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 016新村民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016新村民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7:2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拉法215年6月13日,是确定搬迁的这一天,一直等到了下午的时候,一辆辆货车和大客车组成的长长的车队才从视野里出现。

货车和客车都是军方牌照,昨天晚上达到科纳村,连夜对一些大件物品装车,今天凌晨再将生活用品装上车,随后才出发的。后勤处、工兵大队全力协助,并不耽误时间,只是大车的行进速度多少要缓慢一些。

由于有事先李世伟和科纳村的沟通,名单早已经从军方转到了地方上,再从新多县转到了城北乡。

县里的领导和城北乡的伍乡长、曹副乡长因为成立帮扶办公室的申请,先去科纳村看过,实地的了解情况,也就与方振海认识。

所以,客车先到的时候,便上前与方振海进行了对接和简单的沟通。

当然,这不是叙话时候,简单的表达了欢迎和安心的话语,县领导和城北乡的领导为了不耽误村民安置自己的新家,简单的问候之后就返回乡里。

科纳新村这边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就由曹正这个副乡长具体现场安排和解决,毕竟一百多户的搬迁工作,因为上下车和路途关系需要持续三天。

而叶天民因为熟悉科纳村,所以被安排在了搬迁移民的名单登记核实和钥匙发放小组,和乡政府这边的工作人员一起按照家庭为单位,依照名单分配住房和配套的钥匙。

拿到名单之后,叶天民凭借记忆基本能对照上这一百多户,钥匙和各个房子上都有对应的名字。核实名单,发放钥匙之后,村民们自己就可以对照旁边的一个专门设立的海报上,根据海报上的区域图找到自己的新家。

还有人专门对照图纸给村民讲解方位,也就显得简单又实用。

唯一让叶天民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移民的名单之上,对于城北乡的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重名,对于叶天民而言,他太清楚整个科纳村就没有方姓之外的人。

悄悄的,叶天民把写着他名字的房子钥匙留在了手里,没有告诉和他一起配合的乡政府工作人员。

或许因为方振海是村长,要照顾全局,家里的东西搬卸要方大才去做,所以方振海家来领取钥匙的是方大妹。

抬头看见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少女,叶天民也是一愣。

毕竟巡逻出现的事,其实在他和方大妹心里都算是没有最后解决的,叶天民是尴尬,而方大妹则是羞涩的微低着头,只是眼睛偷瞄着他,轻声的叫了一声叶大哥。

这也让叶天民脑子里立刻就嗡嗡的,感觉自己的整张脸一直到脖子都红遍了。

旁边的乡政府工作人员倒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方大妹对叶天民的称呼因为羞涩毕竟声音不大。

从村口到家门口,货车可以到达,对于在山野里生活的科纳村村民而言,卸下自己家的东西,无论是体力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而且常年的相对封闭,人心没有那么复杂,家家都很配合的依照货车的顺序进入村子卸着自家的东西,大件物品不多,速度也很快。

只有方振海家里搬迁而来的东西,太多,花的时间也长一些。

这在叶天民看来非常艰巨的大型搬迁,结果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居然全都结束了。

客车早已经离开,货车在夜色下也逐渐的全部驶离。

对于常年不锁门的科纳村村民来说,钥匙没有那么重要。打开门,搬进属于自家的东西不那么费事,家具什么的都很简单,甚至因为原来木质结构房屋,床什么的都是就地取材,简单。

也就除了祖传的有些箱子需要上锁之外,其他的钥匙也就只是一个多余的东西。

所有的钥匙发放完毕之后,曹正愕然的发现,方振海似乎吞吞吐吐的想说点什么。

通过叶天民传话之后才知道,还缺少了一个在科纳村人心中最重要的建筑,那就是祠堂,这一点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更别提叶天民这个从未经历过这些的小年青。

不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还是让曹正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说:“我们都知道祠堂的重要性,但每个地方有自己不同的考量,所以从尊重科纳村村民的角度出发,祠堂的建筑不好越俎代庖。就等你们搬迁过来之后确定了建筑方案,乡里再为他们划地修建。”

听得方振海一阵的感动,老泪纵横的连连感谢,这样一来能更增添族老和村里人的归属感。

安置村民和卸下家具行李之后,方振海也顺便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各位族老。简单商议之后,所有祠堂的东西暂时存放在他这个村子家里,安全也放心。

这也是为什么方振海家里下车花的时间更多的原因。

于是,方振海的家里就显得有些拥挤,祠堂里的牌位等等东西就暂时占用了他家一大片空间。还有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无奈只能暂时放置在了别的族老家里。

