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全面下风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三百三十一章 全面下风

作者:三七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18:01 来源:小说旗

一城一地的得失,真的不重要。

目前关家的希望,都在马良的身上。如果五溪蛮夷能动,夺回南郡,将孙权,周瑜赶走,不在话下。

反之,那南郡便只能拱手让人了。

严颜加入这场战争,让关家开始处在全面下风。

此时江东人得意啊。

“那当阳怎么办?”营司马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但还是皱眉问道。

“先让当阳县令组织吏民守城,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算了。我写信给主公,请主公亲自发兵南下。若当阳能守住便守住,守不住便屯兵诅中,麦城一县,与周瑜对峙。总而言之先维持当前情况,将孙权的兵力牵制在南郡,江夏。只有此,马良才能成功,反之,南郡一带,不复关家所有。事急,今日便出发,日夜兼程。”

李正却是豁出去了,当阳不要也无所谓,只要成杨。他让营司马下去继续组织人马,自己则趁着还有时间,与亲兵一起分食了烤全羊,然后披甲上马,留下大量辎重粮食,让当阳县令来接收,只带走有骡马拉动的大车载着少量帐篷,带上足够吃用十天的干粮,日夜兼程往成杨而去。

事实证明,在关平这一辈的小将之中,李正这个人是极为优秀,机敏的,他这一招,极果断,也是一招妙棋。

为关家夺取南郡,埋下了希望。

而孙权也确实如李正所预料到的一般,在夺取了南郡城池之后,一边分少量兵马,夺取在北岸的江夏城池。然后命大将韩当领兵,凌统,蒋钦等人围将,率领三万左右精兵,要攻打成杨。

成杨危如累卵。

成杨这个地方,战略位置不重要,无险可守,只是平原上的一座孤城,诸葛亮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这是江夏郡治下的城池。

所以用作屯粮之地,以此供给南方的王威,黄忠等人军粮,有一些人口,大量粮食,军用物资。

精兵四千人。

诸葛亮收到消息之后,有两个选择。一是退,一是守。

退就简单了,诸葛亮可以烧掉城中的粮食辎重,往东方渡江,回去安陆驻扎,那里有蒋琬,雷绪,陈兰等人接应。

守就复杂一些了。依靠诸葛亮的四千精兵,便加上赵云退下来的一千余骑兵,也只有五千人,委实难以守住成杨城。

再则赵云的骑兵是关家好不容易积攒的家业,用来守备城池实在是太愚蠢了。需得有外援。

安陆太远,又隔着汉水,需要渡河,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的援兵便只有王威所部水军,还有当阳的李正所部。

王威那边可以分出丁奉所部,水军下船,轻军前来。

李正便不用提了。

但是两个人各有优缺点,丁奉是不需要守备什么地方,说来就来了,但路途有点远。

而李正很近,但是李正需得守备当阳。

诸葛亮左思右想,选择请李正来救。不过李正乃是大将,并不统属江夏,诸葛亮不能调遣李正,需得找个有分量的人去请之救援。

诸葛亮在定计之后,便在宅邸内的书房,招来了江夏主簿葛云,将写好的信件装入竹筒,慎重递给葛云道:“事急,葛主簿务必说动李将军来救江夏。”

“诺。”葛云也明白紧急,应诺一声,立刻出了宅邸,翻身上马,带上一队人马,便往当阳而去。

“应该来得及。”诸葛亮想了想,拿起了鹅毛扇,亲自出了宅邸,然后下令士卒将物资搬上城墙,又自己巡视城墙,激励士气。

守,一定要守。

守住成杨,才有赶走江东人的希望。

守不住南郡,江夏一带的十几座城池,广袤的江汉平原,就全完了。只要给江东人经营的时间,实力便会大增,基本上难以夺回了。

便在诸葛亮组织人手,打算坚守城池的时候。赵云也率兵返还了,诸葛亮闻得消息,亲自出城迎接赵云。

“诸葛江夏,赵云前来帮忙守城。”

下午,赵云率领千余骑约三千匹马回来,他翻身下马,拱手对诸葛亮道。赵云乃领兵大将,与诸葛亮其实不统属。

但是赵云素来温和,对诸葛亮很客气。

诸葛亮扶起了赵云,摇头说道:“子龙将军乃大将也,若得将军守备城池,自然万无一失。但我却不需要将军守备成杨,只请将军率兵回去北方。”

赵云闻言蹙眉道:“诸葛江夏这是打算放弃成杨?须知道成杨物资极多,放弃太可惜了。”

诸葛亮摇头说道:“子龙将军误会了,我自会守备成杨。而将军你的骑兵守备城池,实在太可惜。二来马匹足有三千余,城中却是委实容纳不下。”

赵云眉头更是紧蹙,说道:“诸葛江夏乃文官,城中没有战将。江东人马若是来攻,起码四五万人,如何能守?”

