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诸天老不死 > 第五十七章 十载蛰伏 军民择一

诸天老不死 第五十七章 十载蛰伏 军民择一

作者:锋任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9 17:31:33 来源:小说旗

柯洪与柯武铭在志文的带领下来到了王府大堂。

一进门,两人便见主位上坐着一袭绣菊花金丝纹的墨色长袍的俊美少年,剑眉斜飞入鬓。

两人齐齐拱手躬身道:“草民柯洪(柯武铭)见过康王殿下。”

志文来到赵茂身前,将礼单递上。

赵茂看了看礼单,右手虚引道:“免礼,赐座。”

待两人拘束的坐在椅子上后,志文识趣的退出厅堂,赵茂温声道:“不知二位找本王何事,可是有事要本王做主。”

柯洪在康王面前也不复以前的豪爽,一脸谄笑道:“草民此行,是想求康王殿下给犬子谋个一官半职。

若是能成,草民愿奉上白银五万两,以示感谢。”

提到点子上,赵茂也不打哑迷,正色着将价格报出:“本王麾下的天元军分为四厢,每一厢设立一从五品指挥使,一口价二百五十万两白银。

十军为一厢,每一军设立正六品副指挥使,二十五万两。

五营为一军,每一营设立从六品指挥,五万两。

五都为一营,每一都设立正七品都长,一万两。

这些都是世袭,只不过若是酒囊饭袋,不能统领属下,那便要降职。”

柯洪一听,算了算自己的家当,总共也就能凑个十万两。至于降职根本没有多想,凭借自己儿子的武艺,压服那些兵卒轻而易举。

当然,若是康王私下里要搞点鬼,自己也只有捏鼻子认了,但这等位高权重之人,应当不会为了一时小利而坏了名声。

随即满脸笑容道:“草民愿出六万两白银为犬子谋个指挥。”

赵茂既然有所准备,早就将其家产调查清楚,巨鲸帮每个月收入差不多有接近两万两,除去各种开销后,柯洪大概能留下三千两。

随即微笑道:“其实若是你等想讨个副指挥使也不是不行。

先交十万两,立即上任,此后每月上交一千两,交满二十年即可。

另外,你等每带一人前来买官,不论大小,成一人便免一月银钱。

当然,此事不可弄得百姓皆知,你看如何。”

柯洪大喜,毕竟这些都是握有实权的官职,当然是越大越好。

随即道:“殿下,明日草民便将十万两送至府上。

武铭,还不拜谢殿下。”

两人齐齐躬身施礼道:“多谢康王殿下。”

待两人离去后,赵茂如释重负。

这段日子自己一直为钱财二字思量奔波,如今可算是解决了。

接下来的十年中,赵茂通过陆陆续续的卖官,积攒了丰厚的钱银,用以扩充天元军。

如今天元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五万之巨,下辖二十个厢。已经达到了现如今最大的数量。

一切只因为,杭州太富庶了,特别是近几年赵茂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令杭州百姓过得越来越好。

从军的大部分都是家境贫寒者。有一些穷苦人家家里只生有一名男丁,只要不饿死便不会让独子参军。

赵茂面临着与当年刚来杭州时完全相反的局面:有财无人。

精锐不怎么缺,缺的是普通士卒。毕竟天元军是按照禁军的标准来组建,不仅一开始普及了铁布衫,后面随着帮派人员买官后,为了收买人心,渐渐会流传一些粗浅武功。

花葵大部分时间都在王府内宅着,随着功力愈发深厚,残缺速度经脉图的后遗症越来越严重。

志文在第五年的时候便晋升至二流高手,并将自身实力告知赵茂。

现如今作为整个天元禁军的总教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有权有势之人。

虚竹曾经花了六年将内力量积蓄到二流,十四年积蓄到一流巅峰。

而因为周凡传下的经脉图属于进境极快的武学,导致赵茂、花葵、志文三人十年时间均达到一流巅峰。

只不过经脉图的缺点太过显着,与许多功法武技都不能兼容,一但强练便会发生经脉短路,也就是走火入魔。

而周凡在第四年的时候便已经元神境圆满。

自从元神境圆满后,周凡便又陷入了不知前路的窘境。每日细心品味那些儒释道的经典,想要有所领悟。

至于自身的精神力和真气量,简直庞大到不可思议,并且每日都在急剧增长。

当年雁门关外,自己一吼之下,方圆一里生灵绝迹。现如今怕是可以一吼屠城。

此时是公元1111年,大宋的劫难已经悄然而至。

先是休养生息后的金国开始频繁的骚扰大宋边境,两国弥漫着重重的火药味。

北方已经数月未降下一滴雨水,大旱带来的是农民颗粒无收。

大宋虽是历代以来最为富庶的朝代,可官员繁冗,又极其看重文人,给予其丰厚的俸禄。

此次大旱令大宋税收减少,边境备战又要增加军费开销,再加上官员们有丰厚俸禄的情况下还要吃拿卡要。

这一系列的负担,将整个朝廷压得喘不过气。

御书房中,书桌仩埔着一快金脃、绣有翔龙的桌布,书桌后摆放着一张金碧辉煌的龙椅。

赵佶坐在龙椅上,面对着蔡京、童贯道:“如今大宋面临的困境,尔等心里亦是清楚。

赈灾、备战是当务之急,可是户部已经拿不出多少银两了。

两位卿家可有良策。”

蔡京皱眉道:“为今之计,只得加收赋税,以补国库空虚。

不过此举尚不能解燃眉之急。

户部的银两无论赈灾还是备战均是不足,只得二选其一。

臣认为先救民,至于边军则缩减开支,以城据守,待赋税入库后再行战事。”

长期在外征伐的童贯一听,双眉一挑,急切道:“陛下不可!

如今边军的开销早已远远不足。

若是缩减开支,便只得停发兵俸。

此时正值两国僵持之境,万一士军哗变,则大宋危矣。”

听完两位朝廷重臣的想法,赵佶一时之间难以抉择。

背负着手,在房中来回度步。

若是选救民,只得停发兵俸,一旦哗变,大宋便岌岌可危。

若选军士,则北方大地尸横遍野,说不定易子而食的惨剧将比比皆是。

脚步蓦然停下,赵佶长长的叹息一声道:“赈灾,救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