对此,方振海和族老们谁都没有意见,因为毕竟是祖宗留下来的,而且也只是暂时性的。

叶天民把当天需要核实和发放完钥匙工作结束之后,把所有的已经领取钥匙登记的资料也交给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带走,这是以后发放宅基地产权的第一凭证,算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了。

后续还要根据此挨家挨户的登记村民名单,落户。当然,这都是以后逐渐完善的,而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发放钥匙,看着村民安置进屋,每家发放一天的熟食,以免刚来不熟悉没法生火做饭。

第二天,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全员出动加上其他村的干部,还要准备发放三天的蔬菜、大米,送到各家各户,实际上也就是让相关的工作人员熟悉村民,当然也是让科纳村的村民有个过渡的阶段。

搬迁全部完成,还要根据登记名册,依照人头发放搬迁补贴,毕竟刚搬来,没有收成和收入,可也要生活,基本上也是按照一年左右的生活费用发到各家。

当天收工完毕,回到乡里的宿舍,叶天民想了想还是先给李世伟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汇报了今天的搬迁情况。

电话里他被李世伟反复的提醒,科纳村的搬迁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所以一点问题都不能发生。

为了减少安置地对于科纳村整体搬迁之后,因为不熟悉科纳村的村民生存生活的方式,导致行政上管理出现问题,所以关于转到地方上之后的维持稳定的定居工作,需要熟悉的人能与他们多接触和承担桥梁作用。

并不是搬迁到一个地方之后,就完全不管,交给地方行政了,否则出现一些问题有可能会触及接收地的抵触或对抗。

但使用安置地行政单位的人,明显警觉和警惕性不足,所以才会将他安置在科纳新村,一是增加接触,二是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问题,三是突发状况的处理会比别人更有力度。

本来这些工作等搬迁完之后部队会有专人前来与他详谈的。但叶天民今天既然打电话来了,说明警觉性还是非常高,处理异常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并没有突兀的扩大问题。

得到李世伟的称赞,叶天民没有觉得很值得高兴的事,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提前告知他呢,毕竟他才是一线的人,换句话说万一前面如果自己哪怕有一点点的错漏的地方,造成无法执行,那他找谁去说理去。

虽然他错漏的可能性很小,毕竟没有任何的管理职能,但确实因为他的提醒,城北乡在有些安置方面还是有一些和原来不一样的改变。

比如对接人,如果按照当初城北乡的计划,那是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一家一户的对接。但从叶天民口中知道村里是一个高度集权的部落式模式,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就减少了很多,但反而工作开展更顺利,有更多的人员去协助完成别的工作事项。

李世伟告诉叶天民,在他的新居里还有一部直拨的军线电话,只要拿起就会是警报,等级高低会依据他的汇报情况,来进行确认。

叶天民是真的有些惶恐了,他毕竟不是“叶天民”,没有过军人的经历,更谈不上什么军人的觉悟和职责了。

没有这部电话,他还不觉得有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但有了这部电话,他就意识到李世伟话里所说的警觉性,不是一句话,而是真的要提防。

挂了电话,叶天民发觉自己是“间谍”一般的工作,哪儿是什么协调员啊,分明就是一个卧底,而且还是一个完全没有技能的卧底。

搬迁完成之后,他这个城北乡的协调员的岗位就要下沉,成为一个科纳新村的村委会的协调员。

名义上是作为接收地的代表随时接收村民的反馈意见,并与乡政府协调。

而他的身份问题,科纳村的村民因为不是很清楚拉法帝国的军队各项安排,如果有村民问起,就说是转业,对城北乡而言,他就是县里安排来的一个协调工作人员,身份不会有问题,新多县分管领导和部门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虽然不再用到乡里上班报道,但行政上毕竟还是有隶属关系,他以后行政隶属的直管领导就是伍乡长,不需要向其他人负责。

这完全是无间道的神操作。

问题是他非常清楚科纳村要接纳外人的可能性很低,他这个外来人硬生生的介入进去,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他还不清楚。

不过现在想不明白也没有办法,接着呗!谁叫自己这个穿越从最开始就与众不同呢!

当然,他并不知道,搬迁之后很多事的确已经交给接收地政府了。

而他这个岗位的设立是李世伟和方振海之间关于巡查事件的沟通结果,。

当然,最后的岗位协调员的设置的确是开了一个先河,李世伟私下和高参谋将事情说了,高参谋给出的参考,自然是由李世伟这个搬迁工作的实施者提出并向军部建议的,理由嘛,自然就是给叶天民解释的一样。

这其实一点没错,甚至是一步非常好的安排。

人在压抑到极点的时候,也会压榨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思路,这思路或许还是非常值得赞誉的。

就比如叶天民的这个协调员岗位的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