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杨霖不是任人摆布的人,从来都不是,以前挡路的人也都一一清除了,如今皇帝六道诏令,要把他从战场上召回汴梁。

而汴梁城内,倒杨大计轰轰烈烈,所有人都乐于在这个昔日炙手可热的权臣身上踩上一脚。杨霖在汴梁那点小势力,几乎全都被构解个干净,和他有关的官员全都贬黜出京,包括德高望重的右相张商英。

当杨霖真的回来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整个大宋近乎变态的把所有重心倾斜到汴梁,无数的权贵争斗也都集中在汴梁这个城内,没有人关心开封府外的地方。大宋立国百年,一向是在汴梁得势的人,就会掌握整个帝国。

在那些纵横南北的京外之地,没有人注意到杨霖的势力已经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就算有他们也是红着眼看到四个市舶司,看到了万岁营的车马行和漕运船队,看到了那白花花的银子。

至于宋江和韩世忠的兵马有多能打;西军将门被拆分,这支大宋剩余的唯一能打的野战军派到了境外的契丹国内;西北蛮族对杨霖的信服...这一切都没有人关心。

夜深到了五更,杨霖心中也很难受,昭德坊的情况还不清楚,这么多禁军包围之下,高俅不点头自己的人马也冲不出去。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阿爹他得到消息,提前回来了,就算他提前回来了,也不知道能护住多少人。

宋江站在这寝宫之中,也是心潮澎湃,曾几何时他只是郓城县一个小吏,哪里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慢慢走进杨霖身边,拨开层层的侍卫,宋江低声道:“少宰,已经过去这么久了,高俅那厮要是不点头...”

杨霖丝毫不避讳在场的赵佶,沉声道:“高俅点头,撤走的也有限,早晚还是要打一打。完颜希尹区区五六万人,就搅的地覆天翻,我们精兵猛将不下十万,刚刚把完颜希尹打得溃散,有什么好怕的。”

这话不仅是说给宋江听,也是说给龙榻上面色苍白的赵佶听。

几次三番的破坏自己的大计,杨霖已经失望透顶,不能再让这个昏君拉着整个汉家文明给他陪葬。

殿外的大街上,西北精骑围绕着艮岳来回转动,数十万道目光盯着他们。禁军上下,都目睹了东华门外的一场血战,双方的实力不是一个档次的。

禁军军将们此刻也乱成一团。这些所谓军将,胆气比文臣士大夫还要不堪的居多。多年承平富贵,大宋朝廷对待禁军的态度很奇怪,没有对士大夫的优容礼遇,却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底气。

这也酿成了禁军行事,全部出发点都是为了这个团体的利益。如果说文臣士大夫团体行事多少还要考虑那么一点这个名义上君王与他们共治的江山。而大宋的制度,就将这些居于腹心之地的都门禁军武将团体,完全养成了这个依附在这个这个国家上面敲骨吸髓的寄生虫。将这个国家完全拖垮,也在所不惜!

养着六十万毫无战力的京营禁军,实际上已经是大宋冗兵弊端的大头,拖累垮了这个帝国。这些禁军军将,很多都是从大名府逃回来的,人心完全纷乱成一团。急切的互相商议着,却谁都没有个主意。不时有人仓惶的张望左右,仿佛在做立刻逃命的准备!

终于,在万众期待中,殿帅高俅的车架来了。

禁军将领全都抻着脖子,翘脚往道路中间看,只见高俅身穿太尉袍服,身边尽是些带甲之人。

将领们全都屏气凝神,生怕高俅这厮突然下令厮杀,眼前这群贼配军鸟大汉一个个铁疙瘩一般,比前番碰到的女真鞑子还骇人,高俅可千万别想不开啊。你就是自己相死,报效官家,也别拉上大家垫背。

高俅来到殿前,跟着杨戬一道,对诸位禁军的将领说道:“本官进宫,先去面见官家,尔等约束将士,不要再起冲突。大家都是大宋将士,切莫同室操戈。”

众人纷纷放下心来,对高俅的大智大勇交口称赞,杨戬在一旁冷眼观瞧,心中暗道就凭这些货,也难怪在大名府输地那么惨。

高俅跟着杨戬进入寝宫,赵佶见到他来了,稍微有些心安,哭着道:“高爱卿,没想到还能与爱卿活着相见。”

高俅挤了几滴眼泪,他对赵佶是有感情的,不过也不至于让他豁出命去。

“官家切勿忧心,如今奸贼梁师成已死,有少宰在,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赵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浑身剧烈的颤抖着,如在梦中!

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太尉,从一个书童出身的家奴,提拔为大宋殿帅的臣子,他也背弃了自己。

赵佶在这个时候,可谓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句话也不敢说。

杨霖轻笑一声,站起身来,道:“来人呐,为官家铺好笔墨纸砚。官家,如今为安定汴梁内外,需要一封诏书,臣来念,您来写。”

赵佶浑身无力,如同一只提线木偶,眼中无神,手脚虚浮。高俅的背叛,给了他致命一击,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

---

艮岳外,面对着禁军将领,嗓门最大的花荣被派出来宣读诏书:

“圣谕:朕以德薄,至生兵祸,用人不淑,使梁师成等辈把持朝政,祸乱纲常;女真南下,生灵受戮,百姓遭殃。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越王赵偲,品行端方,深孚人望,天下归心。今当禅位于越王,朕即避居艮岳,潜心修道,不问世事。朝廷锄奸扶正之事,尽付与燕国公少宰杨霖,钦此。”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叹声,这他娘的连皇帝都要换了。赵佶登基一来,其实已经慢慢失去了人望,但是权柄却也越来越重。就算是宰相的废立,也是随心所欲,大宋的帝王就没有比他更集权的了。

如今骤然扶起一个越王来,他根本就是毫无根基,还不是傀儡一个。杨霖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了,但是想要反抗,却怎么都鼓不起勇气来。

而且赵佶的恩德,全部都给了他的几个近臣,他从端王登基到现在,没有丝毫的恩典施舍于百姓和禁军。除了他自己,就是梁师成、高俅、王黼这些近臣沾了光,但是这些人死的死,叛的叛,谁愿意为赵佶拼命。大家想的,也不过是自己的得是利益罢了。

禁军将领们还在犹疑不定的时候,花荣读完之后,在他身后一个魁梧将军跃马而出,大声道:“全军听令,到王府迎新君登基,但有反抗,格杀勿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