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八十九章 未雨绸缪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八十九章 未雨绸缪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砰地一声,杨霖把桌子上的茶杯摔倒地上,这突如其来的惊变吓得凝儿浑身一个激灵。

看着杨霖的眉头高高蹙起,凝儿委屈地站在原地,咬着嘴唇几欲出血,哀鸣道:“几个月不来,来了就这般发脾气,大郎要是嫌弃凝儿,不如把凝儿卖了给新欢腾出这长乐楼来。凝儿到了哪里,都念着大郎的好处,给你烧香拜佛求明王保佑你安康。”

杨霖一听,她满嘴的话,分明就是摩尼教这种教义,还他妈明王气的浑身哆嗦,这小妮子是要害死自己啊。

外面扫地的小丫鬟,听到里面的响声,顿时吓醒了,抱着扫帚进来,一副忠心护主的模样。

看见是杨霖之后,小丫鬟名叫柔柔,吐了吐舌尖,低着头装成要去扫碎了的杯子。

“滚蛋!”

小丫鬟柔柔如释重负,赶紧转头就想溜之大吉,杨霖喝到:“把扫帚留下。”

凝儿脸色大变,小丫鬟也十分害怕,看了一眼小姐娇滴滴的臀部,再看手里粗粗的扫帚,奋起弥天之勇抱着扫帚就跑了。

杨霖气极反笑,骂了一声:“狗东西。”

凝儿一看他要动真格的,赶紧擦了擦泪珠,上前抱住杨霖的胳膊满脸哀怨强笑道:“大郎,到底怎么了么,你也不跟人家说就发脾气。”

摩尼教也叫明教,再过几年江南有个方腊,就是这摩尼教主,打着这个旗号召集人马造反,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

这东西跟后来的白莲教同宗同源,就是祸乱天下的隐疾,打着这个旗号造反的不胜其数。

这个教派在北宋末年,已经发展地相当快,没想到在自己身边都渗透进来了。

杨霖叹了口气,捏住凝儿的下巴,说道:“我今天不来,有可能就被你害死了,这个摩尼教早晚会造反,已经有了苗头。”

凝儿吓得魂不附体,造反这种事在她眼中,简直是太过可怕了。

杨霖又仔细询问了她,这个王婶的事。

“前些日子大郎出京,回来之后又没有踏足安乐窝,奴便有些惶恐,整日里睡不安稳。王婶她偶尔瞧见,便说奴是邪灵附体,给了奴一束香,睡觉时候点上,果然就安眠了。奴家一时不慎,便信了她的话。”

凝儿心惊肉跳的,生怕自己已经成了反贼,眼泪如断线珠子垂下,“我宁可死……也不连累大郎。”

杨霖摸着她的发髻,叹气道:“是我大意了,你现在找个人去府上,让吕望来见我,我给你这里安排上几个万岁营的护卫,一来防备闲杂人等进来,二来也不会发生这种腌臜事。这几天我都住在你这里,你不用害怕,万事有我顶着。”

凝儿没想到他今天这么好说话,而且还满心为自己着想,忙抹了两把眼泪,上前殷勤地捏起肩膀来。

杨霖感觉到肩头一阵舒服,眯着眼思绪万千,呢喃道:“江南方腊”

方腊这一次造反,后果着实不小,若是能提前避免,当属一件天大的好事。

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馀里。

这场战乱的确是给江浙一带造成了极其空前的灾难,宋朝最为富庶的东南一带被打了个千疮百孔,无数良田化为荒野,商业兴盛的城市也在战火中被吞噬成一片片断壁残垣,经济重心被重创极大地影响了宋朝的赋税收入。

这也给了北边的金狗一个信号,就是宋人羸弱,内乱不断,可以攻打。大宋编制臃肿的毛病,全部显现在世人眼前。

自己现在包办了花石纲,对江南的害处便消弭了不少,没有那么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这次方腊的起义应该不会这么烈了吧。

正想着呢,刘清水标志性的声音在楼下响起,杨霖抚上凝儿的柔夷,道:“去吩咐后厨准备一桌酒菜,你陪我和水哥儿共度中秋。”

说完起身下楼,刘清水果然提溜着一壶老酒,杨霖接过来揭开盖子,一股醇香扑鼻。

看着他陶醉的神情,刘清水得意地笑道:“怎么样,没骗你吧,这是我们家最好的酒。要是让我老爹知道,我把这酒拿来让你喝了,非得闹翻天不行。”

杨霖大赞他讲义气,自家姐姐的女儿红都偷出来给自己喝,真是没有白交这个朋友。

不一会,凝儿打扮一番,换了一身得体的衣服出来。跟刘清水打过招呼之后,便坐到杨霖身边,斟酒布菜。

杨霖夹了一口菜,将摩尼教的事跟刘清水一说,后者皱着眉头道:“大郎,这汴梁都有不少人信这个,什么明王传的神乎其神的,他们真的会造反?”

杨霖轻哼了声,道:“这倒是个机会,你可以派人去江南取证,造反这种事,没个十几年的准备,谁敢胡来?现在这些人在江南准有些异动,若是提前被皇城司侦破,岂不是大功一件。”

刘清水沉思一会,说道:“好,我信大郎的,明天就安排人手去江南。”

酒过三巡,刘清水晕乎乎地还想骑马回家,杨霖派人将他送了回去。

杨霖摸着酒坛子道:“把这坛酒给我封起来,有空还要仔细品尝。”

凝儿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好酒,让大郎如此惦记。”

“嘿嘿。”杨霖在她的翘臀上拍了一巴掌,又想起小刘贵妃那万种风情来,道:“这个啊,叫美人如玉酒如渑。”

---

梁师成的府上,朱紫交加,绯袍如云,梁氏一党在此共贺中秋。

酒宴上欢声笑语不断,王黼举杯笑道:“那杨霖开口要官,竟然直奔枢密副使而去,已经成了大宋官场百十年来的第一笑谈。真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如何成的状元。”

高俅拿起帕子抹了抹嘴唇,心有余悸地说道:“我看那日,官家竟然没有断然拒绝,总觉得这事危险呐。就那杨霖,简直就是个翻江倒海的祸害,真让他进了我的枢密院还指不定出什么事呢。”

梁师成脸色阴郁,眼皮一抹说道:“你们难道没有注意,他这几日的动作不断,已经重获官家的喜爱。咱家那天跟李居士说,让她在官家面前点破密州市舶司的剿匪闹剧,李居士竟然惊慌失措,将咱家赶了出来。我看八成是杨霖对她做了什么手脚,王黼,你回去之后派人查一查。”

王黼眼珠一动,道:“恩父,儿子又想到一个主意,可以让这杨霖滚出汴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