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112章 民生研究院

吃货唐朝 第112章 民生研究院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今日三更。

朝廷的封赏下来了,高勇从二等伯爵晋升为一等伯爵,品级从从三品下,晋升为正三品下。张宝贵、程处亮、尉迟宝琪、侯成、李端爵位各升一等,品级全部连升两级。

白虎晋升为齐王府典军,从正九品上,直接升到了正八品上,连升四级。其余跟随他们前去吐谷浑的人都有封赏。

哈米德不愿意接受封赏,李佑自然不会亏待他,生意上更加关照他。

阴广浩没有跟着去,有点委屈,李佑将制冰作坊的股份,多给了他两成,也不吃亏。

令人纳闷的是,李佑仍然没有任何封赏,可是人们发现,这货却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李佑捞到了很大的实惠——李世民批准他成立了民生研究院。原来李佑提出的饮食研究院,李世民觉得小气,就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这个研究院可是个肥缺。

首先,研究院是一级官府部门,正四品,官员编制从九品以上的43人,这些位置可以随便安插自己的亲信。

其次,研究院在紧邻皇城的太平坊独立办公,不像其它机构都在皇城里,行事方便了很多。在万年县还批给了研究院460耕地。

再次,李世民批准李佑不用上朝,自筹经费,可以从事工商业,每年给李世民和户部各交纳一定的费用即可,财务完全自由。

这些都是李佑梦寐以求的吃货必备条件——没人管、睡到自然醒、花钱随便等等。

“哇,辛福啊!”李佑嘚瑟地说道。

吐谷浑的册封相关的手续终于办完了,朝廷派鸿卢寺卿唐斐作为册封使,随着慕容翎等人返回吐谷浑。

这天晚饭后,李佑来到慕容翎的住处,对她说道:“老婆,明天你就要回去了,老公我给你准备了一些东西,你带回去,肯定有用。”大唐最难对付的敌人是吐蕃,吐谷浑是钳制吐蕃的重要力量,是要扶持的。

说着,递给她一包东西,还挺沉的。

慕容翎打开一看,是一些书籍,除了李佑买来的《中医药典》等书籍以外,还有李佑亲自编撰的《算学基础知识》、《常见高原病的防治》、《铜矿开采手册》(附银州广武山铜矿地址),等等。

当然了,一本新的《吐谷浑特色菜谱》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的户籍和手册可是凝聚了李佑的心血,熬夜写成的,都是极其实用的东西。

吐谷浑金属资料匮乏,铜业更是制约了吐谷浑经济的发展,李佑特地查阅了相关资料,提供给了慕容翎一座大型铜矿的地址。

望着李佑熬夜的黑眼圈,慕容翎突然有些感动。她和李佑相处了一个月时间了,平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也不觉得什么,可是这要分开了,她的心里怪怪的。鼻子有点发酸,眼睛也有点潮湿了。

她勉强笑道:“谢谢你啦。”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佑说道:“嗯,明日你还要早起赶路,早休息吧。明天我送你。”

说着,告辞离开了。

慕容翎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眼睛望着窗户,心里乱极了。

第二天一早,李佑送走了慕容翎一行人,刚刚回到王府,就看到了黄素新。

黄素新到李佑,行礼过后,就说道:“殿下,您的民生研究院成立了,臣想回来跟着您。”

李佑笑道:“我这是个小庙,最高也就是正四品,你现在就已经是正四品了,户部又是个好地方,有前途,你回来可是委屈了。”

黄素新笑道:“殿下,啥前途不前途的,臣跟着您,还怕没有前途吗?再说了,户部又什么好?跟着您吃香的喝辣的,日子比那里舒坦多了。”

他看好李佑,觉得跟着他有前途,虽然暂时看不到升迁的希望,可是将来一定会有别的机会的。

李佑也希望身边有些熟悉的老部属,笑道:“行啊,只要你不后悔,我去跟高尚书要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上门要求进入研究院的人络绎不绝。

程处亮原本就有军职,这次晋升为正六品上振威校尉了,继续在军中任职。

张宝贵、阴广浩、尉迟宝琪、侯成、李端都进入了研究院,高勇的小舅子、成宿外甥等人也进了研究院。他们以前都是散官,这下子有了朝廷正式的官职了。

泾阳县。

县令赵靖书实在是想不到,就在自己今年即将任满离开,仕途就此完结的时候,好事降临了。

陕州刺史魏洪亮派人将他叫到州府衙门,亲自款待他,对他说道:“靖书老弟,你真是有福气啊,齐王殿下亲自发函,调你去长安,到民生研究院任职,正六品,连升两级啊。

老弟,你真是有本事,搭上了齐王殿下这条线,今后前途无量啊。有机会的话,关照一下哥哥我。”

李佑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经过了一系列牛叉的表现,尤其是此次吐谷浑逆天的表演,已经在朝野之间建立了很高的威信。

李佑虽然目前只是负责一个不起眼的衙门,可是这也是李世民的皇子之中第一个独立开衙建府的。这代表着李世民对李佑的信任。

县令赵靖书能够有这样的际遇,难怪昔日的同僚们羡慕不已呢。

县令赵靖书离开州府衙门的时候,还是有些迷迷糊糊的,他使劲儿在自己的大腿上掐了几下,才发现这是真的。从此,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开始了。

研究院由李佑任院长,黄素新任副院长,阴广浩任主簿。下设农业处,由赵靖书负责。工业处,由侯成负责。商业处,由张宝贵负责。矿业处,由尉迟宝琪负责。教育处,由李端负责。基建办,由原王府监作赵富负责。

六月23日,研究院正式挂牌开张了。

东宫。

李承乾最近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李恪去了一趟吐谷浑,回来落下了一个英雄的美名。李泰主持赛诗会,大获成功,提高了自己在士子们中间的威望。就连李佑,也得到了自己独立执掌一个部门的机会。

可是,身为太子的李承乾呢?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最近朝廷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他很想露一手,可是自己实在是想不出什么主意,于是想到了李佑。

这天,李承乾来到了民生研究院。

“五弟,大哥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李承乾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