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三百一十一章 犬牙交错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三百一十一章 犬牙交错

作者:三七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18:01 来源:小说旗

曹军已经退走,这是毫无疑问的。

屯扎在随州一带的徐晃,张合所部,大军早就开拔了。而诸葛亮接到关羽的命令之后,做了两手准备。

一是将水军全部派发出去了,二是诸葛亮将安陆之事交给了长史蒋琬负责,然后城中八千兵马一分为二。

留下陈兰,雷绪守城,自己则率领四千精兵渡河,屯扎在江夏里阳。

江夏被长江一分为二,目前南岸部分被周瑜占据。北岸部分,又被汉水从北往南一分为二。

安陆便是东北方一块,而里阳等数县,便是江夏位于西北方一块,与南郡紧密连接。

为了与周瑜争夺南郡,诸葛亮亲自撸起袖子上了。

而黄忠,王威,丁奉的一万八千左右水军,便屯扎在江夏与南郡交界附近,立下水寨,与诸葛亮的里阳城遥相呼应。

也就是说目前江陵城东方,有诸葛亮的水军,步军二万余人。

南郡的西部位置有马良,张苞,糜威,赵统等三军一万六七千人。

而李正则率领五千五百精兵,去追夏侯渊去了。

也就是说,周瑜事实上只能与关家争夺南郡,而难以与关家争夺襄阳,樊城等战略要地了。

而若是曹操回去了北方,便是关羽也会率领新野精兵南下,三方面对江东造成压力。

当然江东的兵力也不少,江陵城四万水军步军,油江口一万水军,而且孙权已经到达江夏,领兵五万,总数十万精兵,双方半斤八两,针尖对麦芒。

诸葛亮到达里阳之后,第一件事情做的不是进兵,而是防守。他先命主簿葛云派人招募周边县城,别管是江夏,还是南郡,全部派人去游说,希望他们归附关家。

这一方面,诸葛亮与马良的想法出奇一致。因为关家这边的官吏,高层基本上全是荆州人,有优势。

而在四周尽是关家兵力的情况下,周瑜也不敢分兵前往攻讨县城,免得被逐一击破,双方没有差枪走火,而是都派人游说四周县令。

跑步比赛周瑜赢了,第一个杀入江陵城。

但是第二阶段,却是关家赢了。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上的许多县令城池,都表示愿意归附关家。

于是,局势就成了周瑜占据了江陵,但四周都是关家的势力,城池。

但与此同时,孙权从江夏进兵至油江口,油江口的兵力已经到达六万,加上江陵城的兵力,江东十万精兵已经集结完毕。

双方极有可能差枪走火,干上一炮。

且不说江陵城如何如何,且说李正率部追击夏侯渊。

夏侯渊,李光,徐览三将,率领二三万曹军精锐,掳掠人民前往襄阳与曹操汇合。

夏侯渊先行,但是走的极慢。一是曹军有许多辎重大车,别的不说,既然带走了人民,总不至于晚上不给一顶帐篷吧?

辎重大车无数,又有十余万百姓。这些百姓或多或少都有抵触情绪,兼有老弱,自然走的十分慢。

这日下午,接近傍晚,夜晚即将来临。夏侯渊率部走到了当阳一带。

“快走,快走。”

十万百姓,加上许多辎重大车,日行不过二三十里,纵然曹军士卒虎视眈眈,若遇到走的慢的人,少不得一鞭子,或者是踹一脚,但走不快还是走不快。

而且百姓也是有脾气的,打一鞭子,踹一脚,便爆发出了怨气,不能反抗,但是可以走的更慢。

总而言之,不管曹军如何催促,这一批十余万百姓,便是走不快。

这一支庞大的队伍也不是没有章法的,曹军三个大将,夏侯渊的一万人马断后,而李光,徐览的人马则是走在前方,护卫看管百姓。

后方。

“夏侯”旌旗之下,夏侯渊勒马而行,左右尽是亲兵,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心下不痛快。

须知道夏侯渊行军速度极快,号称是三日五百,六日一千里。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步军却当了骑兵使用。

而现在一天走二三十里,实在是太难了。

“不走了。再走下去,便没有安营扎寨的功夫了,没有营寨,百姓便要逃亡。立刻安营扎寨。”

