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叛逃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叛逃

作者:三七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18:01 来源:小说旗

关平厚颜无耻,可以向刘表索要嫁妆。

但是关羽却是拉不下这个脸的,所以关羽一阵呵斥,关平便灰溜溜的离开了。

这向刘表索要一百头耕牛做嫁妆之事顺利告吹。

不过说起此事,关平还是占了便宜的。这场婚事关平没下聘礼,得了一个老婆,只是不知道美丑,是否贤惠。

算是盲婚。

嫁妆肯定是有的,刘表丢不起那个人。随嫁至少有许多家奴,奴婢,家具之类的,没准在襄阳还有几座宅子,多少铺子什么的。

所以说起来如果关平索要嫁妆,其实是无礼的了。

只是关平厚颜无耻,没脸没皮而已。

所以大年初二就发生了两件事,关羽知道了典农校尉一事,骂了关平一顿。

关平向关羽建议索要一百头耕牛作为嫁妆,又被关羽骂了一顿。

等等,仔细一算,这好像是一回事。

关平挨骂了???!

接下来十天,关平都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白天练武,晚上“耕田”。不过不知道张雨是不是受了刘氏的交代,严格控制了关平晚上“耕田”的次数。

一晚只能一次。

五天只能来一晚。

这让初尝男女滋味的关平,十分不满,抗议,结果是抗议无效。这让关平认清楚了一件事情,在这内宅,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老妈刘氏!

建安九年,正月十二这天。关平赖床并错过饭点。日上三竿的时候关平才从被窝中爬起来,从不赖床的张雨早就起床了,抱着儿子邓艾在小厅内坐着。

闻得卧房的动静,张雨将邓艾交给了随身的两个婢女,并交代一声,“上膳。”自己则来到卧房内,伺候关平穿衣洗漱。

等关平出来的时候,小厅内的案几上,已经放着米粥与鸡蛋了,还有一盘卤肉。

“父......亲,.....父...。”邓艾在婢女的怀中,身子前倾,朝着关平张开了手臂,结结巴巴的叫着。

关平顿时露出了大大的笑脸,伸手抱过邓艾坐在自己怀中。然后勺起一勺米粥,凑到邓艾的嘴里。

邓艾却将头摇摇,结结巴巴道:“饱,饱.....饱。”

张雨看着露出笑容,她之所以留在侯府答应做了关平的小妾,便也有关平对邓艾这么好的缘故。

但张雨却有发愁,说道:“艾儿这口吃的毛病可如何是好。”

“他还是个小孩子,等长大就好了。”关平笑呵呵道。史书记载,邓艾只是少时有口吃,长大后应该没了。

关平有点记不清楚了,不过没关系,只要记得是邓艾就行了。

口吃只是小问题而已。

张雨哭笑不得,这没听说过口吃的长大就能好的,反而听说过长大后口吃更严重的。

不过还好还好。

小君侯对我儿如此好,未来我儿应当衣食无忧的。

关平用了早膳,将邓艾交还给张雨,正打算出门练武。丁奉,丁封兄弟二人早在门前侍立,这对兄弟如今与关平形影不离。

关平上午出门便能看到二人,下午回去睡觉前,也能看到他们。

“校尉大人。”二人冲关平拱手作揖。

关平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便在这时,有个小吏向这里走来,来到关平面前后恭敬行礼道:“小君侯,殷从事派小人寻您过去。”

关平心中一动,年前让殷观派人去江东,看能否购买山越女子回来,发给五千降兵做老婆,怕就是此事了。

关平点了点头,前往前院,殷观办事的房间。丁奉,丁封兄弟自然随行。来到房间外,关平走了进去,丁家兄弟在外侍立。

房间内有两个人,殷观坐在主位上,一位小吏打扮的人坐在客座上。

“殷先生。”

“小君侯。”

关平与殷观见礼,那小吏也冲着关平行礼,口称“小君侯”。之后关平来到了客座上坐下,直言问道:“殷先生,可是江东那边的山越女子到了?”

殷观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小吏道:“这位是张户,是他前往江东,负责购买山越女子。”

关平便看向张户,张户非常镇定,拱手说道:“小君侯。去岁江东平定了山越叛乱,收缴人口数万人,其中强壮为卒,老弱为民,各安其业。孙权并没有奴役,所以入了奴婢的山越女子并不多。小人此行前往江东,不过购入二十五人而已。”

关平闻言脑壳疼,不愧是孙权,也是知道人口重要性的。这山越年年暴乱,既对江东造成很大的损伤。

但每一次孙权胜利之后,都能获得许多人口。

一直到东吴后期,都有记载,山越暴乱,然后朝廷平乱,收缴精壮多少的记载。

若是孙权杀光精壮,奴役山越妇女倒也好说。现在孙权是安抚山越,使之成为良民。

加上从刘备时代开始,新野就以购买僮客,奴婢扩充人口,现在市场上的奴婢,僮客几乎灭绝了。

所以张户此行前往江东,也只是收得了大山越女子二十五人而已。

而这二十五人配五千曹军降兵?????

