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 297 有根的人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297 有根的人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7:2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都市的大事件似乎不用叶天民再操心了,不过和李庆刚说明意图的时候,叶天民也发觉了一个问题,李庆刚和朱佳淳的区别在于,朱佳淳是直接安排过来,没有退路,李庆刚毕竟不一样。

叶天民给了李庆刚足够的空间,但李庆刚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原因很简单,他李庆刚是有退路的。

尽管天民物流员工生活区的建设也非常的重要,叶天民还是把顾佳飞叫来了江都市,协助李庆刚完成前期的规划安排。

这样也许会对顾佳飞有些不公平,但李庆刚的优势在于长期国控工作的经验。当然顾佳飞过来也是暂时的,除非李庆刚真的不能完全理解天民集团的作派,那有可能就要更换人选了,这是叶天民最不愿意看见的事。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模式真不是因为你的经历就能一样,长期在国控工作的人,思维方式都是有很大差异的。

当顾佳飞来到江都市和李庆刚见面,叶天民没有让李庆刚有多余的时间去想为什么,就是直接的告示了他,顾佳飞的协助只是在理念上的东西,具体的工作顾佳飞是不会参与的。

办完这些事,叶天民也回家询问二老是否愿意去南云州生活。然而叶永刚和张雅兰的的答案,却让他非常的意外。

城市里虽然已经没有祖宅这一说法了,但现在的阳光苑是他们俩兄弟根。只要根还在,这个家就还在。他们守着这个家就是对他们兄弟最好的支持,也是最让他们放心的做法,他们两兄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会有任何负担,困了、累了就可以回家。

是啊!困了、累了愿意回家吗?

可是,谁又知道叶天民能回家吗?

对别人而言,仅仅只是距离,对他那就是遥不可及的地方;

但他还必须要选择尊重二老的选择,既然他们愿意留在江都市,那就遂了他们,以后或许让叶天军还是要回到江都市。

这种内心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来自于前一世他是家里的独子。如果他不在父母身边,就算有再好的工作和收入,父母有什么生病住院的事,谁又能在身边呢?

......

风雨兰山谷,此刻正是风雨兰开始花开最茂盛的季节。

叶天民和杨莫莫到的时候,戴姓老者非常的高兴。从第一次来,这个小伙子就显示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在戴姓老者的心里,很简单。他是一个受人喜欢的小伙子,还奇怪这次那个高个子的小彭怎么没有来。

叶天民说,他啊,应该是找到幸福了,就让他去享受该享受的幸福。

虽然戴姓老者不是那么能理解,但在他们这一辈人的心里,幸福就是家,看来那个小彭是结婚了。

不过,随后戴姓老者叹息说:“小叶,这次你来大概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枉费你花那么多钱帮我修缮祖宅,我们这里据说要开发了。”

“要开发了?”叶天民很奇怪,没有谁告诉他这个事啊,路小过和黄亚丝在办理这个事,也有10来天了吧。

扶着戴老坐下,叶天民连忙问是怎么回事。

然后才知道了原因,大概是路小过和黄亚丝在邓先杰安排的人陪同下,和四方山所在的津头乡政府正式提出了对四方山后山这一大片区域整体流转权属的要求。

四方山的前山早就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后山的交通问题一直是津头乡政府头痛的事。不是道路不能修,而是成本投入太大,而乡里又没有这样的资金来完成。

眼看着四方山人气越来越旺盛,后山一直就是一个心病,这下好了,有企业要来“开发”后山,当然欢迎得不得了。这个消息也就一点也没有封锁,前山的早已经下山,后山的农业这一下也可以下山了。

可惜这些算盘打得再好,都是不了解叶天民的为人,更不知道叶天民想要做什么。

在江都市,除了新多县之外,基建投入也只有这四方山的后山,是叶天民要做的。不过,怎么算都是亏本的事,为什么要做呢?

除了天民集团的人之外别人想不通,天民集团的人就算想不通,也根本不去管,什么时候叶董做事是让人看懂了的!

但这次大家都走眼了,叶天民还真没打算把这四方山的后山开发成什么样。圣者家园没有留下一栋一直是他的遗憾,这四方山后山,这风雨兰山谷叶天民也来了好几次了,很喜欢,他可不会去打破现在的状况。

所以,听到戴老说有人要来开发,问清楚原因之后,他笑了。对戴老说:“您别担忧,您想在这儿住多就,就住多久,我还得租您的房子继续住呢!您要是不在这儿了,我上哪儿住去!”

