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燕京城内,耶律大石的大帐,仍然设在原地。

燕王死了,在出征前他就杀掉了自己全家,不想让他们沦为女真人的奴隶,受尽凌1辱。

从那之后,耶律大石没有踏进燕王府半步,大帐前帐后,顶盔贯甲的亲兵捉刀侍立,将这里围得森严。

帐内燃着一堆篝火,耶律大石脸色沉郁,身为文武双科状元,被辽人寄予厚望的他,现在却是报国无门。

想要为契丹而战,还得求到宋人的头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名将的悲哀。

火光照耀在耶律大石的脸上,他伸手用锋利的小刀削着羊肉,帘门掀开一股冷气吹了进来,一个亲兵抱拳道:“大石林牙,城外的鹰送来了书信。”

耶律大石接过来,展开读完,随机丢在了火上。一股火苗之后,信已经成了灰,耶律大石起身道:“走,去城上看看。”

几十个亲兵紧紧跟上,随着他来到燕京城头,女真人自从被燕王拼死偷袭之后,一直没有组织大规模的攻城,反而报复性地在燕地屠杀村落小镇。

耶律大石稍加思索,边得出了结论,完颜吴乞买定时伤重南难愈,但是一定没有死。不然的话,以完颜吴乞买在女真中的地位,鞑子们肯定已经撤兵了。

可惜了燕王殿下临死一击,竟然也功败垂成,耶律大石心中十分希望燕王耶律淳才是这大辽的帝主,带着契丹人重振雄风。而不是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耶律延禧,那个将祖宗基业败了个干干净净的昏庸君主。

令人绝望的是,现在自己想要辅佐那个昏君,都成了一种奢侈了。一股无法言喻的悲愤,激荡在耶律大石的胸口,让他几乎要呕出血来。

古往今来所谓的英雄气短,也不过如此...

燕京城内,无数的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守城这么久外来物资进不来,城内的汉人还好,平日里懂得积蓄粮食,攒东西是他们骨子里的天性,可是契丹族的人早就饿的眼冒绿光了。

城楼上一片狼藉,满地的血污浸淫在城墙上,让整个城墙显暗红色。

将士们东倒西歪,疲惫不堪,看见他上来,强行支撑着身子站起来,两眼无神地看着他。

这个城里的人,已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他们都是一群天之弃子,普天之下只有燕京城是他们暂时的安身之所,否则出了这座城,到哪都是敌军。

辽人视他们为叛逆,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宋人从盟约上占了幽燕十州,自己这些人就是他们接管城池的障碍;女真恨不得屠尽自己这些残兵,为他们的二大王完颜吴乞买报仇。

耶律大石惨笑一声,道:“宋人已经答应从中斡旋,保我们重回云州府,为陛下效力。大家再坚持几天,等着宋人来接管城池,俺耶律大石带你们去云州。”

突然之间,城头上的人恢复了一点活人应该有的精气,全都紧张地看着耶律大石,生怕这是自己出现的短暂的幻觉。

不管云州府有多难,至少还是有一点希望的,比在这里等死要来的好得多。

看着众人的反应,耶律大石是真的死心了,这里的人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战斗**。燕王带着满城精锐,做了一次玉石俱焚的偷袭,现在看来是伤敌一千,自损好几万。

幽燕之地最善战的辽人子弟,已经全部殁于此役,在幽燕从此不会有辽人的立足之地。

他转头望向南边,天空澄净高远,连日的阴霾终于散去,艳阳高照幽燕大地。

希望那个宋臣杨霖,能够说动陛下,允许俺耶律大石,回去云州为国效力。

涿州府,杨霖已经集结大军,让宗泽率领几十万的民夫加固城防,以免女真鞑子来攻。而他自己则准备率兵北上,渡过高粱河,去接受燕京城。

不拿下燕京城,在幽燕之地的功劳就等于是零...

只有进到了燕京城,就算其他军州还没打下,在朝中那也是收复幽燕的奇功了。

战争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是自己从去年秋天就离开汴梁,准备这场大战,说起来时间真的不算短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必须尽快收复幽燕,回到汴梁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自己去做。不然的话,这冒着天大的风险拿下的疆域,还是会有可能被朝中的那些鸟人给败坏掉。

好在自己手里,有几员独当一面的大将,守住幽燕还是问题不大的。不管是宗泽还是韩世忠,都可以胜任这个角色,甚至在守城打仗和经营幽燕兵马上,他们远比自己要出色。

杨霖虽然常常自诩兵圣,但是他一直对自己的水平十分有数,就是个勉强合格的统帅,相比于带兵他更擅长带将。

涿州城因为萧干的自刎,没有受到太多的战火摧残,只有城墙那里被巨石砸的有些残破。

城中百姓,慢慢地也敢出来了,新奇地看着宋人的军队和民夫。几百年前,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前,他们都是同乡...

汉家风貌已经百年不得见,依然有着很大的相同的地方,这种刻在骨里的民族性,很快就会觉醒,并且慢慢地和大宋的汉人们重新回到一个轨道上。

大宋的民夫和军队涌入,让这些城池的居民开始和他们做一些买卖,来维持生计。宋人带来的粮食,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战祸带来的饥荒。彼此间几千年的衣着、言语、文化和习俗上的共性,让这些燕地汉人对大宋的戒心慢慢消解...

南边边境上,被大宋收回的军州,慢慢恢复生气的同时,北方却是一片人间炼狱。

女真鞑子,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军粮,只是分兵四掠,打破坞壁堡寨,筹集粮草,裹挟精壮。转眼之间幽燕高粱河以北就生灵涂炭,一片哀鸿!

女真哨探巡骑,彻夜都在,如同一群群的恶狼,到处劫掠。许多燕人坞壁,或是无所防备,或看到女真鞑子就已丧胆,纷纷告破。一处处火光升腾而起。成千的百姓为女真鞑子用大绳拴上,如犬羊一般驱赶。或者驮运掳掠来的粮草,或者拆干净了他们原来赖以避寒的房舍窝棚,运来材料搭起马棚。

不知道有多少汉家百姓哭喊震天,苦苦挣扎,在女真鞑子驱赶下挣命。也不知道有多少契丹人,就在这一两天之内,被鞑子驱赶杀戮死在了荒野上。

而女真鞑子往来驰奔,驱赶屠戮为戏,不时传出粗野的笑声,便如地狱门开,鬼怪横行。

乱世之中人不如犬,碰到这些凶蛮挑起的乱世,更是比一般的战祸惨痛百倍。

以高粱河为界限,南边的骄阳,正慢慢驱赶阴霾,燕地的阴云不知道何时能够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