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诸天老不死 > 第三十五章 道教大兴 藏身大内

诸天老不死 第三十五章 道教大兴 藏身大内

作者:锋任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9 17:31:33 来源:小说旗

接过九阴真经的赵佶也同样心动不已,发誓此后自己必日夜勤修道术,成为毁天灭地的仙人。

段誉没有在充满欢庆的雁门关停留,而是去当晚的战场上寻找虚竹的遗体。

来来回回寻了好几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发现,只好独自离去。

天空上,望着段誉失魂落魄的背影,周凡摇了摇头,颠了颠手中一颗金灿灿的舍利,叹道:“小虚竹,师叔祖如今还不能将你救活,若是有一天能超凡脱俗通晓生命奥妙,师叔祖定让你转世还阳。”

周凡灭杀四十万辽军后,女真部落在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一路横扫,短短数月便征服契丹遗族,建立女真国度,国号:金。

而赵煦满心想着修道成仙,早就摆驾回宫,令手下将领趁机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

宋军战力着实疲软不堪,在收复失地之后,与刚刚建立的金国发生摩擦,却总是败多胜少。

打败仗就等于丢官,以至于大部分将领都不敢主动出击,而是依靠城墙防御。

赵煦回宫后,与赵佶两人日夜学习经书上的内容,可是开篇全是梵文,而后面又是现代知识,哪里看得懂。

哪怕是中间的武功,对于不通武学的两人来说也是不解其意,更何况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超越时代的术语。

想着这毕竟是修道仙人所赐,只有求助于那些道教的修道人士来为其讲解。

赵煦一纸令下,请来了龙虎山正一道当代天师张广成、茅山掌教石玉兴、青城派余云缺、齐云山太上教李中傅这四位名声赫赫的得道全真。

将四位道人聚集到皇宫大内的御书房,赵煦期待道:“众位仙长,此番朕得仙人赐经,可是却不解其意,还望仙长们不吝赐教,传朕修仙大道。”

说罢,对赵佶微微示意。心领神会的赵佶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九阴真经交给四位道人一一过目。

张广成实力已入先天,苍苍白发,好一副仙风道骨的卖相,躬身接过九阴真经,微笑着翻阅起来。

雁门关外一事,早已天下皆知,不过传言有些太过夸大其词,四位道人心里还是微微不信的。

毕竟自己就是搞这一行的,世上有没有仙人,自个儿心里门清的很。

翻来第一页,张广成傻眼了。

这哪里是道经,哪个道经是用天竺梵文写的。

但心里一想,自古佛道不两立,若是向皇帝明说这是佛经,怕是佛教又会大兴,道教再无生存之地。

接着翻开下一页,上书‘易筋锻骨功’。

张广成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本佛教武学功法。

待其看到后面的鬼域阴风吼、横空挪移、螺旋九影、大伏魔拳时,整个人都已经迷茫了,实在是看不懂。

这什么次声波,空气浮力,质量体积密度的计算公式,全反射入射角,什么离子的,听都没听过。

略显尴尬的微笑着将经书传递至他人。

一个个都和张广成心里想的一模一样,这绝对不是道经,很有可能连佛经都不是。

皇帝当前,众人也不敢太过仔细观阅,都是匆匆看过。

只有青城派掌教余云缺在看到摧心掌的时候放慢速度将其记在心里。

待四人一一过目后,赵佶赶紧将经书收了回来。

赵煦眼含期待的问道:“众位仙长,可是能看懂其中玄妙,可否告知于朕。”

张广成微微点头道:“这确实是一本无上道经,不过毕竟是我道教已成仙的先辈所着,太过玄妙,我等凡人想要参悟,还需要一段时间。

凭陛下九五之尊的悟性,只需要随我等修习道术基础,以后便能自行参悟这本道经。”

其余三人纷纷应和,开玩笑,道教大兴就在眼前,不管是不是道经都得承认。

赵煦大喜,宣道:“四位仙长接旨。今赐四位仙长黄金百两,绫罗千匹,粮食十万担,柴禾万捆。

从今日起便留于宫中,教导朕修习道术。

赠予尔等门派良田千亩,免赋税。

封道教为大宋国教。”

