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296章 钢铁为先

吃货唐朝 第296章 钢铁为先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博帖自从在契苾部王庭被抓以后,一直秘密地被带在李佑等人的身边,到了长安也一直被秘密关押着。阿史那晴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李佑留下博帖,原本就是想利用他来对薛延陀施加影响。后来有了阿史那晴,因为博帖是夷男的心腹,李佑打算让博帖来辅佐她。

为了彻底折服博帖,李佑让高贺年和柳飞絮将他的家人救了出来。

再说博帖,他自从被俘之后,对于薛延陀以及草原上的事情一无所知,等他到了长安之后,才知道草原上发生了巨变。夷男死了,博帖的家人也成为了奴隶。

博帖很想死,可是他惦记着自己的家人,抱着一线希望,或许自己能够出去,救出自己的家人。

博帖一直被关押着,没人虐待他,也没人理他,只是给了他一些书籍,供他打饭时间。

这天,他正在屋里读书,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是熟悉的突厥语,最关键的是他听到了自己家人的声音。

研究院。

不久以后。博帖来到了研究院,求见了李佑。

他说道:“王爷,感谢您的关怀,臣的家人已经安顿好了,今后,臣就是您的人了,有任何的差遣,请尽管吩咐。”

博帖现在是标准的长安居民了,他心甘情愿地为唐朝效力了。

李佑说道:“博帖,今后你就在西北边境事物局,担任薛延陀处的处长吧,正六品,不嫌低吧?”博帖以前是薛延陀王庭总管,怎么着也得是正三品的官员了。

博帖说道:“王爷,臣很满意了。谢谢王爷了。”他说这话也不全是敷衍。

博帖和他的家人,现在已经喜欢上了长安,他这个六品官的生活水准比起在薛延陀那个苦哈哈地方,还要高出不少。

再说了,他原本就是个俘虏,还是原可汗夷男的人,薛延陀也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地。李佑救出了他的家人,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他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也只有李佑了。

李佑说道:“我相信你的能力,工作上的事情我也就不说了。找个适当的机会,你和阿史那晴见上一面,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博帖说道:“王爷放心,臣明白您的心思。”他已经猜到了,李佑想娶阿史那晴,然后利用她掌控薛延陀。但是,他们之间有夷男的死这个心结,需要合适的人把事情说开。

李佑笑道:“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很爽。”

博帖说道:“王爷,公主殿下家里的事情,臣认为还是早让她知道为好,早早地断绝了她的念想,不是件坏事。反正迟早她会知道的。

臣会好好劝说她的,相信她一定会想通的,请王爷放心。”

李佑说道:“我相信你能够做到。不过,这件事不急在一时,等她情绪更加稳定了以后,我会通知你的。”

博帖说道:“王爷,臣负责薛延陀的事务,在长安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臣想亲自去一趟胜州,在那里建立个办事处,您看如何?”

李佑说道:“你尽管放手开展工作,我对你完全信任,有任何事情,我都会为你善后的。”

接下来的日子,李佑忙得四脚朝天。他在配合李承乾进行城市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了制约大唐科技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那就是钢铁。

钢铁重要性就不必说了,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钢铁。

古代的钢铁工业十分落后,19世纪以前,中国钢产量最多的时候是宋朝,达到了年产量15万吨。18世纪后期的英国钢产量也还不到10万吨。

贞观年间大唐的钢铁产量,全年一共才4100吨。到了唐玄宗时期,钢产量才达到了5400吨。

李佑下决心狠抓钢铁工业的建设。

研究院。

尉迟宝琪和李端成长很快,他们已经是研究院的科技骨干了,矿业学校办得十分成功。

这天,他们被叫回了研究院。

在听取了尉迟宝琪和李端的汇报之后,李佑问道:“宝琪,你们两个要是离开矿业学校,有没有人能够替代你们?”

尉迟宝琪说道:“可以,有几个学生进步很快,已经开始担任了老师,他们的能力很强。我们正准备组织他们去开采新铜矿呢。”

李佑说道:“这样就好!我的计划是让宝琪回来,主持研究院的工业处,一方面建设工业城,同时在长安建立一所综合性的工业学校。

李端带上矿业学校的一部分学生,还是以半工半读的模式,去办一所矿业学校的钢铁分校……”

经过了几天的准备之后,李佑带着尉迟宝琪和李端来到了东宫,又和李承乾一起去求见李世民。

在承天门外,尉迟恭和李道宗特地等在这里,他们是来鼓励尉迟宝琪和李端的。

这两个孩子现在出息了,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人才,竟然能够亲自向陛下去汇报工作了,他们这些做长辈为孩子们感到骄傲。

看到尉迟恭紧张的样子,尉迟宝琪说道:“阿爹,您昨晚都叮嘱了我半晚上了,就不用再说啦,您放心吧。”

李端对李道宗说道:“叔叔,您不用担心的。我们向陛下汇报的都是我们熟悉的事情,不会紧张的。”

李道宗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道:“叔叔放心,你小子行。”

看到尉迟恭和李道宗紧张的样子,李承乾和李佑都感到好笑,也能够体谅他们做长辈的那份爱子之心。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李承乾、长孙无忌、房玄龄、高静明和皇甫睿在听取了尉迟宝琪和李端的汇报。

当他们听说矿业学校已经培养出了一批矿业和冶金行业的专业人才时,都感到十分高兴。听了他们下一步的办学计划,更是感到振奋。

接下来,众人围着一张全唐舆图,听李佑讲解下一步矿业和冶金业重点的发展目标。

全唐舆图标着两个红点,一处就是全亚洲最大的德兴铜矿,一处就是全陕西最大的西沟铁矿。

李世民问道:“这里能够出产多少铜和铁啊?”他喜欢干大事,规模小了不感兴趣。

李佑说出了一组数字,令众人大吃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