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六百七十一章 浓烟滚滚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六百七十一章 浓烟滚滚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不同于汉人的民族认同,在此时的欧洲,是没有国家民族意识的。

百姓效忠的是自己附庸的贵族,然后拿着贵族的粮食,为他打仗,为他种地,为他服务。

这种没有归属认同的状态,直到法国大革命,国王被砍了脑袋,没有了贵族和国王可以附庸,百姓们开始思考自己属于谁。

于是法国人出现了国旗国徽国歌,并且这种民族认同的意识,被拿破仑的大军传到了欧洲的各个角落。

若是耶律大石知道,他说忌惮的所谓的百国联军,其实就是一百多个小势力的集合,这些人各有各的指挥,纯属乌合之众,他估计会后悔从复辽城赶来。

一阵紧张地备战之后,远拦探子马传回消息,所谓的百国联军,总数不会超过二十万,而且十分松散。

而且这些人似乎就是来洗劫西部的,根本无意继续东征。

君士坦丁堡的皇城内,耶律大石坐在白色的椅子上,看着手里的密信,脸上青筋都出来了。

好像是被羞辱了的感觉,让他出奇的愤怒,自己下了自己一个半死,跟懦夫何异。

他一拍桌子,底下的官员全都抬头,耶律大石站起身来,道:“打开本城的皇室府库,派出一股轻骑兵,携带财宝佯装不敌,将财货丢弃折回,我们在城西的山中设伏。”

耶律宪有些不以为然,道:“陛下,如此简单的诱敌之计,他们会来么?”

“他们...一定会来。”耶律大石丝毫不为这些人的智商和军纪担忧,轻蔑地说道:“而且还会来的很快。”

底下的臣子们,哪里知道耶律大石此时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对着一个病鸡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想要和它决战,鸡一无所知,这对自诩为英豪的耶律大石,是一个巨大的侮辱。

偏偏侮辱自己的人,恰恰又是自己本人,让他有火没处发。

自己视为一生之敌的阿骨打和杨霖,人家在东边,打的天崩地裂,风云翻滚,山川变色,英雄豪杰层出不穷,自己却在这里吓唬自己玩...

下令之后,耶律大石眼中闪过一道厉色,既然他们主动送上门,这一回就在此地,打出一个大大的帝国来。

先前派往宋朝的使者,估计还没到,耶律大石又下令从此地挑选几个作为使臣,出使大宋。

耶律大石正在安排,突然萧保保上前,贼兮兮地附耳说了几句。

耶律大石一甩袖子,道:“男儿志在天下,岂能贪恋女色。”说到这里,他突然笑了一声,道:“送到大宋,消磨宋人志气。”

只此一句话,皇城内关押的拜占庭贵族少女,都被当做礼物送往大宋。

---

兴州,原本叫做兴庆府,曾是西夏旧都。

如今这里已经杨霖重新裁定势力范围,倒是回鹘人比较多,党项大抵东迁到了银夏一带。

城门口处,宋江带人在此迎接杨霖,如今白屿河一带,将金人死死压制在东边,漠西草原他们是难以顾及。

合不勒的残军,回到草原之后,失去了根基,很难跟几十万西北兵马抗衡。

局势一片大好,草原收伏指日可待,很多部落已经通过克烈部乞降。

杨霖从马车中钻出来,如今天气已经有些寒冷,尤其是在这西北。

他身上穿着一袭浅灰色的裘绒,头戴璞帽,刚出马车一道冷风扑面而来。

杨霖冻得打了个冷颤,身后一双白皙的玉手,给他披上一领披风。

苏伊娜站在他的身后,丝毫不怕冷,还有一些兴奋。那精心烫就的小波浪卷儿的头发,衬托着她那张精致的雪白小脸儿,顾盼嫣然,明艳美丽,不愧是草原之花。

宋江笑着站在车下,道:“少宰神算,宋江服了,没想到真能有这般战果!”

