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 第210章:粘人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第210章:粘人

作者:席妖妖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7:2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鹿多多少少有些意外。

她表情审视的看着孙子,这小子的眼神也变得严肃正经下来。

“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小子性格有些外向,大概率定不下心来,交到你的手里,我不放心。”

韩清尧一听,这是有门啊。

忙竖起三根手指,语气坚定道:“皇祖母,我保证,您只要告诉我,只要我做好了决定,就绝不反悔。”

“你小子,比你爹滑手。”秦鹿忍俊不禁。

“现在不着急,你先去做你喜欢的事情,等三十岁以后,看你自己的想法。”

眼瞅着不能从皇祖母这里套到消息,韩清尧别提多失落了。

不过这种情绪也只是暂时的,很快就抛到了脑后。

不然呢,按照皇祖母的意思,那秘密和他现在的想法是冲突的,总不能真的从国防学堂退学吧。

他可是一路苦读考进去的。

大秦发展至今,天下近乎有过半的人脱离了文盲状态。

这些人里面,孩子大的也都准备考太学了。

学到了系统的知识,如今的迷信想法越来越少,一些结业的学子接受学校的安排,有的去往天南地北担任官员,或者是教书先生以及锦衣卫等等,也有的拒绝了太学的调配,干脆自己放手开始经商。

如今,大秦的商业发展蓬勃,甚至出现了很多新的产业。

比如,出现了类似乎后世的“时装设计师”,长安城就有两家店铺,专门接受客户的定制,不接寻常的成衣。

价格比起寻常的成衣铺子贵了不少,如此才能不冲突,甚至好把握住了女**美的想法,能避免撞衫。

秦鹿这些年已经把很多的衣服款式带到了大秦,有秦汉时期的直裾,魏晋时期的曲领,唐制大袖衫,宋抹,明制马面等,走到街头,看到那些女子穿着各式的衣裙,心情都变得极好。

她偶尔闲暇时,也会给自己做几件衣裳,这些衣裳都是偏向于现代的款式,落在傅夺眼里是情趣,没办法穿出去。

值得肯定的是,到了时下,没有哪个女子被人看到双脚,就得非嫁不可的事情发生了。

一些偏远的地方或许还有些陋习,却也在慢慢的改变。

而且在盛夏时节,街上也有女子开始尝试着穿五分袖的短衫,下渗搭配七分纱裙,露出半截手臂和一截小腿,凉爽的同时也能彰显女子的娇俏与烂漫。

至于傅夺,夏季在宫里,几乎穿的都是秦鹿准备的现代复古盘扣的唐装,简练精神。

韩镜看到后,也嘀咕着想穿,毕竟时下都是大袖袍,某些时候的确不方便。

秦鹿自然不会拒绝,这些事儿一般都交给了离阳殿的两位嬷嬷。

潭州,永安和两名女子在一家酒楼用膳。

“安安,你怎么突然跑来潭州了?”其中以紫衣女子端着酒杯,双颊泛着微微的粉,撑着下颌看向她。

“就是啊,也不提前说一声。”另外一位蓝衫女子附和道:“我们可只有两日休沐,知道你要来,我临时和同僚换了班。”

这两人和永安是同年同窗,结业后,永安踏上了旅程,经过潭州,顺便来看看两位好友。

她夹了一筷子嫩笋,笑道:“我可是特地挑着休沐日来寻你们的,本来我也没打算在这边待太久,后天早上就出发去往下一处了。”

紫衣女子道:“你真的没想着做官呀?条件明明得天独厚,你却浪费掉。”

“我志不在此,而且游历天下,编写地理书籍,也是正经事,我的目标是地理学者。趁着年轻的时候,走遍大秦的每一寸土地,等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可以回到长安太学担任先生,我的一生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永安回答。

蓝衫女子叹息道:“你真潇洒,我就糟心了。”

永安好奇的看着好友,“你怎么了?潭州女官,这身份还糟心呐?当初我让你留在长安考公,是你非要跟着阿茹回潭州的。”

紫衣女子,也就是阿茹捂嘴笑的前仰后合,“哪里是因为这个,她被家里催婚了,而且给她相看的夫婿是一纨绔富户。”

蓝衫女子忍着翻白眼的冲动,“我彻夜苦读,可不是为了嫁纨绔的,刚上任才月余,家里就急不可耐了,想着要将我按斤论两的卖掉,也不看看哪家人的品行,就觉得有钱。听书那边的嫁妆给的是五百两,我娘眼珠子都绿了。”

“五百两?”永安挑眉,“你现在每月的俸禄是多少?”

