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老哥,什么事这么心急火燎?”

杨霖头发湿漉漉的,一边进来一边问道,杨戬扶着椅子想站起来,被杨霖按住肩膀。

“老弟,你可算是回来了,老哥我已经按不住了。咱们的官家,他要退位禅让。”

“什么?退位禅让?”杨霖皱着眉头道:“半年之内两次禅让,这不是拿社稷当玩笑么?不行,绝对不行,再说也没有人比他合适了,官家乃是神宗皇帝之子,哲宗之弟,天潢贵胄,正堪大位。”

杨戬苦笑道:“咱家如何不知,可是咱们这位官家,一心就是想着退位,想要把皇位让给定王赵桓。”

定王赵桓,也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宋钦宗,当了一年皇帝,却做了三十年的俘虏。

杨霖沉思片刻,道:“此事万万不可,两易皇位,势必会引起人心浮动,再加上定王年幼,如今国中不乏阴谋复辟之人,云州河内尚未收复,女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不能冒这个风险。官家那里,我择日就去劝谏一番,总要他去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杨戬点了点头,抿着嘴叹道:“你可得抓点紧,老赵家都不是常人,寻常就能搞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来。”

听着这老哥的话,杨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老哥放心,这皇位他上去不容易,下来更难。我们不点头,官家禅位不了的。”

杨霖现在有这个自信,禁中被自己围的跟铁桶一样,封闭消息也就是一声令下的事。别说你要禅位了,只要自己摇一摇头,皇帝连把命令传出宫都难。

把杨戬送出门口,杨霖阴沉着脸,回到内院。眼下是最紧要的时间,谁做皇帝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要添乱。

大理的试演十分成功,接下来要推广到全国,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

届时,将会有无数的人跳出来反对,他们都是现行政策的既得利益者。这些家族经过百年的积累,早就是一个个庞然大物,他们无可避免地会拧成一股绳,和自己为敌。

回到书房内,杨霖往自己的软塌上一躺,开始静静思考。

在大宋推行新政,究竟是从哪一步入手呢,自己这次改革可以说完全颠覆性的,究竟哪些人是可以拉拢的,而哪一些又是铁了心会跟自己斗争到底的。

这项艰难的改革之路,必然是在开始时候最为棘手,一旦自己起头开展之后,就会有无数人前赴后继,为新政效力。

杨霖眼睛睁开,大声道:“来人呐。”

书斋门吱呦一声,徐赛月从外面进来,穿了一身粉色袄裙,脸蛋红扑扑的,杨霖伸手一摸,冷的冻手,用手暖和着她的双颊,嗔怪道:“以后不用在外面等,都到书房内,别闹太大动静就行。”

徐赛月笑着点了点头,仰着小脸道:“就怕搅扰到大郎的正事呢。”

杨霖眼珠一转,道:“就在我的桌案旁,摆上三张小几,你们几个识文断字的,没事坐在这帮我写写画画。”

那蔡京老儿,当初在明堂被皇帝特批,可以带侍女办公。一群活色生香的“秘书”陪伴处理政务,什么事只需要动动嘴皮就行,不知道多潇洒,杨霖可不止一次眼红牙酸。

自己没到那个年龄,在明堂肯定不能跟他一样搞,在自己的书斋总不过分吧。徐赛月只觉得杨霖心疼她,芳心甜甜的,坐到杨霖的大腿上,把脸贴在他的胸口。

杨霖手指缠着青丝,继续说道:“让芸娘找人,帮我做一个大的纸板,要足够大。”

---

冬夜格外漫长,都已经是五更天,还是漆黑一片。

昭德坊内早就忙碌开来,府上的主人回来了,再不复以往时候的清闲。

几个侍女端着洗漱的瓷盆和皂角,伺候杨霖起床之后,就是准备前去早朝。

少宰杨霖回京之后,第一次早朝,万众瞩目。路上杨霖从马车露出头来,问道:“陆谦,去幽燕调兵的人,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陆谦想了想,道:“少宰,咱们走到半路,就派人去了。以快马脚程来算,不出几日就该回来了。”

