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丰年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丰年

作者:三七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18:01 来源:小说旗

刘备打下根基,关羽继位,关平辅佐。整个新野一直处在上升期,人口,军事力量,物资。

当然,上升的势头正在放缓,最大的制约,便是奴婢。

奴婢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在现在新野人口已经到达二十万左右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奴婢流入新野了。

就算有,也是价格极高。

最近几个月来,新野唯一的变化,便是骑兵与女人。

赵云的骑兵人数已经到达了两个小营,一个小营五百五十人左右,两个就是一千一百人左右。

这是新野唯一的成建制的骑兵军团。

当然因为是新招募的骑兵,训练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战马还没有齐备,需要马进每个月从北方运过来,要想人人有战马,人配双马,需要的时间长达一二年。

至于女人,也是马进所带来的变化。

马进从八月中旬开始,每一个月带来三五百的女人,其中以汉人女子,匈奴女子,鲜卑女子,乌丸女子,鱼龙混杂。

这些女子全部进入了典农校尉部,在衙门外另外建造了营地,按照各个部族,进行了分别管理。

关平稍稍了解了一下,这些妇女都是奴隶。汉人女子做了草原人的奴隶,被马进收购来,送来了新野。

从这一方面来说,关平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匈奴人,鲜卑人,乌丸人也都是差不多,全部都是被掳掠走的努力,被马进给买来的。

至九月份的时候,典农校尉部的女人,就已经多达**百人了。

关平已经明确下令,凑足了一千五百人之后,就统一发给屯民做老婆,删选的标准是,谁种的田好,收成好,谁就能获得老婆。

算是变相的激励。

这让许多打理田地十分细致的屯民十分期待,让许多粗心懒惰的屯民,十分懊悔。

屯民成元,便是期待的人。

这位屯民的运气有点背,因为心力弱,昏倒在水田上,差点一命呜呼,被钱归从鬼门关外救了回来。

但因而对于自己的生命,越发珍重。他打理田地十分出色,整整十二亩水田,极少有杂草能逃过他的眼睛与手。

全部被拔掉。

成元因为感恩钱归,所以拜了钱归做父,每过几天,就要前往衙门,去向钱归请安,风雨无阻。

这件事情已经传为典农校尉部内的美谈。

此刻是九月中下旬,水稻成熟的最后几天。这会儿没什么农事可干了,只等收割了事了。

成元站在田埂上,望着金黄色一片的稻子,以及稻子弯曲垂落下来的沉甸甸的麦穗,脸上露出了笑容。

心想。

“今年是个大丰收。”

这不是成元判断的,成元是北方人,种小麦出身的。打理水稻是头一年,自然判断不出收成如何。

但是典农校尉部自然有经验丰富的农民,这些农民判断,今年是个丰收年。

每亩田,应该能出产二百斤以上的粮食。而二百斤是平均线。超过二百斤粮食,就是丰年。

就算是以每亩二百斤计算,十二亩田也能出产二千四百斤粮食。除去三成的税收,成元可以留下一千六百斤粮食。

按照十钱一斤粮计算,可以得一万六千钱。按照正常市价这笔钱已经足够购买一头耕牛而有余了。

养活一家五六口人,也是绰绰有余。

而且田几乎是无限的,到处都是荒田。如果一家有五六口人,那么可以耕种更多的田亩。

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成元却是不知道,这便是每逢大乱,必有大兴的缘故。天下能开垦的田亩不变,人口不断增加,加上朝政**。

人们吃不饱饭,自然选择铤而走险,造他M的反。

大乱之后,土地不变,人口减少,加上乱世出英雄,开国之间多半英明,所以就有大治。

当然,此是题外话。

就成元的角度上来看,有田有存粮,如果再加上有一座宅子,有一头牛,妻子儿女,那新野便是他的根,赶都赶不走。

成元在田埂上站着笑了片刻,然后拿起篓去旁边小河内捕鱼,花了许久,才捕了几条大鱼,取了最大的一条鱼,用绳子绑好,送去了典农校尉衙门。

因为成元会不时的来看望钱归,所以守卫对他很熟,只是看看成元有没有暗藏武器,便放行了。

成元提溜着鱼,在衙门内寻到了钱归。“父子”二人,便在一处僻静地方说话。

“父亲,这是孝敬您的。”成元恭恭敬敬的送上了鱼,说道。

钱归苦笑了一声,成元拜他为父,这完全是成元自己的意愿,他可不是很乐意。

但都这么久了,钱归也颇为感动,默认了此事。

钱归于是伸手拿过了鱼,然后说道:“校尉大人已经说了,今年谁家田亩产粮多,就先得妇人做妻室。你家田亩照料的很好,等事情成了,别忘了请我去喝杯酒。”

