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一百九十四章 霸王贤佐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一百九十四章 霸王贤佐

作者:三七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18:01 来源:小说旗

理论上来说,这是可能的。

虽然关平知道曹操乃是建安十三年南下,但现在历史发生了很多变化,三巨头备备都病故了,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意外。

想到这里,关平就有点坐不住了。

理论上来说,新野乃是一座雄城,又上下一心。粮草可供给二十万军民吃用三年,物资,兵器无数。

曹军虽二十万大军来争,也敢守一守。

再加上他在房陵也不是吃素的,目前有兵马三四万人,一半是训练了一年半的老卒,一半是训练了半年的新卒。

委实不敢与曹军野战,但是屯扎在汉水北岸,虚张声势,吸引曹军分兵来防备,减轻新野的压力还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关平是有信心防住曹老板这一波的。但问题是,就算防守住了,恐怕也会损失惨重。

而他本来是打算先汉中,占据汉中之后,便有了真正的基业。因为汉中平原土地肥沃,有人口五十万。

加上房陵,新野的人口,已经不下百万。便是长久战,持久战,也可以不怕曹操。更别说,曹操也不可能连年攻打新野。趁着曹老板还有内部问题,还有马腾,韩遂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时不时的出兵巴蜀,蚕食刘璋。

更加壮大。

关平的计划是如此的,但若是现在曹操南下,那可真的是要了老命了。

关平有点坐不住,蠢蠢欲动想要站起来背负双手,来回踱步。想开口询问,如之奈何。

说到底关平就是个普通人,涵养功夫还是差了一点。

幸好伊籍惊讶的看了一眼关平,心想,这位太守大人的脑子果然与常人不同,怎么就想到曹军南下这种事情上了?

惊讶之后,伊籍连忙说道:“太守大人却是误会了,不是曹军南下。而是我一位好朋友徐庶徐元直来投奔大人,此人才兼文武,明秀绝人。所以我才一大早来见太守大人。”

关平闻言呆了呆,原来不是曹操南下啊,害得我白担心一场。随即,关平便喜悦起来。

身为蜀汉党,不可能不知道荆楚群贤的。先不说前往北方的孟建,石韬,便说剩下的徐庶,诸葛亮,庞统,蒋琬,这些人绝对是了不起的。

乃是一国宗臣,霸王贤佐。

而说起徐庶此人,没有演义上说的那么离奇,至于能力,那也是没有真正的展现过。

历史上是这样的。

备备屯扎在新野,徐庶前往投奔,二人见面之后,刘备非常器重徐庶。

备备是什么人?乃是阅人无数,久经沙场,号称是火眼金睛的人,他器重徐庶,徐庶显然是很有才能的。

之后徐庶举荐诸葛亮,后来有三顾茅庐。再之后曹军南下,备备败绩,退往南方,徐庶诸葛亮等人跟随。

不巧的是徐庶的老母在乱军中走失,并被曹军掳走,于是徐庶辞别刘备,前往寻回老母。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徐庶选择老母,不可以指责,于是备备与徐庶涕泪而别。后来徐庶在曹丕时期,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都不是什么要职,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但是从诸葛亮的评价之中,也可以侧面的猜测一下徐庶的才能。

曾经诸葛亮对徐庶,孟建,石韬等人说道:“你们这些人可以做到郡守,刺史。”徐庶等人则反问诸葛亮,你呢?

诸葛亮笑而不语。

这在诸葛亮看来,徐庶做个刺史不是问题,那已经很了不起了。天下才十几个刺史而已。

但后来又不一样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听说孟建做到了凉州此事,听到了徐庶做到了右中郎将,却又叹息二人怀才不遇,不见重用。

关平对这段历史很了解,往上有人讨论这件事情。猜测可能是,诸葛亮对徐庶,孟建能做到刺史郡守的评价是初期评价。

后来大家交情日深,徐庶,孟建随着学问加深,才能愈发出众,诸葛亮才知道,二人不仅仅是可以做到刺史,郡守的人。

可能还是霸王贤佐。

诸葛亮这才有了在北伐时期,那一番感叹。

总而言之,徐庶是历史上没有证明过自己,但是从刘备,诸葛亮,以及现在伊籍口中就能知道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人。

也就是“才兼文武,明秀绝人”。

还有一件事情。

历史上诸葛亮能与备备勾搭上,乃是因为徐庶的举荐,关平猜测徐庶,诸葛亮两个人本就十分看好刘备,所以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让徐庶打前哨来见刘备,然后再举荐诸葛亮。

而现在徐庶已经来了,那丞相亮亮,还远吗?

