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332章 王爷的心真细啊

吃货唐朝 第332章 王爷的心真细啊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战马悲痛地嘶鸣着,向前猛蹿,带着麹智勇逃过了一劫。

可是,他身后的那些高昌人可是无法躲避,片刻间就被撞得人仰马翻。连环马马上的骑士们,挥舞着铁枪,不断地收割着高昌人的性命。

最可怜的是骑兵后面的那些步兵们,12组铁浮屠正面的宽度足足有100多米。在这100多米的范围内,那些高昌人的步兵们,先是被铁浮屠撞倒,然后再被马蹄践踏。就算是他们躲过了第一排铁浮屠的践踏,后面还有两排在等着他们。

对付这些步兵,铁浮屠们甚至都懒得挥动铁枪,只要直接碾压过去,基本上就解决了他们。

高昌国的勇士们,面对着如此恐怖的武器,一个个魂飞魄散,只恨自己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也有个别勇武的战士,挥舞着弯刀砍向了铁浮屠。然而,他们的弯刀砍在铁浮屠厚厚的铠甲上面,就像给人家挠痒痒一般,然后他自己就撞得飞了起来。

就在铁浮屠冲击的时候,草原人两侧的拐子马也乘机发动了攻击。他们在两侧砍杀着那些侥幸逃过铁浮屠冲击范围的残敌。

高昌人基本上都吓傻了,他们朝着城里拼命逃窜。

幸亏铁浮屠仅仅冲击了几百步路,就因为体力消耗过大,停了下来。一部分高昌人侥幸地逃进了城里。

整个战斗过程,从铁浮屠发起冲锋到停止前进,整个战斗过程,也就持续了几分钟。然而就是这几分钟,高昌人损失了将近一千余人,士兵们也吓破了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

就像后世的电影上的那样,主角收拾了敌人之后,大批的警察才赶到了。

这时,司马炯带着援军出现了。

这还真是不怪他们。司马炯接到的命令是在阿史那晴遇到危险的时候,才能现身相救。

军队在行军的时候,不仅前面要派出尖兵,后面也要派出斥候,防止后面有敌军跟踪。司马炯不能被阿史那晴发现自己跟在她的后面。于是他的人马只能跟在他们十里地以外的地方,然后派出斥候暗中跟着他们。

刚一开始在城北发生的战斗,石马炯派来的斥候是看不到的。当他看到城里出来了大量敌军的时候,这才意识到了危险,急忙跑回去向司马举报信。他跑回去这就是十里地,司马炯接到消息再带着人马匆忙赶来,又是十里地。

因此,当他们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

阿史那晴和阿史那昆仓虽然打败了高昌人,可是他们也只剩下了500人,无力攻打城池了。看到司马炯到来,不由得喜出望外。

阿史那晴尽管已经猜到了司马炯的来意,可是她仍然想亲口听他说出他们到来的原因。

司马炯说道:“郡主,王爷担心您的安全,让臣暗中跟着您,在您最需要的时候,给您提供保护。王爷的心真细呀。”他边说还边头摇头晃脑,表示赞叹。

阿史那晴心中倍觉温暖,眼眶潮湿了。她不想让司马炯看到她的神情,将头扭向一边。她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转过头来说道:

“司马将军,你来的正好,咱们一起攻打城池。”

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

司马炯派出了500名骑兵,绕道北门,去将敌军的退路堵死。

他对阿史那晴说道:“郡主,正午之前看来是打不下城池了。为了避免王爷担心,臣建议派人将这里的情况,去向王爷禀报。”

阿史那晴说道:“好吧,你就派人回去吧。告诉王爷,我一定会把这座城池打下来的。”

南门外,阿史那晴再次派人前去劝降。这次,她提出的条件中加上了要交出杀害阿史那何干凶手的要求。

麹智勇逃回了城里,觉得敌人的铁浮屠尽管厉害,可是也有它的弱点,那就是人数不多。他认为,目前自己部队的人数仍然高于敌军的人数,只要把自己的部队分散开来,四面包围上去。敌军的铁浮屠就难以发挥它的作用。

因此。他还想组织人马再次出城交战。

可是他手下的官兵们都已经吓破了胆了,当听说要与敌人继续交战的时候,将士们一个个面如土色,无人敢应承和他出城作战。

正在这时,敌人的援军又到了。麹智勇只好彻底放弃了打垮敌军的念头。他现在已经清楚,自己是无法带着这里的居民前往回鹘了。于是,他打算带着亲信自己逃走。

他的亲信就是他从田地郡带来的那些骑兵,经过了几场战斗,现在剩下不到200人了。

他跟这些人中的军官们简单商议了一下,决定立即从北门逃走。

此时,司马炯的骑兵还没有赶到北门。

当麹智勇等人赶到北门的时候,却看到大门前站着宁戎县城令,他带着数百人堵在大门口,不准他离开,看来是要把他献出去,保全城中的百姓了。

麹智勇想冲出去,可是那些人手里也都拿着兵器,他知道唐军是不会饶了他的,于是,他无奈地拔出佩刀,横刀自尽了。

随后,宁戎县城令带着城中的文武官员,提着麹智勇的人头,开城投降了。

司马炯随即又派出了第二拨信使,向李佑报信。

再说李佑,担心阿史那晴的安全,亲自带着3000人马前来帮忙,走出没有多久,就遇到了白虎的人马,就把他们也带上一起行军。

到了下午5点,他见到了司马炯派来的信使,这才放下了心来。

再说侯君集统帅唐军包围了高昌城,这才发现,高昌城远比他们想象的难以攻打。

高昌国盛产黄黏土和紫色黏土,粘性很大,在修建城墙的时候,还在里边加上了沙柳的柳条。这样的效果,就相当于钢筋混凝土。再加上这里干旱少雨,城墙修建得异常坚固。

高昌的城墙高达三丈,上面的宽度就达到了5米,上面堆放着大量的黏土块,每块都重达8斤,从上面扔下来,云梯都能够被砸断。

此时的高昌城里,有军民多人,军队3000人,青壮年男子加起来有上万人。麹文泰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里面储存了大量的物资,足以供城中的军民消耗一年以上。

麹文泰已经派出了求援的信使,他决心坚守城池,等待西突厥的救援。

侯君集和高勇组织了两次攻城,没有成功,还损失了数百人马。

侯君集看到一时打不下高昌城,于是一面派人去给李佑送信,让他带着工匠前来制作攻城的器械,一面分兵攻打周围的郡县。

这天,李佑带着大军来到了高昌城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