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180章 听说升官,吓哭了

吃货唐朝 第180章 听说升官,吓哭了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殿下,您看看这个。”尉迟宝琪兴奋地说道.

摆在李佑面前的是一块12斤重的紫铜锭,散发着玫瑰红色的光晕。

尉迟宝琪说道:“殿下,目前铜矿已经开始生产了,第一座冶炼炉每天可以生产紫铜160斤,第二座冶炼炉也快建成了。

一个月后,预计每月可生产紫铜8千斤,一年就是10万斤以上。”

李佑有些感慨,后世的铜矿生产动辄年产百万吨。咱这里却是年产几万斤,这差距,唉。

他说道:“多建几座冶炼炉吧,这产量不行啊。”

尉迟宝琪说道:“是,殿下,臣也觉得产量太低了。”

赵富说道:“王爷,意外之喜啊,就在铜矿不到一里处,发现了一座银矿,品质不低呢,您看看。”

他从背包里取出了一块2斤重的银锭。

李佑拿起来看看,赞道:“不错,冶炼的纯度也很高啊。”

尉迟宝琪说道:“还有一项惊喜呢。你再看看这个。”

他让两名工匠抬上来一块水泥,说道:“殿下你看,是这样子吧。”

李佑说道:“拿大锤来。”

尉迟宝琪说道:“殿下,您身体还没有恢复,就不必试了,臣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硬得很。

殿下,学校里面的地面和门前的那条路,都已经开始铺设水泥了,下次您去的时候就完工了。”

李佑说道:“不错,辛苦了,中午我亲自下厨,好好犒劳你们一下。”

中午,闻讯赶来的高静明,吃着齐王府的美食,却惦记着矿业学校那点收入,他说道:“殿下,户部的铸币处已经快断料了,铜矿的铜是不是先紧着这里啊?”

李佑笑道:“太子殿下刚刚给户部上交了不少的盐税,我这点东西你也好意思惦记?”

高静明说道:“不一样,现钱不够用啊。”

李佑问道:“高大人,你老家是哪里人啊?”

高静明说道:“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市)人。”

李佑笑道:“难怪呢,原来是山西老抠啊。哈哈。咦,等等。”

他突然停下了,似乎想起来什么。

“嗯,我想起来了。高大人,你们那里有没有个叫薛礼,字仁贵的人?”薛仁贵的老家就是河东道绛州龙门县的人。

高静明想了想说道:“薛礼薛仁贵?没听说过。”

李佑一想也对,此时的薛仁贵只有21岁,还是个无名小卒,高静明一个堂堂的户部尚书,怎么会认识他呢。

李佑也感到目前市面上用于流通的铜钱太少,已经开始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了。铜的问题,应该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了。

他说道:“铜矿,咱们大唐有的是,关键还是缺乏人才的问题。好在经过了矿业学校的培养,很快就能抽调出一批人才来。”

说到这里,他喊道:“喜鹊,叫人取舆图来。”

全唐舆图是画在布上面的,很沉重,喜鹊指挥着一个内侍抱了进来。

李佑指着饶州乐平县(今江西德兴)说道:“这里有大唐最大的铜矿,可以露天开采,这些铜开采出来,以大唐目前的需求量,足够使用二十年的。”

高静明激动起来了,说道:“殿下。赶紧去开采啊。”

李佑笑道:“等吐谷浑的事情了了,我就去这里。”

……

李佑之所以没有跟着慕容翎一起前往吐谷浑,除了协助李承乾筹集军饷以外,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做。

东宫。

这天早朝后,李佑求见李承乾。

李佑对李承乾说了一番话,李承乾大喜,说道:“五弟,辛苦你了,我这就去禀报父皇。”

李佑说道:“等一下。”说着,掏出了两张简历来,说道:“大哥,这俩个人你在吏部给办个手续。”

李承乾接过简历,看了看说道:“这个高贺年是你府上的医师,这个薛仁贵是谁啊?”

李佑说道:“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家道中落,目前在乡下务农。此人是个军事人才,为人忠诚可靠,我打算给他个出身,带他去吐谷浑建功,然后留在身边听用。”

唐朝当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跟后世的公务员一样,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行。

李佑在尉迟恭那里给薛仁贵弄了个军籍,然后让李承乾到吏部给他安排一个从九品的武散官。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从九品武散官,还要动用尉迟恭这个金吾卫大将军、太子李承乾和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三位大员才行。

就这还不算完,还要由金吾卫发函,到薛仁贵的家乡县衙为他补办入伍手续。

有了这个入门的阶梯,薛仁贵要是有了军功,就可以正式成为唐军的军官了。

李承乾将两份简历收下了,说道:“放心吧,明天我就去给你办了。”

他接着说道:“五弟,我这就去见父皇,你那里准备好了,随时等我消息。走,咱们一起出去吧。”

齐王府。

回到府里,李佑叫来了侍卫王三,对他说道:“你带上两名侍卫,去找尉迟将军,跟着他派去的兵役官,到河东道绛州龙门县去为薛仁贵办理军籍手续。

给薛仁贵一笔钱,让你带去的人,将薛仁贵的家眷接到长安来。

你和薛仁贵直接前往鄯州,在那里等着我。

记住,薛仁贵是个人才,你不要怠慢了他。”

“是,王爷。”王三领命出去了,他边走边想,这个薛仁贵是何许人也,怎么能够得到王爷的垂青呢?

接着,高贺年被叫了进来,李佑问道:“高贺年,你准备的这么样了?”

高贺年说道:“殿下,臣已经准备好了。您就放心吧。”

李佑说道:“那就好,这次去吐谷浑,你就跟着我一起去吧。”

高贺年担心李佑的身体,知道他要去吐谷浑,很为他担心,听到自己能够跟着他一起去,心里很高兴。

李佑说道:“高贺年,你跟着我这么多年了,一直是个正八品的医师,这次随军,我给你弄了个从七品。”

高贺年说道:“谢殿下了。”他很高兴,这表示殿下在意自己。

唐朝的医生在人们眼中,和工匠是一类人,地位普遍不高。太医署的监正是正六品,太医院的院正是从六品。医师最高是正七品。

李佑说道:“这算什么,高贺年,这次从吐谷浑回来,我给你弄一个正五品官当当。”

“什么?”高贺年大惊失色,说道:“殿下,您这是干什么?臣不要,臣不要离开您啊!”

说着,高贺年躬身行礼,竟然流出了眼泪。

给高贺年升官,他为什么会哭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