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文圣武宗 > 第二十四章 戎狄武林高手

文圣武宗 第二十四章 戎狄武林高手

作者:弘琰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落在小院的时候,钟灵已经在打扫院子了,扫去一夜之间积聚在院子里的黄沙,擦干净院子里的石桌石凳上的灰尘,挽着袖子的钟灵又开始烧火做饭,为黄粱准备吃食。qiuyelou

因为已经临近秋末,夏菜已经败光,集市上的各种蔬菜价格都在飞涨,黄家这几天的饭菜中看不到绿色了。不过黄粱和钟山有俸禄,两人俸禄中有一部分就是苞谷和麦子,倒不会没有饭吃,只不过时令菜蔬却是没有了。

黄粱起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彻底被打扫干净了,窗台上的浮沙都被擦得一干二净,做好的玉米糊糊和贴饼子已经放在石桌上了,一碟腌黄瓜,再没有其他的菜蔬了。

黄粱咯吱吱的嚼着黄瓜条子,一边问了钟灵这两日街坊邻里的动静,提督府那边有没有征集乡勇训练,又没有开始修缮城墙,龙虎山的道士有没有下山来骗钱……

“哥你又乱讲,龙虎山的道长都是德高望重的好人,帮着大家降妖除魔,做了不少好事,怎么会是骗钱呢。”

钟灵喝着稀粥,抿嘴说了,两颊飞起两个小酒窝,一边把贴饼子塞到黄粱手里,一边絮叨了黄粱不要乱说,道长听到了会发火的。

“这世上可没有妖魔鬼怪。”

黄粱纠正着钟灵的话,这世界上有神奇的文采,有高来高去的武功,有能统领的老虎,可就是没有妖魔鬼怪。龙虎山的老道士每次都是胡扯虎妖狼妖,不是骗子又是什么。上次抓虎精的时候,老道士自己也承认了,他那是武功,不是道法符篆。

钟灵闻言蹙起了眉头,哥懂的东西不少,说的是不会错的,可是龙虎山的道长也不会错的啊,街坊胡大嫂说过,他家里的中邪,就是道长作法事驱走了邪魔,这才会好了的。qiuyelou

“道长应该不会骗人的吧?”

钟灵有些不大确定的说着,人有亲疏,涉及到亲疏远近,钟灵毫不犹豫的相信黄粱不会骗自己,而龙虎山的道长虽然有威望,可终究不如自家大哥对。

“小黄先生,赵某携女前来拜师。”

木篱笆门外面,赵推官一脸郑重的拱手行礼,隔着门向黄粱喊了。

赵推官身后,一亮黑色的马车静静立着,左右站着两个驾车的仆人,一个小丫头坐在车辕上,正好奇的打量院子里的一切,马车顶上,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扎着朝天辫,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看着黄粱。

黄粱急忙起身,拉开了木篱笆门,邀请着赵推官进来。

“大人这么早就过来了,吓到晚生了啊。”

赵推官呵呵笑着进来,吩咐着后面的仆人带小姐进来,这才在钟灵搬来的椅子上坐下,隔着桌子对黄粱说了。

“小黄先生不要见怪,赵某心急了,为官这么多年,这心急的毛病还是没有改过来。木兰过来,见过黄先生。”

赵推官说这话,伸手招了扎着朝天辫的小女孩过来,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

被两个仆人从马车顶上拽了下来,小姑娘明显有些不高兴,不过不敢违逆自家老爹,乖巧的向黄粱福了一福,脆生生的说了。

“木兰见过黄先生,我听三姐说黄先生你写的诗词好,诗词好,能不能让我考上童生啊?”

黄粱无奈的笑了笑,“想考上童生的东西我可教不了你,如果你想学好诗词,倒是可以来找我。”

小木兰咬着手指头,蹙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那你写的诗词有水调歌头好吗?三姐她们说了,黄粱的水调歌头是最好的。”

“眼前的可不就是黄粱先生,木兰,不要闹了,赶紧拜师。”

赵推官呵斥了自家女儿一句,催促着木兰向黄粱行拜师礼。

小丫头闻言不乐意的向黄粱磕头:“木兰见过黄先生,求黄先生你好好教我,能让我写出好诗词来,这样三姐就不用嫁给她不喜欢的人了,大姐二姐也不用在婆家吃苦受累了。”

黄粱奇怪的看看赵木兰,赵推官膝下两个女儿,最大的赵木兰年方八岁,她上面怎么还有三个姐姐。

赵推官看出黄粱的疑惑,笑着开口解释了:“小黄先生见笑了,小女口中说的三姐是冯老将军的三女儿。些许拜师礼,还望先生笑纳,如若木兰能考上童生,赵某另有相报。”

一边说着,赵推官一边指挥着仆人拿了一个包裹放下,包裹放在桌子上,发出闷闷的响声,看样子包裹里放的是银子,旁边钟灵细巧的眼睛里闪烁了光泽。

黄粱没有拒绝,这些银子对赵推官可能不算什么,对自己倒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里每餐都可以多出一份菜,钟灵也不用每天都那么精打细算,为自己和钟山能多吃两口荤菜而费尽了心思。

赵推官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要黄粱没有拒绝这拜师礼,这次木兰的拜师就算成了。为了能够让木兰在文采上突破,他带着木兰拜了不少老师,甚至是舍了老脸,求了当年的恩师韩祭酒,让木兰进国子监读书。

可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木兰的文采进步很慢,按照高温元教习的说法,如果按这个程度下去,木兰根本没有希望通过下半年的县试,考取童生文位。

前些日子跟韩祭酒饮宴,他赞扬木兰有诗才,可以试着通过学习诗词,从而提高县试的分数,考取童生文位。为此赵推官上心了,前几天黄粱一曲水调歌头,技惊四座,引得几乎所有燕州文士的赞扬,这次机会一定要抓住。

黄粱倒是没想到赵推官想了这么多,他已经跟赵推官讲过了,可以教木兰诗词,但是不能保证他中童生,赵推官也认可了的,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木兰眨巴着黑漆漆的大眼睛,奇怪的看着自家老爹和黄粱,不明白自家老爹为什么这么尊敬黄粱,不过有一点她是明白的,自己又多了一个先生。

赵推官正要说话,街道上突然响起杂乱的脚步声,罗捕头粗大的嗓门在门外响起。

“赵大人,赵大人,推官大人,有紧急军情。“

赵推官转身大踏步的走出,声音沉稳的说着:“罗捕头,本官在此,出了什么事?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罗捕头尴尬的站在门口,喘着粗气,几个小捕快跟在罗捕头身后,同样的一脸紧张。周围的街坊邻居听到声音,也纷纷围拢了过来,想要看看热闹。

黄粱走到门边,打开了木栅栏门,请着罗捕头和几个捕快进来,然后喝散了看热闹的街坊。看罗捕头的样子,似乎这军情挺严重,他身后跟着的传令兵衣甲染血,手上拿着的公文上染了一滩血,看样子是从战场上浴血送出的公文,不能让街坊邻居听到风声,否则流传出去,燕州城就先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