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 第149章:天命所归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第149章:天命所归

作者:席妖妖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7:2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北黎的京都,霸州的皇宫看起来要粗狂很多。

最初北黎皇族是战功赫赫的诸侯王,后来北黎瓜分了大康北边的半壁江山,近百年来因最北方的游牧民族骚扰,北黎皇族不断地和对方和亲,后期北黎和游牧民族逐渐融合,皇族血脉已经不是最初的纯种血统了。

北黎皇宫内杀声震天,相比较起大盛,这边似乎更有血性一些,可惜在前方绞杀之人都是韩镜的亲卫,近乎以一当百,无人可阻。

一柄寒刀锋芒闪过,韩镜抬手捏住锐利的刀锋,轻巧的调转长刀,半把刀刃直接没入敌人的胸膛,手掌在对方额头轻轻一推,敌人向后仰躺在地,死的不能再死了。

至于北黎皇族,试图逃离霸州,可惜整座城池,皆被三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别说一个大活人,就算是一只蚊子都休想逃走。

知道无法逃脱,北黎皇族以及文武百官都只能拼死反抗。

韩镜入城后带了区区五千人,可就是这些人, 对付北黎的禁军犹如砍瓜切菜。

腥红的血液, 犹如河流一般,铺满了整座皇城。

前朝后宫在意乱糟糟的,哭喊声,哀求声, 此起彼伏。

来到前殿, 首位龙椅上坐着一个男人,看年纪在三十多岁, 此人正是斩杀了诸多皇族后, 登基不足半月的北黎皇帝。

他刚踏入大殿,殿门瞬间关闭, 近两百名禁军快速将他围住。

“北黎灭亡是注定的了, 何必负隅顽抗?”韩镜在外带兵作战近一年,长高了一些,并且全身的气势比以往更甚,这是没有上过战场的人, 无法理解的。

北黎皇帝心内愤怒, 同时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他祭出了所有的底牌, 才将对手全部斩杀, 最终君临天下。

可恨短短不到半个月, 敌军居然达到了皇城。

“你该死。”龙椅上的男人近乎疯狂的嘶喊着。

韩镜低笑, “注意仪态, 堂堂北黎皇帝如此歇斯底里, 脑子有病吧?”

“呵, 你尽管嘴硬,今日能让你活下来, 算我输。”男人仰头大笑,五官因扭曲而分外狰狞。

“废话。”韩镜嫌弃的翻了个白眼, “我活着,你可不就得死嘛。”

“牙尖嘴利。”男人站起身, 一副挥斥方遒的姿态,阴鸷的看着韩镜, 厉声道:“给我杀了他, 斩杀此人者,赏黄金万两。”

“是!”

