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当更强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逼降章邯(上)

汉当更强 第二百一十六章 逼降章邯(上)

作者:吴老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1:15 来源:小说旗

颇是凑巧,少帅军靠着无耻手段侥幸拿下武关的同一天,项羽麾下的猛将英布和柴武靠着奇袭,也在洪水上游的金山一带抢渡成功,突破了章邯苦心维持的洪水防线,还击败了章邯派来的援军,成功在洪水西岸站稳了脚跟。

消息传回率领反秦联军与章邯主力正面对峙的项羽面前,项羽自然是大喜过望,立即派遣齐**队前去增援英布柴武,帮助英布和柴武继续攻打秦军侧翼,同时再次组织联军主力发起强渡,正面攻打章邯主力死守的朝歌渡口。

这一次,章邯终于支撑不下去了,他的军队出关作战已有将近两年,士卒疲惫不堪,思乡厌战的情绪十分普遍,又没能在战争中得到什么利益好处,士气下滑得厉害,再加上章邯又被秦廷猜忌,兵员一直得不到补充,兵权还被王离分走了不少,包括章邯本人都是沮丧万分,上上下下都无心死战,所以英布和柴武的军队才刚出现在章邯军的侧翼,秦军的滩头阵地就迅速失守,反秦联军乘机冲过洪水,彻底粉碎了章邯军的洪水防线,大举杀入河内郡腹地。

见情况不妙,章邯只能是赶紧撒腿逃命,同时派人向驻守河内郡治怀县的王离求援,打算直接撤到少水以西继续与反秦联军对峙,为了不被反秦联军包围,章邯还果断放弃了囤积有大量粮草军需的朝歌县城,宁可用粮草军需资敌,也要保全自己手中仅剩的十二三万军队。

西撤到了汲地附近时,章邯主力被轻装追击的楚军主力追上,被迫回头和楚军主力干了一仗,可惜即便在局部战场上拥有兵力优势,师老兵疲的章邯主力仍然不是楚军虎狼之师的对手,被楚军打得大败,扔下数千具尸体才勉强逃到修武,好在轻装追击的楚军主力害怕王离出兵接应章邯,也没敢过于孤军深入,在汲地取胜后便停止了前进,多少给了章邯一点喘息的时间。

虽多少可以喘一口气,然而逃到了修武后,王离的回应却让章邯气得胸膛差点没有炸开——躲在后方的王离借口要保护怀县和敖仓,不但断然拒绝出兵接应章邯,还反过来要求章邯在朝歌就地死守,继续保护河内郡腹地。

这还不算,因为是在修武遇到的章邯,王离的使者还很不客气的向章邯问道:“上将军,朝歌呢?我们从后方送到洪水前线的粮草辎重,都是囤积在朝歌城里,你不驻守朝歌,怎么直接撤到修武来了?”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这样与本将军说话?”章邯彻底忍无可忍,一脚踢飞了面前的案几,怒吼道:“本将军是大秦上将,官职比王离还高,他都不敢这么和本将军说话,你也敢在本将军面前放肆?”

见章邯动了真怒,王离的使者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是赶紧伏地请罪,章邯则又怒吼道:“回去告诉王离,就说他既然不愿出兵接应我的军队,就赶紧在怀县渡口给我准备船只浮桥,别浪费老子的渡河时间!”

王离使者唯唯诺诺的答应,赶紧告辞离开,结果王离使者刚走,旁边的司马欣立即就向章邯说道:“上将军,情况不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主动放弃朝歌囤粮的事,王离肯定马上会向朝廷奏报。”

“奏报就奏报。”章邯铁青着脸说道:“我就不信了,朝廷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治我的罪。”

“上将军,还是小心点好。”司马欣提醒道:“朝廷此前把河内、三川的新征军队全部交给了王离,后来又让王离不再接受你的号令指挥,自成一军,负责三川郡的南北两翼战场,摆明了是不再信任你,甚至还有想用王离监视你的意思,现在我们又主动放弃朝歌囤粮,朝廷未必就不会追究责任。”

