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 531 文化意识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531 文化意识

作者:榕树下的秋哥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7:2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封平一行专家在教育部部长的安排下共进午餐,李德坤和国立大学筹备组的人作陪,穆新以要回去汇报为由拒绝了。

叶天民并没有让他离开之后去找他,他就去了知否传媒公司去找李雪飞去了。直觉当中,穆新觉得这件事会需要黎民文化传媒集团的辅助。

果然,穆新在找到李雪飞之后没多久,叶天民的电话来了,也正是要前来知否传媒公司。

李雪飞因为事先已经知道了,所以叶天民来了之后的吩咐一点也不意外。知否的视频网站和微话网开始出现和热推有关拉法传统文化的话题,一些几年前的视频和话题被推上了热搜榜。

这边在开展舆论,叶天民找到国立大学校长李德坤,建议由国立大学来编制大纲,不再受限教育部的要求。大纲的目的就两个基本要求,第一传播拉法传统民间技艺,第二通过技艺传承的师徒关系和相处,传播拉法的文明和文化。

也就是重心依然在非遗文化技艺方面,这样一来不会给所在地带来任何的矛盾冲突。只是传授技艺方面更加注重礼仪方面的坚持,在这个方面将由天民学校的老师重点的对后备人选进行培养。

技艺与礼仪结合,通过传授方式积极的去不着痕迹的践行,不会引起反感,同时基础文化的一些知识,可以慢慢的与当地进行接触。

如果缺乏文化自信,盲目的看着国外的月亮更圆,本身风雨学院是要传播拉法文化的,结果被这群专家弄来好像是去国外淘金一般。

交流学习有必要去搞个风雨学院吗?而且从封平的语气语调和简单的介绍,可能还不止如此。

甚至,对于筹备组前期选定的后备人选,有种不屑一顾的意思。

叶天民甚至在想,他们可能是希望自己出去任教,拓展自己在国外的名声,又回到拉法帝国来彰显自己的价值,这与风雨学院的初衷已经脱离了。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拉法帝国的国之根本。

与姜总 理分开之前,叶天民也终于听到了实话,为什么会让叶天民来主办这种“民间交流”,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无论是哪个部门近些年,和经济发展一样,都出现了类似的状况。

越来越多具有话语权的人,开始在公开场合否定自身文化,说崇洋媚外有些严重,但的确是把拉法帝国文化、经济,甚至重视的非遗传承当成了过去式、落后的。

不去挖掘、发展拉法帝国自身文化,革故鼎新,而是一味的崇尚国外的。油画的市场超出了丹青古法画,所谓的抽象派占据了原本写意、工笔。以经济利益为目标,舍弃了传统文化中公德意识。

几千年在拉法帝国这片土地上,从农耕文明一步步向现代化发展中,传承之所以不断的被撇弃,正是有一群人,正在宣扬一种似乎不淘汰自身的文化和经济理念,就一定会失败的观念。

拉法帝国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是夯实前进的根基,其中的各种内容已经成为拉法帝国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拉法帝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标识。

一旦开始否定自身文化,没有了文化自信。拉法帝国今后要陷入的不只是战争,甚至会文化消亡。没有自身文化的民族和国家,终究是过眼云烟。

叶天民从姜总 理的感叹中理解到一些思想,这不是他以前能接触到的,他能做的和已经做的不过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多,但真正产生绝对影响的,尽管黎民文化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可除了自身所需的宣传,以开始并不注重利益收益之外,其实真的做得不多。

他知道自己背负不起这样的重任,从姜总 理一次一次的安排他的事来看,似乎大佬们就是要借助他这个看起来不按牌理来的人,做一些事来推动。如果是这样,叶天民觉得自己还是能做很多事的。

所以,在安排了李雪飞、高文峰接下来的一系列安排之后,他带着穆新和国立大学校长李德坤去谈心了。

李德坤和他毕竟不一样,体制内的大学校长,家国情怀肯定是有,但是要让他和叶天民站在同一个阵营来做这些事,难度很大,他甚至都察觉不到多少的希望。

事实就是如此,在谈到关于风雨学院的大纲编制的时候,李德坤就已经表现出了一种抗拒,教育部是直属的行业主管,他没觉得自己可以抗得住,或者有必要去这样做。

现在的李德坤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了,项目申报上去了,学校也宣讲了,教育部的初始大纲虽然并没有宣读成功,可实际上已经定稿了。叶天民极力的反对从自身的角度他是赞同的,因为从课题组说出来的话,他就已经知道这些人并非是为了传播文化,而是想借机淘金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叶总、叶老弟,你说的大纲国立大学编制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上面走不过啊!我也是要受限制的,如果今年我就退休,我可以很直接告诉你,做就行了。但是我退休之后接任的领导会怎么处理?你又去说服他,能不能说服是一回事,重复的去做这样的事,吃力不讨好。依我说,干脆我们都撤了。这件事国立大学来面对逃兵这个责任。”

