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 第200章:邻居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第200章:邻居

作者:席妖妖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7:2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日后,李娇娘和荣玉儿等人,被带到一块平坦广袤的地方。

“此地距离占洲不足三十里路,却位于恪州境内,你们目前是恪州的第一批居民。需要采购的话,正好有马车,可以去占洲。此次你们一行共计二十七人,每人能分得两亩人口地。隔壁占洲有朝廷所辖的粮种店,里面有各种作物的种子,需要什么自可去寻找。”

此时齐征没有出面,是他手下的副将跟着忙前忙后。

“占洲的人数不算多,一座府城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万人,不过你们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去那边寻求帮助,边疆人少,因此也格外厚道。建造房屋需要你们自己购买砖瓦,雇佣匠人,此地不比京都,价钱相对便宜很多。将军说了,你们初来北境,人生地不熟的,在房屋搭建的过程中,可以免费居住在馆驿内。”

如此照拂,众女可谓感激不尽。

“若是有其他的困难,尽可去军营寻我,只要不是造反谋逆的大事,我都能帮你们处理。”

对方说着玩笑话,倒是吓了她们一跳。

荣玉儿等人送走了副将,她们托驿丞帮忙寻了匠人。

得知这些女子落户在隔壁的恪州,准备建造宅子,城里的匠人们都很高兴。

毕竟人多了热闹,而且互相走动的话,生意也能兴隆。

原本隔壁恪州可是一片荒芜,现在总算有人住了,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至于为何全部都是女子,无一男子,或许有人好奇,却不会多嘴询问。

如此晃眼到了年底。

李娇娘驾着马车回到铺子里,姐妹听到动静,赶忙开门迎了出来。

“这次买什么回来了?”

她们搬到新居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不得不说,北境的天当真是恶劣,刚进入十月里就开始下雪了,听说这边有近乎五个月都是大雪纷飞的季节。

最开始,她们很开心,毕竟都是南方姑娘,从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雪呢。

可看了好几个月,多多少少有些苦恼。

主要是出门不方便,雪下的太深,马车不好走。

这次若非过年需要添置东西,娇娘也不会出远门。

好处也是有的,采购的东西不用怕坏掉,各种肉类买回来,直接放到庭院的草棚下,一晚上就冻住了,不用担心坏掉。

北境的房屋都有地龙,今年刚搬过来,一切都没准备,这一年主要烧的是煤炭,价格稍稍有点贵。

等明年地里的粮食收了,秸秆可以堆积在屋子附近,一冬天的柴草就够了。

几个女子帮着娇娘把买回来的东西归置好,马儿送到一处空屋子内,家里就这么一匹代步的马儿,所有的姑娘照顾的可精细了。

“剩余的钱。”娇娘把余下的纸钞给了荣玉儿。

家里的银钱都交给她掌管着,算是账房。

李娇娘离开了魔窟,性子逐渐转变许多,再加上平时都是她出门采购,性子比较外向,店里的生意暂且她掌管着。

这家店是所有的姑娘共同出钱入股的,等明年开始做生意后,赚到的钱也要平分。

这些人里,或许后来会有成亲的,可总有不嫁人的。

比如荣玉儿,比如那几个疯了的女子,守着这家店,至少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咱们这边每年只能种一茬麦子,好在地多,足够咱们吃的了。”李娇娘道:“我在占洲打听了,如今的粮种都是朝廷培育的,小麦每亩地能收四百多斤呢,驿丞家的兰儿娘子说,他们家四口,一年吃不到一千斤的麦子,平时还有土豆和红薯,再加上北境这边盛产牛羊,不缺肉食。想咱们几个,每年十亩地的小麦足够顿顿白面了,吃不惯可以带到占洲去换取白米。”

荣玉儿将她带回来的话,重要的都记下来。

“咱们这些人分到了五十多亩地,明年不管如何,先种二十亩的小麦吧,再种上十亩的土豆和红薯,五亩地的玉米,余下的都种上各种菜,吃不完可以让军营那边来拉走。”

李娇娘点头,“这个主意不错,就不用咱们单独跑占洲了。”

军营的粮食消耗的很快,将士们吃的饭菜多是从周边的府城购买的,他们都是赶着马车上门取货,结算现钱。

当然,都是成本价,省去了运输的麻烦,没人觉得吃亏。

比起每日里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哟呵,军营给你一块拉走,够舒服了。

“二十亩小麦,差不多就是万斤小麦,到时候咱们卖掉一半换米。”荣玉儿对身边的这些姐妹道:“太后娘娘仁慈,免除了咱们三年的赋税,日后哪怕是提交三成的赋税,余下的也足够咱们吃的饱饱的了。”