章邯垂首,半晌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先撤到少水西岸,保住了我们的军队,然后慢慢再说吧。”

一天多时间后,轻装撤退的章邯主力西撤到了少水岸边,远远看到少水西岸的怀县城池时,章邯还长长的松了口气,庆幸自己又一次死里逃生,成功带着军队摆脱了反秦联军的追击。可就在这个时候,统领前军的内史保却突然派人来报,说是少水河面上不但没有浮桥,还不见一舟一船来往,秦军将士根本没有办法过河。

“没有浮桥?还连船都没有?”章邯大吃一惊,吼道:“王离在干什么?我叫他准备舟船浮桥,他怎么没给我准备?”

“恐怕他是故意不想让我们过河。”司马欣阴沉着脸说道:“想逼我们继续顶在他的前面,继续给他当挡箭牌。”

情况被司马欣料中,章邯亲自率军来到怀县渡口后,王离果然派遣了一名使者过河与章邯联系,代表王离要求章邯率军移驻下游的武德县城,还振振有辞的说道:“上将军,我们王将军是为了保卫少水防线才请你移军武德,倘若你率军渡过少水,那么少水战场的主动权就会被贼军掌握,我们也将落入彻底的被动,迟早会重蹈洪水的覆辙。只有你移驻武德,我们大秦军队才能赢得攻守兼备的局面,让贼军不敢轻易抢渡。”

“王离是在命令本将军?”章邯狞笑,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如果不听,一定要过少水呢?”

“上将军误会了,我们王将军是在和你商量。”王离军使者战战兢兢的回答道:“如果上将军一定要渡过少水,我们王将军当然也不会反对,只不过为了谨慎起见,上将军你过了少水,我们王将军就有可能得考虑移驻黄河南岸,不然少水防线一旦被贼军突破,我们大秦军队的两支主力都有可能无路可走。”

言罢,王离的使者还又补充了一句,说道:“不过我们王将军还是希望上将军你以大局为重,选择移师武德,不然的话,我们大秦军队就太被动了。”

站在战术的角度上而言,王离的话其实也很有道理,如果想要守住少水防线,章邯军就必须在少水东岸扎下一颗钉子,让反秦联军不敢全力渡河,如此才有可能长期守住少水防线,不至于重蹈覆辙,一处河防阵地被突破,整条防线都彻底报废。而章邯如果坚持要过少水,王离也只有赶紧移师到黄河南岸,如此才能形成防御纵深,不至于在反秦联军抢渡得手之后,导致章邯和王离这两支秦军主力都陷入全军覆没的危险。

毕竟,黄河要比少水和洪水难渡得多,即便船只浮桥充足,二十多万秦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渡过黄河,反秦联军只要抓住战机半渡而击,想不把秦军杀一个尸积如山与血流成河都难。

也正因为如此,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章邯铁青着脸反复盘算了许久,出于职责,还有对大秦朝廷的耿耿忠心,章邯是咬牙吩咐道:“传令全军,沿河而下,移师武德立营。”

“上将军,我们的将士都很累了,需要时间休整啊。”内史保和赵贲等将都悲愤说道:“我们移师武德,贼军肯定要先打武德,我们现在这个情况,还怎么和贼军打?”

“不要多说了,大局为重。”章邯痛苦摇头,说道:“先撤到武德,保住少水防线,我会上表朝廷,请朝廷允许我们移师黄河南岸,到时候我们再安心休整。”

见章邯决心已定,秦军众将也不敢反对,只能是忍气吞声的和章邯带着军队沿少水而下,向下游的武德县城开拔,到了武德小城后,立即动手深沟高垒,建立坚固营地,同时章邯也亲笔书写奏章,派人急赴咸阳,请求秦廷同意自己直接渡过黄河,让王离的军队暂时顶在前面,给自军争取休整时间。

反秦联军细作把章邯军动向报告到项羽面前的时候,反秦联军已然轻松拿下了囤积有大量军需粮草的朝歌县城,西进到了修武城下,逼得修武守军弃城逃亡,所以才刚得知章邯移军武德,项羽便马上召集各路反秦联军的首领,宣布决定让反秦联军直接进兵武德,先彻底歼灭章邯所部,然后再突破少水,收拾躲在章邯后面的王离。