“七两银子。”蓝衫女子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道:“很高了,我每月二两银子的花用就足够了,还能存下五两呢。”

她手指在桌上画着圈圈,“现在我和阿茹住在衙门里,我们两人住一个院子,潭州的宅子价格不算高,存个三五年就能买下一套宅子,就算不买宅子,也能在衙门里住到退位。五百两也不算很高,我自己就能赚出来,他们就只能看到眼前的那点利益。”

永安点点头,“那你的意思呢?”

“我肯定是不嫁的,他们别想操纵我的婚事。”蓝衫女子哼了一声,“我都月余没归家了,上次休沐,家里的兄弟找来衙门,说是爹娘想我了,当我傻啊,回去后他们指定要念叨死我。”

阿茹笑吟吟的给两人倒上果酒,“那你就在衙门里自己选一个。”

“这种事哪里是想想就有的,总得了解透彻了,一辈子的大事可马虎不得。我们村里只有我一个太学学生,我也没想着去攀高枝,最起码成婚后得有聊得来的地方,而且说真的,我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蓝衫女子抿了一口果酒,道:“真羡慕阿茹,你有个青梅竹马。”

“对了,阿茹何时成亲?”永安问道。

阿茹倒也不见多少羞涩,道:“大概要明年吧,安安你可要来啊。”

“嗯,肯定来,具体几月?”永安连连点头。

“大概在中秋前后,你八月里能赶来潭州就行。”阿茹道。

“没问题。”

三人享受了一顿午膳,随后结伴在城里闲逛。

潭州的建设很不错,秋日风光有着别样的风情。

脚下是洁白平坦的水泥路,两边栽种着常青木,走在街上,透过植被,两边的店铺掩映在植被后边,热闹有情趣。

“你一直跟着我,烦不烦。”一道略显不耐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三人状似不经意的看过去,见到一个娇俏玲珑的小姑娘跟在一位白衣男子身后,亦步亦趋。

男子回身面对着女子,语气无奈。

女子被吓得微微颤抖,低垂着头,红了眼眶。

阿茹挽着永安的手臂,探头看着,低声道:“小夫妻闹矛盾了?”

然后便看到白衣男子取出手帕递给那少女,“我算是服你了,跟吧跟吧,粘死我算了。”

说罢,转身大跨步的往前走。

而少女握着帕子,看着那白衣男子的背影,愣了两下,忙不迭的小跑跟上去。

“五哥哥,等等舒儿。”

白衣男子挫败的放慢脚步,回头看着那少女,“但凡你回家不向爹娘告状,我都敢打你一顿。”

阿云咋舌,“好家伙,原来是兄妹。”

永安忍俊不禁,道:“我家那臭小子很少粘着我,这哥哥还是很幸福的。”

“殿下不粘着你吗?”阿茹还真不知道这事儿。

“嗯,从小就不粘人,都是我上赶着陪他玩,有时候他还嫌弃我幼稚。”永安哭笑不得,“我们姐弟俩都喜欢粘着祖母,祖母总有很多新鲜事儿讲给我们听。早些年,祖母还带着他走遍西域,天知道我有多羡慕,可惜那时候我已经进入私塾了,扼腕。”

“殿下也进入太学了吧?”阿云道。

永安摇头,“他去了国防学堂,准备参军。”

“天下都是咱们大秦的了,之后征召的人数可能会稍稍增加一些。”阿茹道:“大概天下各州府都会派兵驻扎。”

永安点头,“不意外,将来韩清尧是不会留在长安的,去西境也犹未可知。”

阿云道:“之前我听说,那边不是很太平,因言语上的一些问题,很多政令下达的比较慢,大概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才能缓和下来。”

阿茹突然笑道:“那等咱们退位的时候,西境就彻底的安稳了,到时候咱们结伴去西境走走吧。对了安安,你游历天下,西境也是要去的吧?将来咱们上了年纪,不带孙子孙女,趁着死之前,你带我们游历一番。”

“可以啊。”永安点头,“等我编写的书印刷后,你们也记得买来看看,足不出户便能游览天下。”

“书中都会有些什么内容?”两人都好奇了。

“大概是一些当地的风俗民情,还会插入一些画作,如此孩童也能看了。”永安思忖道:“后续想到什么,再添加进去,可以再版的。”

“那你可要快些,我和阿茹肯定会支持你的。”

“好!”

