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 第204章:一晚上来了四五次

回去的路上,祖孙俩也没闲着。

秦鹿给他将一些历史上有趣的故事,当然目前这些历史故事还不存在,却能给韩清尧以启发。

“咱们要说的这位皇帝呢,他叫朱重八,穷苦农民出身,从小就吃不饱穿不暖,靠着给地主放牛为生。”

韩清尧觉得这有些不对,“皇祖母,这样的人,怎么看都不具备一个皇帝的起点和资格。”

“是的。”秦鹿含笑点头,“当时朝廷被异族掌控,天下人分三六九等,而他就是当时的最下等人之一,被上等人打死都不需要任何惩罚。”

“何为上等?”韩清尧问道。

“当时异族人为最上等。”秦鹿摸了摸他的额头,额前的发丝还有些湿气,“后来天下纷争不断,他家中父母兄弟等相继饿死,无奈之下去了一家寺庙做和尚。可惜好景不长,寺庙里的粮食也不够了,他只得捧着一个破碗,到处乞讨。”

秦鹿的故事不算特别精彩,但是朱元璋本身就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纵然没有华丽的词汇雕饰,仍旧让韩清尧听得入迷。

开局一只碗,成就大明天下,说书的都不敢这么编。

“坐拥天下后,他成了明朝第一位皇帝,结束了异族掌权欺压的百年乱世。在他的手里,文臣武将数不胜数,有一点却是历代帝王都不存在的特性。”

韩清尧眨眨眼,“什么?”

“他是最坚定的太子党。”秦鹿勾唇轻笑。

韩清尧觉得荒谬至极,“他是皇帝,还是坚定的太子党?”

“是啊。他是开国皇帝,更是坚定不移的太子党。大多数的文臣武将,除了是朝堂重臣,还都是太子门下的属官。这对父子用的是同一批人,朱元璋有很多的儿子,可唯独这位太子,在他心里是儿子,其他的只是皇子,意义不同。”

“曾有人说,如果太子当初造反,朱元璋会为太子准备粮草军队,亲自将儿子送上皇位,甚至还会夸赞儿子终于勇猛起来了。”

韩清尧脑子晕乎乎的,他觉得哪哪都是漏洞,却不知该说什么。

“他出身贫苦,而发妻在他最落魄的时候都未曾嫌弃过他,因此夫妻二人的感情极好。作为第一个孩子,更是嫡长子,这在他的心里是极重的。或许很多的情况下是母以子贵,但是这位太子是母以子贵。再者说了,民间老百姓都重视长子,只需放眼天下百姓,最终家产多数要落在长子手中的,如今家产换做天下,也是一样。”

“可惜天妒英才,太子不幸染病离世,当时的明朝时兄终弟及,并且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而太祖朱元璋却跳过了剩下的儿子,册立了朱标的儿子为皇太孙,并在执政的最后六年间,屠戮了大半朝堂,就是为了孙子能坐稳皇位,不至于被前朝重臣辖制篡位。要知道,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太子朱标的师长幕僚。”

韩清尧对此没有任何看法,若他站在这位皇帝的位置上,也会如此做的。

“后来呢?”

“后来皇太孙继位,立柱削藩,当时明朝是分封制。他的几个叔叔被他贬为庶人相继流放,还有一位叔叔引火**。其中朱元璋的四子朱棣,不甘接受这样的命运,发动了靖难之役,取而代之,登基称帝,开创了永乐盛世。”

韩清尧沉思片刻后,道:“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自己的那么多儿子都被孙子给害成这样,恐怕得气得从皇陵里跳出来。”

秦鹿笑道:“谁说不是呢。”

大秦皇宫近在眼前,秦鹿摸了摸他的头发,已经干了。

“好了,咱们到家了。”

“皇祖母,下次再讲个别的吧?”

“好啊。”秦鹿自然不会拒绝。

当晚,永安得知弟弟跟着皇祖母出宫晚了,可把小姑娘给羡慕坏了,嚷着等休息的时候,也要跟着皇祖母和弟弟出宫玩。

“父皇,我也想当皇帝。”晚膳桌上,韩清尧拽了拽韩镜的衣袖。

韩镜看着三头身的儿子,脸上还带着婴儿肥呢,听到这话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现在?”

