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539章 崔氏的反击

吃货唐朝 第539章 崔氏的反击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没有不透风的墙。朝廷给清河崔氏体系的官员办学习班,各地官员的调动,崔氏一族首先就警觉了起来。接着,清河崔氏在清河县城被围的消息也传开了。

各地的崔氏子弟、姻亲和门生故吏都慌乱了起来,他们急于了解情况,可是,崔氏的主要人物被围在清河县城里面,他们无法取得联系。

长安城。

除了贝州一带,清河崔氏势力最大的地方,就是长安城了。门下省侍中崔子轩等崔氏七品以上官员,已经全部被控制了起来后,崔氏子弟、殷勤和门生故吏现在同样是群龙无首,他们明白朝廷是要拿崔氏开刀了。他们不甘心等待灭亡,于是互相串联,积极地活动了起来。

自从李泰离开长安之后,阎立本就沉寂了下来,他不再参与政治,兢兢业业地主持刑部,表现得十分低调。

这天,他的府中来了很多客人,他们都是清河崔氏体系的人,他们之所以来找阎立本,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同一个体系的——阎立本的儿媳就是清河崔氏的人。

阎立本看到他们,就知道他们的来意,不过,他不想管这件事情。他对来人说道:“你们为什么不去找萧大人和程咬金,他们的夫人不也是清河崔氏的人吗?”

来人说道:“我们去找过了,据说他们跟着齐王殿下离开了长安。”

阎立本一听,就知道清河崔氏的这件事情,又是跟李佑有关。他跟李佑斗了很长时间,就一次也没赢过。像李泰有李世民这么大的靠山,最终还是败在了李佑的手下,他可不想再跟李佑这样儿的妖孽继续斗下去了。

他说道:“萧大人和程咬金都管不了这样的事情,我就更无能为力了。”无论来人怎么劝说他,阎立本坚决不答应参与此事。

崔氏体系的人这时才发现,在长安除了崔子轩以外,还真是没有人能够担当领头羊来为崔氏出头。正在他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清河崔氏二房的长老崔晃来到了长安。

崔晃来到长安以后,住进了崔氏在长安的商社里面,然后派人去联络在长安的崔氏族人。接着,他走访了程咬金和萧乾的夫人,也去见了阎立本,终于弄清楚了针对清河崔氏采取的行动,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

崔晃是清河崔氏中最有头脑的人物之一,他已经明白了,通过正常的手段,托人向李世民求情根本不可能了。要想阻止朝廷的行动,必须采取其它的手段才行。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条途径。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在长安城里四处活动,走访的却不是清河崔氏的人,而是七族五姓中的其他五家(李氏家族除外)。

七族五姓对朝廷的这次行动都十分关注,尽管这次只是针对清河崔氏的,可是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大家也都清楚。清河崔氏这个领头羊倒下了,接下来朝廷开刀的对象,就是他们其他的六家了。

经过了紧急的磋商,他们达成了协议,共同抵制朝廷对门阀氏族的打击。他们计划发动大规模罢朝、罢课、罢市等活动,逼迫李世民停止对门阀氏族的迫害。

不过,这么大的事情,不是各个氏族在长安的人就能决定的,他们需要派人回去向族长和长老会议请示。

崔晃知道,仅仅依靠崔氏体系的人,力量还是有些单薄,阻止不了朝廷的行动。可是其他门阀世族的决定一时还下不来,崔晃心急如焚,却也只能够等待。

不过,等待是难熬的,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他就向崔氏子弟打听长安城最近发生的事情,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利用。

一个崔氏子弟提起了不久前发生的雕版印刷的那件事,崔晃马上觉得这件事有文章可做。

他提出了利用这件事做文章后,那些崔氏子弟都觉得没有什么用处。崔晃却说道:“不是没有用处,而是你们没有把事情没有做到极致。”

接下来,他对崔氏子弟们布置了一番。

王合群是百骑司负责在印钞厂看管古坣等人的小头目,他每天早上去印钞厂,晚上都要回到长安城的家里。

印钞厂距离长安城有十几里路,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来回奔波,因为他的家中有病在床上的父母需要他去照顾。

这天晚上,他刚刚回到家里,就听到父母的屋子里有人说话。他进去一看,里面有两杯位客人,一位是自己的堂弟,一位不认识,看衣着打扮是一位富贵之人。

不久以后,三人来到了王合群的房间里,他们密谈了很长时间。

望着桌子上一捆崭新的一贯的纸币,足足有一万贯,每年俸禄收入仅仅40余贯的王合群动心了,他咬牙说道:“你说吧,让我干什么?”

来人说道:“你这样……”

王合群犹豫了起来。

来人干脆又拿出了一万贯,放在了桌子上。

王合群看了看自己陈设简陋显得破败的屋子,又想到卧病在床的父母双亲,终于点了点头。

两天后,两仪殿,书房。

马宣良羞愧地说道:“陛下,臣该死,印钞厂出事儿了。”

就在今天早上,印钞厂发生了中毒事件,参与雕版的四个人集体中毒,其中两人死亡,其中就包括古坣。负责看管的百骑司头目王合群失踪,马宣良派人到他家中,发现已经空无一人。

李世民没有责备马宣良,他想了想说道:“这件事不要声张,秘密搜捕王合群。”

“臣遵旨。”马宣良告辞离开了。

随后,李世民召集了李承乾、长孙无忌、房玄龄紧急商议此事。

李世民介绍了情况以后,众人都感到担忧。房玄龄说道:“陛下,这件事是有预谋的,瞒是瞒不住的,他们一定会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的。”

长孙无忌也说道:“这件事一定和清河崔氏的人有关,他们就是要搅乱局面,来向朝廷施压。”

长孙无忌的话音未落,王德说道:“陛下,尉迟恭求见。”

李世民心道:“来的还真快啊。”他说道:“让他进来吧。”

果然,尉迟恭说道:“陛下,街头传言,说陛下您下旨毒杀了参与雕版的人,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的,臣也无法阻止。”

李世民问道:“你们有什么对策?”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负责的报纸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正好利用发行报纸,来进行辟谣。”说着,他就拿出了报样。

李承乾介绍了相关情况,报纸是4开的,尺寸是390mm(宽)x540mm(高),左右各为20mm,上下边空各为25mm,版心尺寸为350mm宽x490mm高。

栏目设置为政策导论,时政新闻,文化娱乐等十几个栏目。

等到李世民等人看完了以后,李承乾说道:“父皇,请您给报纸题写报头吧。”

李世民拿起纸笔,写下了飞白体的“大唐日报”四个大字。

接下来,他们讨论了应对流言的策略。

古若雨跟着尉迟宝琪学会了骑马,尉迟宝琪对她百般呵护,终于赢得了她的芳心。古若雨和尉迟宝琪的感情越来越好了,他们已经开始谈论起婚事,两人商定,先去印钞厂征求古坣的意见,然后去见尉迟宝琪的父母。

这天早上,古若雨穿上了男装,和尉迟宝琪一起上马,要去印钞厂看望古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