这如何分配?

能否切开小份儿分?

关平摇摇头,暂且不去想这件事情。只是对张户说道:“先将这二十五山越女子安顿下来,我来想办法如何分配。你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诺。”张户应诺了一声,躬身行礼后下去了。

“殷先生,耕牛呢?马上就要开春了,我那十屯,有多少耕牛?”关平转头问殷观道。

殷观苦笑一声,说道:“新野人口增长很快,从老主公在的时候,一直在外买跟牛。但也一直缺少耕牛。年前我派人去襄阳买耕牛,得了二十头牛。分了十头给县里,剩下十头给了马季常。”

“我十屯五千人,就十头牛?”关平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道。

殷观苦笑着点了点头。

“这种田还需要人与牛并力,单靠人却是耕不了多少亩的。”关平叹了一口气,随即对殷观说道:“先生继续派人去买牛,巴蜀,江东,荆州,都派人过去,在开春前多买牛,可以适当溢价购买。”

殷观点头应下此事,但知道极难。对于百姓来说,牛与土地是同等重要的生产工具,除非是家破人亡,谁愿意卖牛啊?

便是老牛,也舍不得卖。

而且就要开春了,家家户户都需要牛耕田呢。

此事只能尽力而为了。

老婆,耕牛。

这便是目前关平的典农校尉所部的五千曹军降兵,十屯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至于新野上下,自然有殷观与诸位文臣合作处理,不需要关平操心。

随即关平与殷观又说了一会儿话,正打算离去。便见一位小吏从外走了进来,禀报道:“小君侯,典农部有人逃跑。”

这小吏关平认得,乃是他本营的随军小吏。见到此人的时候,关平便知道事情不妙。闻言,自然叹了一口气,从坐上起身道:“备马,前往典农部。”

随即,关平在丁奉,丁封兄弟,以及一些士卒的簇拥下,来到了典农部的衙门。

孙乾,马良,周仓,李飞,以及衙门内的小吏一起出来迎接。这些人见关平后,行礼见过。

“不必多礼,里边说话。”关平摆了摆手,率领众人来到了衙门内大堂坐下,丁家兄弟按剑立在关平两侧。

孙乾,马良,周仓,李飞,小吏们按照官位高低落座。

“发生在哪个区,有多少人叛逃?可有派人去追击?”关平问道。

“是张军候的辖区,有十二人叛逃。张军候亲自带人去追,并请了廖化的探子部帮忙。”

马良沉声说道,随即惭愧道:“校尉大人。卑职办事不力,还请校尉大人责罚。”

“这倒不全怪季常,这帮降兵一直非常老实,再则,料想降兵们又没有口粮,兵器,弓弩,就算逃出去,也逃不回去宛城。使得上下都有松懈。想不到,这帮降兵居然真的叛逃了。”

孙乾苦笑着说道。

所有人都知道夏侯惇治军极好,士卒忠心耿耿。但所有人也知道,此去宛城数百里,降兵没有口粮,不太可能回去。

想不到,这帮降兵居然真的铤而走险。

这典农校尉所部上下,始料未及的。

关平摇了摇头,对马良说道:“季常,你是营司马,我不在你负责统筹全局,看管降兵不是你的问题。我看多半是张哥哥粗心,所以松懈了防备的缘故。等他回来,若是追回了降兵,军候,都伯,什长,伍长各领十个军棍。若是追不回来,处罚加倍。”

这下马良苦笑着不啃声了,因为关平猜的没错。张苞看管松懈了。张苞憨直,性粗。见降兵久不闹事,所以松懈了防备。

所以这才让降兵给跑了。

除了知道张苞性粗之外,还有个反面例子。李正。李正是关平亲手提拔起来的军候,越过了赵统,糜威,周雄,李飞等人。

此人野心勃勃,且能力不俗。他肯定是忠于职守,对于所部的降兵严加看管,这才没出事。

相反,张苞出事了。

马良为人老练,与张苞又相处的不错,本想自己抗下此事。没想到关平洞若观火,便只能苦笑着作罢了。

至于关平。

虽然他与张苞是自家兄弟,但是该打还是得打。

得让这憨哥哥记住教训,否则早晚出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