“长大后。”韩清尧道。

韩镜揉了揉儿子的脑袋,“那就快点长大,到时候不想当还不行呢。”

小皇子目光清凌凌的看着皇祖母,得到她一个大大的笑容,不由得羞红了脸。

听了皇祖母讲的故事,他也想试试被父皇放在心里是什么感觉,现在知道了。

真的是,幸福到难以自持。

“怎的突然想当皇帝了。”崔怡嗔怪的看着儿子。

万一惹得陛下震怒,她可劝不住。

秦鹿笑道:“回来的时候,给他讲了朱元璋和朱标的故事。”

这个故事,韩镜也听过。

他对儿子道:“小脑袋整日里都在想什么,咱们家没有皇子,只有儿子。”

“嘿嘿嘿……”韩清尧冲着父皇傻笑,耳朵都红了。

永安倒是不觉得自己被疏忽了,她就没想着当皇帝,自从之前皇祖母出宫那么长时间,她就一直想和皇祖母一样,游历天下。

成为一个地理学者,是小公主的目标。

皇帝什么的,她才不愿意呢,像父皇那样,整日都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多累呀。

有个弟弟就是好,现在她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霸州。

傅夺看着一片白的宅邸,心中没有一丝波动。

傅家族长死了,新的族长主持了这场葬礼。

曾经过得富庶自在的傅氏一族,如今家家户户开始捉襟见肘。

因大秦朝鼓励农商,好多的老百姓纷纷开始摆摊赚取家用,再加上傅家的人没什么经商天赋,店铺的营收一年年的亏损。

这些年下来,曾经在他手里客似云来的店铺,有超过半数被卖掉,剩下的也有好些被盘了出去,靠着每年的租金过活。

当傅夺出现在傅家祖地的时候,这些人盯着他的目光如狼似虎。

都明里暗里的想让他重新掌管傅家的生意。

傅夺自然是不理会这些人的,他本就心性凉薄,若非血缘的牵扯,哪里会让这些人在自己手里白吃白拿。

当初他们把铺子收走了,他彻底放松下来。

如今过得艰难,又想让自己出面,多年前的那一出逼迫的戏码,好似随风而逝一般。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因老族长离世,傅家大部分亲族都暂时住在祖宅之中。

“我听说傅夺至今扔未曾成婚。”

“是嘛!”

“傅夺相貌不俗,怎会如此?”

“我女儿和离在家,与傅夺年纪相仿,不知能否撮合一下?”

“我看你是不要命了,傅夺早就是当今太后娘娘的入幕之宾了,你女儿算个什么东西,敢和当今太后抢人。”

“话也不能这么说,这男人总归得有个儿子传宗接代的,我闺女能生儿子。”

“能生儿子的多了去了,傅夺财富不菲,相貌不俗,他能看得上你一个和离的闺女?”

“我孙女儿差不多,模样俊俏,读书也有天赋,配傅夺绰绰有余。”

这边,几个男人私下里嘀嘀咕咕的,都想靠着拉拢傅夺谋划产业。

如今族里谁不惦记着傅夺的家产,可惜他们不敢明抢。

傅夺手里的家产是他父母留下的,其中大头是傅夺的母亲当初的陪嫁。

既然无法明着谋夺,只能采取迂回策略。

房门敲响,正在房中看书的傅夺,听到一阵娇滴滴软绵绵的声音。

“叔父,我是莹莹,祖父让我给您送汤来了。”

傅莹莹心脏狂跳,脸颊飞霞。

第一眼看到傅夺的时候,她就被对方儒雅衿贵的气质和郎艳独绝的相貌所吸引,虽说对方年纪比她大了很多,却仍旧能惹得闺阁女子芳心大乱。

今日前来祭奠老族长的傅家人,有些已经脱离了五福,她家便是如此。

当得知祖父让她来给傅夺送汤,傅莹莹心里就有了答案。

傅夺剑眉皱起,看着房门道:“不需要。”

“叔父,早就听祖父提及您,说您才学过人,莹莹如今正在读书,有好些问题不懂,想当面请教叔父。”她心里惦记着这个男人,哪里肯轻易离去。

“我对傅家上下无甚好感。”傅夺声音冷肃,丝毫不顾忌年轻女子的颜面,“滚。”