关平立刻兴奋了起来。

诸葛亮亮就不必说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后来历代帝王都有加封,认为是忠臣楷模。

当然后来网络水军也有人轻视诸葛亮亮。

认为诸葛亮亮是个权臣。

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但是身为蜀汉党,关平绝对支持诸葛亮亮。正所谓齐桓公用管仲,得以九合诸侯。

刘禅用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诸葛亮亮自比管仲乐毅,绝非吹牛皮,而是实锤。

若能得此人,不说别的。只要进入了巴蜀,便可以保数十年平安无事。

别激动,别激动。

现在要接待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徐庶。再说了,咱现在是房陵郡守,杨武中郎将。

如今天下疲敝,群雄并起,北方已为曹孟德所有,能与之抗衡的便只剩下孙权,还有我们父子了。

我们现在是香饽饽,不用太过妄自菲薄。

关平暗自吸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既然是机伯先生举荐的人,自然不是俗人。此人现在在何处?我当亲自去见。”

伊籍倒是有点小惊喜,徐庶虽然有才,但名声不显。他为了引荐徐庶,已经准备好了许多说辞,一定要让徐庶在关平面前留下好印象。

待如此之后,再派人去请徐庶过来郡守府。没想到关平居然这么给面子,要亲自去见。

这当然是有面子的事情,本地郡守父母官亲自去见贤才。

也是一件雅事。伊籍深呼吸了一口气,拱手回答道:“回禀太守大人,目前徐元直正在我家中。”

“走,去见见。”关平爽气道。于是关平与伊籍一起出了府,伊籍坐着辇车,关平为防备被人弩箭刺杀,只能坐有车厢的马车,二人在周雄以及亲兵的保护下,来到了伊籍的宅邸外。

伊籍先请关平来到书房小坐,然后去请徐庶。不久后,徐庶与伊籍来到书房,双方见过之后,关平请徐庶坐下。

关平暗中打量徐庶,徐庶英武雄壮,又带佩剑,顾盼间英气十足。关平不由暗自点头,虽然不能以貌取人,但是气质也是由内而发的。

管中窥豹,这徐庶当真是英雄。

不愧是当年仗剑横行乡里的游侠。

徐庶当然也对关平品头论足了一番,难道只准你看我,还不准我看你不成?

关平容貌不差,长期练武,身强力壮,有一股刚猛的气息。自从备备死后,关平开始挑大梁,脸上也经常挂着爽笑。

俗称人模狗样儿,着实能迷倒不少无知少女。

徐庶当然不是无知少女,但久闻关平大名,初入房陵,便也知道关平得人心,此刻便是赞叹。

好一位俊杰。

二人各自对彼此品头论足一番之后,便说了一些客气话。主要是关平说,我这个太守无德无才,先生前来投奔,实在是惊喜。

一旦关平如此说,徐庶就客气一番。说是太守仁德声名传播四海,却能屈就来见在下,在下实在是受宠若惊。

总而言之一番客套,客套之后就是干货了。

人嘛就是这样,需得有前戏。

而干货也是必须的。

关平虽然知道徐庶是个有才能的,非同小可啊。但不能一见面,没说上什么话,没来得及上干货,就匆匆对徐庶任命官职,并且口称先生大才什么什么的。

这会让人家轻视,也显得你太过突兀了。

就算以后诸葛亮来投奔,这个事情还是两说,关平也不确定那诸葛亮是怎么想的,就先当诸葛亮会来投奔吧。

若是未来诸葛亮来投奔,关平也不会立刻委以重任,而得先做个郡守,一步步提拔之。

那样显得稳重。

想远了,回到当前。关平将手放在膝盖上,上干货道:“而今汉室疲敝,曹操挟持天子,号令天下,托名汉臣,实为逆贼。我父子乃汉室之臣,欲兴兵讨伐曹操,兴复汉室。欲南图荆,益二州,集合兵马粮草,缓缓图之。此刻盘踞在房陵,只能东取襄阳,西取汉中,不知先生以为,我该如何择取?”

这便是干货。

而其实关平早有定计,取汉中。这件事情只有马谡,李飞知道,其他人不知道。关平拿出来只是问一下徐庶。

该怎么做。

这就像是一份试卷给徐庶,徐庶答对了,便证明徐庶是有才能的。关平便可以趁势授予徐庶官职,加以重用。

这是彼此尊重。

不能因为知道徐庶是大才,什么话都不说,就要引为重臣,这会让徐庶轻视他。

徐庶果然认真考虑了一下,然后说道:“当然是西取汉中。”

关平脸上露出少许笑容,答案完美。然后关平又与徐庶谈论许久,终究是一声,“元直真乃大才也。”

并任命了徐庶为参军,与马谡一起参赞军事,参加到对汉中的谍战之中。

顺水推舟。

既尊重徐庶,又尊重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