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万物皆可拼 > 第两百三十七章 平定北方(三)

万物皆可拼 第两百三十七章 平定北方(三)

作者:道士景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12:47:43 来源:小说旗

乌桓,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

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役属于匈奴。后来汉将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并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使不得与匈奴通。

新莽建立,乌桓又降匈奴。东汉初,乌桓常与匈奴联兵扰乱代郡以东各地。光武时,乌桓一部南迁,并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

汉末大乱,朝廷屡次征乌桓部落镇压起义。

后来,张举、张纯等造反,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徐、幽、冀四州,屠戮百姓。《三国志》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公孙瓒,刘虞和袁绍也都利用或者对抗过乌桓。

初平元年(190),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即位,有武略,统一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

“蹋顿又骁武,边长老皆比之冒顿”。

当时他们活跃在今天大小凌河以及克尔沁草原一带。袁绍灭公孙瓒占河北,占有三郡乌丸,“宠其名王而收其精骑”。

三郡乌桓经常被公孙瓒欺负,于是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想法与袁绍交好,现在好朋友的儿子有难了,当然就是为了兄弟两肋插刀咯!

收张燕,灭高干之后,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

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解决大军给养问题,曹操采纳了董昭的谏言凿渠自滹沱河入泒水,称为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潞河,称为泉州渠。

平虏渠和泉州渠开凿成功后,曹操依然面临着千里行师的窘境,原因即是泉州渠北口位于今宝坻一带,而乌桓单于蹋顿的王帐则设立于燕山山脉深处的大凌河流域。

于是,曹操又开凿了一条名为“新河”的人工渠联通泉州渠和濡水,以求最大程度地接近乌桓。

当这一切准备妥当时,曹军很多将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都,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

张辽也进谏:“许都,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现今天子就在许都,曹公北征甚远,若刘表派遣刘备攻击许,占据它号令四方,您的形势将会大去。”

此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在荆州刘表的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

这时,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

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决定北征乌桓。

……

天上乌云翻滚,像倒扣的一只大铁锅,黑沉沉的压地人透不过来,曹军在军官的催促下加快脚程,希望能够在暴雨倾盆之前到达无终。

可是事与愿违,没一会儿狂风便卷着豆大的雨珠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撞击在将士们的甲胄上,发出叮叮铛铛的声音。

雨水顺着头盔往下流,滴落在眼睛上让人眼前一片模糊、啪啪地落在地面上让本就崎岖的道路更加难行了。

“啊!”一声惨叫响起。

王权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虎豹骑因为坐骑马失前蹄而摔下了山坡。

“这么高,死定了吧!”

“可惜了,还这么年轻。”

“大家小心一些,滑下山坡谁也救不了你。”

……

众人感叹一会儿就继续前行了,毕竟这场大雨已经造成了至少十人摔下了山坡。

见多了,自然也就淡漠了,况且,当兵的,早已习惯了生死。

曹军冒着大雨进了无终城,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

可是老天爷却给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这阴雨天气导致进辽西的滨海道泥泞不堪,浅不通车马,深难承载舟船。

“若非要通行,则必须等到冬天结冰之时。”曹操一想到十余万大军大半年的开销,脸色当即就由黑变白了。

再加上此时的乌桓也已经有了准备,“遮守蹊要,军不得进”。

这样看来摆在曹操面前的似乎只有打道回府这一条路了,可是如果此时退兵,那么不仅前功尽弃,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任由二袁养成气力,将来乌桓骑兵一定会时常骚扰幽州,那时曹操的背后就永无宁日了。

不甘心放弃的曹操就这样等了两个月,没有等到天公作美,却等来了他的大贵人田畴。

曹操听从了无终人田畴的建议,避开滨海道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

这时候郭嘉又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全力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抛弃辎重,率领轻装部队千里奔袭。

临走前,曹操又命人在滨海道旁立个牌子,上书:“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表面是通令全军的路标,其实是为了麻痹敌人,设置的撤军假象而已。

乌桓人看到,信以为真,“诚以为大军去也”,不做准备,可他们无论如何没想到曹操会出卢龙塞。

在田畴的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出卢龙塞,一路开山填谷,长途奔袭,途经“白檀”,“平冈”,率领精锐骑兵万骑出大凌河,行程达800里,出其不意的进攻辽西乌桓的巢穴“柳城”。

八月,距离柳城还有“二百里”时,乌桓单于蹋顿等人才察觉,仓促集结数万骑兵抵挡,两军在“白狼山”遭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