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256章 语言学院

吃货唐朝 第256章 语言学院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禄东赞和葛罗比沉默不语。

李佑端起酒杯,说道:“别想那么多了,来干一杯吧。”

几个人喝下了杯中酒,个人心中的滋味都不一样。

萧婉玉在一旁服侍他们,又给他们满上了酒杯。

李佑说道:“喝了这第二杯酒,我告诉你们一件好事儿。”

喝完了杯中酒后,李佑说道:“葛罗比将军,现在,两国已经不打仗了,也不存在敌对关系了。过几天,你就可以回去了。”

葛罗比早已经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竟然令他有点不适应了。

半晌,他回过味儿来,说道:“谢齐王殿下了。”

接着,李佑对禄东赞说道:“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家人来长安看你来了,应该快到了,就在这几天吧。”

“你,你们……”禄东赞脸色大变,指着李佑说不出话来。

原来,李佑在离开吐谷浑的时候,就让人模仿禄东赞笔迹,给他的家人写了书信,意思是他决心留在唐朝了,让自己的家人接到书信,跟着送信的人一起前往长安。

吐蕃是唐朝最大的敌人之一,禄东赞这根顶梁柱,决不能留给松赞干布的。

李佑诧异地说道:“怎么了?不是你让我派人,呃,是我记错了。来喝酒吧。”

李佑的话虽然说了半截,可是已经引起了葛罗比的注意,他冷冷地望着禄东赞。

禄东赞赶紧解释道:“葛罗比,我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儿。”

接着,他问李佑,说道:“殿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的家人怎么会来长安的?”

李佑笑道:“禄东赞大人,送我记错了。不是你的家人,是我一个吐蕃朋友的家人。我一时给记错了。”

禄东赞心知不妙,可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心里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家人来了。

葛罗比觉得禄东赞在演戏,愈发地怀疑起他来了。

吐谷浑的事情一团糟,禄东赞起到了很坏的作用,首先就是因为禄东赞建议松赞干布提防慕容乾,他葛罗比才会先入为主,放弃了对慕容乾的争取,导致了吐蕃在吐谷浑的惨败。

李佑笑道:“葛罗比将军,这次吐谷浑的事情,还是要谢谢你啊,你知不知道,你败在了哪里?”

原本吐蕃在吐谷浑占据着优势,形势急转直下,葛罗比至今有些糊里糊涂的。

他问道:“殿下,请说说是怎么回事儿吧。”

李佑笑道:“这件事你和禄东赞都帮了唐朝的大忙啊。李道长,你来说说吧。”

李淳风笑道:“王爷说得没错,这件事真是全靠了你们帮忙的。当初……”

李淳风就把吐谷浑事件的来龙去脉,除了推背图的真伪之外,从禄东赞盗取假推背图,到他的徒弟陈平去龙德城,还有神奇的石碑等事情,都告诉了他们。

禄东赞大惊失色,眼前一黑,险些晕了过去。他知道自己上了李淳风的当了,就是因为自己信了假的推背图,提出的建议,造成了吐蕃在吐谷浑的惨败。

他知道,自己无论任何也说不清楚了。

葛罗比同样懊悔不已,知道自己中了唐朝人的离间计。不过,他很快就恨上了禄东赞,要不是他先建议提防、甚至除掉慕容乾,他葛罗比也不会犯那样的错误。

众人又喝了一会儿闷酒,李佑让薛仁贵送葛罗比回去了。

葛罗比走过后,禄东赞苦笑着问李佑,说道:“殿下,您又对我的家人干了些什么?”

李佑笑道:“禄东赞,实话对你说吧,我已经派人把你的家人都接到长安来了,这几天就到了。你说,你是不是该感谢我啊?”

禄东赞明白,只要是葛罗比回到吐蕃,一定会将他自己在吐谷浑的失败,全都推到他禄东赞的身上。

他禄东赞妥妥的一个叛国罪,没跑了。他的家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禄东赞这下死心塌地了,他说道:“殿下,臣谢谢您救了臣的家人了。”

看到禄东赞这个态度,李佑放心了。他说道:“这就好,你就踏踏实实地留在长安。你是个人才,大唐不会埋没你的。我会禀明父皇,给你重用的。”

不久以后,年过完了,又开始上朝了。

早朝后,两仪殿书房。

李佑向李世民汇报了禄东赞的事情,李世民很高兴,说道:“禄东赞是个人才,可是他毕竟是个吐蕃人,该怎样使用他呢?”

李佑建议道:“父皇,禄东赞此人暂时还不能完全信任,朝廷的要职不能给他,儿臣那里的机密也不能让他知道。

父皇,您还记得吐蕃国书的事情吧?

今后,大唐会越来越强盛的,万邦来朝那是必须的,而且大唐还会拓土开疆,这就需要大批熟悉番邦语言文化的人才。

就说眼前,儿臣的西北边境事物局,就需要大量的通译人才。

因此,儿臣建议,建立一所语言学校,由禄东赞来担任校长。

这样,他既不能接触大唐核心机密,有又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干。”

李世民用审视的目光凝视了李佑一番,觉得这孩子高瞻远瞩,已经想到了大唐的未来,实在是不简单啊。

而且,不论什么事情,交给李佑来办,都那么令人满意。

他说道:“好吧,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不久以后,禄东赞的家人来到了长安,他也死心塌地地成为了大唐的一份子。

禄东赞真是个人才,语言学校的事情,他很快就弄出了眉目。

语言学校第一期,建立了阿拉伯语、藏语、乌尔都语、泰米尔语、高句丽语等十二个语种班,一共招收了272名学生。成为了长安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

正如李佑说所预言的,这些学生在未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春节将近,大唐一阵宁静祥和,然而,草原上的形势却异常紧张了起来。

这天,在通往长安的官道上,两名信使飞马直奔长安。

上午,李佑叫来了薛仁贵,说道:“以前我跟你说过,要带你去见一个人,现在,你就跟我走吧。”

不久以后,大将军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