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开始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二百三十七章 开始

作者:三七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18:01 来源:小说旗

五斗米教的影响力被大大的削弱了,所以关平以为秋收之后,局势便会平静下来。只需要养精蓄锐,等待建安十三年大战爆发就行了。

对了,对于这大战会不会爆发,关平其实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因为历史改变了,赤壁之战已经没有了。没准曹操会不南下了呢?当然,按照曹孟德的雄气,如果不南下,也不会停止征讨。

没准转而向西,先解关西诸侯马超,韩遂等人也说不定。

关平希望是那样的,那样的话,关平便有时间攻入巴蜀,以巴蜀为基业,便可以与曹操干了。

往死里干。

总而言之,大战还没爆发,事情接踵而至,先来事儿的乃是房陵。

却说关平从新野招募了马射,廖明等人组成文学馆之后,马射便开始招募士人,为文学馆治下的老师。

房陵郡守府供给俸禄,命老师们学习拼音,字典,编撰的课本,统一洛阳官话。

第一批老师,已经学成了。这个时代能成为士人可不简单,每一个都是聪明脑瓜,又有洛阳官话的口音,系统学习一下,当一个老师不成问题的。

第一批速成班的老师,足有四百七十二人。

要说关平在房陵财帛不足,哪怕是新野方面供给了许多的金银财帛,仍然财帛不足,这些财帛都去哪里了。

花销在老师们身上,便是大头。

给士人的待遇可不能太低,至少得养活一家老少吧。光养活也不行,一年四季需得有吃有喝,穿着比较体面的衣裳吧?

养一个老师,差不多等于养一个骑兵了。

索性糜氏酒源源不断的产生利润,加上织布厂的生意,关平才能支撑住,才能支撑这个梦想。

在汉代普及洛阳官话,统一口音。

扫除文盲,开创真正的文明。

什么是文明?

炎黄固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但却被欧洲人给超越了。问什么?便是因为教育的问题啊。

成天之乎者也,能有好事?

关平既然来了,那便要做大,做强。只单纯做个皇帝,然后几百年一个轮回,所谓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个屁的意思。

关平要的,便是汉邦横行亚洲啊。

当然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啊。曹孟德,孙仲谋毕竟也不是吃素的。如果实在没办法,关平就不打天下了呗。

通过云贵高原,咱们打南亚行不行?

关平现在是尽量做事,把现有的地盘建设好,提高识字率,使民知之,使民知之啊。

关平对于教育的投入,那是非常非常庞大的。

这个天下再也找不到关平这样热情的诸侯了,或者说在别的诸侯眼中,关平是一个笨蛋也说不定。

哈哈。

房陵的文学馆设置在房陵县境内的一处山脚下,专门选了下土地,建造建筑。乃是一处小城规模的建筑。

不城镇也不行啊,许多士人来当老师,都是拖家带口而来的。需要一个城镇规模,也需要处理生活杂物的人员。

这座下城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文学乡。

文学乡内有文学馆,文学馆便是文学馆的博士们教授士人们,洛阳口音的地方。

这日傍晚,老师们都下课了。文学馆馆主马射召集了祭酒,博士一起,来到一处房间内商议。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马射当年是随伊籍,殷观一起前往新野投奔刘备的,而现在伊籍为关平麾下重要的官属,而殷观乃是关羽的谋主。

马射的儿子都是关平的重要官属。

马射,廖明却成了教书先生,各有职分,其乐融融。马射喜欢教育人的感觉。

所以在座的十五位文学馆的成员,一个个都是面色红润,看着极健康。

“再过一个月,第一批老师的学业便要完成了。关杨武养了这四百七十二位老师,这是一股极强的力量。未来可能会教出四万,四十万的士人。此事事关重大,我需得前往汉中,当面询问关杨武,询问建立学校的事情。我走之后,这文学馆内的事情,便交给诸位来负责了。”

马射意气风发,拱手说道。

“馆主放心,这里的事情交给我们了。”文学馆内的四个祭酒,博士们纷纷说道。

马射闻言放下心来了,一夜无话,第二天马射便启程前往汉水,乘船从虎城登陆,跋山涉水来到了南郑城内,来见关平。

关平本在后院内与张雨厮混,真是天高皇帝远,房事自由自在,爽的很。闻得马射先生来了,只得放下张雨,整理衣冠仪容,道貌岸然一本正经的来到前院书房来见马射。

双方见过后,关平关切道:“先生怎么忽而来到南郑?可是文学馆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关平可是很关心自己种下的小小种子的哟。

“没甚不妥当,只是老师们学业将成。特此来向明将军请教,该如何建立学校,如何行事。”

马射笑着拱拱手,中气十足。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虽然长途跋涉旅途不短,但是马射仍然精神奕奕。

关平闻言一愣,随即感怀。

料不到时光冉冉啊,当初种下的种子,终于已经发芽了吗?

