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 190 职场区别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190 职场区别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7:2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叶天民啃完手上的面包,大致也选择了几家企业。

对于前世应聘过的他来说不是什么艰难的选择,对于企业实力、薪酬待遇、稳定性方面肯定才是首选。

至于什么发展空间,只要一说这类话的企业,基本就可以肯定你干到离职也就是在等待“发展空间”的最后一步,至于怎么踏出最后那一步也看明白了,就是会拥有无限的等待时间。

早上,一走出门来,就看见整个走廊各种忙碌的人,似乎因为屋子比较小,女人都会在走廊上梳头、洗头,男人坐在走廊上喝着茶,甚至有夸张的搬个小桌小凳的就在走廊上吃着早饭。

也有热情和他打招呼的,对于这个刚搬来的年轻小邻居,表面是看不到任何一点的排斥,但也保持着足够的距离感,毕竟不熟悉。

在叶天民的印象中,无论是当兵前在江都市还是后来在南云市的时候,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

或许是居住环境的关系,各家都自己在家里做自己早晨该做的事,谁也不会敞开了门,把一切的生活琐事都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摆在眼前的这个样子更像是学校的宿舍,不到7点,似乎就已经拉开了一整天的生活步骤。

本来计划沿着小区跑出去晨练的,结果从邻居的间歇中出门到小区里再到街上,已经是人潮涌动,小县城的热闹比城市来得那么整齐,那么早。

叶天民没有习惯于在人来人往中穿梭跑步,自己不方便也给别人带来不方便。他找了一家早餐店,就着葱油饼喝完豆浆,跑步是跑不了了。然后就干脆就沿着街道在路上走着,前两天匆忙也并没有仔细看,今天这个机会正好可以顺道就看看周边的环境。

虽然大多数店铺并没有开门,但从店招上也能看出,附近这一带以吃的店面为主,都是小店面,没有大城市那么豪华大气,甚至还有些陈旧。

路边就是挑着菜兜摆摊卖菜的,不是超市或者集贸市场那种,而是一张塑料布铺在地上,菜品就这样摆放在上面,还有水渍,但沾着的肯定不是露水,却显得非常新鲜的样子。同样的热闹感,城市的喧嚣与之相比,这种场景却更让人有些莫名的自在。

这大概算是特有的早市,没有城管、没有市容监察,估计也是因为原来这里是相对集中的机械厂家属院的关系,人口相对零散的地方更容易聚集,之后就自然形成的市场。

转了一圈,叶天民的感受就是“烟火”气比较重。你能从买菜的大爷大妈脸上看到真诚的笑;

你能从开店的小老板身上看到“勤劳”两个字;

你能从来往的人群身上感到不急不慢的“时间享受”。

因为这个时间,没有谁来关注谁活得轻松还是疲惫,更多的还是努力的还活着的证明。

简单的对待生活,似乎就是一种幸福和满足,没有奢求。一日三餐、一身温暖,遮风避日就是生活。

没有八点才出门的人那种“急”在脸上、“忙”在嘴上的匆忙,也没有一脸“别惹我”的冷淡。每个人都是活在流光之中,又像是在扯着时间的脚步,呼唤着别着急!

慢慢的看到菜市收摊,周遭的店铺也逐渐的打开门,叶天民也就慢慢的返程回了出租房。洗个澡换上了昨天新买的衣服,就打算去人才市场看看昨天看中的那几家企业的招聘。

不知道是因为只是县城的关系,还是因为时间还是太早,人少得可怜。

除了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之外,零零散散的招聘位置空的还不少,来应聘的似乎也看不到几个人影,甚至还有招聘人员左右闲聊唠嗑的。

向工作人员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合资的那家食品厂,人家根本就不来现场招聘。之所以在报纸上有广告,不过是一个固定的长期招聘而已,并不是第一次招聘。应聘工人岗位的直接把简历表填好交给人才中心就行了,应聘管理岗位的要先发简历到公司邮箱。

听明白是长期招聘,叶天民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看来流动性还是比较大,或者说建厂时的人力资源就没有达到标准,一直在补充。

至于现场填表和发送到邮箱,叶天民也没有纠结这区别对待的原因,填好表交给了工作人员。

然后再看其他现场的招聘都有些什么,有的是已经登报的,有的并没有登报只是在现场招聘,很明显看出来,没有他大学毕业时候的拥挤,甚至显得比较冷清。

招聘的企业多半还是一些普工或者临时工,真正的人才需求招聘几乎没有,坐在桌子后边的人看着他穿着的样子干脆连招呼和询问都没有,大家都冷冰冰的状态,似乎就是为了完成工作。

本来看好的有几家企业招聘,可是看到那一张张脸孔,他连询问的意向都没有,转了一圈,不到20分钟就出来了。

有些郁闷,他大学毕业那会儿,除了来学校现场招聘之外,去的最多的就是人才市场。那简直如同赶集一般,可这还是江都市近郊的一个县,几乎就见不到几个人。

出门,看见有个小报亭,也售卖香烟。心里一动,走上去买了包香烟,看似很随意的就和小报亭里的中年人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叶天民才知道原来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还真没有遇到类似的状况。他本来所在的城市也算是大型城市了,所以没有经历过这种地方和类似的场景。经济发展逐渐的向大型城市、中心城市聚集,也带动着人才的流动方向。

而中小型城市的招聘,已经不可能再招到合适的人才,有人才需求的要么是猎头公司猎取目标,要么就是在大型城市的现场招聘会去招聘,真正在县城进行招聘的本地企业很少了,更不用说在江都市区近郊的地区。

说是人才市场,还不如说说“人力市场”更合适。

真正的人才市场是有专业的公司在运作,只有在像类似江安县这样的地方配合政策要求,设立的人才市场才是劳动局之类的政府机构代管运作的。

别说是今天,任何时候这里的招聘现场就是这个样子。中年人还好心的劝告他,要找好的企业还是去江都市的人才招聘现场,那里的企业才多,工作岗位也多。

叶天民忽然觉得,那么集中的人力资源倾斜现象可能会造就更多的就业问题,可他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能改变的,像南云州新多县“圣者家园”那种状况仅仅只是也个特例。

人们被动的朝着定向经济区域而去,因为收入差异所带动的自然流动,除非是国家政策的倾斜,否则始终是改变不了这种状况的。卫星城向中心城市靠近,人才也向中心城市靠近,两极分化的现象在他那个时代更加的明显,只不过因为所处的城市不同,感受没那么深刻而已。

他觉得自己当初选择先到江安县来可能有些选择错误了,不过就按照“叶天民”自己的这一“高中”毕业生,如果不是转业退伍的军人之外,好像也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利。

有太多像他这样面临就业的人,大型城市和中心城市去了能应聘什么工作?可能连机会都不能获得。他那“在读”的EMBA或许可以,但有拿着EMBA毕业证书去应聘的吗?似乎以前也没有听说过。

得知了这些,谢过报刊亭的中年人,他又回头去了招聘现场,在那几家面瘫一般的招聘人员前堆着笑填完了应聘表,得到一句等通知之后,这才返回租住的机械厂小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