诸葛亮笑着宽慰道:“将军放心北上,我已经请了李正将军来援救,到时候合兵一处,守备成杨不是问题。”

赵云眉头解开,他与李正相处过一段日子,十分欣赏对方。再则,骑兵守城确实浪费。“好,那我便返回北方去了。诸葛江夏保重。”赵云朝着诸葛亮抱拳一声,没有入城,抱拳一声,翻身上马,往北方驰骋而去。

诸葛亮笑着送走了赵云,回去城中关闭城门继续镇守,而情况愈发紧急,孙权的人攻破了许多城池,许多城池的县令率领亲信,少量士人百姓,来投奔诸葛亮。

但也多少提供了更多人手,诸葛亮趁机从城中招募兵丁,打算关键时刻可以顶一下。

而随着时间过去,由韩当率领的三万精兵,已经完成了攻略县城的动作,率兵朝着成杨攻来,若是汇合黄盖一二万人,大军四五万人便可以将成杨围的水泄不通。

如果李正不能入城,诸葛亮是万万守不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却是沉稳依旧,镇定自若的组织人手守备城池。大将勇,则三军振。

诸葛亮乃是非常之人,如此举动,却使得城中人心稳定。

而这日当晚,葛云驰骋入城。此刻天色已经极晚,诸葛亮已经睡下,闻得消息立刻惊起,蹙眉不已。

不久后,葛云入得宅邸,诸葛亮在书房接见了葛云。

“计算时日,葛主簿不会这么快回来,却为何回来了?”诸葛亮见到葛云之后,请葛云坐下,便蹙眉问道。

这是诸葛亮担心之事,他怕李正那便出了问题。

葛云大笑一声,喜滋滋拱手道:“李将军却是果敢的人啊。我还没到达当阳,就与李将军相遇。原来李将军在获得消息之后,便备足干粮,日夜兼程来成杨了。大约一个时辰后,便能入城。李将军先遣我回来,告诉明府这个消息。”

“勇猛敢行,李将军真将才也。”诸葛亮闻言先是一惊,随即也是欣喜。

随即诸葛亮命葛云道:“命士卒造饭,款待李将军麾下士卒。在府中设置酒宴,我要款待李将军。”

“诺。”葛云当即应诺一声,下去了。

一个时辰之后,李正在星夜之下,在江东人合围之前,终于赶到了成杨,率兵入城。诸葛亮亲自前往被城门迎接李正进入城中,并安置李正人马,请李正入宅邸吃酒。

众人一阵攀谈,寒暄。而后李正与其麾下的士卒,便在城中养精蓄锐。两天后,韩当才率领三万精兵到达成杨。

经过两天时间的休息,李正麾下的士卒,便又恢复了精力。而李正乃是大将,诸葛亮便将守城事情,交给李正负责。

李正闻得韩当率兵来到成杨,便与诸葛亮,葛云等人一起登上西城门上,观望局势。

“关”

“诸葛”

“李”

此刻城门楼前挂着三面旌旗,迎风飞舞。城上守军弓箭手就绪,长枪兵,力士,盾牌手等等兵种,齐备。

城中兵马将近一万人,加上诸葛亮在城中招募新兵作为备员,城中粮食极多,可以供给军民吃用一年有余,士气极高。

此刻是上午,太阳高照,能见度极好。

李正,诸葛亮等人挑目望去,便见江东兵分兵安营扎寨,又分出数千精兵,旗号是“韩”。

这数千精兵推着云梯车,进车,排列整齐。

李正笑着对诸葛亮说道:“韩当不知道我率兵已经赶到了,他以为城中只有四千精兵,打算一战而下。”

“请诸葛江夏前往城中坐镇,这里便交给我吧。”随即,李正冲着诸葛亮弯腰抱拳,好生客气请诸葛亮离开。

“有劳李将军了。”诸葛亮也知道自己一介文人,站在这里不仅无用,而且危险,便冲着李正还礼,率领葛云等文官一起返还。

“都打起精神来,将油锅加热,准备守城。”请了诸葛亮离开之后,李正按剑大喝,言辞脸色十分严厉。

“诺。”

士卒们轰然应诺,打起精神,并点燃火堆,加热油锅。

“咚咚咚!!!!”

不久后,韩当军营之中响起了轰鸣的鼓声,大批的江东士卒,在鼓声之中,昂然挺进成杨城。

除了云梯车,井车之外,还有一些攻城车,这些攻城车前插利刃,四四方方,可以当做盾牌兵用,帮助弓箭手更靠近城墙,进行射箭。

不久后,双方接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