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孙权的忧虑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三百三十八章 孙权的忧虑

作者:三七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18:01 来源:小说旗

向朗,向宠入城的时候与霍峻,傅彤的遭遇又不同,因为傅彤,霍峻率领六百人前来,披甲长矛,乃是军队。

而向朗,向宠带着五十部曲,又推着辎重车辆,所以仿佛是寻常商队。

向朗,向宠二人并没有引起守城士卒太大的警惕,但也是将之拦截下来,一番交谈之后,部曲被留下来了,只有向朗,向宠二人一起入城。

关平仍是无所事事,成日在府中耍大刀,或是看书,闻得向朗,向宠来了,先是惊喜。然后得知向宠才十几岁,顿时嘀咕不止。

却是向朗此人确实是有才能的,诸葛亮的丞相长史嘛,常留守后方。但总归没有蒋琬,费祎这些人厉害。

虽然也是个精英官员。

但是关平现在缺少的是将军啊。

武将与文官孰轻孰重?

正所谓的攻取者先兵权。只有兵马攻打下地盘,才需要足够多的文官来负责治理嘛。

而向宠才十六岁。

虽然说关平自己也才十八岁,赵统等人也是十几岁便领兵了。但那时候,赵统,张苞也都是军候,领五百余人而已。

虽说向宠乃是记在了出师表上的人物,但关平却也不敢授予太多兵马。

这情况与霍峻,傅彤不同。

这二人有干小将的经验。

所以只能给向宠干一个小将,做个军候或别部司马,领个几百上千人而已。虽然未来潜力大,但不是当打之年呐。

不过总归也是贤才来投奔,关平还是保持了喜悦的心情,拿出了礼贤下士的态度。闻得向朗,向宠已经入府在大堂内小坐后,关平便洗漱穿衣一番,带着周雄去见向朗,向宠。这一次周雄留在门外把门。

向朗跪坐在堂中,而向宠没有坐,按剑侍立而已。

“向先生。”关平入得大堂之后,先行坐下,然后冲着向朗行礼。

“关杨武。”向朗也顺之还礼,向宠躬身抱拳,没有出声。

“我父子正与孙权争南郡,将帅乏人,文官短缺。常听闻马季常说起,宜城向先生,才高德厚,今日有幸见之先生,真是幸甚,幸甚。”关平先客气一番,随即便直言道:“我欲聘先生为幕府掾属,不知先生可愿否?”

幕府掾属,属于中层官员。

关平的幕府极大,大小官员数十人。前日关平接到主簿伊籍来信,说是掾属陈康病故,刚好空出位置,以安排向朗。

而掾属是个中层官员,不算重用,也不用做什么考校,直接聘用便是了,直白。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以向朗之才,做个郡守,刺史绰绰有余,以后需得酌情提拔之。

向朗叔侄闻言都是心中一动,感慨一声。“无愧于礼贤下士之风也。”

却是关平直言,也是有直言的玄妙。

不告而登门,是为恶客。庞统想要投奔关平,走的也是徐庶的路子。向朗叔侄与马良父子有旧,此来秭归主要是投奔马良,然后靠马良举荐之的。

入得城中,向朗才知道马良不在。而他与南郡太守王许不熟,只得直接前来见关平,虽说结果是一样的,但是礼数差了一些。

而现在关平一番话,便是抬高了向朗叔侄。

久闻先生大名,在下求贤若渴,想聘用先生为幕府官员,可以吗?

这与向朗直接来投奔又不一样。

真乃深谙待客之道也。

关平素有礼贤下士之名,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向朗叔侄算是见识到了。也是释然。

当然向朗也是深谙此道,投桃报李道:“久闻将军父子大名,匡扶汉室,忠勇绝人。明将军厚爱,我叔侄敢不效命?”

事情便定下了。

关平幕府内多了一个中层官员,就是有点特殊,这人叫向朗。

随即君臣二人攀谈一番,关平没有主动询问其向宠,倒是向朗在意侄子向宠,便举荐道:“启禀明将军,小侄向宠,素擅骑射,熟读兵法。正所谓举贤不避亲,还请将军试用之。”

向宠到底是少年,见终于轮到自己了,不由露出少许兴奋,期待之色。

这正中关平心坎,他还琢磨着怎么提起呢。关平笑道:“先生乃敦厚君子,必不大言。我便试用之为别部司马,领兵二军候一千一百余人。待我写好公文,先生领着小向先生往见王南郡,取辎重粮草,便在秭归招募兵马。”