“父亲说的哪里话,新婚那天,父亲乃是高堂,坐上位,受儿子儿媳拜见。”成元说道。

孝心可嘉,对于那女子做妻子,也是势在必得。

钱归感觉到很别扭,但是也渐渐习惯了,只能认下此事。

又过了三天,水稻彻底成熟。典农校尉部在营司马马良的主持下,发下来了镰刀。

因为这帮屯民是降兵,心性未定,在此之前,屯民们却是连镰刀都没有的,菜刀都是十个人一把。

发下镰刀之后,就是热火朝天的干啊。

一切都是马良在主持,关平只是往前一站,然后带头象征性的收割了一下水稻,便站在一旁看热闹了。

在割了稻子之后,就是用农具将稻穗与茎秆分开。不脱壳,脱壳的米储藏不了多久,没脱壳的米,可以储藏三年。

而收成与税收,也是按照带壳稻谷来计算的。

如此处理之后,再进行晒干。在十月初的时候,马良就开始统计各家的收成了。

尽管今年是个丰年,但因为照料田亩的屯民,有勤快有粗心,收成当然有差异。但是最差的产出,也有每亩二百斤。

高的有每亩二百三十斤。

而典农校尉部的税收收取三成,按照每亩二百斤稻谷,收取三成税收,多的不要了。最后统计的结果是,典农校尉部一部税收,就收取了足足有四五十万斤稻谷。

换算成石,是整数的三千五百石。

这么多米,如果节省一下,可以供给一万大军吃用两个月。

而这还是关平收取的税收是三成的情况下。

在曹操在中原,屯田制下的劳动人民,税收是五五开。用官牛的,甚至是六四开,官府收取六成税收。

这便是屯田制度的厉害之处。

曹操依靠屯田,底盘越打越大。袁术等人不懂内政,因为缺粮,军队不攻自破。

这三千五百石粮,关平没有上交给新野财政,而是自己建了仓库,储存了起来。

除了统计出税收,收取税收之外。马良还统计出了今年收成最好的一千五百人,在两个月后由典农校尉部官方,发给老婆。

不过老婆的身份,年龄却是随机了。

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从汉人到匈奴人到乌丸人,鲜卑人,应有尽有。到底是得到美丽的,年轻的,汉人,还是匈奴人,全靠运气了。

今年新野一带,或者说南阳,荆州一带都是丰年。关平的典农校尉部有五六千人,用新式的生产工具,得了税收三千五百石粮食。

而新野官方治下有十二三万的农民,(不包括二十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收取三成税收,收取上来了足足有七八万石粮食。

目前新野的兵马总数有将近三万人,这批税收上来的粮食,可以让三万人吃用一年以上。

新野的粮食,已经能自给自足。

加上储藏的粮食,可以供给二十万军民吃用三年。

新野的军事后勤实力,当真是非常强大。

而有一件事情,也已经提上日程了。关平当日与马谡一起商议,决定出兵上庸三郡,与刘表翻脸。

定下的日期是十月。

关平却迟迟没有举动,时间眨眼间来到了十一月。马谡有些坐不住了,便主动来见关平。

典农校尉部,关平书房内。

关平坐在主位上,看着坐在客座上的马谡,马谡一脸沉稳,坐姿端正,正襟危坐,喜怒不形于色。

但是关平却知道,马谡来的目的。

关平笑呵呵的对马谡说道:“幼常放心,我已经与父亲定下了此事,绝对不会更改。但是这一次出兵,我们需要以典农部士卒为先锋,以屯民为中军,多张旗帜,虚张声势。以一员大将率领四千人为后军,进行支援。既然是驱使这些屯民,那就要提高屯民们的士气。我决定在十一月中旬给他们中的一千五百人,发个妻子。等他们成亲之后,再行出发也不迟。”

关平根本没有把上庸那片人的实力放在心上,那是刘表实力薄弱的地方,唯一可虑的是申家兄弟。

而战斗的计划,就是在明年开春以前,结束战斗。

十月份与十一月份出兵,只差一个月,问题不大。

等胜利之后,关平便要率领典农部的士卒,屯民男女,一起驻扎在上庸一带,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以及适当开发种田。

所以关平认为,在战斗前激励士气很重要。

毕竟典农部的士卒已经在新野开垦好了良田,这个时候放弃新野的良田,前往上庸三郡种田,有点打击人。

关平解释一番之后,马谡就离开了。

而关平也已经开始筹备出兵事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