傅莹莹:“……”

她被吓了一跳,咬着粉唇一脸懊恼,却到底没敢继续纠缠。

万一闹大了,她的名声可就彻底毁了。

愤愤不甘的端着汤碗离开,前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房门再次被敲响。

今晚这来来回回的都五六个人了,还全部都是傅家的年轻女子。

傅夺内心厌恶,为了那点身外之物,这些老东西压根没把自己的后辈当人看。

“滚!”依旧是冷肃的呵斥。

“傅夺,是我!”新任族长面容一冷,尴尬的开口。

“你也一样!”傅夺丝毫没给对方面子,“傅家的事情我早已不再插手,任何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无需告知于我,纵然说了也没用。我的家产你们傅家上下碰不得分毫,你们的东西,我也瞧不上眼。”

傅族长面色铁青,却不敢与对方理论。

毕竟他深夜来寻傅夺,其目的也是为了傅家的事情。

当然,对于族人把年轻貌美的姑娘推出来想诱惑傅夺这件事,傅族长也是知道的。

谁知道前后五六个小丫头,均都铩羽而归。

若非如此,他怎的会亲自找来。

可面都没见到,甚至连房门都没跨进去,就被对方如此抢白。

但凡不是坐在傅家族长的位子上,他都不会咽下这口恶气。

“傅夺,那都是上一辈的事情……”

他想再劝一劝。

可傅夺压根就不给他机会。

“你是傅家族长,但凡要点脸面现在就转身离去,有些事说一遍都嫌多,无需我三令五申。这次回来,只因老族长是我祖父的堂兄弟,换做旁人,我岂会在意。重申一遍,傅家如何,是兴盛还是就此落败,都与我无关,我的傅家与你们的傅家,不是一家。”

他的这番话可谓冷血至极。

傅族长气得胸口剧烈起伏,盯着房门,恨不得将里边的傅夺给活剐了。

“你身为傅家人,在这种时候居然弃家族于不顾,若你父母尚在人世,岂能容你。”

“容不容得下我,你何不亲自去问问他们?”傅夺懒散的音调飘出来。

用家族大义来压他,是不是小瞧人了?

如今的大秦,家族的禁锢越来越薄弱,当女子地位崛起,小媳妇的姿态,终将会被一点点的撬动,最终坍塌。

你让一个位居朝堂的女官,在家中相夫教子,别说女子的娘家不答应,就是女子自己也咽不下这口气。

她们和众多男子同样埋头苦读,最终过五关斩六将,踏入官场,结果一朝嫁人就让她们如那些前朝女子般,囚禁在后宅相夫教子,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她们拼命读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得到和世间男子相等的地位嘛。

十几年寒窗苦读,就为了和从前那般相夫教子,瞧不起谁呢。

比起在后宅看夫君和公婆的脸色,哪里有在朝堂处理政务来的有趣。

放眼天下,但凡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的女子,成婚后就没有和公婆一起生活的。

纵然真的和公婆在一起,她们在家中也有足够的地位挺起脊梁。

每月领着俸禄,吃喝足以负担得起, 还要担负生孩子时停职的风险,她们牺牲可不小。

若是这样,公婆仍旧找不自在,大不了和离。

而一些家中有女儿在朝廷做官的父母,对于女儿嫁人后就得在婆家如何如何,他们也容忍不了。

好不容易把女儿培养出来了,结果一家人就打回原形,他们图什么?

虽说为官不能徇私枉法,可家里女儿在朝当官,说出去也面上有光。

哦,嫁人了,你们要求我女儿别在外抛头露面,应该留在家里相夫教子,是不是有病?

我闺女可是朝廷官员,没有你儿子,还会有别的丈夫,这样的女官,可不愁嫁的。

也是有父母撑腰,纵然和离在娘家也有一席之地,所以这几年的女子,普遍不再忍气吞声。

而且这些做官的女子,嫁的丈夫普遍都是同僚,夫妻俩白日一起当差,晚上也能聊聊国家大事,有了共同话题,感情比起以往要好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