关平仍是十分厚爱向朗的模样,当即取了笔墨,写好公文。抬手招向宠过来,向宠连忙过去,接过了公文。

拽的很紧,终于啊,可以领兵了。

先不提向宠的亢奋,向朗不得不感怀一声。当真是礼贤下士之主也。总而言之,向朗叔侄见到关平,便犹如如沐春风也。

随即关平还让周雄找了一个随从幕府官员,带着向氏叔侄去见南郡太守王许,之后,让向朗上任,与幕府官员们熟悉一番。

不过关平目前在秭归,而关平的幕府主要是统治汉中,阴平,武都三郡,目前幕府的机构人员都在南郑,在这里的只是大猫小猫两三只。

也没什么事情。

总而言之,关平得获得了荆州又一个豪强宜城向氏的支持。得了一个贤才向朗,未来外放做个刺史,或在内做个幕府大员是没有问题的。

向宠,虽然目前只是个别部司马,领个一千一百余人而已,但在未来至少是一个大将。

待平定荆州之后,明年便要回去汉中,总督兵马向南进攻益州了,到时候可以在氐兵,巴兵之中精选人马,交给向宠操练,凑个五六千人。

先试用,试用期一年左右嘛,试用结束后立刻给予重兵。

提拔有点快,显得轻浮,但没办法,大将少啊。

.............

却说关平在招兵买马,极限暴兵。孙权却也是没有闲着。

现在江东十三万精兵,三万由朱治,朱然,诸葛恪统帅在江夏鄂县,长江南岸。油江口一万水军。

油江口北方,长江北岸孙权二万水军立下江陵水寨。

周瑜,程普坐镇江陵城,二万精锐步军。

潘璋三千精兵驻扎在名求,韩当等人四五万精兵驻扎在江陵东北方,汉水边上。

孙权与鲁肃,顾雍等人呆在江陵的水寨内。这十三万兵马,已经是江东的大部分精锐了。

如今江东已经夺取了南郡,紧邻南郡的江夏数城。与关家对峙,除了成杨是个隐患之外,局势一片大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自然也忧心起五溪蛮夷,以及山越之事。

诸葛亮,蒋琬等人能想到利用山越,五溪蛮夷之事,孙权与他的谋臣们自然也想得到。

江陵水寨。

“吴”字旌旗迎着江风飞舞不止,长江水拍打河岸,冲击战船,水军士卒没有上船,只是在水寨上进行戒备。

虽然现在天气炎热,但水寨一半立在水上,倒也凉爽。

大帐内,孙权,鲁肃,顾雍三个人在一起开了一个小会。

孙权穿戴整齐坐在北方尊位上,有些忧心。顾雍十分严肃,加上他的面相,极是有威仪。

鲁肃一张可爱圆脸,露出心不在焉之色,不时动一动脚指头。

昨晚上鲁肃做了噩梦,目前精神不济,暖风徐徐,更是昏昏欲睡。

“子敬,子敬。”孙权叫了鲁肃两声,鲁肃才惊醒过来,迷糊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道:“主公。”

孙权有些无奈,这个鲁子敬啊。

顾雍看了一眼鲁肃,他虽然没说什么,但心中却也感叹一声。“难怪张公说鲁肃轻佻。”

江东谋臣也各有特色,张昭刚强正直,鲁肃不着调,顾雍沉稳少言语。

孙权虽然无奈,但也没责怪,只是说道:“目前看来,江东风调雨顺。今年年景至少不会太差。年景不差,山越能吃上饭,就不会拼着儿郎死伤,下山劫掠。但仍是不可不防。孤毕竟将江东精兵都抽调至荆州。江东空虚。孤打算命张长史草拟文书,命各郡,县令征召兵马,守备山越。”

鲁肃闻言挠了挠头,说道:“防备是要防备。但是江东虽然富裕,但兵马辎重都调集来了荆州。后方粮草辎重恐怕也不多,骤然征召兵马,恐怕会出问题。”

孙权摸了摸胡子,说道:“没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现在我们还在与关羽对峙,不可抽调兵力回去,只能征召兵马了。至于粮食问题,只能开源节流,想办法凑一凑了。”

鲁肃想了一想,说道:“吴侯。我们新占据荆南四郡半,虽然四郡半人口稀少,但多少有粮食。而吴侯宽厚,目前没有征调四郡半粮草。但现在事急,却也不能坐看有粮食不管。,我自请命前往油江口坐镇,调遣税赋,以充军食。这样前线大军的粮食,便可以靠荆南支撑一二,江东便可以少调动一二粮食来荆州了。”

正如鲁肃所说,孙权想要笼络人心,虽然知道四郡有粮食,但暂时没有调动的心思。但如今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在民心与战争之间需得做一个选择。

“好。孤立刻写文书。”孙权点头说道。

张昭在江东征兵守备城池,鲁肃前往荆南四郡调动粮食,此二事便定了。但顾雍却有话要说,而且极为紧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