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后立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后立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都尉府,衙署的内堂,成堆的卷宗几乎要把殷慕鸿给埋了起来。

杨霖的两脚搭在桌案上不住晃动,看得正在禀事的陆谦有些头晕。

“少宰...幽燕官吏,全都是新启用的...少宰,能不能放下脚去?”陆谦忍无可忍。

杨霖将脚放下来,说道:“继续。”

“河东的局势就复杂许多,那里久经战乱,有一批根深蒂固的豪强世家。即使在五代胡乱的时候,那些胡人也须得倚靠他们才能站得住脚。”

杨霖沉吟道:“这个无妨,我们在河东的布局,也足够应付,现在最紧要的,依我看来还是江南。”

这时候一直埋在书堆里的殷慕鸿,站起身来,道:“少宰所言大有道理,江南十府巡按,紧要处不下汴梁。张叔夜一个武将,文职最多做过知府,岂能胜任。下官这里有一个绝佳人选,还望少宰考虑。”

“谁?”

殷慕鸿一拍胸膛,道:“正是下官。”

杨霖沉吟片刻,汴梁这边是没啥大事了,都尉府的刀不可谓不利,快刀斩了一个月,剩下的让缉事厂慢慢收拾也未尝不可。

殷慕鸿一见他低头思考,心里顿时希望满满,一般少宰不同意的事,刚说出口就被骂了。

厮混熟了,众人也摸清了杨霖的脾气,他骂你没事,关系越好才越常见他说脏话,最怕的就是他无缘无故对着你笑吟吟,一天之内必有祸事。

满怀期望地看向杨霖,可惜杨霖张嘴之后,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复。

“一文一武,刚柔并济,你去江南不能当巡按,不然是火上浇油。那群人现在最恨的,恐怕就是你,连我都得排在你后面。”

殷慕鸿无奈地点了点头,自己充当刀刃,杀人无算,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名声。

杨霖呲牙一笑,道:“正好,我就趁势再弹劾你一次,都尉府去江南好了。”

殷慕鸿脸色一苦,杨少宰这是顾全名声,再拿自己刷名望,洗白自己。圈中人自然一个字都不信,但是几年之后血液干涸,残敌尽灭,出几本书粉饰一遍,再造大宋的杨少宰身上可没有半点血腥。

杨霖上前道:“你放心,只要有我在,还愁你没有出头那天。苏州有一间同乐园,是朱勔倾力建造的府邸,豪奢处堪比艮岳。当年我把它收入囊中,实指望击溃女真之后,功成名就退隐致仕,在苏州同乐园颐养天年。如今我把这个院子给你,你多娶几个美人填房,我杨霖不倒,早晚给你殷家一个与国同休的富贵。”

殷慕鸿长舒一口气,抱拳道:“下官知道了,江南比之汴梁,能难到哪里去,再杀一遍就是了。不过少宰说话也忒拿下官不当人子了,这女真崛起的时候,朱勔的尸骨只怕已经消为泥了。”

杨霖似笑非笑,道:“我赤阳真人嘛,未卜先知还不是小菜一碟,实不相瞒,我早就料到女真崛起了。”

陆谦在一旁看着,心底稍微有些触动,他和殷慕鸿对视一眼,突然呆立当场。

若是杨少宰所言属实,所有奇怪的举动,都找到了答案。

他的一些布置,确实在当时看来毫无根据,完全就是乱弹琴,但是女真崛起之后,就成了一招招秒棋。

殷慕鸿的目光突然热切起来,若是天命在此,与国同休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什么江南巡按,什么高官厚爵,都不再重要。殷慕鸿突然很想去找许叔微,让他开一些可以保妇人生育的药物,给自己的女儿送去。

杨霖哪里想到,自己随便一句话,引出了手下这么多想法。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革除弊端,大宋的弊端是秃子头顶的虱子,就看有没有这个魄力和强横的实力,来对抗来清洗了。

杨霖离开之后,殷慕鸿拎着袍子三步并两步,一路小跑追上了陆谦。

“陆虞侯留步。”

陆谦的官位一直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谁也不敢小瞧了他,很多时候这就是杨霖最亲信的人,把自己的命交到了他的手里。若是有人能买通陆谦,取杨霖的性命就是易如反掌,当然这几乎不可能。

“殷先生,何事?”陆谦回头问道。

“陆虞侯到了昭德坊,托人给我那女儿带句话,就说她爹思念深切,让她择日回来一趟。”

殷浅浅因为跟着杨霖的日子长,在昭德坊内地位颇高,陆谦当然乐得帮忙。

陆谦咧嘴一笑,笑的殷慕鸿十分不好意思,他压低了声音道:“杨少宰并非凡人,你我有时候,不止是需要听令行事。该做的,即使少宰并未授意,也得想在前头。”

陆谦脸色一正,道:“殷先生,你智谋深远,陆谦不过是一介武夫,还需要先生多加提点。”

“好说,好说。”

---

羊宜咩城,百官出城门,跟随云贵南路宣抚使方七佛,来送张叔夜去江南述职。

方七佛从麾下乌蛮三十六寨的将士中,挑选能战善战的两千人,护送他去到江南。

这个昔日的乱贼大将,一脸的人畜无害,看上去呆呆的,送别好友张叔夜,甚至还有一丝腆然。

“嵇仲兄此番赴任江南,叫人好生羡慕。”

张叔夜哈哈一笑,道:“小七你镇守这大理故地,才是让人眼馋,此地山水可堪入画,人物钟灵俊秀,有朝一日退隐,愚兄必来此地安享。”

挥手告别之后,一行两千余人,慢慢踏上北上的道路。

大理国的道路崎岖难行,一度成为中原王朝向南扩张的最大阻碍,这些人的速度也快不到哪去。

在他们身后,还有一小队人,是方七佛派去汴梁送礼的,准备了一些大理的风物。

大理被段正淳的疯狂报复,搅得血雨腥风,杀得天昏地暗,到了这个时候在方七佛手里,正在慢慢恢复。

段正淳将大理段氏百年的怒火,全部倾泻在当地的土司身上,一来确实有泄私愤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交给大宋的投名状。

在大理把名声搞得越臭,得罪的人越多,在汴梁段家满门就越安全。笃信佛教的段氏,真的狠起来,杀得菩萨也闭眼。

方七佛主政如今的云贵南路,也就是以往的大理之后,谨遵杨霖的授意,打压侥幸逃过一劫的土司,扶持土人反抗,一步步瓦解千年的格局。

乌蛮三十六寨,已经名存实亡,很多战士和土人只认方七佛,而不知道自家的土司。

这次朝廷施行裁官政策,大理是仅有的几个没有受到波及的地方,这里的吏治算是从零开始的。

杨霖有心在这个空白地带搞一个试点,先从云贵西路开始,试验州府郡县的就地取士。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裁官的背后,必然是新的取士制度。

汴梁的杨霖大手一圈,一场改革即将出现在这苍山洱海覆盖的土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