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五百六十章 万岁营大文豪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五百六十章 万岁营大文豪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一夜之间,荆楚、江南,遍地狼烟。

暴乱如火如荼,荆楚总督王霁组织全省官兵,围剿洞庭湖暴民。

此时新政的成效尽显,一省总督有足够的权力,调度整个战区的官兵,配合作战。

每日的战报,川流不息地送到汴梁,可是却常常前一道消息报告某城失守,下一条消息便是城已夺回,洞庭暴民四处流窜,根本无心亦或无力占据一城一地,所以看起来似乎只是流盗,产生不了什么大威胁。

明堂内,杨霖也终于不在家闲着了,他的脸色十分不好看。

每次一放松几天,就有大事发生,自己都快被折磨成神经病了。

“王霁派人来说,江南乱民和荆楚暴民之间,很多地方都有共同点,这次缴获的反贼武器,大多是同一个工坊锻造的。”杨霖扔了一块刀刃,道:“这做工不差,不像是小作坊的手笔。”

在场的官员纷纷上前查看,果然这刀刃十分的薄,而且比较坚固锋利。

白时中怒道:“此时显而易见,江南有人抑或说是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支援反贼。”

荆楚江南同时作乱,又有同一伙人在背后支持,这些人还有能力独自冶炼武器。非是江南大户豪门不可,杨霖眉毛一挑,说道:“有人贼心不死,想要咸鱼翻身。”

“各省总有些偏远郡县,是弥勒教和明教的乐土,那里的百姓极其容易被蛊惑,一旦入教就是些行尸走肉,为人驱使。”

杨霖说着看向徐知常,问道:“礼部通政司,要做好这些穷山僻壤的宣教,让百姓知道邪教的危害。”

徐知常一脸难色,那些地方连路都不通,如何宣教?

杨霖一看他这幅样子,怒从心头起,骂道:“这点小事还要别人教你,邸报发动当地县衙,县里派人去宣教不就完了。对这些地方的刁民来说,就是敲锣打鼓在各个村落喊话,想一些粗俗浅显的标语口号,效果最好。”

徐知常赶紧应声,脸上有些讪讪地,幸亏自己在明堂挨骂不是一次两次了。

“此次灭除流贼,就像是救火,最紧要的不是扑火,而是切断可能会被蛊惑的百姓。不然的话,这些流贼打一个地方,换一个地方,所到之处被他们裹挟,乱民蚁聚,好似滚雪,除之不尽,剿之不绝。通政司如此紧要,平日里却被你们当做了清水衙门,几乎是毫无作为。从今日开始,我要重组通政司。”

杨霖说完,就丢下一众大臣,走出了明堂。

秋日的明堂外,全是落叶,几个小内侍刚刚扫了起来,放在门口的竹篓中,等着倒出皇城。

杨霖抬起就是一脚,踹的竹篓翻飞,然后沉着脸前往礼部。

几个小内侍面面相觑,秋风一卷,又是满院黄叶。

---

礼部,通政司内,七八个官员正在品茶闲聊。

这个衙门除了每个月写几篇邸报,通传一下朝廷的政策,几乎是没有什么实际工作。

亦或是这些官老爷们心血来潮,来了兴致,写几首诗词附在一侧,用来显摆。

这最早的豆腐块,确实能让他们快速成名,毕竟现在不缺好的诗词,就缺传播的途径。

砰地一声,大门被推开,一群人簇拥着一个紫金官服的人进来。

通政司内的当值官员吓了一跳,赶紧起身,一看更是紧张起来,这不是杨少宰么。

杨霖环视一圈,道:“你们都在这做什么?”说完一边走一边看官员桌案,都是些吟风唱月的诗词,就只有两个人,在誊写朝廷的朝会内容。

杨霖一拍桌子,道:“这就是每天拿着俸禄,该干的事么?”

通政司众人都去看他身后的徐知常,那是他们礼部的头,可惜徐知常自身难保,一句话也不说。

陆谦搬来一张椅子,杨霖坐定之后,大马金刀地训斥起来。

“除了这个和这个,其他的通政司在场的每一个,都都吏部去,准备收拾行装调去治河司,跟着张安干几天。在那里测测水位,记录泥沙,勘测河道,好生改一改这个懒散的毛病。什么时候张安跟我说,你们表现不错了,再说回汴梁的事吧。”

众人脸色一变,只有那两个誊写政策的,长舒了一口气。

看着满屋的官吏,杨霖心中一动,通政司就是宣传部,至关重要。

如今没有什么媒体和报社,话语权能发挥的作用不大,就是一个邸报,自己可得好好利用起来。

“调袁庭植来提举通政司,下设三个干办,象州知州王安中,京兆府提刑官赵明诚夫妇...”

徐知常怔在原地,这是什么神仙组合,那王安中虽有文采,却是梁师成一党。这厮还是苏轼的学生,历任翰林学士、学士承旨。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当初杨霖一上台,就把他贬到了象州。

不得不说,他的文采确实出众,毕竟是苏轼的爱徒。

无独有偶,那赵明诚和他那个名满天下的娘子,也都是党派不对路子,被赶出去的。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是蔡京提拔的,而李清照他爹,是苏轼的学生,还是韩忠彦的门下。

这几个人的成分太差了,更何况李清照还是个女流之辈,怎么能和他夫君一道入朝为官呢,

杨霖不管这些,笔杆子是无罪的,这些人并无恶行,不过是依附于谁就为谁唱赞歌而已。

现在朝中,还有别的党派呢?

想要提高通政司的作用,必须得有几个镇得住场面的文人坐镇,眼前这些让他们誊抄还行,拿出来每一个上得了台面的。

杨霖不由分说,已经派人去吏部,去知会王朝立,让他着手去办。

徐知常今天挨了好几顿了,但是还是硬着头皮上前,问道:“少宰,这次的荆楚、江南村落宣教,不知道派谁去做合适?”

杨霖低着头沉思了片刻,道:“不用了,我让宋江去做。最好是花荣来写标语口号,这东西不是给文人看得,最重要的是让那些不识字的村民听得懂,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徐知常怔了一下,问道:“比如说?”

杨霖指着万岁营的一个亲卫,人群中就属他最粗狂,伸手一招,问道:“你读过书没有?”

“回少宰,没有,但是吕四哥教过俺写自己的名字。”亲卫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如实回答道。

这些人刀头舔血,早年是贩盐的亡命之徒,都是大字不识的莽夫。

杨霖点了点头,道:“你来想一首宣教标语,想不出来,这三个月的月钱没了。”

这亲卫瞪着眼,铁塔一般的身子一佝偻,满脸难色。等了不到半柱香时间,杨霖早就不耐烦了,骂道:“再不说,今年的月钱都没了。”

这一惊非同小可,魁梧的亲卫豁出去了,仰着头大声道:

“信教信的早,全家好不了。媳妇被人干,爹娘死翘翘。”

周围的人,憋笑把脸憋成了猪肝色,徐知常也拈着脚尖。心中骂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这亲卫也有些不好意思,挠着头,憨笑几声,心里早就把在场的人骂了一遍。

他偷偷望向杨霖,本以为少宰会发火,没想到他笑意盈盈,不怒反喜。

杨霖喜道:“好活,当赏!你收拾一下,去找宋江吧,你就是这次宣教的文案撰写人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