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大理国本来有八府、四镇、四郡。

如今几乎是保存了八府,另设一个曲靖府,统辖大理三十六部。

八位知府,全都是杨霖从汴京调来的文官,在这块久离中原的土地上,试行将来会推及整个大宋的新政。

羊宜咩城,杨霖的别院内,八位知府齐聚于此。

距离推行新政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众人各自带着本府的一些干吏来此。

“不错,总的来说还是顺利,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本官坐镇此处,就是为了帮你们排忧解难。”杨霖听了众人的汇报,兴高采烈,意犹未尽。

不同于死气沉沉,腌臜肮脏的大宋汴梁官场,此地充满了朝气和希望。

所有的官员都畅所欲言,在远离权力中枢,甚至远离故乡的异族土地上,没有勾心斗角的算计,没有尔虞我诈的心计,大家齐心协力就为了完善新政。

这一批官员,都是杨霖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人,他们都曾在延庆观下的学堂待过,饱受杨学的务实思想熏陶。

腾冲府知府刘思远起身抱拳道:“少宰,此地兵马,多为乌蛮三十六寨的土兵。这些人毕竟都是曾经土司领主的私兵,若是暗中有人撺弄,我们只怕会措手不及。不如从别的地方调兵,来到大理镇守,也算是有个威慑。”

杨霖仔细一想,大有道理,这里都是乌蛮兵,难保不会有人起了异心。

“方七佛,以我的口吻写一封调令,调苏庇蕃兵五万人来大理。江南厢兵,不堪大用,我们早晚要裁撤掉。至少也得改换军制,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先把大理试演好再说。”

新政包含新的军制,这一项改革尤为重要,最难办的就是精兵、强兵政策,势必触动一些武将的利益。还有就是厢军卸甲归田之后,如何安置的问题。

杨霖轻轻招手,让方七佛上前,道:“既然有蕃兵来,等到蕃兵到了,你马上把乌蛮兵马,往交趾边界堆积。”

“交趾李朝的人,向来跋扈,屡犯我城池,在边境增兵,只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杨霖眉毛一挑,不悦地道:“老子兵强马壮,在自家地盘调动兵马,还要顾及他人的感受,简直是笑话,增兵!”

方七佛点了点头,心里已经开始谋划商议出的计策了,看来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交趾李朝现在的局势了。

若是扶持一方,也要这个李朝有两股势力才行,不然他们铁板一块,还真不好凭空扶持出一个来。实在不行,只能是寻找野心勃勃又不甘平庸落魄之辈,由他们带头挑动百姓造反,将交趾搞乱了。

“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杨霖环视下方,发现大家都已经起身发言过了,便笼统一问。

没有人应答,看来是都已经把现有的问题提出,杨霖转头问道:“都记下来了么?”

在他身后,四个小吏齐齐点头,表示都已经记录在册。

杨霖点头道:“我会逐条核查解决,每个府都会去一趟,你们回去之后继续安心执政,修葺城池,划分田产,劝课农桑。大理此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四季如春,若是开发的好了,也是一个鱼米之乡。”

众官吏纷纷起身,拜别杨霖之后,走出大殿,各回州府。

---

杭州城,张叔夜到来的第三天,就将江南各府厢兵将领聚集,清查厢兵花名册。

不查不要紧,这一下就戳破了厢兵的泡沫,江南十府厢兵九万人,竟然有七成是空饷。

张叔夜按压住消息,在都尉府的护卫下,在衙署内七天没有出门。

早有密探纵马,将消息送往大理,杨霖的案上。

江南的武将都知道新任的江南十府巡按在大理清点了厢兵花名册,但是却一直没有动静。

人心惶惶之下,众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畏罪自杀,有人佯装无事,有人来回奔走...

可惜张叔夜的大门一直紧闭,几千个精干的将士严阵以待,巡按衙署外来回巡视的侍卫通宵达旦,彻夜换防,不留空缺。

凡是此时前来拜谒的,一律不见,承平百年的江南,一时间气氛空前紧张起来。

衙署内,久不露面的张叔夜,正在和殷慕鸿对桌而弈。

这两个人都是个中好手,一场厮杀下来,棋盘上惨烈异常。

“哈哈,这一局算是和棋如何?”张叔夜笑道。

殷慕鸿料想谁也赢不了谁了,便摊手道:“也只能如此了。”

“这棋盘上可以握手言和,但是江南这局势,只怕不能善了。”殷慕鸿轻声问道,眼皮都不带抹一下的。

张叔夜一看,就知道他早有定计,这个人是杨少宰的心腹,亲近无比的人,据说女儿也是杨少宰的爱妾。

他的意思,很有可能也会是少宰的意思,张叔夜无意在江南大开杀戒。

大宋弊端在他看来确实严重,但是少宰的所作所为,有些矫枉过正了。

哪有这般杀戮的,这不是暴君所为么...有一些人,应该是可以劝回正道的吧。

生怕眼前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都尉府提举再举屠刀,张叔夜试探性地问道:“依殷提举看,此事该如何处置?”

“哈哈,殷某不过是一个小小提举,如何敢妄言如此大事。”

“殷兄何必过谦,谁不知道你是少宰的智囊一般的人物,还望不吝赐教。”张叔夜笑吟吟地问道。

“此事须得这么琢磨,你看京营禁军,他们的毛病不比厢兵少,甚至是远远大于厢兵。禁军将门世家,比江南武将更为胆大妄为,少宰是怎么做的?

他把禁军世家连根拔起,但是却施恩于六十万兵户。这些饱经禁军世家压榨的军户、军属,都从奴役中被解救出来。强者依然为兵,待遇十倍于前,弱者也有个生计,不再为人牛马。今日之事,对江南厢兵,是福不是祸啊。”

张叔夜将棋盘收好,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完了,对厢兵不是祸,那么对造成厢兵这般局面的文官武将呢,只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