北黎皇帝重新坐下,靠在龙椅上,撑着下颌, 姿态散漫的看着下方的厮杀。

或者说是单方面的屠杀。

只是短短几个呼吸,他的表情变了。

厮杀的确是单方面的, 可双方的位置却是颠倒的。

韩镜在夺下一人的佩刀后, 在两百号人的围剿下,疼转挪移,几乎没一个简单的动作之下,都能带起数道血花。

在内力的加持下,一道气刃扫荡开来,十几个人被掀飞出去,当场丧命。

随着殿内的人一点点减少, 北黎皇帝彻底做不出了, 整个人脸色煞白。

他猛地站起身,想从后殿离开, 可刚踏出两步,一把刀急速飞来,直接插入他的面前, 距离伸出去的脚掌不足两指。

但凡他迈的步子再大一点,这只脚掌就被死死的钉住了。

大点的地面是厚厚的汉白玉石,其硬度不可小觑,他甚至还有心思思考对方是如何做到的。

“再敢跑,下次可就是你的脑袋了。”韩镜抬脚一踩,脚尖踩在刀柄上,随后落在地面的刀弹起,落在他的手中。

随意的挥下一刀,月牙状的寒芒扫射而出,余下的七八号人当场殒命。

皇宫大殿,躺满了尸体。

因殿门紧闭,血腥味无法散出去, 凝聚在殿内,让人作呕。

抬脚上前,看着对方不断后退, 踉跄着瘫坐在地,哪里还有先前的嚣张霸道。

滴着血的刀锋探出, 抬起他的下巴, 韩镜看到的就是一副瑟瑟发抖的废物模样。

刀锋轻轻扫过,北黎皇帝瞬间瞪大双眸,愕然的看着眼前的青年。

他感觉到灼热的液体从脖颈流出,渗透到衣服内,而体内的热量似乎在一点点消散。

缓缓抬手捂住脖子,察觉到了粘腻的东西,举起手看着掌心猩红的血液,张嘴想说什么,却愣是发不出声音。

瞳孔渐渐放大,目光里的青年身影一点点模糊起来,最终坠入了永久的黑暗。

这一位,死不瞑目。

“呼……”吐出一口浊气,扔掉手里的刀,转身去打开殿门,外边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他站在大殿前看着远处的厮杀,举起双臂抻了个懒腰。

北黎算是拿下了,可惜明儿就要过年了,赶不回去陪着母亲过节,倒是遗憾。

而且北黎的灾荒比之前的大盛更厉害,后续的安抚事宜可不轻松。

约么半个时辰左右,兵戈之声渐渐停歇。

“公子,后宫众人都被圈禁在一座宫殿内,该如何处置?”齐征小跑上前。

“暂且先关押,你带人把霸州处理一下,然后暂且歇息,明年你还得带上大军继续往北走。”

齐征嘿嘿笑道:“公子,我是不是很厉害?”

“嗯。”韩镜点头,“很厉害,还不快去。”

“哎。”齐征撒腿跑开了,跑出去好远,笑声都能听到。

霸州的百姓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偷偷的打开门窗,想看看外面的情况。

很快,四面八方有人拎着铜锣敲打,告诉所有人,北黎已经彻底覆灭,成为了历史,自此之后将是大秦的天下,他们自此刻起,都是大秦的子民。

“哥哥,我想吃糖。”

一身穿大秦软甲的男子经过巷子时,看到一个瘦瘦的小孩子。

男子忍俊不禁,“哥哥身上可没带糖。”

“爹爹给我买。”小孩儿含着手指,想到天天的糖果,馋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爹爹说不能出门。”

“那你回去告诉你爹爹,现在可以出门了。”男子捏了捏他的小脸,可惜没什么肉,还不如他儿子胖乎呢。

小孩一听,转身撒腿往家里跑,清脆的带着喜悦的声音想起。

“爹爹,买糖吃了,哥哥说可以出门了,爹爹,宝儿要吃糖……”

屋子里很快想起了呵斥声,随后一个汉字哆哆嗦嗦的走出来,一眼看到站在胡同口的男子,吓得瘫坐在地上。

“怕什么,我还能吃了你,连你儿子都不如。”男子嫌弃的看着他,“战争结束了,该出门出门,你当我们是北黎那些屠夫,看到人就杀?”

男子愣了片刻,声音颤抖道:“军爷不杀我们?”

“你这话说得,我杀你作甚?”说罢,当当当的敲响了铜锣,扯着嗓子高喊道:“战事结束了,自即日起,店铺可以照常经营,百姓可以照常外出,天下太平咯。”

一边敲锣哟呵着,一边继续往前走,很快消失在胡同口。

男子还在懵懵然时,隔壁的街门打开,一个十五六的干瘦少年走出来。

“马叔,能出门了吗?”他不得不出门,母亲还病着呢,需要去买药。

之前倒是想出门,为了母亲他不怕大秦军队,可惜店铺都关门了,那种情况下根本叫不开。

汉子摇摇头,紧接着又点点头,“那人说,能出门了。”

少年面露喜色,回屋取了铜钱,撒腿往药铺跑。

汉子在背后张张嘴想叫住那孩子,可惜片刻的功夫,那孩子就转弯看不见了。

少年提心吊胆的来到商业街,这里很多店铺还关着门,不过已经在陆续开门了。

他看到每一个开门的店老板或者是店伙计都“鬼鬼祟祟”的,好似下一刻就能丢了命似的。

街道上是巡逻的秦军,他左右张望的时候,险些和斜刺里走出来的秦军撞上,整个人吓得抖如筛糠。

前边的小队长攥着他瘦骨嶙峋的手臂,将人拎起来。

“跑什么,小心摔着。”

少年大气都不敢喘,眼神紧缩的盯着对方腰间的佩刀,就怕对方下一刻拔出来。

“傻啦?”小队长抬手在他眼前挥舞着,“这是往哪儿去?”

