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一百五十章 来迟一步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一百五十章 来迟一步

作者:三七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18:01 来源:小说旗

被刘表,蒯越信赖的将军王威今年三十有余,肤色黝黑,土里土气,仿佛是一位渔夫。

事实上王威年少的时候确实是渔夫,后来机缘巧合才成了将军,再后来才学会读书认字。

就算会读书认字,但文化也不高,稍微有点深奥的文章就看不懂了。

王威负责镇守襄阳被城门,地位十分紧要。但王威不是一直住在军营,呆在军营的时间只有一半左右,王威不在军营的时候,由营司马,或其余部将统帅大军。

而王威的宅邸,也在北城。

这几天王威便一直呆在宅邸内,蔡瑁知道所以直接来到了王威的宅邸,王威听闻蔡瑁来了,自然出门迎接,双方在王威的书房内坐下。

“军师怎么有空来寻我?”王威穿着不俗,但仪态语气却是粗俗。

蔡瑁苦笑了一声,说道:“军情紧急。”

“军情紧急?哪有军情?莫非是孙权那厮又进攻江夏了?主公要让我去增援黄太守吗?”王威瞪大了眼睛,十分气愤。

如果论辈分的话,王威与孙坚同辈。当年孙坚攻打襄阳的时候,王威官拜别部司马,也曾出城与孙坚交战,但败的一塌糊涂。

王威对此事耿耿于怀,眼见孙家两个小儿辈居然趁机做大,反攻荆州,早就想去会会孙权了。

“王将军稍安勿躁,却不是江东孙权,而是新野关平袭击了房陵三郡。”蔡瑁将事情简略说了一下,心想。

“若是孙权也袭击江夏,那可真是糟糕了。”

“关羽那厮,不是刚与主公结盟吗?双方还成了儿女亲家,怎么却南下侵夺上庸三郡?”王威深深皱眉,随即又气愤道:“关家父子,真是背信弃义。”

“此父子难以养熟。”蔡瑁深以为然,随即说道:“主公命将军统帅一万精兵,乘船逆水向西,前往三郡,与上庸太守申耽前后夹击关平,务必取其首级。”

“好。我立刻动身。”王威立刻站起说道,随即却皱眉说道:“蔡军师,荆州战船有许多年久失修,一时间可能凑齐?”

蔡瑁闻言苦笑了一声,荆州战船当然是年久失修,却是他与张允上下其手,捞了不少好处。

本以为荆州承平,必无战乱,才会趁机敛财,早知道就不该搜刮那么狠了。

蔡瑁心下后悔,但却也是绝不会承认是自己贪污。只是说道:“战船与物资需要三五日才能齐备。”

王威人粗俗,却不傻,否则也不会被刘表,蒯越看重。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却也不会说什么。

只是苦笑。

这消息一来一去,恐怕那关平已经在房陵待了二三日了,再等个三天,逆水而上如果情况不好,有需要一二天。

希望那上庸申家兄弟能坚持一段时间吧。

蔡瑁果然是花了四天时间,才集聚物资战船,送走了王威。刘表因为此事勃然大怒,蔡瑁却是找了几个替罪羊,让刘表杀了出气,自身并未受到牵连。

出兵的事情已经耽搁许久,而且王威的运气不好,这些天一直在刮风,刮的还是西北风。

汉水逆水而上,多半时间都是靠士卒摇桨,襄阳与三郡这段水路,硬生生走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

而此刻关平已经驻扎在米粮山上,上庸申家兄弟也早就投降了。

与此同时,消息从北方传来,关羽日夜攻打樊城,双方士卒死伤颇多,文聘虽然坚持得住,但压力很大。

襄阳方面也不得不给予更多的兵力,物资来支持文聘。

这渡河之战,讲究的是找适当的水域渡河。马谡之所以选在米粮山上安营扎寨,乃是因为米粮山北方的水域,便是一个优秀的渡口。

若是荆州兵马乘水路而来,便有可能选择这渡口渡河,若是对方渡河,米粮山上的守军便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兵法,半渡而击。

这日下午,天气不算好,阴沉沉的,西北风很大。

王威来到这处渡口之后,便是下令战船停靠在北岸,安营扎寨。战船停靠在岸边,派人驻守。

一座营寨,最先立好的永远是中军大帐。

帐篷内,王威与自己的营司马王严大一起坐着吃酒。此时申家兄弟投降的事情,已经传出。

“那上庸的申家兄弟号称是知兵,却被关平这个总角童子给攻破了,拢共也就花了几天功夫,当真是欺世盗名之辈。”王威很是不忿道,喝了一口酒,重重的将酒杯放在案上,使得木案颤了一颤。

营司马王严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复又忧虑道:“按照蒯先生的策略,乃是与上庸的申家兄弟前后夹击关平。现在关平已经攻取了上庸,派兵驻扎在米粮山上。前后夹击便是不能了,现在只有我们一部一万精兵。而米粮山易守难攻,更何况若是渡河,难免被关平趁机截之。”

说到这里,王严还真想了一个策略,不由说道:“米粮山是通往房陵的要道,但再沿水而上,也有几条道路可以通往房陵,上庸。不如从其他道路进入三郡,先占了几座城池,然后缓图之?”

