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请往死里赞颂我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请往死里赞颂我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杨霖望着远去的农家少女,颇有些遗憾没有问人家名字。

他扩了扩胸,道:“我观此处,风景殊丽,又有山泉鸣涧,草木旺盛。车驾驶进林中停下吧,先到处游玩野炊。

若是玩的不尽兴,就在此支了帐篷,咱们今晚便歇宿于此。”

众人欢呼一声,家仆、侍婢丫环等便纷纷忙碌起来。

昭德坊虽然豪奢,总是困在里面也会乏闷,杨霖一声令下,他的侍妾们登时撒了欢。

种归夷把他扯到一个碧水潭边,但见好一汪绿水,泉水清澈,宽阔怕不有三亩方圆,周围草木茂盛,风景极其殊丽。

小桃子兴冲冲地拉着他过来钓鱼,杨霖乐得在此歇息,反正有人给他挂好了鱼食,就地一坐便可以打盹了。

北宋风气如此,还没有出现所谓的程朱理学,百姓颇有盛唐遗韵,全家出游也并不罕见。

更何况今日是最后一天,过了今夜这城郊的游乐之所,就会全部化为耕田。

所以在四周,也有不少官宦、商贾人家出来游玩,只是他们到不了这里面而已。

如此一来,也保证了家眷安全,毕竟外面都有禁军看守。

汴河周围,清静安闲。

一片空旷的河岸空地上,用竹竿插地,紧挨着河水围了一圈布围子,只放出临河的一面以观风景,布围子里边丝竹管弦,隐隐传出歌乐之声,不知道是什么人在此携妓游玩。

一群文士,拢发冠巾,聚坐而谈。

说的无非是近来汴梁的各种奇闻,说来说去还是落到了奸党碑上。

司马光、苏轼、苏辙,都是名动一时的风流人物,没想到被蔡京和杨霖打为奸党,刻碑立在皇城,凡是官员上朝都能看得到。

此举引起了士林的口诛笔伐,各种诗词铺天盖地而来,都是为“元佑旧党”鸣不平。

“盛名岂敢侪三俊,痛饮犹堪入八仙。屈指淳熙遗老少,到头元佑几人全。”

一首诗吟完,周围的人哄然叫好,倒好像喝了酒一样,指点江山分外痛快。

一个偶尔经过的汉子,眉头一皱,压了压帽子离去。

这个人绕了几圈,不一会就出现在杨霖跟前,把所见所闻全都说与杨霖知道。

杨霖垂钓的心情都没有了,眉头紧锁,沉思起来。自己的风评本来就差,被这群酸腐文人一败坏,若是遭逢大变,比如说靖康耻之类的,或者朝中有什么大的变故,自己肯定会被推出来当替罪羊啊。

毕竟名声这么臭,杀一个才会平息民愤,其实自己所作所为,很多都是为百姓谋了好处。

但是百姓不会管这个,随大流、盲从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只知道自己骄横跋扈、谗言媚上。

不会去想是谁治的黄河、是谁为汴梁解了粮食危机,是谁平方腊、灭西夏、收大理...

眼下士林的歪风邪气,很快将越吹越烈,那些元佑旧党的门生故吏,几乎全都是读书人。

一人来几首酸词浪曲歪诗,那就彻底无法挽回了,名声这东西臭了之后,极难挽回。

该怎么洗白...

杨霖突然福至心灵,自己是什么人,自己是经受过后世的媒体时代熏陶的,洗白见得也太多了。

那些被视频曝光在大众眼下,暴露于世人眼中的丑行,都能被成功洗白,转移注意力,自己这个算什么?

普通百姓、士子、官吏,有几个见过杨霖,又有几个真的了解他,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只要造势,铺天盖地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还不是轻松洗白。

想到这里,杨霖突然感觉鱼竿上一沉,用力一甩拽上一条大鱼来。

一边憋着劲和他比赛的种桃儿小脸一垮,更加专心地盯着水面。

却见杨霖起身之后,把鱼儿放回河中,伸手叫来了陆谦。

“少宰,您叫我?”

杨霖点了点头,道:“殷慕鸿来了没有?”

“在后面的营中,和浅夫人闲聊呢。”

杨霖道:“去把他给我叫喊来。”

不一会,殷慕鸿昂首而来,这厮一眼看去腰杆笔直,倜傥儒雅,白面长髯,一副大儒模样。

若不是知道他一肚子坏水,杨霖每次看见他都有些恍惚,觉得这个人不至于这么坏。

殷慕鸿轻轻一拜,道:“少宰。”

杨霖斜视着他,眼珠一转,道:“你现在写一首诗词,来赞美本官。”

这么无耻的要求,殷慕鸿脸不红气不喘,似乎是听到了很正常的一件事,沉吟道:“衙署卧眠敲竹更,别是民间疾苦声。莫言高居凌云处,一枝一叶总关情。”

杨霖眼色一亮,抚掌道:“再来一首!”

殷慕鸿开始踱步,边走边道:“少宰三番下江南,清风两袖面朝天。杭城士民相饯送,只当酾酒捧山泉。”

杨霖站起身来,拍着他的肩膀,道:“老殷,你现在就去,召集一群落魄文人,越多越好。每日就是酒菜管够,吟诗作对,歌颂我、赞美我、往死里夸我。最好是提供盘缠,让他们可以到处游历,在大宋的山山水水之间,留下本官的光辉事迹。”

殷慕鸿眼色一亮,点头道:“下官明白了。”

“我回去之后,就让人拨给你银钱,记住不要心疼钱,只要是有诗才、名声大的,格外加钱。这点的尺度,你自己来把握,我每个月给你一万贯!”

虽然早就知道杨霖的大手笔,殷慕鸿还是吓了一跳,刚才和女儿闲聊,她头上的珠翠每一个都是珍品。

真不知道,这杨家仗着杨霖的权势和万岁营的特殊使命,到底敛取了多少财富......

更可怕的是,这些财富还在长年累月的增加,不说别的,就说在密州徐家庄,海港上往来如云的商船里,就不知道藏了多少的金钱。

西北、江南、以及即将收归的西南,万岁营打着建造艮岳寿山的名号,已经形成了一个纵贯整个大宋,联通东瀛西域、幽燕交趾的商路。

各地的奇珍却是都流入了艮岳寿山,供皇帝玩赏,但是背后的万岁营,又隐藏着多大的能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