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重生年代俏田妻 > 第174章 悲

重生年代俏田妻 第174章 悲

作者:暖心月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7:38: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对老早的选官制,科举制无疑在人才的选拔上更广一些,且为寒门子弟走上仕途提供了有一个鲤跃龙门的平台,客观而言,

在华夏古国思想发展中起到很大的进步。但科举中的八股取仕,从形式和思想上禁锢了考生,因为八股文主要测试的是经义,

《诗》、《书》、《礼》、《义》、《春秋》,从这五经历选择一定的提步来创作,久而久之,学子们的思想逐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给框在其中,导致无论是眼界,还是创造能力,既胸怀都被大大限制。

思想被禁锢,耽误了人才,更可笑的是,有的人耗尽一生着力于科举考试,却到死也未能达到心愿。譬如范进中举,就足让人看出科举取仕的弊端,

看出科举制度严重扭曲人性,束缚人们的思想,带起不健康的社会风气,这说白了,简直是对学子们的摧残,且选才局限性亦显而易见,

试想想,通过四书五经选拔出的科举人才,吟诗作对自不在话下,可其中真正懂时务,了解民生经济,务实的又有多少?

国家要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有的人譬如擅长算术,那么他在户部就能得到一展才华的机会,然,就因为四书五经不怎么擅长,

却被拒绝在科举大门之外,无法为国家发挥所长,无法为国家效力;再譬如家中老祖宗在治理河道等水利方面有特长,用时间积累出的几辈子经验,

依据古人敝帚自珍的思想,子孙们学来祖宗们的技艺,若遇不到伯乐,若吃亏在对四书五经了解不透这方面,那么这样的人才是不是也会被科举取仕给埋没?

常言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由这不难看,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人才,如若让这些人才全部发挥出他们的光和热,国家不富强繁荣才怪。

叶夏想的多,无形中就说的多,但她不会傻到在康熙面前大咧咧地抨击科举取仕的弊端,她只是委婉地提建议,改进科举取仕,

拓展参与科考学子们的知识层面,以期达到学子们眼界开拓,不被四书五经固化思想,遏制创造力,限制胸襟。用另一种说法,

就是建议康熙培养应用型人才,确保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齐头并进,莫守旧,因实用型人才欠缺,让国家陷入落后的局面,引来民族危机,被动挨打。

想起鸦片战争带给滑下的创伤,叶夏在康熙的沉默中,神色不知不觉变得怅然。列强的侵略破坏,清政府的**无能,把泱泱华夏,东方巨龙给拖进泥潭……

“不能一味地考四书五经?出题选择多样性?多培养实用型人才……”

康熙边在脑中咀嚼叶夏所言,边喃喃自语,他的表情看起来异常凝重而肃穆,这时,叶夏的思绪被飘入耳边的声音拽回,她正容说:

“你和洋人是有接触的,该知道这世界上除过大清,还有不少国家,尤其是海外一些国家,他们为何派传教士,派商人来我大清走动,

那是因为他们在取长补短,在想着法子发展自己的国家,一旦等那些国家强大起来,觉得可以和我大清对抗,觉得可以吞噬我大清的时候,

那么他们绝对会单方面挑起战争。若我们在人家发展的时候,由于缺乏人才,由于故步自封,由于闭关锁关,对他国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

等着我们的除过挨打,就是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我说这些不是危言耸听,要想国家强大,要想国家立于世界之巅,要想我大清繁荣富强,

我们就得多培养人才,多发掘人才,学海外诸国,派官员和学子还有商人前往他国走动,别人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学过来,

借鉴到我大清的发展中,不好的东西,我们自然要摒弃,不让它们传至我华夏土地上,侵蚀我大清国民的思想,用一句话来形容,

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他国的发展情况在我们这就不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说到这,叶夏顿了下,一脸严肃认真强调:“当然,我们得提防着他国盗取我大清一些机密发展资料,譬如军械图纸……不是我们小气,

