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 037 地标建筑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037 地标建筑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7:2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天晚上,叶天民还是决定回去,不过,却没有回科纳新村,而是住在了城北乡里。

第二天一早,他去办公室找到了伍德凯。详细的汇报了去找张琼之后所谈论的结果,当然有几方面的事也希望乡里可以出面支持。

第一个就是建一个科纳新村的原型建筑,而且,这本来也是当初搬迁而来的时候,曹正答应的祠堂修建一直没有落实,遗留下来的问题。

当时的考虑是建筑费用的问题,没敢立即就答应,而且科纳新村的建设已经完工,不可能再有建筑费用产生,这个费用是由乡里来出,也就一直耽误着。

这一次,叶天民很大胆的说这个费用不用乡里来出,但要乡里安排申报一下地基使用的问题,算是以科纳新村村委会的名目进行建设,以后这个楼就作为科纳新村的村委会地点。

第二就是对于村民的知识讲解,可以让村乡中心校的老师和乡里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可以依照“百日普法”的做法去讲解。

第三就是乡里应该要有事先的准备,毕竟接待来自各行业的大师和专家,和接待领导视察还不一样,要有目的性的讲解。

伍德凯也知道叶天民所说的问题,每一样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听完之后把曹正叫到办公室商量之后,说会立即对乡政府相关的人员进行工作安排。

因为,叶天民所说的每一件事,都不需要用到乡里的一分钱资金,不花钱能把事还办好了,自然领导不会不同意的,某些小插曲就不要斤斤计较,格局不能太小了。

随后两个人又一起去找了城北乡警署的张卫国所长,张卫国对于叶天民提出的建设科纳村居住原型的建筑,需要砍伐几根主料的要求,犹豫了一下,倒是没有拒绝。

随即就叫了张晁斌进来,安排了相关事宜,免得到时候又出误会。

在张晁斌一脸的不可思议中,伍德凯、张卫国、叶天民三人又一起离开了警署。

虽然他很想问一问自己的领导这是为什么,但却不敢当着俩人的面,直到三人走了之后,他依然的满脸都是问号。

伍德凯和张卫国、叶天民三人随后去了竹木市场,联系了市场里卖木材的商人,谈好价格,并说明这个款项会延期支付,伍德凯当场拍板由乡里担保,木材商还是很聪明的没有拒绝这个延期支付的要求,当然价格就没得商量了。

不能让别人白做好事,这一点叶天民还是很清楚的,在商言商,各是各的。

有张所长和伍乡长陪同一起,木材商人也不敢乱要价,毕竟做这种木材生意的,你要说屁股擦得干干净净的,真不容易找到一个。

回到科纳新村,叶天民给方大妹打了个招呼,把背包放在小卖部,连家也没进,直接去了方振海家里。

找到方振海,告诉他需要在村口修建一个原滋原味的科纳村原来的居住房屋,占地、材料什么的都不用考虑,需要的就是人手和时间尽快,还要注意尽量复原到原来搬迁前村里那个的祠堂的样子,无论是外观、装饰、雕刻等等。

方振海却没有叶天民那么担心,因为这对于科纳村的人来说不是难事。

于是下午木材商人把圆木拉到村口的时候,已经有好些村民从山上开采下来几根主梁的大原木,开启了建房模式。

用叶天民的话说就是给科纳新村建一个“地标”式的建筑。

看着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因为他去过原来科纳村的祠堂,有比较清晰的印象,在房子的外观上有很多的雕栏刻画,那就是科纳村独有的。

科纳村村民们一代代对于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在祠堂的里外是最能展现出的古老技艺和记录的。

那不是单纯的花卉、图案,是文化的印记,是对事物的客观和主观的看法。

不得不说,长期的自我封闭式的生活,促成了手工艺的传承没有断档,有太多的都能说是能工巧匠。

方振海指派了人手之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几乎都用不上叶天民开口。

而方振海交代了各项事宜之后,基本上也就不再管了,而叶天民一个门外汉,那肯定也只能是看看热闹就好了。

看着在搭建的房子,方振海又看着叶天民,他能从这个小伙子身上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军人出身你要说执行力强是可以理解的,但哪怕是从山里搬出来之后这一年多点的时间里,他也见识了很多山外的年轻人,都感觉和叶天民有很多的不同。

他似乎是别人眼中没有一点上进心的人,还很懒。除了有事之外,你基本就见不到他叶天民在村里溜达或者到镇上去做点什么。

自从方大妹去小卖部帮忙之后,叶天民似乎就完全交给了方大妹,不论是货品、金钱他都没有过问。

你说是对方大妹的信任也好,还是对自己的自信也罢,除了进货之外,那甩手掌柜就是当得妥妥的。

刚开始方大妹不熟悉的时候,偶尔记账错了或者价格弄错了,在叶天民那儿呢,仿佛就不是一个事,出错就出错,没什么大不了的,还安慰方大妹说多错几次就不会错了。

他似乎真的是很懒的人,甚至连心都是懒惰的。

村民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他为什么住在科纳新村里,他是知道的。

但他似乎在接受方大妹方面完全就是被动的,被动的他这个未来的“老丈人”都看不下去。

就住隔壁,哪怕说话声大点都能听到,可没什么事,他几乎就不会来家里一趟。

叶天民似乎又是一个很神秘的人,他实实在在的为科纳村做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

就像这次他极力主张的什么旅游计划,没让村里的人出一分钱,却又一样一样的看着在变化,虽然不知道这个旅游计划是怎么来实施的。

但方振海相信一定会让更多村里的年轻人回返村里,不再外出,对于一个长期避世的村落来说,人齐才是最幸福的事。散了,村子就不再是原来的村子了。

他把叶天民叫过来,说道:“你说的这个地标建筑,是个什么意思?”

叶天民解释道:“就是一看到这个建筑,就知道来了科纳新村。一看到这个建筑,首先想到的就是科纳新村。”

方振海有点不太明白,房子就是一般的房子,为什么一看到就会想到是科纳新村。

叶天民接着一点一点的告诉他,建筑是有外观的,可能科纳新村的这个房子外观不会是特别突出,但架空离地、房间格局、外观细节等综合到一起就都体现了原来科纳村的建筑风格。

所以这个“地标”建筑的外观和内里的工程,必须要按照原来祠堂里有的那些进行雕刻。这样一来,既保留了原来祠堂的风格,也保留了科纳村融合各时代的技艺与思想。

虽然是以村委会的名义来建设的,但以后也可以把族谱什么的,都放在这里,当作一个祠堂来保护,也在村民们的心中留个念想,大家才不会忘根。

方振海越是听,心里越是激动!叶天民所做的,从大方向是为了开发旅游计划,但做出来的东西村民们支持,这些愿意出工的村民心里知道了这些,那一定会更加卖力。

在得知,过几天可能还会把原来祠堂的影片和照片资料带来,免得记忆出错,外观和雕刻不一致,更是高兴!对于老人来说,这是拿什么都换不来的兴奋和满足。

那天,回家之后,方振海硬拉着叶天民喝了一顿酒才肯罢休。

方大妹关了小卖部之后,回家陪着烧菜、倒酒,也大概听出来了,心里那叫一个美呀。

因为第一次在方振海的嘴里,听到了对叶天民的赞不绝口,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让方大妹的内心更加的甜。

方大才也在桌上,他的理解毕竟没有方振海那么多,知道的少一些,但看到父亲那么一直赞扬着叶天民,心里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这还是因为在他心里对于叶天民的认知中,第一次就没有什么好的印象所造成的,也是方大才以后总是针对叶天民的关键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