戴老不太清楚开发的是谁,更不知道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听到叶天民的话也叹口气说:“这个地方什么都没有,穷乡僻壤的,道路也不好走,怎么会有人想来开发呢!”

说完,又看向叶天民说:“小叶,我也不是不信你,但这话乡里已经传开了。周围几乎人家也都在打算,等真正开发的时候,看能不能和人家协商一下,咱这老房子给留上一两间也行。”

“您就放一百个心,安心的住着,我还要把周围这几户的房子都修缮一新,大家住习惯了,不用搬,相信我!”叶天民也没有去解释,只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果然,风雨兰山谷的老户们就看见山谷外的道路开始动工了,施工队说是要从山下开始朝着山谷入口修建过来,但还是没人来和他们说搬迁的事。

有几家的孩子在听说消息后都从外地赶了回来,主要是担心只有老人小孩在家,被开发企业给蒙蔽了,给的搬迁费不够。

看着这场景,叶天民是哭笑不得,原本想不做任何改变的,津头乡倒是热情过了分。他不得不给路小过打电话去,让他转告一下津头乡,整体流转四方山后山,不是为了搞旅游开发,至于目的也没有必要告诉他们。

住在山谷里的人也不用搬迁。原来山谷里有的十几亩登记在册的耕地和20多亩的果地,当然也不用扭转用途,因为他压根就没打算做什么开发。

变得的会有两点。修路和建房。把山谷外的道路打通,从山下镇上修建一条等级公路上山,山谷内沿着河边的路修好,山谷内修建一栋房子,用科纳新村的老匠人的手艺来做,而不是现代建筑。

戴老的儿子也从外地赶了回来,见到了父亲一直提到的小叶先生。这人比叶天民年龄大很多,看着还比较憨厚的样子,听说叶天民要租住一年的时间,还是很厚道的将乡里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叶天民,而且说如果到搬迁的时候,还剩多少时间没住的,全退还给叶天民。

叶天民听完,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他们是真的想到外面去做,看样子就和戴老所说的一样,孩子们都不愿意留在这里了。

戴家儿子的话语里透着诚恳和憨厚,不忍心让他们一直这样期待着,还是把实话告诉了对方。说自己就是扭转整个四方山后山的人,并不想开发,就是喜欢这里,想保留下来。

然而叶天民的话一出口,对方不单惊讶,随后却当着叶天民的面就哭了,一个几十岁的男人在叶天民面前哭得稀里哗啦的。

叶天民好不容易劝停了,杨莫莫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怎么说着就开始哭起来了。

原来他们都是在山谷里长大的,就因为交通不便,虽然比山下的人均耕地还多一些,但受够了穷困和偏远,不想在这里生活了。尽管老人们大多都不舍,那是他们的祖宅情怀,不是真的不愿意生活好一些。

想了一个晚上,叶天民还是放弃了,他想维持的原貌不一定就是别人想要的生活,山谷里也就只有5家人是津头乡登记在册的。

按照津头乡原来的计划一家大约就是搬迁费20万左右,叶天民把路小过和黄亚丝通知过来,和津头乡政府的人一起在风雨兰山谷里,召集这几家人当众开了个会,每家依照面积和人口补偿搬迁费,愿意搬迁出去的就自愿搬迁,不愿意搬迁的就留在本地,至于农田和果地,就当是叶天民请他们种植,付给工钱。

这话一出,除了一家老人因为独身一个,不愿意留下,剩下的4家老人还是愿意留下。

这些家的儿女们拿到了搬迁款,而家里老人就喜欢留在这里,他们也没有办法。

戴老本来是不愿意要这个钱的,可是儿女却认为这是应该得的,至于叶天民同意他们留下,那是叶天民自己愿意的事,与他们无关。

不过这样也好,走的那一家留下的宅基地做一个扭转,免得找邓先杰帮忙批准新的宅基地,叶天民也落得一个省心。

戴老的儿子和几家的女儿都满意的走了,说好的退还给叶天民的租住不足的钱却直到临走也没有再提,叶天民本来也没有计较这个,反而是让戴老很是愧疚了好一阵。

这样一来,算是真的将此地的问题解决了,而山谷入口,叶天民也叫施工队先上来真的在山壁上刻写下了风雨兰山谷五个字。

他不再是租住,而这个山谷原来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现在开始这里叫风雨兰山谷。

不需要任何人明白,在叶天民的认知中,这里就是他的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