是我们得保证我大清在军事和科技、经济等方面领先他国,让他们忌惮咱们,而不是把咱们的重要东西学区,再用咱们的东西来侵略咱们。”

“皇额娘,你怎们能想到这么多东西?”康熙回过神,眼里写满好奇和探究。

叶夏笑笑,清丽的脸上一拍淡定自若:“我这一闲下来就喜欢东想西想,再加上看了不少他国的书籍,便不自主地想到我大清的发展,

这一想到大清的发展,我就想着无论如何不能让咱大清受他国欺辱,就想着有什么法子能让咱大清稳步发展,繁荣富强起来,

能让咱大清的百姓都能过上吃饱穿暖,随时都能吃到肉的好日子。何况小七近几年的作为,让我明显看到咱们大清在进步,所以,作为大清的一份子,我这个太后自然也得为大清的长治久安,为大清国富民强尽一份绵薄之力。”

“儿子从皇额娘所言中,真得顿悟不少,科举出题,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纵观历届学子和前三甲,

他们个个会做文章,前三甲的文章做得尤为漂亮,可他们中真正懂时务的没几个。依葫芦画瓢,不知变通,这样考取功名的官员,想想能为百姓做什么事?”

“你无需太过忧虑,这世上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办成的,要是真有心在科举取仕这做改进,不妨慢慢来,一届两届或许效果不显着,

三界科考下来,肯定能看到明显的成效。”说着,叶夏暗叹口气,清越柔和的嗓音方再度溢出唇齿:“我知道你虽为皇帝,

不是说什么朝臣就留听什么,他们会和你争辩,会反对你的说辞,但我给你的建议我自认是为大清好,免得我大清的科学文化发展受到阻碍,

同时也不利于挖掘和培养创新人才,更把学风带的脱离实际。玄烨,一心只读圣贤书,不知时局的凶狠莫测,再没有忧国忧民的宽阔胸襟气度,这样的人,哪怕是他是通过科举取仕,拿到头名状元,是个大才子,那他必做不了一个好官。”

沉默许久,康熙启口:“皇额娘……”

与康熙一双深邃写满认真的眼眸相接,叶夏微笑:“怎么了?”

“您能不能把您说的这些给儿子整理出来,儿子想好好再看看,琢磨琢磨。”

在科举上做改进,这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怕是会遇到不少阻力,在没有万全之策应对朝臣的口水,和学子们的反对声前,他得自己先把这科举改进吃透,再下旨施行。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玄烨,你是皇帝,有顾虑在所难免,但用不着有太多顾虑,明白?”叶夏目光灼灼地看着康熙,闻言,康熙一怔,旋即点头:“儿子知道皇额娘的意思。”

只要是为大清好,促进大清发展,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政令,他确实无需顾虑过多。

“那你等着,我现在就你整理。”叶夏说着,着鸣烟送上笔墨纸砚。

康熙安静地在旁坐着,丝丝缕缕的阳光穿过半开的窗户照进屋里,恰好落在对面人的身上,宛若给其披上一件金缕衣,

她眉眼低垂,认真而专注地握着墨笔在纸上书写着,这一刻,四周围静寂得落针可闻,看着那跃然于纸面上一个又一个如同雕刻出来的方正字体,一时间康熙的思绪不自主飘远。

一个人再聪明,能一下子聪明好学到学什么都能迅速学会?

在他很早以前的记忆中,嫡母是个温柔敦厚的女人,因语言不通,从不插手后宫的事务,不与他谈论前朝的事儿,只用蒙语和认识的人打招呼,

闲聊,熟料,这样一个人忽然间好学起来,既学满语又学汉语,不仅学的快,且喜欢阅览各种各样的书籍,尤其是医术,

竟然看几本医书,就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医治疗,且通过和洋神父接触,不仅学会看洋文、说洋文,并掌握了洋人的西医知识,

亲自操刀用小动物做实验,把总结得出的手术技巧,和相关西医知识传授给众太医,开办皇家医学院,开办惠民医馆,如此聪慧的女人,康熙自认他只认识两个,一个是他皇祖母,一个就是他的嫡母。

甚至就他现在对嫡母的了解,觉得嫡母的聪慧程度在皇祖母之上。学什么都快,张嘴绝无虚言,一心为国为民,似乎、好像从不为自个考虑,好吧,不是似乎、好像,是完全没为自个考虑过。

有吃有穿有住,不缺什么,这就是他嫡母说的,她什么都不缺,因此,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大清,为大清尽可能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儿。

如此好的一个女子,先帝到底是怎么想的,竟不喜欢偏去喜欢有夫之妇董鄂妃?