“前将军所言极是,惟今之计,我们是应该先进兵武德,歼灭章邯匹夫,然后再突破少水。”

诸侯纷纷点头称是,争先恐后的赞同项羽的决定,可是赵国上将陈余的背后却突然站出了一名文士,向项羽拱手说道:“前将军,我们是应该直接进兵武德,但未必一定要一味强攻,在下认为,倘若我们对章邯匹夫软硬兼施,恩威并用,定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项羽扭头去看那名文士,见他虽然不着官服,不知官职高低,气度却十分不凡,刚想开口问他身份时,不曾想旁边的项伯抢着开口,态度傲慢的喝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在我们前将军面前胡说八道?”

让项羽和项伯都十分奇怪,那文士还没有答话,他身前的赵国上将军陈余就已经站了起来,向项伯拱手说道:“项大师息怒,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李左车李先生,不但是我们赵王亲封的广武君,还是我们赵高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嫡孙,在我们赵国声望隆重,他是昨天才奉我们大王之命,前来我们赵**中公干,所以大师你不认识。”

项伯飞快闭上嘴巴——项伯的老爸项燕虽然赫赫有名,可是名气和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比起来,却差着不止一点半点,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的项伯当然不敢拿鸡蛋碰石头,落下一个怠慢名门之后的骂名。

项羽也一样,看在李牧的面子上,项羽不但马上起身还礼,还让人给李左车设座,然后才向李左车问道:“敢问广武君,我当如何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很简单,一边进兵武德,一边派人暗中招降章邯,许以高官厚禄,劝说他易帜投降,帮助关外六国诛灭暴秦。”李左车答道。

项羽笑了,笑道:“广武君,我不是没有这么试过,不瞒你说,在你之前,贵国的上将军陈余就曾经劝我招降章邯匹夫,我也派人去了,可是没用,那个匹夫冥顽不灵,铁了心要给暴秦朝廷殉葬,根本就不听。”

“前将军,此一时,彼一时也。”李左车从容答道:“前将军此前招降章邯没能得手,是因为时机还不够成熟,所以才没能成功。但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前将军你再派人去招降,即便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成功,至少也有七八成的把握。”

“请广武君细说原因。”项羽将信将疑的说道。

“前将军,难道你没发现章邯匹夫这次的行军路线十分奇怪吗?”李左车反问,微笑着说道:“倘若章邯匹夫是决心直接退守武德,让我们不敢直接抢渡少水,他应该是从这修武城下直接进兵武德才对,可他为什么要先到怀县渡口,然后再顺着少水东下武德?”

“为什么?”项羽奇怪反问。

李左车笑而不答,又说道:“还有,我们赵高军队派去怀县探听敌情的细作,还报告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在章邯匹夫的军队抵达怀县渡口之前,驻守怀县的暴秦大将王离突然派遣人手,没收了少水两岸的所有渡船,没有留下一舟一船给章邯匹夫,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项羽在这方面确实不行,忍不住再次反问。

“说明章邯匹夫之前根本不想移师武德,是被王离逼着到武德驻军的。”刘老三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不然的话,章邯匹夫的行军路线不会这么奇怪,王离也不会收走少水渡船,故意不让章邯匹夫渡河!”

项羽终于醒悟的时候,李左车也这才说道:“所以说,现在前将军你招降章邯匹夫的时机已经成熟,暴秦朝廷先是分走章邯匹夫的兵权,流露不再信任章邯的态度,现在王离又故意不让章邯匹夫渡过少水,逼着章邯匹夫继续顶在前面抵挡我们的攻势,章邯举步维艰,进退无路,前将军你又乘机对他诱之以高官厚禄,还怕他不会动摇?他只要动摇了,我们再设法火上加油,招降他便大有希望。”

仔细盘算了一下,见李左车的建议有理,范老头和曹咎等绝对心腹也主张一试,项羽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那就再试一试,反正就算不能成功,我们也毫无损失,但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收获巨大了。”

