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567章 惊天危局

吃货唐朝 第567章 惊天危局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岱森达日精神一振,说道:“将士们,前面就是回纥了,我与回纥的可汗是朋友,他们一定会盛情接待咱们的。”说完,他率先上马,众人也跟着上马。

岱森达日看到几名亲随正在收拾帐篷,说道:“不必了,到了回纥,咱们会有新的营帐的。”

说完,他打马前行,众人跟随他一齐向前奔驰。

鄂尔浑河结着厚厚的冰层,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两岸河畔满是枯黄的蒿草,在寒风中不停地摇曳着。

岱森达日一行人踏上了冰面,朝着对岸行进。

突然,对岸的蒿草丛中射出了一排利箭,接着,两侧的蒿草丛中也射出了密集的箭雨,薛延陀人纷纷落马,乱成一团。

敌军很缺德,他们不露面,只是不停地放箭,岱森达日等人暴露在旷野上,无处躲藏,死伤惨重。

岱森达日在护卫的掩护下,侥幸没有中箭。他迅速地判断了形势,左右两侧是敌军,后面有大队的追兵正在朝着这里追赶,唯有拼死向前冲破敌军的阻拦,才是唯一的出路。

岱森达日大喝一声:“跟着我,冲过去。”说着,他纵马朝着对岸驰骋,他的手下为了逃命,也跟着他拼命向前。

箭雨继续射来,薛延陀武士们不断地落马,其余的人依旧向前飞奔。

河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马蹄踏上去并没有打滑,岱森达日等人的速度很快,迅速来到了河的中间。

突然,冰层发出了“咔嚓”的碎裂声,岱森达日第一个掉进了冰冷的河水中,其他的薛延陀武士们控制不住飞奔的战马,不断地落入了河水之中。

“杀啊。”敌军终于现身了,他们穿着厚厚的薛延陀武士的装束,朝着仅存的百余名岱森达日的手下杀来。

战斗很快结束了。

阿史那昆仓望着河水中薛延陀武士的尸体,笑道:“宝贵,你现在是越来越会打仗了。咱们的人基本上没有伤亡。”

原来,张宝贵等人按照李佑信中的指点,提前埋伏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岱森达日等人的踪迹后,事先在冰层上戳出了很多孔洞,砸出了很多裂痕,又重新在上面覆盖的积雪,彻底导致了岱森达日的覆灭。

不久,士兵们来报,说岱森达日的尸体找到了。

阿史那昆仓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了,不能让郡主亲手报仇了。”

张宝贵也有些遗憾,不过,李佑的信中交代了不要活口,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不过,岱森达日死了,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他说道:“砍下岱森达日的头,收兵回去了。”

长安城,早朝,太极殿。

兵部尚书张亮说道:“陛下,臣昨晚接到大将军李靖的军报,说岱森达日在余部的支持下,正在跟唐军交战,岱森达日有可能会得到回纥人的援助,张宝相率领8万大军继续与敌军作战。前方粮草已经不多了,请朝廷再次向前方运送粮草。

李世民问道:“薛延陀人还剩下多少?”

张亮说道:“军报上没说,臣问过送信的人,他说敌军大约还有6万人。”

李世民对于这样的结果有些不满意,他说道:“既然如此,太子,你继续向前方运送粮草吧。”

李承乾说道:“儿臣遵旨。”

早朝散了以后,李承乾对李佑说道:“五弟,真的跟你说得一样啊。”

李佑苦笑着说道:“这件事的麻烦还在后面呢,你现在一个字也不要说,抓紧时间熟悉材料上的内容吧。”

不久以后,张宝贵派人送来了密信,说已经除掉了岱森达日,李佑封锁了这个消息。

四月初,李靖等人回到了长安。

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会对里面的徐懋功印象深刻,他后来因功被赐姓李,改名为李积,是与李靖齐名的大将。在这次征讨薛延陀之前,他一直担任幽州都督,已经多年没有回长安了。