他脸上红光满面,身材因为衣服的事,显得有些臃肿,眼睛眯成一条缝,显然是已经收到了草原战报。

杨霖点了点头,道:“女真人急着决战,没有足够的时间收伏蒙古诸部,这是他们最大的隐患。既然我们发现了,并且抓着这个缺点猛打,草原得失,就是此战的胜负手啊。”

说完之后,杨霖跳下马车,伸手将苏伊娜扶了下来。

其实苏伊娜出身横山七羌,可是一点都不娇气,上马下马的动作比杨霖还要熟稔飘逸。

不过眼前男人难得对自己这么疼爱,苏伊娜当然笑眯眯地任由他扶下马车。

杨霖迈步跟着宋江边走边聊,周围的侍卫紧紧跟着,杨霖的行辕就在兴州城西,走几步就能到。

当年童贯打下兴庆府,杀戮太多,整个城中几乎到处都是死尸。

宋夏百年恩怨,西军上下都有血海深仇,进了宿敌老巢,当然不会手下留情。

不过朝廷为了宣扬人道,根本不提宋军的杀戮,事实上曾经的拓跋氏党项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如今杨霖麾下的党项人,是横山七羌。横山七羌被拓跋氏欺压了几百年,杨霖帮他们翻身,他们也对杨霖忠心耿耿。

不光是因为杨霖待他们比拓跋氏好太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利益被杨霖紧紧握在手中。

商道之利,胜过放牧、游猎、掠夺一万倍。

行辕在城郊,依山而建,围廊外是依着山势次递而下的一幢幢建筑。

周围早就布满了亲卫,杨霖带着人进到院内,宋江笑道:“少宰,你看那高处的亭子,可一览兴州风光。”

杨霖摇了摇头,道:“秋风凄冷刺骨,和中原大不相同,登高虽好,冷风伤身呐。”

宋江一脸不以为然,还是跟着他进了堂中,这里面燃着兽炭,敞开窗户,依旧十分温暖。

杨霖饶有兴趣地翻了翻铜炉,问道:“咱们大宋烧炭,都是这等木炭么?”

“不然呢?”宋江疑问道。

杨霖在一个罗汉雕花软塌上一躺,苏伊娜俏生生地站在他身后,轻轻揉捏肩膀。

舒服地哼了一声之后,杨霖道:“先前,苏州出现了焦炭炼铁,常州一带的百姓已经开始开采石炭。煤炭开始在江南被用作日常燃料、锻造、烧石灰、炼制朱砂、硫磺等等。”

宋江愕然道:“那东西浓烟滚滚,如何使用?”

“所以我常跟你说,你就是不读书,吃了没文化的亏,汉书就有记载,‘豫章出石,可燃为薪’。你连汉时的百姓见识都不如,浓烟滚滚怎么了,竖个烟筒不就是。”

宋江显然不愿意在讨论这个炭的问题,在他看来这都是小事,反而说道:“少宰,姚平仲一路追到了白屿河,王禀和宗泽也出兵,和鞑子隔江对峙。只要打过河去,女真就是再强,也是气数已尽,我们留在此地,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去一趟前线。”

杨霖嗓子有些发干,按住苏伊娜的手,拍了拍道:“去端杯茶水来。”

“公明,我们等草原的仗打完,从西面压境,对女真实现三面合围,再出击不迟。如今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何必操之过急?”

宋江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胜利就在眼前,让他有些等不及了。

“这次得胜回朝,下官等已经安排妥帖,只要少宰一句话,官家那里...”

杨霖摆了摆手打断了他,道:“此事我心中有数,你们都听我安排即可,不要自作主张。”

宋江心中暗暗佩服,少宰定力绝非常人可及,这等大事竟然丝毫不心急。

其实他不是杨霖,体会不到此时杨霖的心境,这帝位对杨霖来说,唾手可及,但是处理好了顺顺当当,一着不慎,后患无穷。

反正它跑不了,自己何必急着上位,如今在这大宋,满朝文武还不是悉听调遣。

苏伊娜端着两杯茶水来的时候,杨霖正起身,将宋江送走。

看着他的背影,杨霖闭上眼叹了口气,苏伊娜放下托盘,问道:“大郎,怎么了?”

杨霖回到榻上,手中一揽,将她横在膝上,一只手从翠罗裙下探入,另一只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道:“我有点担心,这些鸟人给我来个黄袍加身啊。”

“黄袍加身怎么了?对了,什么是黄袍加身?”

......