对叶夏身上的变化生疑,但康熙绝对没想到,亦或者压根就不会想到,他的嫡母,其实芯里住着另一个灵魂。

一个强大而博学,仁善却不圣母的灵魂,想要发现这个秘密,除非叶夏主动说出来,不然就得看康熙有没有机缘知晓啦。

至于一体两魂,其中有一个灵魂在沉睡,康熙脑洞再大,估计都想不到。

约莫过去两刻多钟,叶夏放下墨笔,吹干手边刚写满字迹的纸张,接着,她把前面写的按着书写时的先后顺序整理好,放到康熙面前:“好了,你拿去看吧。”

康熙随手翻了下,一脸动容说:“皇额娘写的很详细,儿子会好好看的。”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希望她的心血不要白费,希望能在康熙二十七年春的会试中见到些成效。

“肯定对儿子有帮助,儿子在此多谢皇额娘。”

康熙诚恳道谢,看得叶夏好笑:

“有什么好谢的,能帮到你就好,以后可不许再这么见外。”

康熙牵起嘴角笑了笑,颔首:“好。”

忽然,梁九功匆忙走上前:“皇上,皇后娘娘崩逝了!”

随着梁九功音落,宫里的丧钟敲响。康熙薄唇紧抿,久久没有做声。

“人死不能复生,你是皇帝,得多顾着点龙体。”

为免康熙在这个时候自责,从而一糊涂迁怒到自家宝贝儿子,叶夏禁不住淡淡地劝慰其一句。

毕竟佟佳氏是康熙的表妹,两人间不像是皇帝和普通嫔妃那样的利益关系,此表兄妹应该多多少少存在些许真感情,要是康熙猛不丁脑抽,

觉得是她亲亲儿子的出生,再到木兰围场发生的事,致使佟佳氏一步步走向黑化,迫使他不得不用手段料理亲表妹,难免不会对她儿子心生芥蒂。

“嗯,儿子无事,皇额娘不必忧心。”

康熙浅声回了句,起身行礼:“皇额娘累了就眯会,儿子就不在这叨扰您了。”

别过叶夏,康熙转身离去。

目送便宜儿子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叶夏吩咐高全:“去看看雍郡王忙不忙,不忙的话,让他抽空过来一趟。”

高全领命:“嗻!”

“主子,奴才扶您躺下歇会子。”

李嬷嬷上前说。

“不用,我就在榻上靠会。”

叶夏摆摆手,望向窗外落下枝头的叶片,想着清史上有关孝懿仁皇后的内容,再结合这个世界佟佳氏的一生,她暗叹了声,同样是做一天皇后,这点没变,死期提前近三年,说明什么?不作不死!

但就康熙册封佟佳氏为后在谕旨上的说辞,这位一国之君多半还要给其死后更大的荣光,譬如亲写悼词,再譬如给佟佳府施于恩泽。

在清史上,佟佳氏的父亲,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维,就是在佟佳氏崩逝后,被封为一等公,且给与诰命。

世袭罔替。

照目前的情形看,这个世界的康熙,八成会和她了解的清史上一样,为佟佳氏写悼词,对佟佳府施恩泽,封佟国维为一等公。

给与诰命。世袭罔替!如是想着,叶夏嘴角勾起抹嘲讽的弧度,为维护皇家颜面,为顾念佟佳一族是后族,是皇帝的外家,就要粉饰太平,这对被佟佳氏害过的人公平吗?