今天早朝时,李世民宣布为出征薛延陀的将领们举行晚宴,李积上午走访了几位亲友,中午回到了临时驻扎的龙武卫军营。

李积一进客厅,就看到一群将领正在等着自己,这些人不仅有这次跟随自己征讨薛延陀的幽州将领,还有在长安的以前的老部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酒宴,等着李积呢。

看到李积进来,众人一齐行礼说道:“大帅。”

李积看到老部下,十分高兴,陪着他们喝了起来。

众人纷纷向李积敬酒,李积说道:“今天晚上,陛下要为咱们举办晚宴,中午咱们就少喝一点,晚上再接着喝吧。”

众将听到他这样说,互相对望的一眼,竟然一齐放下酒杯。正当李积感到好奇的时候,一位将军说道:“大帅,请你看看这个。”说着,递给了他一份奏章。

李积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关于建立募兵制的建议。”他立刻出了一身冷汗。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其基本形式类似于现在的军分区,在当地有一定的编制,士兵由当地人轮流担任。

府兵制有三大特点,

(一)无养兵之费,而有多兵之用。

府兵制的组织形式是屯田制,士兵服役时,要靠着种地养活自己,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退役后,仍然保留身份,类似于预备役,战时朝廷根据需要征召。

二)兵皆有业之民,无无家可归之弊。士兵们在服役之前,都是有职业的平民,退役后回家继续操持本业,朝廷不用负责安置。

(三)将帅不能拥兵自重。唐朝实行的是兵将分离,只是在战时抽调府兵参战,临时指定将领,将领和士兵之间没有利害关系,也没有感情,对军队的控制力不强。

古人很聪明,这种办法,既省钱又安全。缺点是军队训练程度不高,磨合度差,战斗力相对较弱。不过,古代打仗没有高科技,依靠的是人多,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不高,因此府兵制对于唐朝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军队体制。

募兵制跟现代的军队体制相似,军队是职业军队,士兵训练程度高,战斗力强,缺点是太费钱,还有就是将领们对军队的控制力强,容易拥兵自重。

唐朝建国以来,将领们多次提出实行募兵制,但是都遭到了李世民和文官们的反对,他们为什么还要实行募兵制呢?

任何朝代开国之初,都是依靠军队起家的,军人的地位都是最高的,可是一旦进入了和平年代,都会出现重文轻武现象,军人的地位就会下降,唐朝也不例外。

随着唐朝周边局势越来越安定,战争正在远离唐朝,大批军方将领们出现了闲置,比如李靖、程咬金、秦琼等将领,不打仗的时候,没有军职,就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失落感极强。他们都希望实行募兵制,有兵可带,就有存在感,有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影响力。

李积看到奏章的内容,顿时感到心惊,他不动声色的问道:“为什么又要提这个?”

将领们纷纷向他诉苦,说自己为朝廷征战多年,浑身是伤,现在竟然没人搭理了。他们要趁着这次再次掌兵,向朝廷施加压力,逼迫朝廷答应提高他们的待遇。

李积是久经战阵的统帅,他的政治智慧远远高于大将军李靖,这次战争中,他发现了很多疑点,就像是薛仁贵怀疑的那样,这里面存在着猫腻。

现在,他是彻底明白了。

这次战争,李靖为什么要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就是不想全歼薛延陀人,留下岱森达日,养寇自重。击败了薛延陀人的主力之后,岱森达日身边剩下的不过数千人,张宝相却谎称敌军仍然有数万人马,因此留下8万大军继续留在薛延陀。

张宝相故意不追赶岱森达日,只是派兵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逼迫他逃往回纥,就是要留下他继续威胁薛延陀地区,为增加军方的影响力加大筹码。

李靖等人带领其他军队返回长安,张宝相在外手握重兵,就是要造成强大的压力,逼迫李世民让步,让他同意实行募兵制。

将领们这样的逼宫行为,距离兵变也不远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李积更加为难了。一个将军翻开了奏章的第二页,下面有很多将领的签名,他说道:“大帅,请你在上面签名吧。”

“是啊,大帅,这件事还需要你来牵头啊。”众位将领都期盼地望着李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