虽说是三成,听着好像不好,架不住如今粮食收成翻倍,哪怕是三成,收获的也比前朝多得多。

李娇娘点头,“今儿过去,兰儿娘子还说,过两年咱们恪州就会有知府大人上任了。”

“希望过两年,咱们恪州能在多些人家。”胡儿道。

“肯定会多的,其他的不说,知府大人过来,定然是携带家眷的,再加上每年都有兵卒退伍,新的府城有居民入住见面赋税三年,说不定会有退伍的兵卒来恪州定居。”

“对啊。”胡儿大喜。

她倒不是说想嫁人,说实话,胡儿现在对男人都产生了恐惧。

可人多热闹,如今这座广袤的府城,只有她们二十多个姑娘定居,终究是冷清了些。

就算是想去街上逛逛,这只有她们这一片宅子,再无其他。

娇娘拍拍两个好姐妹的手,笑道:“你们坐着,我去给玉儿煎药。”

“辛苦了。”荣玉儿感激道。

“别每次都念叨这句,咱们现在可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日后要一辈子在一起的,何须如此生分。”说罢,李娇娘快脚离开了。

雪花飞舞,逃离地狱的第一个春节来临。

二十几个姑娘分成三桌聚在屋子里,桌上是丰盛的饭菜。

她们推杯交盏,聊着幼时的幸福与苦楚,诉说坠落地狱时的绝望和挣扎,几杯酒下肚,不少姑娘都放肆的痛苦。

荣玉儿红着眼眶,笑容满面的看着身边的姐妹,无声胜有声。

新的一年,待得北境的土地解冻,这些姑娘们换上春装,扛着农具翻地耕作。

某一日,一队人来到这里,在她们店铺对面的不远处开始打地基。

李娇娘推着荣玉儿走上前,“大哥,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一个身材结实的汉子看到两人,笑道:“恪州有人居住了,这边就要建馆驿,大秦规定,三十里一驿,这是恪州的第一座驿站。”

两人很高兴,这是恪州第二家建筑了呢。

“不知道驿丞是什么样的人。”李娇娘期待起来。

管事笑道:“馆驿建好后,今年就到了退伍季节了,不意外会是军营里的退伍军士,会识文断字的。”

大概因为她们是姑娘,且还是恪州的第一家住户,管事的说的比较多。

当然这都不是秘密,可以告知的。

“现在北境的六座已经有人居住的府城,总计三十多家馆驿,馆驿的驿丞都是退伍的军士,而且多是家中的次子,因为有长子在双亲膝下侍奉,他们都习惯了北境的天儿,都是自愿留下来的。”

李娇娘惊讶道:“军营里的将士们都识文断字呀,他们怎么不去考科举?”

“哈哈哈……”管事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们识文断字,都是在军营里学的。在军营中,上午是体能训练,就是学习武功强身健体,下午全部都要读书习字。在军营里读书不花钱,每月还有军饷可以拿,驿丞也是个官。”

“原来如此。”荣玉儿点头。

之后的日子,铺子里的姑娘经常站在门口眺望着馆驿的建设进度,看着房子的形状一点点的完善,想到这里很快就有官老爷坐镇,她们心里都很高兴。

毕竟周围三十里都是荒无人烟之地,只有她们一户,晚上风声呼啸,还是很忐忑的。

又是一年退伍季,北境大营,陆潮看着眼前的军服,微微叹息一声。

在前朝当兵,都是朝廷强硬的让你赶赴战场,而且除非你老了残了,否则几乎没有离开的可能。

可大秦不同,普通的士兵只有三年的服役,须得年满十八岁,如若你在军营里极其出色,可以再延长三年,最多可以服役十二年。

十二年后,若还不想退役,那就得经过军营的考核,达到一定的名次后,才能进入正规军体系,那时候一辈子都是军士了。

陆潮是家中老二,他的大哥当时读书极有天赋,而自己那时候只想着胡闹,后来惹怒了爹娘,狠狠地给了他一顿家法,再加上陆潮是庶子,生母在随后抑郁而终,陆潮心灰意冷,直接报名参军。

如此一待就是六年。

“二哥。”外边进来一个相貌清秀的温柔女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刚满周岁的小男娃娃。

这是陆潮的妻子,名唤方幼鱼,两人是同乡,还是青梅竹马。

他来到北境大营后没两年,方幼鱼就带着行囊,一路风餐露宿的寻来了,之后两人在上峰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可以说,方幼鱼是陆潮,唯一在乎的女子了。

“是不是舍不得离开?”

