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观兵威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观兵威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在霸州易州到手之后,大宋军马步步为营,一边修筑工事一边前进,沿途毫无阻拦。

如此快的速度,宋军就逼近了涿州,韩世忠亲率十万主力西军居左翼,宗泽率领五万稍弱的河北军马居右翼,胜捷军为后军,摆出了好大的阵势。

各路宋军的轻骑哨探,甚至都渡过了高梁河,嚣张地在金辽战场的外围刺探情报。这里现在就是四战之地,大家的目的都很明确,谁都不愿意藏着掖着,就是拿下幽燕,把将来战与和的主动权握在手里。

小规模的冲突也不是没有发生,宋金之间的哨探相遇,互射两箭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大规模的遭遇战,还没有发生,女真人现在还不是很张狂,难得保持了一丝克制。

涿州城内的契丹守将,乃是燕王耶律淳的心腹,这厮根本就不可投降。

而且涿州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这里乃是燕地重镇,在唐时称为范阳,乃是有名的军州藩镇。

历代节度使修葺加固城墙,让涿州颇为易守难攻,若非离着燕京城有些远,还有五道河渠阻拦,耶律淳肯定不会抽调走大部分的守军。

杨霖数次派人,和涿州城内的萧干联系,都被他驱逐出来。萧干乃是奚族六部大王兼总知东路兵马事,是奚人的王。

奚人是鲜卑语音译,为今蒙古语“沙”的意思,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

在契丹国内,奚人一向占据了很大的权利,最早的奚人军事实力与契丹旗鼓相当,有时还稍过之,被唐并称为东北“两善”。原来“好与契丹战争”的奚族,在847年脑袋发热开始反唐,被按在地上彻底打断了气,大唐扶持下的契丹人趁火打劫玩得很溜,抓住机会开始了对奚族的掠夺。

后来契丹出了一个耶律阿保机,几次亲征打得奚族不敢复抗,只得举族臣服,从此奚族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变成契丹贵族统治下的一个部族。

但是奚人毕竟是个大族,在这以后,契丹贵族对他采取“抚其帐部,拟于国族”;将奚王府所统奚众与契丹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同列为四大部;允许奚五王族“世与辽人为婚。

萧干现在就是涿州的守将,他的身份之高,不下于耶律大石,仅次于耶律淳。手底下又有奚人的将士,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自然不想早早投降。这大辽的江山即将破碎,各路豪杰纷纷登场,女真人不过才两万不到的战士,就敢起兵反辽。

奚人如今占据大州,精兵数万,为何不能乘势而起。萧干浑然不念渤海人的下场,只是想着恢复奚人的王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奚人的国家。

杨霖陈兵在涿州城外,未尝没有威逼的意思,让你萧干看看,老子兵强马壮,不投降是死路一条。高柄已经到了容州,只要容州被他拿下,涿州就彻底处于包围圈内,到时候看你如何折腾,也不过是一头困兽。

和奚王萧干不同,当地的豪强都是些识时务的人,他们的实力也无从支持他们生出不该有的野心,杨霖领兵到了之后便纷纷举族来投,他们心中有底,自己早就和宋军统帅联络过了,并且获得了会受到保护的承诺。

果然宋军进了燕地之后,对这些已经联系过的秋毫无犯,并且还十分照顾。

能有这么多人来投,杨霖的身份帮了他大忙,首先这不是一个武将,他是当朝少宰。

这个人若只是武将,纵使他是北伐的统帅,这些人也不信任他,因为武将做不了朝廷的主。

武将答应自己的条件,能不能施行,是要打一个问号的。但是当朝少宰就不一样了,这是宋廷中的顶级文官,说话的分量自然更重。

杨霖没有待在霸州城,而是不顾大家的反对,亲自来到城外的军营。

三军统帅,在这个时候,有必要为燕地豪强吃一颗定心丸。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我杨霖不是缩手缩脚的人,大宋军马不怕跟任何人打仗。

现如今女真人气势如虹,很多人都抱着开国之功,混一个元勋贵族的想法,投奔到势不可挡的女真人军中。

就在靠近宋朝边境的地方,都有许多豪强不愿意投奔大宋,可想而知在燕京以北,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相信兵强马壮战绩惊世骇俗的金国。

越是如此,杨霖便愈加厚待那些投奔大宋的,往往是礼遇甚重。

昨夜刚又下了小雨,廖峭生寒,一抹淡阳洒在人身上,没有丝毫暖意,仍是冷意沁骨。

杨霖身上穿着一袭湛蓝锈金的玉带官服,彰显自己的身份的同时,也让这些前来投奔的豪强们安心。

大军驻扎的地方,一马平川,营门口一百多个威风凛凛的锦衣亲卫,捉刀而立。

杨霖在营中设宴,款待来投的各路豪杰,也让他们和大宋的军将们认识一下。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势必会在他们土生土长的地盘上,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血战,除非劳师动众的女真人突然撤兵,不然双方的争夺不会停止。

杨霖乃至整个大宋,对幽燕之地是势在必得,这一回是绝对不会退兵的。

也就是现在还有个耶律淳,夹在两强中间,算是个缓冲罢了。

耶律淳和他的契丹兵马一败亡,就是宋金之间,兵对兵,将对将的交锋了。

隔壁的帐内,一群群穿着各色盔甲的侍卫,护送着各自主人出来,纷纷到杨霖跟前行礼。

杨霖笑着和他们一一寒暄,无非是问一些燕地的民情,说几句流落国外,辛苦了之类的。

大宴开始的时候,杨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不停地张望。众人不明所以,也不敢问,毕竟才刚认识没多久。

眼前的人虽然年轻,已经是大宋顶级的文官了,将来大家还要在大宋立足,这就是天然的大腿,必须趁机抱瓷实了。

不然等他回去汴梁,哪里还有自己这些地方豪绅轻易见到少宰的机会。

就在这大帐外面的军营中,两条长案左右分开,上边放着些酒水、酒杯,旁边各放着一些凳子。

众人落座之后,每两个小兵抬着一只羊,将长条上摆满。

杨霖笑吟吟地说道:“来,军中不甚方便,来日到了汴梁,我请你们尝一尝故国风味,这次就将就一回,诸位请用。”

众人纷纷拿着小刀切肉吃,到有一些异族风范,所谓的分麾下炙,就是这等场面。

新来归附的众人,对杨霖不甚熟悉,就是偶尔听到过一些关于他的趣闻。

吃了一会酒,他们慢慢发现,这个少宰的架子其实不大,看上去吓人实则颇为和善,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偶尔还会开几句粗俗的玩笑,更显得平易近人。

大家慢慢放开,说一些效忠的话,有的难免带了对杨霖个人的表忠心,没有这种他也不喝斥,只是笑着加一句“主要是为了官家,为了大宋”。

酒酣耳热之际,突然一阵鼓声大作,呜呜的角声响起,在这平坦宽阔的大地上,格外的嘹亮空远。

众人大惊失色,打翻了不少的酒杯酒坛,杨霖站起身来,笑着说道:“诸位勿惊,涿州不肯归降,抗拒天兵,今日趁酒且随我看将士打涿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