“若是刮着东南风,我们自然可以逆流而上,也走的飞快。但现在是西北风,走船全靠摇桨,船走的不比士卒步行快。关平只需要布置探子,探听我们的行动,便可以随时堵住我们渡河。所以不管从哪里渡河都是一样的。”

王威摇了摇头说道。

总而言之,大军渡河没有那么轻松的。

“那该如何是好?难道就停在岸边不走了吗?”王严见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由发愁道。

王威摇了摇头说道:“等明日大军就渡河,在南岸列阵。”

“这。关平盘踞米粮山,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若他趁机来攻取,我们恐怕挡不住。”王严迟疑道。

“半渡而击,但反过来想也是可以诱敌的。新野拢共也就那么点人,我猜测关平南下三郡所带兵马不多,山上人马恐怕只有三五千人。狭路相逢勇者胜。明日我们抢时间,先运过去二千精兵,列阵以待。关平必下来击我们,到时候王司马你奋力战斗,拖住关平,我们大军多,可以源源不断上岸。”

王威说道。

这是将计就计,诱敌深入。

王严一想此策可行,便向王威告辞离去,先下去休息养精蓄锐,待明日再行渡河。

而虽然王威制定了策略,但心中知道此策风险极大。狭路相逢勇者胜,他虽然兵马众多,但渡河再摆开阵势,仓促之间也只能聚集二千人马。

对方居高临下,可以势如破竹。

抵挡十分困难。

再则对方大将也不容小视,乃是校尉甘宁。

新野的那几个将军,没有一个是可以轻视的。但幸运的是最厉害,最能打的关羽,张飞不在,而是甘宁。

王威只期望于甘宁不太厉害,不能短时间冲散他的人马,让他后方的援军可以持续渡河。

米粮山上,营寨营门上。关平与马谡一起肩并肩立在营门上,居高临下看向山下,汉水对岸的王威大营,以及靠岸的无数战船。

“旗号是王,必定是荆州大将王威,此人不可小瞧啊。”关平说道。

关平对王威有些印象,因为在历史上王威是唯一一个在刘琮投降之后,建议刘琮出兵擒拿曹操的人。

“曹操得知将军(指刘琮)既降,刘备已走,必然解弛无备,轻行单进;若给我数千奇兵,于险地加以邀击,必可擒曹操。擒曹操即能威震天下,坐而虎步,中夏之地虽广,可传檄而定,这不只是收一胜之功以保守今日而已。今此难遇之机,实不可失。”

若是刘琮用王威的计策,没准真可以出其不意,将曹老板拿下也说不定。再按照王威的计策,檄文传遍天下,那么这天下没准就是刘琮与孙权平分了。

可惜刘琮孺子小儿,不能用之。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关平很重视。

“幼常,你觉得王威会如何行动?”关平然后转头询问马谡道。

“王威此人有勇有谋,兵马又多,我猜他明天会试图渡河。明日是狭路相逢,勇者取胜。可惜甘校尉不在,否则十拿九稳。”

马谡叹道。

上庸申家兄弟新近投降,人心叵测,又不可以立即杀。

杀了影响名声不说,申家兄弟旧部太多,杀了这对兄弟,没准城中也会大乱,更牵扯精力。

所以关平已经指使甘宁寻找机会杀了这对兄弟,也只会在战后。

若甘宁在此当然是十拿九稳,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又有大将出击,岂能不稳?

“传令下去,召集士卒。”关平犹豫了一下,说道。

“为何召集士卒?”马谡有些惊讶,以逸待劳便是,招募士卒干什么?再说了,就算发疯了要渡河去袭击王威大营,他们也没有船啊。

“许以重金激励士气,明日我身穿双甲,自下山击之。”关平鼓起勇气,做了大丈夫的决断。

这决断真需要勇气。

这可是破伤风就能要命的古代。

备备就是例子。

关平那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上战场的人。勤练武艺,只是为了保命。但是这一次也是没办法。

三郡太重要了。就算不能大败王威,就算在这里小胜一场,也是意义重大。

马谡愕然。

“你能行吗?”马谡脱口而出道。他虽然知道关平勤练武艺,但又不知道关平的战斗力如何。

若是临阵畏畏缩缩,岂不是是坏了大事?

关平脸黑了,怒道:“我当然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