“爹爹……”

儿子冲着陆潮伸出手臂。

陆潮张开怀抱将儿子抱住,笑道:“的确有点舍不得,到底是待了六年,而且和兄弟们的关系很好。虽说距离不远,可也不能天天见面了。”

“恪州距离军营不足百里,偶尔得闲我们还是能过来的。”方幼鱼何尝舍得了,她在北境军营家属院住了几年,和这里的女子都分外熟识,这次退伍季,走了不止一个两个,日后恐怕天南海北,再见就难了。

陆潮也不想让妻子担心,笑道:“说的是,咱们收拾收拾该赶路了,省的晚上露宿野外。”

“好!”

夫妻俩收拾好东西,打开门便看到站在外边的弟兄们。

本来做好了心理建设的陆潮,眼眶突然就红了。

“你们怎么来了?”

其中一人走上前,抢走陆潮的行囊,“瞧陆哥这话说的,好歹咱们相处那么长时间了,你要走,我们能不来相送嘛。去了馆驿,陆哥和嫂子如果有什么难事,尽管给咱们写信,保管帮你们办的妥妥的。”

陆潮压下喉咙的哽咽,红着眼笑道:“别在我耳边叽叽喳喳的,我就谢天谢地了。”

众人哄堂大笑。

来到大营外,这边已经有不少人在道别了。

因陆潮没有要银子,再加上要去馆驿任职,自然可以带走一匹马和一辆马车。

当然这是属于馆驿的财产,他们一家有使用权。

而那些领取了银子的,也会御马归家,回去后马匹送交馆驿,由馆驿中的人饲养,日后好用作它途。

比如遇到紧急之事,需要数百里加急,沿途则需要在馆驿更换马匹。

因此,每一座馆驿中,都有一个或者是两三个养马的好手。

一番依依不舍的道别后,陆潮带着妻子儿子上了马车。

“回去吧,得空我回来看你们。”

很快,马车想着恪州方向奔去。

从半上午出发,赶到恪州馆驿的时候,已经是临近晚上了。

路上未免妻子和儿子太过颠簸,陆潮赶路的动作不算快,因此耽误了时辰。

“日后咱们就要住在这里了。”方幼鱼看着眼前崭新的馆驿,周围夜风拂过,感受到了荒凉的气息。

眼前的馆驿崭新,门前挂着两盏灯笼,灯笼外边写着馆驿两个字,门前还放着醒目的竖排。

陆潮掏出钥匙打开门,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哗啦声,身后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

“请问,可是新来的驿丞大人?”

一家三口循声看去,便见到几个女子站在斜对面的店铺门前。

陆潮想她们拱手施礼,“正是!”

“太好了!”胡儿忍不住笑道:“这边只住着我们一户,虽然人多,到底是荒凉了些,现在驿丞大人一家到了,我们平日里也能有个串门的地方了。夫人,我们店铺里只有女子,若是您白日在家中无趣,可来这里寻我们。”

“那自然再好不过了。”方幼鱼知道这些女子,去年她们便在军营里住了几日,如今再见,刚来时的陌生感和失落感,一下子消散了很多,“这几日需要暂且修整一下,待我这边空下来,再去寻姐妹们聊天做绣活。”

娇娘看着方幼鱼和她的孩子,笑道:“馆驿内恐怕没有什么吃的,天色晚了,开灶也不太合适,我们家里有现成的,待会儿给你们送去。如今恪州只我们两家,听闻知府大人须得过两年才能来任职,切莫与我们客气的好。”

“如此便有劳诸位姐妹了。”

陆潮抱着儿子站在馆驿前,方幼鱼上前和几位女子闲谈,李娇娘去后院取来一个食盒递给她,“足够你们一家三口用的了,明日不方便的话,可以和我说一声。”

“有劳诸位姐妹了,明日占洲会派人送来一应物什,今日承蒙诸位关照,感激不尽。”方幼鱼真的很感动,不然今晚一家三口就要用点心当晚膳了。

“别客气,接下来两年,这边只有咱们,互相关照本就应该。”

因时间有些晚,方幼鱼和她们道别,走进了馆驿。

馆驿中的日常家居齐全,这两日,其他的人会相继来此当差,馆驿中就热闹起来了。

起码也能有十个八个人。

点燃灯烛,室内被照亮。

小家伙磨蹭着被爹爹放下,晃晃悠悠的在屋内“探险”。

夫妻俩看着他们居住的地方很满意,是个独立的院落,而且旁边还专门预留了一块空地,平时可以给他们做点别的用处。

方幼鱼笑道:“那块空地大概有三分,今年种其他的可能晚了,重点菠菜还是可以的。”

“你看着办吧。”陆潮视线盯着儿子,“没事可以去对面寻她们说说话,太后娘娘救下来的人,差不到哪里去。”

“好!”方幼鱼含笑点头,“豚豚,用膳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