夏侯渊下令道。

“诺。”亲兵应诺了一声,立刻传令下去。而后,李光,徐览所部人马便继续看管百姓,而夏侯渊则是率领本部一万人马,选了一处空地,安营扎寨。

一般行军打仗,人马众多的话,需得用联营。但是夏侯渊的营寨非常有意思,总体四方形,但呈现一个“回”字。最新

内一道高墙,多备弓弩手站在墙上,守备内营,内营便是十几万百姓聚集之地。也不用考虑军队调动,十分拥挤,密集。

夏侯渊曾经派人告诉百姓,若谁敢喧哗,动乱,弓箭手便会毫不犹豫的将之杀光,因而百姓没有动弹过。

而在外围,夏侯渊将兵马分作了四个部分,各守备一方。

这就基本上形成了一座移动的城池,每一座有军队守备的城池,都是这个布局,百姓在内,军队守备一面城墙。

安营扎寨之后,差不多已经天黑了。夏侯渊仍然命令士卒去喊话,将敢动乱就杀光所有人的命令,再一次宣布了一遍。

宣传恐惧,进行威吓。

然后倒也没有饿死百姓,而是派遣部分士卒,将热饭给送过去,每一个人的口粮,都是极少,还只有白米饭。

但饿不死就行了。

夏侯渊亲自镇守南面营门。夏侯渊领兵打仗,还是很亲力亲为的。他率兵巡视营门,甚至他看到营门前的鹿角,稍微有些损坏,便让亲兵点着火把,修复鹿角。

这鹿角主体是木头结构,将木头削尖,尖头部分向外,配合上锋利的铁器,在安札在地面上,十分牢固。

夏侯渊亲自修补好了鹿角之后,将工具交给了亲兵,便打算回去军营。便在这时,几匹快马从南方而来。

夏侯渊身边的亲兵立刻戒备,随即,来骑喊道:“城上的兄弟莫要放箭,我们乃是探马。”

而夏侯渊也见对方来人不多,便挥手让亲兵放下戒备。不久后,一队十一人的骑兵来到了夏侯渊的面前,翻身下马禀报道:“将军。周瑜得了城池。”

“哼,江东鼠辈。”夏侯渊冷哼了一声,虽然城池是自己烧掉的,放弃的,但还是让他很不爽。

“秭归的马良所部呢?”夏侯渊随即问道。

“还没动向。”骑兵摇头说道。

夏侯渊在南方布置了许多探子,探听情况。但是马良率部走到江陵城需要好几天时间,探子也不可能走的太远。

而江汉平原极大,李正用兵极为谨慎,走偏僻的路线,便也可以稍稍遮掩一下,所以夏侯渊没有的探子没有探听到李正所部的消息。

而纵然是探子,也是有工作时间的。晚上探马们也需得回到军营之中休息。

夏侯渊听了消息之后,便让这队探马下去休息了。夏侯渊本人也回到了营帐内休息。先洗澡更衣,然后睡下。

临睡前,夏侯渊还极不放心,再三交代道:“命士卒点燃火把照亮四周,小心戒备大营。”

................

夏侯渊在南方配备了许多探子,随军行动,大军走到哪里,探子便遍布在哪里,始终跟在大军二十里范围内。

李正不仅是行军极为谨慎,走的地方极为偏僻,距离夏侯渊的大军,也足有二三十里的距离。

曹军探子,当然是探听不到李正的动向。

荆山山脉,北起汉水,向南直达秭归附近。是一道南北纵向,极为下场的山脉。李正所部,便山脉附近行走。

李正为了避免曹军探子探听到消息,便远远的吊着,也不知道曹军到底安营扎寨在什么地方。

但是通过车轮的痕迹,再计算路程,便也大概能计算出,夏侯渊已经走到了当阳附近。

再向北,便有可能有曹操大军接应。不能再拖延了。李正决定今晚动兵,决定之后,李正便下令全军睡觉。

待深夜,李正被亲兵叫醒,一边下令士卒集结,吃干粮补充体力,一边穿上甲胄,也吃了一些干粮充饥。

待士卒集结在大营东方之后,李正翻身上马,带着亲兵来到了士卒面前,李正勒马看向士卒们,说道:“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杨武待我李正不薄,我李正待你们也不薄。今日便要你们豁出性命,与曹军厮杀。有胆敢行的随我上,无胆之辈便留下,我也不苛责,放你们回家。现在走。”

李正一番言语之后,便不再二话,叫了一声驾,扬起马鞭,策马往东方当阳而去。

随从而来的五千五百余士卒,一个没有落下,全部一言不发的跟上了李正。

今夜夜色不错,明月当空,因而不需要点燃火把,倒也隐蔽了许多。

这次不是试探,而是强攻。

赌的便是,曹军军营内的百姓会哗变。如果夏侯渊只有大军,那李正是不敢的,但现在李正敢。

而这也是曹操二十万马步军南下之后,关家的势力第一次与曹军正面厮杀。

而且是攻取的一方。

马良与李正的胆子,绝对够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