她是没死,她的小八,及十阿哥胤祚、八阿哥胤禶、德妃乌雅氏也幸运的没死在佟佳氏的算计中,但在木兰围场死的那些侍卫就该时么?

明明作恶多端,却死后荣光加身,惠及家人,她是该说皇室虚伪,还是该说佟佳氏好命,有个好姑母——孝康章皇后?

慈宁宫。

“佟佳氏就算是死了,也抵不过她生前犯下的罪孽。”

皇后崩逝,丧钟敲响,孝庄这边自然也有清晰听到,她没什么表情地和苏麻喇姑说着:“玄烨是个重情的,不然不会让佟佳氏走的这么体面。”

苏麻喇姑:“到底是嫡亲表妹。”

孝庄哼了声,一脸不岔说:“嫡亲表妹?就因为佟佳府出了个皇帝外甥,皇帝就得顾及他们的脸面,让琪琪格和胤禛那孩子受委屈?自个作死,临了还被册封为后,荣光得很呐!”

苏麻喇姑在旁笑了笑:“皇上也是在维护皇家的颜面。”

“要不是这样,我能放任皇帝册封她为后?”

孝庄眼底闪过一抹厌恶,说:“就凭她做的那些事,哪件不是诛九族的罪?”

苏麻喇姑附和:“您说得是。”

德不配位,不怪主子不喜。

“罢了,这人都没了,我再多去计较,显得我是个不饶人的,况且琪琪格也没说什么,可见她根本就没把佟佳氏往眼里放,

不过,回头见到玄烨,我可得好好再叮嘱叮嘱他,得好好孝顺他皇额娘。”说到这,孝庄揉着额头,语带疲倦又说:

“我这身子骨啊,是越来越不中用咯,这要是我走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琪琪格还有玄烨。”

“主子去哪奴才去哪,太后那有皇上照顾不会有事,至于皇上,后宫嫔妃不少,又有太子和诸位皇子,也无需主子多操心。”

“你呀,伺候我一辈子已经够了,等我没了,玄烨会照顾你的,到时你好好享享清福,可别做什么傻事,不然,我在地底下肯定闭不上眼。”

苏麻喇姑一脸动容:“主子精神着呢,可别再说这些了!”

宫里的丧钟敲响,宫外得知皇后崩逝,除过佟国维两口子,各大臣府上,及坊间百姓无不感到惊诧。一天,按着昨天皇帝给礼部下发圣旨封后,再到今日举办封后大典,就一天工夫,新后便崩逝,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

“新后这也太没福气了吧,前脚刚封后,后脚就崩逝,佟府怕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大庆,就得为皇后哭丧,想想,真是可惜啊!”

“的确可惜,前面钮祜禄皇后人家自封后到崩逝起码做了有半年皇后,到佟佳皇后这,仅做了一天,太没福气了。”“一天?要我说啊,按今日的封后大典来算,佟佳皇后也就做了半天皇后。”

“你们都想要脑袋搬家,就尽管在这谈论皇家的事。”

“不过随口说说,你可别吓唬咱们。”

街边酒馆茶楼里,对于新后刚受封就崩逝,客人们交头接耳,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小声嘀咕皇帝克妻,不然,为何继元后崩逝后,后面的钮祜禄皇后,和如今的佟佳皇后,没一个长命?

这种说法一出,几乎不大工夫,引来更多的人认同皇帝是个克妻命。

宁寿宫。

“娘,我知道该怎么做。”

叶夏把宫人全打发到门外候着,然后和儿子说了会佟佳氏死这事儿,听完后,顾墨尘沉默须臾,淡淡地回了句,就听他家母上大人说:

“你的生辰八字虽没记在佟佳氏的玉蝶上,但明面上佟佳氏养了你好几年,她现在崩逝,即便你心里没什么感觉,对她无任何亲情,都不能在她的后事上让人说闲话,但也不必表现得有多伤悲,就和你哥哥弟弟们一样就好。”