临近黄昏,永安买了几样东西,和阿云一起,来到了阿茹家中。

林茹的家里人口相对来说是很常见的结构,父母,兄弟,其中兄长已经成婚,弟弟还在读书,下边还有两个小侄子。

她本来就是潭州府城的人,作为原住民,家里的宅子也比较宽敞。

得知永安就是大秦的公主,林家上下好一番忙碌,任凭永安如何的劝阻都无济于事。

在潭州待了两日,永安便离开赶往下一处目的地。

她几乎在每一座府城都有相识的友人,有比她学年高的,在太学相处下来,也都有了情分。

她也没忘记经过一处就给家里写一封信,而今大秦馆驿还多了一个功能,那就是传递信件和物件。

也就是后世的邮政快递。

而这个行业的出现,也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份就业的途径。

货件传递的费用不算高,少点的五个铜板,多的也不超过百文,只要目的明确,大秦任何地方都能送达。

一些偏僻地方的人也因为这个行业,有了赚钱的渠道。

更是串联起了很多人,常年没有交集的亲情。

这个行当是韩镜提出来,杨敛下达天下的。

杨夫人每年年底都会给公婆送去银钱,之前都是寻的其他人。

如今的大秦快运,则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曾经每年忙的只能送回家一两封信件,如今快运安全稳定,每月都会给家里去一封。

相对的,从出现的那一刻起,连年亏钱。

永安来到一处相对偏僻的村落,翻山进入村子后,看到村中已经铺设了水泥路。

她的出现,惹得村中的人不免好奇,毕竟村子里很少看到外人。

“姑娘,你这是要去哪里?”一位在村中做针线活的阿婆问道。

永安看到对方,上前笑道:“阿婆,我是地理学者,为了著书而游历天下的。”

阿婆表情惊讶,“哎哟,是个读书的姑娘啊,在哪里读的书,我们村子里也出了两个读书的好娃娃,都去了汉州太学呢。”

阿婆没读过书,之所以记得清楚,还是村子里的人经常提及,听得多了,记忆尤深。

“我是长安太学读的书。”永安环视村子,笑道:“你们村子虽然离着县城有点远,可景色极好,村中居然都是水泥路。”

阿婆笑的见牙不见眼,“我们这里是肃州府,姑娘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大秦的太后娘娘和陛下,就是从咱们这里出去的,而且我们这里也不偏啊,离着这两位住的地方也就几十里路。”

永安看着旁边的山,道:“如此倒是不错。”

“那可不是!”阿婆热情的招呼永安和她往家里走,“姑娘你是不知道,我们后边的这座山叫赤霞山,当初这里住的可都是山贼。几十年前,这里的山贼知道双云山那里突然出现了富户,趁着黑夜里带人去抢劫一番,后来那家的女主人知道,当夜便带着一只大虫赶到了赤霞山,将这里的山匪全杀了。我们……”

阿婆微微一顿,随后道:“我们这个村子里的人,就是当初被那些山匪掳进寨子里的,救下我们的就是太后娘娘,后来她将寨子给了我们。我们呢,一开始住在山里,后来大秦出现了,县里要分人口底,这才搬到了山下,这村子也就二十年左右。”

阿婆带着永安进屋,屋子是四间明屋,两间厢房,屋里屋外都打理的干净整洁。

角落里有个篱笆围起来的鸡舍,七八只公鸡和母鸡在里面啄食。

“孩子他爹,家里来客人了。”

阿婆进屋喊了一嗓子。

随后一位白胡子的老者从屋里出来,一身衣裳洗的发白,却胜在干净,还有一股皂香味。

在他旁边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看到阿婆,忙不迭的迎上前,躲在身后好奇的看着永安。

“奶奶……”

“唉!”阿婆笑眯眯的看着孙女,“这是我孙女绣莹。”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好名字。”永安笑着和眼前的小姑娘打招呼。

阿婆笑的合不拢嘴,“真不愧是读书人,我儿子就是比照着这个名字取得。”

“阿婆,考入汉州太学的,就有您儿子吧?”永安道。

阿婆点头,“我小儿子,还没结业呢。”

“那绣莹……”永安不免好奇,一般结业年纪都是二十岁,她是耽误了一年,二十一岁结业的。

如果阿婆的儿子还未结业,那就不到二十岁,这孩子哪里来的?

阿婆似乎知道永安的想法,“我长姐家的。长姐夫妇不在了,绣莹夫妻俩在县里上工,带着孩子不方便,寄样在了我家。”

说罢,阿婆招呼她入座,“快坐,别站着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