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春怀缱绻 > 105.师房里的询药与听墙根

春怀缱绻 105.师房里的询药与听墙根

作者:弈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105.师房里的询药与听墙根

当阿容在里边开见面会的时候。另一边的屋里,药令们在摇头叹气:“没一个有眼力见的,这时候怎么都问不到点上,一个一个的尽打听八卦,没出息的。”

“你担心什么,已经安排好了,待会儿再问,总不能太明显不是。这盛药侍啊,向来是个好卖傻的,要是直接问她,她准得一脸傻模样。想问她什么,就得在一大堆话里夹上一两句,保准她答得又漂亮又干脆。”这么说的不是别人,正是李药令,这李药令啊已经琢磨过阿容很久了,当然了,这还是从前琢磨着想收徒弟的时候琢磨的。

药令们齐齐地冲李药令投去“您老真英明”的眼神,李药令只笑了笑,然后侧耳听着隔壁的动响。这时候那边教学室里又有一名药女举手起来了,问道:“大师姐,家父是药令。我自小也跟着父亲炼药的,所以我想问大师姐一句,如果想提升回元丹的药效,该怎么处置。”

“回元丹的基本药效按方子是对的,但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药效,就应该因症施药。比如体弱者,姜生花应该少放十五克,反加十克白米芥,再加五克皮橾子。比如胃寒者,芳木藤性寒味平归胃经,芳木藤在这里就不能用了……”阿容在众多八卦中听到了一个中听的问题,那自然是讲起来滔滔不绝,恨不得一讲就讲到吃午饭去,省得其他药女再问她八卦。

这边答得是兴致极高,那边的药令们也听得仔细:“这样加减,药性还会相融吗?”无错不跳字。

“怎么不相融,你仔细想想,新加的药,或者添了药量的,会和什么相克,只要上下一比对,就知道能不能相融了。你也是,这话也问得出来,炼药多年,药方能不能成,一过耳就分晓了。”肖药令惯来说话就这么冲,尤其是当地位打断他听那边说话的时候。

好在那药令也在听着。并不介意肖药令说了什么。其实他不赖人有疑问,实在是看一个刚出师房没多久的小姑娘,在那儿口沫横飞地讲着加减药方,而且处置得又大胆又合宜,药令们多少还是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念头来的。

在阿容说到回元丹实在没话可以再说下去时,一轮八卦又来到,让她都想找个地挖个坑儿,然后把自个儿埋瓷实了才好。

好在那头是安排好了的,过没多久,阿容又听得有药女举手问道:“大师姐,那天肖药令大人炼汇生丹,我在一旁看,肖药令大人把炉子都炼毁了,好可怕,怎么会这样,还冒黑烟了呢。”

汇生丹,阿容听了一皱眉,炼这玩艺儿炼过火了会产生出类似炸药一样的东西来,不过远比不上,所谓的毁炉子,应该是炉子焦了不能再用了。

这位药令也真是人才。炼药能炼出炸药来,得亏这成分和炸药天差地别,要不然真得炉毁人亡了:“肖药令大人炼汇生丹,是不是用的木炭,炼汇生丹其实用石炭最好,石炭不如木炭火劲儿大。要用来炼别的药肯定不成,要是用来炼汇生丹,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汇生丹用木炭炼容易过火,稍不注意就毁了药,石炭的火即稳又绵柔,以后再碰上,不妨跟肖药令大人说说这事儿。”

那边说:“用石炭火,石炭不是火劲儿不够,只能烧育苗房使吗,再说这石炭也不好着啊!”

另一头也有药女问了这句话,看来是真和那边的药令们心有灵犀:“可是石炭不好着啊,要多久才能把药炼出来啊?”

“其实石炭很好着啊,只要去育苗房里铲了烧好的,往里头一填,再塞没烧着的石炭,正好一点点升炉温,这样也养炉的。一次填足,一炉药下来连炭都不用再加了。”阿容到底是烧过炭的,所以对石炭的特性再清楚不过,这玩艺是即好着,又难着。特点是比木炭更持久,但火力不如木炭猛。

接着又是八卦,好在这回八卦短点儿,眼看着快到点了。这最后的一个问题让阿容也有些犯难,人问的是:“炼丹药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阿容心说这多了,药书上不都明标着,哪还有什么秘密不成。她可不知道,在别人眼里,她就一浑身上下都是秘术的,哪一样拎出来都能把人给震三震。关键是问她什么她都能答得上来,似乎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似的。

实际上她却就是一擅于看书,擅于记忆的,看教科书挑关键点,这是现代人大抵有的习惯。关键点一提溜出来记下了,再加上她前后两世都这专业,哪能不了然于胸。

沉吟一会儿,阿容才说道:“人、药、水、火、时、序。人自不消说了,且先说药,药有药材的性状味以及药量之分,这需要平时多摸索,多看多用。其实种药材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大家把药材的性状味以及习性记明白,以后炼丹药时用起药来就事半功倍。至于药量,这需要经验,大家多在药令、药师大人们身边看着学着。看得多了也算是一种经验。”

“那水呢?”