这么交代儿子,叶夏无非还是提防康熙脑抽,认为她儿子心思多,继而想些有的没的,迁怒到她家小八。

如她儿子太过悲伤,康熙会认为这是在演给人看,觉得她儿子想借佟佳氏养子这个身份谋算什么,毕竟佟佳氏如今是皇后,

哪怕已崩逝,作为皇后的养子,在心机深沉的人眼里,能谋算的多了;若她儿子表现的太过漠然,康熙又保不准会认为她家小八人不大,

忒能记仇,竟然在人死后都放不开心结。所以,她儿子只需流露出小孩子应有的样儿便好,要是这样都引来康熙猜忌,那么她只能呵呵了。

“嗯,我听娘的。”

自古帝王多疑,他谨慎些总不会有错。

“这就好,去吧,到承乾宫看看,你兄弟们怕是都往过赶呢。”说着,叶夏忽然想到什么,不由又说:“德妃那你不用管,我会着人过去传句话,不会让她对你产生误会。”

顾墨尘点点头,行礼而去。

看到李嬷嬷到自己宫里来,乌雅氏先是一怔,旋即想到八成是太后有话告知她,待李嬷嬷传完话离去,乌雅氏朝承乾宫所在的方向看了眼,低喃:“就算没有太后传话给我,我乌雅氏也不会蠢到为赌一口气,扯我儿子的后退。”

她是恨佟佳氏算计他们娘几个,可佟佳氏的罪孽被皇上有意压着,没有公诸于世,那她就算再恨,也不会蠢到去和皇上唱反调,从而使得皇上厌弃他们娘几个。

屋里很安静,乌雅氏深吸口气,平复好心虚,嘴角慢慢勾起。对于佟佳氏封后,说实话,她初听到这个消息,是嫉妒的,

然,刚听到丧钟敲响,得知佟佳氏崩逝,嫉妒瞬间被畅快取代。

呵!封后,成了皇后又能怎样?一天工夫都不到,便去和前面两位聚首,这叫命好还是命背?

答案不言而喻。

佟佳氏是皇后,后事自然是按照皇后规格办的,整个流程下来,不可谓不盛大,且康熙的悼词极致深情,期间,康熙辍朝五日,着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聚哀。持服二七日。

十二月,佟佳氏谥为孝懿皇后,随后藏于景陵。

清史上,佟佳氏七月初病危,初九册为皇后,初十卒。

九月,谥为孝懿皇后。

十月,藏于景陵。整体来说,佟佳氏的死比史上提前近三年,但丧事流程和史上基本无差别,荣光得很。

春夏秋冬四季,一个季节接一个季节说过去就过去,康熙二十六年秋,孝庄的身体开始每况愈下,见陪伴自己一路成长的皇祖母一日比一日消瘦,一日比一日没精神,大清皇帝玄烨,几乎日日忙完政事,就前往慈宁宫陪伴孝庄。

作为康熙的宫妃,更是在四妃安排下,日夜轮流守在孝庄病榻边,代替皇帝侍疾。叶夏是太后,是孝庄的儿媳,也是孝庄的侄孙女,

自然少不得到慈宁宫照顾孝庄,然,孝庄心疼叶夏,每日最多只留叶夏在身边一个时辰,以免叶夏不慎染上自己的病气。

对此,叶夏选择听从。一是孝庄用惯苏麻喇姑在身边伺候,二是后宫嫔妃有排班轮流侍疾,再就是康熙每日也跑慈宁宫,

人太多,影响病人休息,于是,她遵照孝庄所言,在自己侍疾的时间段,要么讲有趣的事儿给孝庄听,要么弹奏一曲舒缓的曲子给孝庄,总之,就是在这一个时辰里,给孝庄营造一个舒适惬意的休养环境,让孝庄忘记身上的病痛。

要说叶夏有没有给孝庄搭脉,有没有医治孝庄的心,有,但孝庄的身体内部器官已然消耗到极致,俗称油尽灯枯,这是一众太医诊脉后得出的结论,

若她擅自使用灵泉水帮孝庄恢复身体机能,那和直接告诉康熙,告诉一众太医她身上存在猫腻有区别?