“我记得是四百多名老师吧?”关平问道。

“是四百七十二人。”马射纠正道。

关平闻言摇了摇头啊,才四百七十二人啊,房陵郡有多少人?三十多万人啊。有多少未满十八岁的小孩?

三十万都不止吧。

女孩先不算,既计算男孩,也该至少有十五万。

不是关平重男轻女,在目前的情况系,先提高男性的识字率比较有利。待以后国家体系完善了,再考虑男女平等问题不迟。

四百七十二个老师,要教学至少十五万孩子,那简直是不可能。

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慢慢来了。

首先嘛,先教愿意来学的孩子,慢慢的展开义务教育。

“这四百七十二人,可以先建立四十个学堂,按照房陵九县人口多少,分别设置在九县。”

关平先做了基本分配,随即问道:“那些老师,能够在一年之内学会洛阳官话,拼音,课程吗?”

“时间短了一些,但努力一下还可以。”马射想了一下,说道。

“我记得课程是十年课程吧?只要童子们学了这十年课程,便至少能识文断字,算学管账了。”关平又问道。

“明将军明鉴,我觉得十年太长了,缩短至六年。”马射回答道。

关平挠了挠头,他之前制定了教材,分做十年,被马射给削了四年。不过算了,差不多差不多,只要能培养人才就行了。

六年完成课程,更好,更好。

“我知道了。立刻在汉中,房陵,荆州招募二千个士人。待遇如之前的四百七十二位老师一样。先一年内学习完课程,第二年便可以成为老师了。对了,也可以适当招募一下懂得巴语,氐语的士人,或者让士人学习一下巴语,氐语,不管是汉夷,需要一视同仁。一年又一年,我都会加大投入。如果未来我占据巴蜀,我希望我能有五万老师。”关平说道。

马射很吃惊,因为这个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养一个老师等于是养一个骑兵,五万个老师????

以前从来没有官府干过这种事情。

便是连皇帝都没有干过这种事情。而且未来关家若是得了巴蜀,为什么不组建五万铁骑去取凉州呢?

而用养五万骑兵的钱,去养五万老师?

而且至少是五万。

马射本以为有五六千个老师就不错了,巴蜀,汉中,房陵加起来,汉夷四百万人总有吧?

他们的儿子总有二百万吧?

我们弄个七八十万的士人就已经很牛逼了好不好?

组建万万人的老师,这是要让所有人都成为士人吗?

马射有些晕眩,感觉关平这是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棋。但这样下棋,真的很容易让自己崩溃的。

马射虽然很喜欢教书育人,但也不希望关家因此而灭亡了。马射小心翼翼的问道:“明将军,五万人是否太多了?”

关平闻言看了一眼马射,便知道马射在想什么了。笑眯眯道:“无碍。先生难道忘了?我惯会商贾之道。我未来会维持兵力,也会增加老师的力量。绝不会因为投入太多的财力到教书上,而导致关氏败亡的。”

这个就是关平的自信。

得到地盘越多,人口就越多,财政就会越充足,赚钱的花样就会越来越多。

关平打算在汉中也建造织布厂,若未来得了巴蜀,便可以控制绢布,蜀锦的出口,赚取外汇收入。

丝绸物与西方的羌族,南方的蛮族交易,换取宝石,黄金,银子。如果未来能够控制凉州,掌控丝绸之路。

关平别说是养五万老师了,养十万都养得起。

马射闻言便放下心来了,眼前这位明将军,真的是非常会赚钱。已经是天下公认的事情,没必要怀疑。

随即,关平便与马射商议了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说要在房陵建造四十个学堂,每个学堂有十个老师,多出来的七十二人留在文学馆,等培养新一批老师。

一个老师管四十个人没问题吧?

也就是说关平的官方学校,第一批要招募一万六千个学生。不过这个事情真的很繁杂,首先的难关便是竹简了。

这个问题关平没办法解决了,可恶的万能马胜这一次没用了,连好纸都没有研究出来,真是大失孤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