“倘若前将军不弃,在下愿为前将军代笔,写一道书信去劝说章邯归降。”

李左车自告奋勇,项羽也一口答应,当下李左车立即提笔,以项羽的名誉给章邯写了一道声情并茂的劝降书信,明白指出章邯已经失去了秦廷信任,王离又铁了心要逼着章邯顶在前面当替死鬼,同时章邯也绝无任何可能能够击败反秦联军,战是死,逃更是死,还肯定会连累到章邯的妻子儿女,惟有易帜投降,帮着反秦联军进兵关中,才是章邯目前的惟一生路。然后又替项羽许诺,就说是章邯只要易帜投降,帮着反秦联军灭秦,项羽不但不再追究章邯此前杀害项梁的仇怨,还会在灭秦之后对章邯裂土封王,让章邯与关外诸侯平起平坐,南面称孤。

仔细看了李左车的书信,见文辞优美,笔墨如刀,字字句句都直插章邯的肺腑,入骨三分,项羽便也不再犹豫,马上就在书信上签名用印,当场派人送往武德交给章邯。李左车却不肯罢休,又说道:“前将军,倘若在下的书信能够打动章邯,章邯派人来与前将军你联系商谈,届时还请前将军务必知会在下一声,在下或有办法,帮你促使章邯下定投降决心。”

“行,到时候我一定派人知会广武君一声。”项羽随口答应,李左车也含笑道谢。

很可惜,李左车的这道书信还是没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楚军使者把书信送到章邯面前时,章邯仔细看了之后,虽然心中也开始动摇,可是章邯毕竟是秦廷老臣,与秦廷感情深厚,无论如何都下不了这个艰难的决心。所以思虑再三后,章邯还是向楚军使者吩咐道:“回去告诉你们的前将军,就说他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章邯不是那种无义之人,所以我们还是在战场上说话吧。”

楚军使者把消息带回项羽面前,项羽无奈摇头,只能是催促军队加快行进,尽快赶到武德准备与秦军交战,李左车得知后也不气馁,随着赵**队抵达了武德后,李左车还在第一时间带着亲自勘探了地形,然后又跑到项羽的面前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建议项羽分出一军,到少水上游去建立营地,赶造火筏备用,以便随时可以纵火焚烧秦军在少水河面上搭建的浮桥;二是组织士卒到秦军营外喊话,宣称说秦廷和王离已经铁了心要逼着章邯军白白送死,章邯军已经逃不过全军覆没的下场,劝说秦军士卒出营投降,以此动摇和打击章邯军的军心士气。

李左车祖父李牧的威名尚存,范老头和曹咎又再一次站在了李左车的一边,极力主张项羽接受李左车的建议,项羽便也点了点头,同意实施李左车的战术,当场派人依计而行。

李左车这一次终于没给他名满天下的祖父丢脸,先是反秦联军不断派人到秦军营外喊话,宣称说章邯军已被抛弃,果然让已经让思乡厌战的章邯士卒人心浮动,然后反秦联军很快赶造出了一些火筏后,又马上放出火筏,纵火焚烧章邯军此前辛苦搭建的少水浮桥,结果在亲眼看到熊熊烈火迅速烧毁了自军浮桥时,秦军将士当然是一片大哗,无不明白此战若败,自军必然全军覆没,军心也因此大为恐慌,士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同一天,懒得再去征求项羽的意见,李左车说服陈余,以陈余的名誉又给章邯写了一道劝降书信,直接派人送往秦军营中交给章邯。而这一次,因为军心已经开始慌乱,无路可退的章邯也终于大为动摇,抱着摸一摸情况的态度,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始成前往楚营,打听项羽能够给自己开出什么样的投降条件。

得知章邯遣使过营,大喜过望的项羽当然是立即下令接见,然后项羽又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答应过李左车,说章邯如果派人来与自己联系,一定要知会李左车一声,为了兑现诺言,项羽便又随口说道:“派人去赵**队的营地,把他们的广武君请来,就说章邯匹夫派人来和我们联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