为自身安全起见,叶夏在为孝庄诊脉后,开出好几张药膳方子,着太医们仔细看看,研究研究,可行的话,方给孝庄食用。

在中国历史上,孝庄是有名的贤后,亦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位帝王,很值得后人尊敬。

而对于这样一个出色的女人,叶夏是发自心底佩服,因而在她成为仁宪太后后,与孝庄的关系一直处的很好,比真正的仁宪太后在孝庄面前表现得还要亲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病危,康熙放下政事,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并在诵读祝文时涕泪交颐,说:

“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在康熙去天坛祈告上苍的时候,叶夏在孝庄身边侍疾,至于后宫嫔妃,在孝庄病危后就没被康熙允许近身,甚至连踏入慈宁宫都不允,以免扰到孝庄休息。

“琪琪格……”

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弥留之际,是的,哪怕康熙有去天坛祈告上苍,愿用自己的寿命延续祖母的寿数,也没能把孝庄从病危中扭转过来,

这会子,康熙跪在慈宁宫的小佛堂里双目湿濡,又是磕头,又是念念有词祈告诸天神佛,希望他的皇祖母能好起来,而叶夏则被孝庄唤到病榻边,交代遗言:

“你是个好的,皇额娘……皇额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从今往后……从今往后,玄烨就交给你了,他从小就懂事,却并不得先帝喜欢,生母又在她继位没多久病故,八岁的他,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挑起本不属于他那个年岁该挑的重担……”

孝庄紧抓着叶夏的手,呼气换气十分不易,她时断时续地说着:“我……为免他步太宗皇帝和先帝的后尘,对他教导的很严厉,琪琪格,记住,一旦后宫风向不对,你定要……定要端掉那邪风,定不能让玄烨因小失大……”

叶夏眼睛泛红,重重地点头:“好。”

“玄烨在国事上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记得点点他……”

“好。”

孝庄把目光挪向在旁抹泪的苏麻喇姑身上,她看了眼苏麻喇姑,继而重新把目光落向叶夏:“苏麻自幼跟在我身边伺候,这辈子辛苦她了,在我走后,多照顾照顾苏麻,别让她在宫里受委屈。”

“您放心,有我在,有玄烨在,不会有人给麻姑委屈受。”

“这就好……这就好……把玄烨叫过来吧,我……我和他说两句……”

松开叶夏的手,孝庄闭上眼,吃力地调整呼吸。叶夏拭了下眼角,和苏麻喇姑低声说:“我去小佛堂唤玄烨,皇额娘这就有劳麻姑了。”

苏麻喇姑眼里满满都是泪水,轻点点头,上前到孝庄病榻边。

“玄烨,你皇祖母唤你呢,快过去,别让你皇祖母多等。”

推开小佛堂门,叶夏望着那端跪在地上的消瘦,浑身萦绕着伤悲的背影,她轻声说着,见康熙没反应,不由上前:“玄烨,你皇祖母在等着你呢!”

康熙动了,不过,他没有起身,而是就那么跪在地上,蓦地抱住叶夏的腿,嘴里发出嘶哑的哽咽声:

“皇额娘……皇额娘……儿子想皇祖母好起来,儿子不愿看到皇祖母离去,为什么上苍听不到儿子的祈告,儿子愿意用自己的命延续皇祖母的寿数,为什么上苍还要带走皇祖母……”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玄烨,这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抗拒的,听话,把你的泪水擦干净,好好和你皇祖母说会话,让她老人家走的放心些!”

叶夏眼睛鼻子齐泛酸,不管是在本源世界,还是在上一世,爷奶离她而去,她心里同样不好受,在看到老人躺在病床上不能动那刻,她同样祈求上天,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取爷奶能够活下去,可是自然界的规律谁能打破?

重生六零:俏田妻,老公宠上天! /book/5140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