杨霖点了点头,把车帘放下,若问自己的第一步是什么?当然是加强汴梁的武力,来应对可能会发生的所有情况。

杨霖这一次,从幽燕调回一部兵马,总共不过一万人,加上脱胎换骨的京营禁军六万,还有一万西北各族兵马,总计八万人。

这八万厮杀汉,人数虽然比之原本的六十万禁军,大大的缩水了。但是战力不知道高出多少个档次。改革注定是荆棘遍地,困难重重的,甚至有可能会有危险。若不是有这些将士护体,杨霖还真不敢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干一番。

所有人都在等这那一声惊雷,将整个大宋惊动,果然杨霖没有让他们失望。

少宰在大理试演新政之后,进京的第一次出班奏事,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我大宋州、府如牛毛,军、路似砂砾,官员冗杂,入不敷出。臣提议,废除原本中原州县二级制,废除西南各族杂居处的羁縻制度,划全国为九省,秦陇、山东、河北、两浙、江西、荆楚、川蜀、岭南、云贵,外加大理、吐蕃、西域三个都护府,特设开封府为京畿省。如此一来,大宋一十三省,各派正三品总督一员,署理军务;正三品巡抚一员,主理民政。

省以下的各府设知府一名,各州设知州一名,皆为正四品,辅官有同知、通判等,掌一府政务,包括治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

府、州下有县,各县设知县一名,正七品,辅官有县丞、主簿等。

除此之外,不再多设官吏,五品以下官员年至五十而致仕,不得羁留官位。”

一言既出,满殿哗然,就是他的拥趸都有些跟不上。

马扩迈步出列,高声道:“臣附议。”

这一嗓子,惊醒了还在品咂的杨霖心腹,众人纷纷出列附议。

张商英等人,早就知道了这些,事实上这一条条的,都是杨霖画出大概框图,大家齐心完善出来的。

大庆殿上,赵偲听得云里雾里,对于他来说,军国大事显得那么晦涩难懂。

亲王出身的赵偲,甚至连大宋的行政制度,都不是很熟悉。

眼看满殿都是附议的,赵偲很开心地道:“既然如此,准卿所奏。”

一条五品以下,到了五十岁就要回乡致仕,不知道有多少的官员要提前告别官位。

这些人品阶不够,当然进不到这大庆殿,但是消息传开之后,应该会是哀嚎遍地。

在大宋当官,最好是当到死,因为宋官简直是太舒服了,尤其是进士出身的文官。

杨霖长舒一口气,站在大殿上,耳听的一片嘈杂吵闹,心里却一下轻松不少。

无论如何,这第一步是迈出来了,接下来的事就要铺设开,在广阔的国土上,来一场地覆天翻的改革。

---

艳阳高照,春风带寒。

枢密院白虎堂中放置着一个巨大的水缸,几条锦鲤张嘴吐着气泡,鼓着眼睛看着那个拿着鱼食却始终不扔下的‘二货’。

高柄如今是水涨船高,已经取代了自己的老爹,荣登殿帅之位。掂着手中鱼食,是不是侧耳听一下周围的动静,高柄心中暗自思忖:泼韩五不知道会派什么人来汴梁,若是这厮不要脸,自己跑回来了,这个刚到手的殿帅的位置还能保住么。

如今的殿帅,控制着六万禁军,虽然只是名义上,但是也足够煊赫,可以说是朝中最清贵的官位之一,自己年纪轻轻,坐到这个位置难免有些心虚。

泼韩五南征北战,倒也立下不少的战功,这厮该不会这么不要脸吧?

高柄长吁短叹地时候,外面传来手下的声音:“殿帅,幽燕马军统制呼延通求见。”

高柄脸色一缓,喜笑颜开,亲自迎了出来:“呼延将军何在?”