四位道人大喜,躬身谢旨。

而后,赵煦每日也不上朝,专心在皇宫内院与四位道长学习修道。

周凡此时也隐匿于皇宫之中,每天就在暗处通过精神力听着四位道长讲述的修道内容。

张广成的正一道主要讲述的气的作用法门,其实也就是江湖人练武到先天后所用的真气。

这些东西周凡在佛经里领悟了许多,不过道家也有其不同之处,可以参考借鉴。

青城派讲的都是一些道教先辈的高尚节操,光荣事迹。

这些没有太大的意义,主要是用来传播信仰。

茅山派倒是有点东西,讲的是画符之道。

赵煦对这一点兴趣也无,毕竟这些鬼画符的东西,自己看不出有什么效果。

周凡倒是听懂了些许,这画符之术其实是用特殊材料模仿人体不同经脉的属性,然后按照一定的线路在黄纸上运转。

相当于是一种不需要运功,只需要输入真气便能放出诸如火焰刀,六脉神剑的程序,说起来跟自己之前送玄苦的佛珠差不多。

而太上教李中傅所讲的,却让周凡不敢苟同。

就是将一些材料放入丹炉里,经过高温萃取出铅汞一类的重金属,弄成圆形,便称为金丹。

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肚,我命由我不由天。

按前世的知识来看,这重金属会引起人体蛋白质变质,破坏力极强。

可赵煦偏偏就是最喜欢这所谓的金丹,毕竟娇生惯养吃不得苦,也不想学习,能走捷径自然是想走捷径的。

这还多亏此时技术不发达,提炼重金属的纯度低。

每次练出的什么金丹里只有一点点的铅汞,其他全是杂质。

不然赵煦早已一命呜呼。

可即便如此,赵煦的身体明明每况愈下,偏偏还不知悔改。

周凡每日无事就在开封城里逛逛,夜晚便待在深宫内,钻研着正一道的真气理论和茅山派的符篆理论。

并且试着与前世众所周知的集成芯片结合,想要试试能不能人体内“画符”。

若是这方法行得通,以后像这些横空挪移,螺旋九影这些利用真气的法门就能不需要自己花费精神力去随时控制。

可以说那时候就不能叫法门,而是神通。

每时每刻哪怕在钻研理论的同时,周凡也在易筋锻骨功的锻炼下功力越发深厚。

有事没事还利用大伏魔拳的发电原理给自己来一次全方位的电疗,增强自己的体质。

风飘白日,光景驰流。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弹指之间,周凡已在开封待了七个春秋。

这一日,举国素缟,哀声遍野。

周凡从思索中回过神来,细细感知才知晓,赵煦逝世。

好不容易熬死了自己奶奶,可以掌权社稷,却偏偏迷信修道,还吞服了那么多有毒重金属,以至于英年早逝。

听说其死的时候手里还握着新鲜出炉的金丹。

赵煦死后,其兄弟赵佶即位,改年号为政和元年。

当上皇帝的赵佶心里想的不是如何治理江山社稷,却还是想着如何修道。

不过赵佶一直坚信只要读懂仙人赐予的仙经,必然就知晓如何修炼成仙。

赵佶命以黄裳为主的大内文官收集天下道藏,在崇文苑内编撰万寿道藏。

毕竟仙经是道教先辈所着,想要读懂其意,必然要有高深的道家学问。

自己若是学完这万寿道藏,定能知晓这仙经里的深奥至理。

九阴真经被赵佶日夜携带,却又害怕被自己遗失,便将黄裳唤来。

赵佶坐在寝宫中的黄花梨木根雕刻的桌前,紧紧的盯着在伏笔急书的黄裳。

待黄裳抄完整个九阴真经后,便让其将副本放在崇文苑内。

这样两手准备,哪怕自己不慎丢失仙经,也能保仙承不失。

黄裳在编撰万寿道藏的期间,阅遍万千道藏,不知不觉沉迷其中。

以至于后来越来越好奇这本九阴真经。

传言此乃仙人赐予,乃是道教至高无上的宝典。

再说陛下当初也没有禁止自己翻阅九阴真经。

之前抄书的时候有陛下在旁边看着,根本没有心思去记其中的内容,现在翻一翻,应该也无什么大碍。

按耐不住的黄裳偷偷翻开了九阴真经。

……

看不懂。

再往后翻,易筋锻骨功对于知识渊博的黄裳来说不算太难理解。

全身上下不知不觉得随着经书里的内容练了起来。

不过最后的横空挪移、螺旋九影、大伏魔拳是如何思考也不解其意,只得作罢。

将内容了熟于胸的黄裳,将经书放回原处,然后离开崇文苑,回到自己的府邸。

黄裳不知道的是,他刚才的一举一动都在周凡的眼皮底下进行。

不过也无所谓,他偷看周凡的九阴真经。周凡又何尝不是在其离开后,翻阅他着作的万寿道藏呢。

道经与佛经内容并无两样,都是在前人的事迹里面参杂着一些修行至理。

周凡需要将这些道经抽丝剥茧,将真理找寻出来,然后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周凡将道教中的理论分为几个方面:真气的生成、真气的作用与控制原理、真气经过不同经脉穴位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符撰的原理、如何炼制金丹、金丹的作用、精神力是什么、如何修炼精神力、魂魄如何蜕变成元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