听着李德坤的话,叶天民还是很感动,至少这不是一个一味逃避责任的人,但这不是他要的结果,要想让国立大学永远的支持风雨学院,那么就必须解决国立大学面对的问题。

但这种事既然姜总 理专门说了是民间交流,明面上的工作他是不可能让谁站出来说话的,怎么办?他也有了一丝无力感!

想了好一阵,叶天民问穆新,今天的研讨会参加的人都有哪些?只能从这些人当中入手了。

穆新把偷偷拍下的照片翻出来,有些他认识,有些不认识,但李德坤倒是全部都认识。每一个人的名字和基本信息让穆新都记录下来,然后告诉李德坤暂时先住在金城,他很快会给出解决办法的。

毕竟研讨会上教育部部长已经让李德坤给叶天民带话,所以短时间上还不是问题,他可以等,虽然不知道叶天民怎么解决,但叶天民能中断研讨会,也不第一定就没有办法解决。

时间不只是对李德坤重要,对叶天民同样重要。

说是明年才能正式的开展教学,但这一年要把这些后备师资力量有序的培养到位,通过考核,也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

在原中意集团下属整合后的企业去忙碌的陈宝国,接到叶天民的电话很意外,原本以为天民集团基本上不再需要他有什么作为的,现在看来还不是。

只过了一个晚上,一份很详细的调查报告就通过邮件发给了叶天民。

其中课题组好几位“专家”是长期接受邀请出国“培训”、“讲学”,虽然都是很“正常”的学术交流,可是几乎没有花一分钱。或者是在求学阶段奖学金免费留学回国的,或者是在青年时代就获得某某奖得到大笔奖金的,也或者是某个组织邀请前去“免费交流”的......抽丝剥茧与两个人都有关联,一是郑福木,再就是王建忠。

封平还算是好的,或许是自身能力比较全面,在拉法帝国国内文学、艺术界享有盛名,为了他儿子封参可以说在那几年主动的参与一些高校活动,担任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尽管他的年龄比郑福木要小十几岁,但也是当初郑福木之后的另一外奇才。在郑福木“封笔”之后,他更是名望超过了郑福木,除了功利心之外,为人也比较自傲,不过却不没有什么让叶天民和陈宝国感觉与中意集团事件有牵连的。

拿到这些资料,叶天民也不管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下作了,把那几个课题组成员的信息发给黎民文化的高文峰。当初万珍阁之所以能组建起黎民文化,起因是为什么,高文峰是知道的。

现在就是最好利用的,哪怕牺牲掉其中一两家杂志的发刊资格,叶天民也在所不惜。

教育部部长没有等来叶天民,封平也没有见到“叶先生”,李德坤在研讨会三天之后也返回了南云州。

然而接下来的时间,国立大学虽然还没有开始编制大纲,但后备人选的培训有序的进行着。主要是拉法帝国的古老礼仪,师道尊严等方面,这些是不需要大纲也可以开展的。

叶天民一直在金城,没有拜访谁,而是临时把陈宝国给请到了金民路南民商业银行的顶楼坐镇,叶天民需要一波舆论打底。

因为陈宝国所提取而来的资料,其中有时间节点,真实事件,并非虚妄。

传统媒体根据真实事件,剖析这些人的思想根源,将这些人的言论为什么会偏向以米利国为首的理论,真实的展现了出来。

有好事者转载到微话王,也有“评论者”开始对这些崇洋媚外之流进行抨击,一时间整个拉法帝国在近期出现了大量言论,出现了一波对于缺乏文化自信的学者、教授大肆评论的热潮。

虽然有些人站出来说这是对人的污蔑,可是一件一件事,特别是一些热点事件中这些人的言论被集中翻出来,那就不是你可以自证清白的了。

因为,一次可以说是偶然失误,很多时候的言论一集中,那就是人本身的思维表达。

对于传统文化的否定、对于历史真实事件的否定、对于拉法帝国制度的置疑等等,完全不用再细说已经很明白了。

一时间,也有人冒出来说,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打击文化领域的战争。仿佛在拉法帝国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而这场战斗在文化领域里,掀起了谁都没有想到的文化自信的讨论浪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