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军事天才带着资治通鉴来到异世界 > 第442章 纪律训练与提高基层军官素质

此时一旁的威利搭话道:“第1期征兵征募来的这1万新兵,不论是精神面貌还是身体素质都非常不错呢。”

“嗯,是都不错。”

中央打算进行13期征兵,每一期征募1万士兵,争取在291年夏天结束之前,征够13万名新兵,令米迦勒骑士团重回20万之数。

第1期征兵征募来的1万新兵,都被带到了离阿瓦隆要塞的1号基地,并入到了黛尔的第4军之中。

多亏了这1万名新兵,黛尔的第4军总算是满编了,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军了,不再是之前那个只有1万人的残军。

苏诚今天下午的时候就抵达了1号基地,打算简单地看一下1号基地的1万新兵的训练情况。

此次的对第4军的1万名新兵的视察,身为副团长的威利,以及身为第4军军长的黛尔也一并随行。

在从潘德拉贡赶往北境的那一路上,在思考如何重建米迦勒骑士团好完成中央的任务时,苏诚就已经产生了改良一下骑士团的训练方法,令骑士团的战力进一步提高的想法。

怎么练习用剑,怎么练习用枪,怎么练习用弓……这些战斗技能在上千年的拼杀中,布列颠尼雅军早已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这个时代最合适的训练方法了。

所以这些战斗技能的训练方法,苏诚并不打算进行改良。

苏诚打算着重改良一下部队的纪律训练。

苏诚决定要狠抓米迦勒骑士团的纪律。

不论是来到这个异世界之前,还是来到这个异世界之后,苏诚最喜欢看的就是各种兵书和历史书,这个异世界的市面上也流传着几种兵书,只不过这个异世界的市面上流传的兵书的水准,都比不上地球的兵书。

在阅读大量的兵书和历史书后,苏诚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支军队最重要的东西有4样,分别是后勤、情报、纪律、士气。

纪律决定了一支军队的战力下限,士气决定了一支军队的战力上限。

只要保证了这4样东西,即便领兵的将领是个庸将,也一样能打胜仗。

苏诚的目标,就是把米迦勒骑士团打造成一支即便是智障来指挥,也依旧能百战百胜的精锐之师!

布列颠尼雅军的纪律训练并不能算是不好,但是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

比如——布列颠尼雅军对站姿、队列和内务要求并没有什么严厉的要求。

一直以来,布列颠尼雅军的站姿要求,仅仅只是要求站得直一点、队列长得稍微整齐一点就好,而内务要求什么的就更别提了,基本等于没有。

1号基地里现在不仅仅有那1万名新加入来的新兵,还有一部分的老兵。

今天下午巡查新兵的训练情况时,苏诚还特地去看了看老兵们的帐篷。

老实说,惨不忍睹。

被子什么的揉得都跟一条条酸菜似的,而且里面还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所以,为了增强米迦勒骑士团的纪律,苏诚往部队的日常生活中,加入了许多变态的内务要求。

部队的纪律是否严明,往往就体现在日常的一些小事上面。

苏诚要求从此以后,米迦勒骑士团全体将兵严禁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每个人的被子都要叠好,铠甲、战靴、战剑、长枪等武器都要擦得雪亮,亮得可以照出人影,每个人的帐篷都要干净得就连皇帝陛下都引以为荣,并且乐意在这间帐篷里面睡一觉。

这些内务要求看起来似乎很形式主义,对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似乎一点用处都没有,但其实大有深意。

整理内务这种看起来反复且机械的事情,目的便是为了培养将兵的纪律性与整体性,潜移默化地给将兵们灌输绝对服从的观念。从每个细节来反复强化将兵的意识,让将兵们知道什么叫服从命令。

连命令你将枪头擦亮这种看起来很无所谓的事情你都做不好,那等到战端一开,你能执行好作战任务吗?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些严苛的内务要求,也能提升将兵们的荣誉感。

看着比自己家还要整齐、干净的帐篷,身上亮得都能照出人影的铠甲与武器,将兵们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些许的荣誉感,也能一定程度提升部队的士气。

同时,这些没完没了、严苛得不行的内务要求,也能一定程度上消减将兵们的多余的精力,正所谓“兵不能闲”。

除了加入这些许多变态的内务要求之外,苏诚还加入了很多其他的训练部队纪律性的项目、条款。

比如加入了站军姿、站队列的训练,以及士兵们见到长官后一定要问好,借此来加强部队上下级的观念。

站军姿、站队列的训练,不仅对部队的纪律培养大有裨益,同时也对战力的提升大有好处。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阵型是十分重要的,整齐的队列自然是有助于阵型的组建,从而提高战力。

而之所以要加强部队上下级的观念,便是为了加强将兵们服从上级的思想。

同时也有助于让将兵们害怕自家的长官,胜过害怕敌人。

让将兵们害怕长官胜过害怕敌人,不仅能让将兵们打起仗来更凶悍,也能进一步加强部队的纪律性。

苏诚也不指望将米迦勒骑士团训练成地球的那种现代军队,就凭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是绝对不可能训练成现代军队的。