---

汴梁城外,一群人围在一个空地前,在人群当中,摆着一个金属亮色的机器。

不少人的手里,拿着炭笔和牛皮纸,等待着记载。

一个看上去有些瘦小的青年,靠近之后,手抖着抱了抱拳,道:“诸位,学生乃是来自江宁校舍的沈安,此乃我们江宁校舍群力研制的机器,可以用火力从深井抽水。”

周围的人都纷纷点头,有一个年长的,赫然是贾宪。他有些急不可耐,说道:“快些开始吧。”

“就是就是,说的天花乱坠有什么有?”

这青年更加紧张,将一个铁质容器内倒入一些猛火油,然后点燃拿着铁锹铲了些焦炭。

不一会,浓烟滚滚而出,须臾之间这青年已经成了黑人。

周围的人大骂着四散而逃,贾宪一边骂,一边捂嘴,等到了远处,还在骂人,但是远远看去只见两排牙是白得。

汴河之畔,一群人聚坐,其中一个“黑人”垂头丧气,语带哭腔地道:“我们在江宁做的好好的,谁知道此地的炭,如此不堪,和常州的没法比。”

“都怪你,我说带炭来,偏你说都是一样的,就为了省几个车马前,这下好了,咱们的努力全白费了。”

沈安去河边,洗了把脸,使劲揉搓,一掌拍在水面上,骂道:“不甘心呐!本来我们可以一举成名,拿下今年袖楼赏金的。”

煤炭和石油一样,未经提炼的话,大部分的煤炭会冒出滚滚浓烟,大的吓人。

不过有些地方的煤得天独厚,我们称之为无烟煤,苏州的焦炭炼铁,用的焦炭呈银灰色,具金属光泽,质硬而多孔,也是一种好煤。

这些从江宁远道而来的人,闹了个笑话之后,连夜收拾行李,明日就准备启程回去了。

毕竟汴梁的房价太高,拿不到袖楼的奖金,他们连住酒楼都困难了。

文教司衙署内,一清早就听到里面有吵闹声,夹杂着十分清脆的笑声。

蔡京在几个侍妾的搀扶下,走到一半,听到声音问道:“今日汴梁有什么事,让这里面几位如此高兴?”

在院中清扫的衙役,上前笑道:“回太师,里面几位笑的是昨日汴梁城西,一群江宁的校舍学生,闹出好大的声势要火力取水,结果把在场的百十人,全都染成了‘黑炭’,嘿嘿,好巧不巧,咱们的李干办也在其中...”

蔡京闻言一愣,随机脸色就有些难看,李清照是自己的亲戚,但是她刚刚丧偶,竟然又去城郊凑热闹,这也忒不守妇道了。

不过想到那么爱干净一个人,被染成了黑炭,估计心里不会好受吧。

蔡京莞尔一笑,突然眼睛一瞪,转身问道:“那火力取水,到底是取上来么?”

“嗨,那浓烟一滚,大家做鸟兽散了,谁还知道取没取出啊。”

蔡京站稳了,道:“快派人去找到他们,送到文教司来,这是江宁校舍拿出来的成绩,是咱们文教司的政绩,你们这些人却只顾在此当个笑话作乐。”

“若能从深处取水,那我们还何惧旱灾?这等政绩,若是不抓紧点,拱手让人,到时哭都来不及。”

蔡京在文教司,说一不二,马上就有公人去寻找江宁校舍的人。

这群人如今是汴梁的名人,一打听就知道他们在哪,而且多半还带着嘲笑。

好在汴梁鱼龙混杂,出什么样的丑,话题性都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正准备出城的一群人,被客客气气请到了文教司,蔡京的大名有谁不知,众人先是精神一振。

随机想到,是不是昨日误伤了什么贵人,惹得衙门上门,又有些畏首畏尾。

等到了文教司,才知道蔡太师是对他们的火力取水感兴趣,便推出“罪人”沈安,兴冲冲地给蔡京讲解了一番。

这简易的蒸汽机抽水泵,利用的是真空气压的原理,饶是蔡京学富五车,也听不懂一个字。

最后听说是因为煤的问题,便让他们选了好煤,重新试演一番。

宣和三年秋,杨学吹遍大地的这一年,蒸汽机诞生了。

PS:两章合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