少年回过神来,抬手指了指前边的药铺,“我娘……抓药……”

“去吧。”小队长抬抬下巴,“这些店家还真是,都说战事结束了,一个个的探头探脑,咱们说话咋就没人信呢。”

“头儿,咱们可是刚端了北黎的皇族和那些文武百官,皇宫杀的血流成河,人家害怕在所难免。”

“难免个屁。”小队长回头瞪了手下的兄弟一眼,“真要屠城,他们早没命了,赶紧的继续巡逻。”

一行人排着队列走向对面的胡同。

“晌午我就啃了个馒头,现在肚子都饿了,不知道晚上吃啥。”

“我知道,听其他队的兄弟说,城外架起了锅,今晚有肉汤,饼管够。”

“肉汤啊,好些日子没吃了,晚上我可得多喝几碗。”

“你说宫里吃啥?”

“你问我我问谁去,陛下跟着咱们啃了一年的干粮了,现在打下北黎,可不得好好吃一顿。”

“可拉倒吧,能吃的多好,我可馋死那肉酱了,等天下安定,临仙楼开到这里,我非得吃上十个八个肉酱饼不可。”

少年听着他们的谈话,眼神里带着迷茫。

他的国家灭亡了,这些侵略者居然没有斩杀普通百姓,怎么想都觉得可疑。

自古打仗,多少百姓惨遭屠戮,为什么霸州会这么的……

平和?

恍恍惚惚的抓了药回到家中,蹲在院子里给母亲煎药。

屋里是母亲偶尔的咳嗽声,声音尖锐,好似要把内脏给咳出来。

肉汤?

秦军有多少人?

几万人应该有吧?

这么多人,得做多少肉汤啊。

想想自己,从记事起到现在,好像只吃过三次肉,距离上次吃肉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爹还活着,娘身子也很好,过年的时候爹带回来一块肉,那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

煎好药,喂母亲喝下。

看着瘦到皮包骨的母亲,他掏出屋子,找了个犄角旮旯,蹲在地上无声的流泪。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八百里加急战报,从霸州传送至京都。

数日后,秦鹿接到了韩镜的亲笔书信。

信中说了此次的战况,同时还有攻下北黎的消息。

“胡言,把莫敬山寻来。”

“是!”

胡言出门交代一声,回来后见她还在看信,“夫人,成了?”

“成了。”秦鹿把信给他,“天气稍微暖和一些,我先赶往北边,你在这里着人采购粮食,别闹出乱子来。”

“跟在夫人身边这么多年,总也能学得个七七八八,夫人放心便是。”胡言知道,属于大秦的京都,就要开建了,“这两年,治下的百姓也算是粮满仓,尤其是土豆和红薯早已在市面流通,亩产三千斤,水稻和小麦的产量也提高了不少,好几个府城的老百姓都不怕饿肚子了,今年上半年,这两样农作物能普及到大半个天下,至多五年,足以遍布全国。”

“其他的等在北边种植,蔬菜这些运输不便利,没办法长途采购。”秦鹿取出绘制的地图,这一年她又进行了添加,不论是面积,还是功能,都更加的完善。

莫敬山气喘吁吁的进来,向秦鹿见礼。

“太学那边如何了?”

“回太后娘娘,目前进度和预期相符,工匠人数翻了三倍,预计三年内可以完工。”

“这边的事情你做一下交接,你儿子可否撑得起来?”

“犬子已经得到草民七分真传,自然是没问题的。”莫敬山看着桌案上的图纸,很快明白过来,“莫不是北黎已经拿下了?”

“对,开春后你且随我赶赴北边,督造大秦都城。”

莫敬山心里抑制不住的激动,忙道:“是!”

大秦当真是天命所归,攻下大盛,大破北黎,之后就是南楚了吧?

而且西边诸多小国也尽数归顺,大秦的疆域将重新达到八百多年前的大康。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外如是。

“回去交接一下吧,下月底出发。”

“草民告退。”

莫敬山走出皇宫,回头看了眼高达的宫墙,随后钻进马车里。

车内没有旁人,莫敬山严肃的表情维持不下去,咧开嘴直接笑成了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