“水分很多种,江河湖海,泉溪池涧,有石中水、无根水、琉璜水,还有露水、雪水、霜水,以及炼丹时滴出来的化露水。每一种水都有不同的作用,《静斋药记》上面有一句,若气燥舌赤,取三升雪水浸一升曼罗,雪化后滤之则饮,至九日可安。而《秋山说》里则有关于露水的记载……”

在这头的阿容说得浑身是劲儿。因为她觉得自个儿像是在归纳自己这几年来学到读到的东西,这感觉像是自己把很多事情都又精炼了一遍似的。

那头的药令们听得一个头两个大,皆是面面相觑:“水还有这么多说道,老肖,你平时好像都用的是后山的泉水吧,我也是汲泉水。这炼药不都是用泉水吗,哪来那么多事儿。”

“但是她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她说的话都有出处,本本都是上古药书,这些是连咱们都没见过的。得,咱们以后就捱这听吧!黄药师的徒弟果然面子大,只怕早把上古药书都看遍了,看来咱们得赶紧的,升到药师才能看得到啊……”李药令叹了一口气,药令与药师一字之别,可一个可谓宗师级,一个无非药匠而已。

这时的阿容兴奋地说到了最后一个“序”,序一说过了,时间正好到,阿容一咂巴嘴儿,心说这也不错,就当复习了,还这么多人陪着咱复习,那敢情好。

其实这时候台下听得懂的如疾如醉,听不懂的昏昏欲睡,虽然阿容讲得浅白,可这些姑娘们都还在种药的门槛上,哪里懂得这么多。也不是谁都跟阿容似的,从种药草的时候起,就有了开炉炼药的念头。

在连云山,不成药侍放出去的,也算个好出身,那十里八乡哪家不是踏破门槛来求亲。所以有部分姑娘,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来的,自然也不会太过上心。

出了教学室里,阿容一看时间,心说快吃饭了。干脆去主山食堂里吃,吃过了饭差事房里又给了一趟去外设药馆坐堂两日的差事。这正好在师房授课的间歇,所以阿容不得不感叹一句:“果然是资本家啊,这点时间都不放过。”

她可不知道,这是黄药师的意思,老觉得自家徒弟天天窝屋里头,没日没夜的炼药,那有什么用,药最终是给病患服用的,还是得多看病患,多接触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这才有了见缝插针似的外山任务。

外设的医馆就在连云山附近的村子,这附近的村民,大多是在连云山做药农的人家,连云山向来对他们较为关照,定时定点的就是药师过去施药。阿容领的差事书去的,就是不远处的李村,李村当然大部分是姓李了。

当阿容到李村的时候,村里的百姓老早就排队等着了,每月初五、二十都会有药侍或药令过来,要是有什么病症也正好就近问诊,不必跑得太远。

“今儿到的是盛药侍,黄药师大人的弟子,大家有什么不妥的,还请一个一个上前来。”陪同来的是差事房的人,专门负责接送和安排,对这里也比较熟,有了他在一切都更好开展些。

这领事儿来的姓方,人称方执事,也是个牢稳的,要不然黄药师怎么放心把自个儿徒弟交托得来。瞧这一说话,就先点明身份,免得有不开眼的要来生什么事儿,光就黄药师的名头就够镇得住场面了。

“大家好,我叫盛雨容,明、后天都会在这里坐诊,还请大家伙儿多照顾了。”阿容笑眯眯地说着话,脸上自有是半是娇半是憨的笑,小姑娘总有天生的优势,能削弱人天生的排斥感,尤其是当这小姑娘笑得温淳又娇憨的时候。

村里多是老人和妇人,壮年的大都在外谋活计,要么住外头,要么傍晚了才回。又说了几句话后,阿容进了药馆里坐诊,倒是一个一个排来俨然有序的。

但这世上,不是人人都俨然有序,总会有意外发生,要不怎么会有句话叫——无巧不成书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