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于水火之中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于水火之中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杨霖想要东瀛的情报,简直易如反掌。

万岁营很对人,就曾经多次到达东瀛,和他们交易往来。

很快,一叠叠的情报就堆在了他的龙椅前。

杨霖一看关于日本的书籍,就有些莫名的兴奋。不过看了几卷,就有些昏昏欲睡了,这完全不是那个味。

如今的日本,是平安时代,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平安京。

在奈良朝末期,日本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

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从长冈迁都到山城国的平安京,也就是后世的京都市,在那里筹建新都,命名为平安京,希望借此获得平安、吉利、安宁与和平。

从这一点看,和杨霖的出发点有些相似,都是为了削弱前朝的残余势力,而选择迁都。

不过杨霖的目的,还带着一层更深的目的,就是收拢北地民心。

平安时代已经持续了四百多年,当初的新兴势力,也已经成为了腐朽堕落的上层贵族。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腐化,他们在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堕落。

日本贵族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

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

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

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放任代官搜刮百姓,因此有“受领”绰号。日本民间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杨霖掩卷深思了一会,心中默念,天下苦平安久矣,朕必须得救东瀛百姓于水火之中啊。

“来人呐,派人去将礼部的徐知常传来。”

传唤的宫人去了不久,徐知常便匆匆赶来,因为大宋皇帝亲民亲官,所以礼部也在皇城内办公,离得十分近。

徐知常上前行礼之后,不明所以地抬头,只见官家正在拧眉思索。他垂手站在一旁,也不发声询问,等着杨霖主动叫他。

不同于王朝立、宋江等人,徐知常虽然也是杨霖身边的老人,但是他这个心腹的身份,来的有些不同寻常,那是他二叔闹来的,当初差点害了整个扬州徐氏。

所以徐知常对杨霖,心里一直有些害怕,在他登基之后更是如此。

杨霖想了半天,说道:“朕自登基以来,万国来贺,唯独不见东瀛一条船,一个使者。先前朕做少宰时候,曾提议四方藩属,进贡宫娥内侍侍奉宋皇帝,南征跤趾要他们出粮出人,东瀛全都积极响应。现在朕做了皇帝,他们反倒轻慢起来了,这明摆着让朕难看。”

徐知常见他说的事情很气人,但是官家没有生气的样子,心里一时拿捏不准,问道:“官家的意思是?”

“礼部马上着手,派人前去问责,若是还敢不敬,少不得要兵戎相见了。”

徐知常心里暗暗发毛,官家果然是记仇小心眼啊,东瀛那地方偏僻而弱小,只因为不来朝贡,就要兵戎相见了...自己以后也更要加倍谨慎了。

杨霖挥手赶走了他,嘴里骂骂咧咧地说道:“呆头呆脑的,和他能议什么事,早晚寻个由头让他滚蛋,把这个位置让给有能力的人。”

话音刚落,正好殷浅浅端着汤盅进来,只听到这么一句,没有看到徐知常。

她在外殿,压低了声音,向旁边的秦情情问道:“是谁惹官家生气了?”

秦情情和殷浅浅关系不错,眼波一转,看了一圈,才凑上前说道:“礼部的徐尚书,官家一直不太喜欢他。”

殷浅浅一听不是自家父亲,便不再问,也不敢过多询问。

秦情情从她手里接过汤盅,道:“淑妃有了身孕,怎地还亲自来送?随便言语一声,我们这里还不巴巴去拿。”

殷浅浅穿着一袭天水碧的裙子,在秦情情的丰臀上拧了一把,道:“你这小蹄子近水楼台,我看也离着有喜不远了。”

杨霖听到外面有动静,站起身出来换口气,正好瞧见嬉闹的两个人。

他接过汤盅,吨吨吨地喝光,又在秦情情的胸前擦了擦嘴,换来一阵娇嗔。

看着殷浅浅以前柔软纤细的腰肢,稍微有些鼓了起来,杨霖便眉开眼笑。

“鼓励生育,全国一盘棋,朕更加不能落后,要做表率。”

殿内的宫娥低头偷笑之余,看着备受宠爱的淑妃娘娘,都有些眼热。

据说当年淑妃是打碎了个瓶子,碰瓷到官家身边来的,当初我怎么就没打碎一个瓶子呢...

---

杨霖拯救东瀛百姓于水火的结果还不得而知,但是他对高丽的微操,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

内战如此激烈,尝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的高丽内斗,惨烈的战争促使双方开始争夺兵源。

对底层百姓的桎梏,被一层层解开,锁链慢慢除去。

杨资谦干脆修改了律法,规定军功可以赐爵,不管平民还是门阀。

崔洪旭这边,也是大肆提拔勇猛作战的士卒。

本来处在高丽的底层,任人宰割鱼肉的百姓,突然成了香饽饽。

百姓们尝过这个甜头,哪怕是一点点,这个国家曾经的门阀制度,便轰然倒塌,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了存在的土壤。

战火蔓延到整个半岛,鸭绿江以西是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垦荒团。

而鸭绿江以东,则是战火纷飞,血流漂杵的滚滚狼烟。

双方打得十分胶着,谁也没有彻底击败对方的实力,眼看就要陷入长期的内耗中。

这时候,其他的势力,也乘机起兵。

躲过了杨资谦清洗的几个门阀,因为双方都是反对门阀的,便只好自立门户。

金氏在釜山起兵,收留接纳门阀残部,小小半岛眼看就要三国并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