走到外面,只见一个身高如塔,健硕似山的大汉,满脸络腮胡,一副悍勇模样,站在院子内正在东张西望。

“哈哈,呼延将军,可把你给盼来了。”高柄满面春风,亲热地说道。

呼延通受宠若惊,没想到这高衙内当了大官之后,还不忘旧日的弟兄。自己和他在幽燕只是见过几次面,竟然也能被如此礼遇。

再想起那个泼韩五,处处打压自己,简直不是个人。

心中感动的呼延通,抱拳道:“末将见过高殿帅。”

“都是自己弟兄,客气什么,这次呼延将军回京,可是奉了少宰之令?”

呼延通点了点头,原来杨霖生怕韩世忠撂了挑子,自己跑回来圆他的枢密副使的理想,提前点名道姓地指派呼延通来京。

这一员悍将,是杨霖的心腹爱将,幽燕战场上几次雄姿太过惊艳了。有他在身边,自己就放心多了。

樊楼,雅间。

几个空酒坛歪歪扭扭散落在桌子周围,满脸通红的呼延通打了个酒嗝,端起酒碗,“来,衙内,再喝一碗。”

高柄脸色通红,连连摆手道:“不行啦,俺不行啦。”

呼延通哈哈一笑,道:“衙内,这次俺是看清了,什么人可交,什么人下作。没说的,俺这条命,以后就是少宰和衙内的。但有吩咐,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少宰?”呼延通突然惊叫一声,拍着脑门道:“坏了,少宰吩咐俺进京之后,先去见他,怎么一见衙内把这事忘了,这一回定要被他痛骂一顿。”

高柄喝得晕乎乎的,自己的殿帅位置保住了,只要韩世忠不来抢,自己谁也不怕。那泼韩五功绩大也就算了,关键是少宰的嫡系亲腹,从一个西军小卒提拔起来的,难免更加被信任一些。

他听了这番话,笑道:“别怕,我带你去少宰府上,保你无事,这个面子少宰还是要给我的。”

两个人勾肩搭背,除了樊楼,冷风一吹顿时醒了些酒意。

高柄稍微清醒一些,心中暗暗悔恨,自己一时激动干嘛个这个粗人喝这么多,这下跟着他一起去昭德坊,不是连自己也要挨骂么。

大话说出去了,不去又不行,高柄只能是硬着头皮,心怀惴惴地来到昭德坊。

花厅内,两个小丫鬟端上茶来,两个醉汉面面相觑,都有些发怵。

不一会,杨霖快步走来,身后跟着个丰腴妇人,杨霖一边走,一边回头嘱咐道:“几个帖子要在明日之前送到各家府上,一个也不能耽误。”

芸娘连连点头,进到花厅,扑面就是一股酒味。

“呼延通!你这贼厮鸟,怎地喝成这幅鸟样,不是让你进京就来找我。”

呼延通天不怕地不怕,此时也悻悻地低头,不敢说话。

一旁的高柄,也有些畏惧,但是牛皮已经吹下了,只能是仗着酒劲硬着头皮,说道:“少宰息怒,呼延将军和我许久未见,心中十分想念,他又急着赶路,一天一夜没有进食,下官便带他去吃了些酒菜。”

杨霖这才发现高柄,脸色稍缓,甚至还带着一些笑意道:“朝中事多,我都忙得乱了头绪,竟然没有看到衙内。既然你是是跟衙内喝的,我看在衙内面上,不与你这粗汉一般计较,下次再敢这般蔑视我的命令,教你去交趾推小车送军粮。”

杨霖十分器重高柄,别看他文不成武不就,但是关键时候特别好用,用对了地方堪比二十万大军。尤其是在处理宋辽之事上,这就是一张绝对的王牌。未来河内六个军州的收复,说不得得全赖此人。

呼延通如蒙大赦,咧嘴笑道:“俺再也不敢了。”

高柄没想到自己面子这么大,心中一暖,道:“少宰有何吩咐,我和呼延将军,定不会误了少宰的大事。”

“汴梁京营禁军外,其余两万兵马,我拟分为东西两营。东边由花荣统领,西边就交给你,你们只听我的调令。”

呼延通抱拳领命,高柄心中却已经开始思量起来,少宰前些日子把天捅了个窟窿,看来也不是完全不怕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