汇聚,并且我没有记错的话阴食肆是向亡魂施食,能够补充亡魂的形体才对,同刚才的景象不一样啊!而且,你没有看到没消失一个亡魂,那长幡之上就多一个名字吗?”

说到最后,李亦琦不由抬高声音,石中玉张了张嘴,不知道如何反驳。

另一边,弥罗也是走入阴食肆中,看着内里忙碌的老板,笑道:“老板心有慈悲,又何必戏弄小辈?”

老板是一位身材干瘦,头发花白的老年男子,身上穿着一件青色长袍,听到弥罗的话语也不回头,只是一边继续做着阴食,一边开口:“我可没有戏弄,只是他们误会了而已。”

“误会?若非老板你故意以宝幡遮掩,也不至于让他们误会啊!”

弥罗看着上方的宝幡,若是这东西放在地上,不至于让清光罩住亡魂,让外人看不到亡魂回归地脉的景象,也不至于那么容易让人误会。

却不想那老者笑了笑,道:“我开店做买卖,他们花钱吃饭。公平交易,有什么可遮掩的?至于这幡,我原本也是插在地上的,只是后来自个儿跑到了上面去,我也没办法啊。”

说着,男子继续不在理会弥罗,听到这话,弥罗也是有些诧异,他继续打量四周。

在弥罗的眼中,此地被一层薄薄的清光笼罩,那是老板超度一个又一个亡魂积累的阴德,隐约之中又有丝丝缕缕的福德汇聚在他的身边,最奇妙的是在老板的脑后有着一轮宛如满月的宝光浮现。

那是老板自家的道路,同四周亡魂的感激结合,孕育出的宝光。

因此,弥罗并没有反驳老板先前所言,他开店做买卖,亡魂花钱吃饭的说法,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和亡魂之间确实是一场交易,亡魂帮助他践行道路,他超度亡魂进入地脉。

至于那些升腾而起的阴气,不过是食肆上的交易,实际上对于食肆老板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突然,弥罗有些好奇眼前的老板修行之道到底是什么。

他的举动让弥罗回忆起在上一个太虚幻境之中,他掌握一方乾坤的时候,看到的一幕。

当时,一位七八岁的乞丐因为妹妹病重,强忍着畏惧和害怕,前去医馆寻找医师,当时的医师沉默许久,问他可带了诊金。

乞丐在身上四处翻找,只找出三枚铜板,医师收过之后,便带着药箱去救人。

有趣的是,这位医师在简单判断后,问了乞丐一句非常有趣的话。

“你是乞丐,为何不向我乞讨?”

当时乞丐不清楚医师的想法,只以为对方在戏耍自己,但他担心妹妹,急忙跪在地上不断磕头,并且磕磕巴巴的说着学来的吉祥话。

医师看着乞丐,缓缓从袖中取出十两银子,递给他道:“三文铜钱是诊金,这十两银子是你乞来的,不算坏了规矩。”

说完,就是带着乞丐回去用十两银子抓药。

------题外话------

一炁不负责任的小番外:

九点的一炁:啊啊啊!卡的好难受……

十点的一炁:什么已经十点了,可这段剧情要怎么转啊!才写了一千多字!

十一点的一炁:才两千字,要不请假算了……

十一点五十五的一炁:三千九百字了,快!快!快!

十一点五十九的一炁:踩点成功!松了一口气!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