不过,虽然不可能训练成现代军队那样,但是努力往现代军队那边靠近,让米迦勒骑士团慢慢开始有些现代军队的影子,苏诚认为还是有办法做到的。

不过,加强部队的纪律性——这只是苏诚改良骑士团的训练法的重点之一。

苏诚的另一个改良重点,是增设部队的文化培训。

不论是地球的冷兵器时代,还是这个异世界,都格外钟情于招募淳朴的乡民进军。

因为乡民们基本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都比较木讷,所以特别好管理与指挥。

毕竟在冷兵器时代,士兵们都并不需要什么文化,将领们也不需要什么高素质的士兵。

苏诚他自己本人也是很赞同这一个观点的,在冷兵器的时代,的确是不需要什么高文化的士兵,士兵们全部都是文盲都无所谓,反正他们只需要明白一个理念:军令如山,只需要知道一项铁则:有命令下达就誓死完成命令,只要明白这一理念、这一铁则,那就可以了,这支部队就能够拉出去执行作战了,而且战斗力还不会太低。

毕竟和有着高科技兵器的现代地球不同,在冷兵器时代,枪剑弓弩这种冷兵器,哪需要什么高文化的士兵来使用。

但是,虽然士兵们是不需要什么文化,但是将官们需要呀。

不论时代怎么变迁,不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负责指挥、管理士兵展开作战的将官们铁定都需要一定的文化。

在参加伦德王国救援战和“夏风”攻势这2场大战的时候,苏诚就已经发现了军队的基层军官们,也就是十队长、百队长、千队长这帮人,平均文化素质低到了一种令人堪忧的地步。

骑士是布列颠尼雅帝国的高级武官,选拔极其严苛,即使是要成为骑士中最低等的新桂骑士,也需要拥有指挥5000人及以上的部队的指挥能力。

具备有指挥5000人及以上的部队的指挥能力的人,文化素质肯定不会太低。

在布列颠尼雅帝国的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纯文盲却当上了骑士的人。

能成为骑士的人,往往都是家境本身就很好的人,比如是贵族出身,或者是商人出身、富农出身。

虽然历史上也有过不少出身自贫寒家庭、大字不识一个的骑士,不过他们也只是【曾经是文盲】而已,他们在从军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慢慢自学成才,在他们成为骑士的时候,也早已不是什么文盲了。

从始至终一直是文盲的骑士,帝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因此,身为帝国高级武官的骑士们的素质一向很高。在伦德王国救援战和“夏风”攻势这2场大战中,苏诚也见过不少的骑士了,到目前为止,苏诚就没有见过一个能力堪忧的骑士,每一名骑士都有着不俗的才干和素质。

跟高素质的骑士们相比,身为帝国基层军官的那些队长们,他们的素质就有些惨不忍睹了。

许多的队长都是彻头彻尾的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纯文盲。

连字都看不懂,那就更别指望他们看懂作战地图了。

不仅看不懂字,许多的队长连100以内的算术都不会。

在伦德王国救援战和“夏风”攻势这2场大战中,苏诚还见过一些十分极品的队长,连怎么看表都不懂,塞个怀表给他们,他们也看不明白现在是几点钟了。

而更要命的是,这几名连表都看不懂的队长,还是千队长!管理、指挥1000人的千队长!

自这一件事后,苏诚便对军队的基层军官们的素质有了一个非常直观且悲观的认知了。

身为军队的基层军官,竟然看不懂时间、看不懂作战地图、看不懂手令,成何体统!

所以,苏诚在抵达白蒂城后,在那场接风洗尘宴还没结束,就急不可耐地请求汉弗莱帮他招募一大帮能力不需要太高,只需要能教一些很基础的知识的教师,同时也请求汉弗莱帮他组织人手赶制一批给将兵们使用的简易教科书。

苏诚需要大量的教师来帮助他在部队中开设文化课,教导将兵们各种基础的文化知识,教会他们识字、算术、以及其他的基础文化知识。

在白天的训练结束后,不论是士兵还是队长,统统需要一起来上“晚课”,接受文化培训。

这些士兵,都是未来的队长,甚至是未来的骑士,所以也都需要一起来接受文化培训。

因为时间很紧张,汉弗莱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帮苏诚找齐足够米迦勒骑士团全体将兵开展文化培训的教师,以及足够数量的教科书,所以现在也只有1号基地的这1万名新兵有了文化课,老兵们还没有正式开展文化培训。

不过,等到日后征募到足够的教师后,老兵们也都能逐步开展文化培训了。

除了请求汉弗莱帮他征募来教师之外,苏诚还请求汉弗莱帮他征募来足够的吟游诗人。

在每天晚上的文化课结束之后,苏诚需要这帮吟游诗人们给将兵们讲故事。

之所以征募来这帮吟游诗人给将兵们开“故事课”,自然不是为了给将兵们放放松。

“故事课”的开设,是为了提高将兵们的归属感与自豪感,通过讲布列颠尼雅帝国历史上的各种伟人伟事,来让将兵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为自己身为布列颠尼雅人而感到自豪。

简单来说,“故事课”的开设,都是为了给之后的爱国教育进行铺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