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570章 问题如何定性

吃货唐朝 第570章 问题如何定性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房玄龄身为左仆射,掌管着兵部,军方竟然闹出了这样的事情,他是有责任的,他急忙站起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罪,臣没有事先察觉他们的举动,险些酿成大乱。请陛下责罚。”

房玄龄人老成精,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用词极其慎重。他对逼宫的行为说成是“举动”,而不是罪行;把酿成“大祸”说成是酿成“大乱”,是想将领们的举止的定性为普通的提议,只是采取的方式有问题,并不是谋逆的行为。

侯君集一听就火了,他怒道:“这帮家伙,还反了不成,提个建议不会好好说吗?”他听出了房玄龄的意思,赶紧帮腔,要保这些军方将领。

长孙无忌深感忧虑,沉默着没有说话。

魏征历来是反对实行募兵制的,他说道:“陛下,这件事太过分了,这明摆着就是逼宫啊。”

李佑和李承乾也没有吭气。

李世民问道:“辅机,你怎么看这件事?”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臣认为这件事情要慎重处理,不要酿成大祸为好。”他也是反对实行募兵制的,他对军方一向没有好感,他说要慎重处理,可是调子却定的是“大祸。”

李世民把目光投向了李佑,问道:“李佑,你认为如何?”

李佑直接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不是一件大事,将领们没有恶意,他们是忠于朝廷的,他们的要求也有一定的道理。至于他们采取的方式,或许是有些问题,不过,事情只要是说开了,就不难解决的。”

听完了李佑的话,李世民有点不高兴了,他是反对募兵制的,而且,他是兵变上台的,最担心的就是将领们拥兵自重。

李世民最后把目光转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赞成齐王的观点。”

李世民的脸色很难看,觉得李承乾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而且还有些不识大体。

李承乾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神情十分坦然。

李世民弄清楚了人们的态度,问道:“如何处理此事,都说说吧。”

侯君集抢先说道:“陛下,那帮家伙都是些粗人,对于朝廷的大局不了解,有些不识大体。臣建议,由房大人去斥责他们一番,让他们回去反省,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他竭力帮助将领们开脱。

房玄龄说道:“陛下,臣以为侯君集的建议有道理,臣愿意去斥责他们,让他们做出深刻的反省。”他是个谨慎的人,他担心朝廷处理得过重,会引起军方的反弹,而且现在那些将领手中还掌握着兵权,他想大事化小,息事宁人。

魏征嫉恶如仇,说道:“这些人居心不良,他们的行为就是逼宫,决不能轻饶了他们。”

长孙无忌说道:“臣认为魏征说得有道理,军中某些将领骄横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选择这个时候,采用这样的手段,的确是带着逼宫的性质。”

李世民十分恼怒,他认为军方将领们的行为就是带着逼宫的性质,他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他看了看李承乾和李佑,知道他们是赞成侯君集的意见的,也懒得问他们了。他是个硬汉,最不喜欢别人来威胁他,于是他准备拿杨再元等人开刀了。

李世民说道:“朕以为,长孙无忌和魏征言之有理,这件事性质严重,必须要严肃处理,朕决定……”他准备连夜调兵拱卫长安,派百骑司按照名单抓人了。

“父皇且慢。”正在这时,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被他打断了话,有些恼怒,问道:“你要说什么?”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件事不是处置那些冒犯了您的将领们就能够解决的。无论是否处置了这些人,都解决不了现实中存在着军方与朝廷重文轻武的趋势之间的矛盾。治标不治本是没有用的。”

李世民不满地说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李承乾说道:“儿臣建议,取消府兵制。”

李世民怒道:“胡说八道,府兵制是朝廷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么多年来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你不知军事,不要在这里妄言。”

李承乾直视着李世民,丝毫没有退缩,他说道:“父皇,儿臣有比实行府兵制更好的办法。”

“呵呵,你有更好的办法?”李世民被气的乐了,他说道:“你倒是说说看,有什么好办法?”

长孙无忌替李承乾捏了一把汗,他觉得李承乾今天是有点疯了,竟然敢妄议这样的难题。他赶紧咳嗽两声,提醒李承乾注意。

李承乾说道:“父皇,历来管理军队,都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养兵,其二是确保军队的忠诚。

历来组织军队的形式无非是府兵制和募兵制两种形式,他们的优缺点一目了然。

府兵制类似屯田,军队自给自足,朝廷费用小,兵将分离,能够有效地制止拥兵自重现象,这是其优点。

可是府兵制的缺点也很明显,军队训练程度低,兵将分离,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磨合程度差,战斗力弱。而且,没有战争的时候,将领们大批闲置,他们会感到被边缘化,这就是他们坚持要实行募兵制的原因。”

“嗯?”李世民听到这里,对李承乾有点儿刮目相看的感觉。他说道:“接着说。”

李承乾受到鼓励,嘴皮子更利索了,他说道:“募兵制的优点是军队的训练程度高,官兵之间的熟悉程度高,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知己的作用儿臣就不赘言了。

募兵制的缺点是开销大,将领们熟悉部队,容易拥兵自重。”

李世民频频点头,说道:“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李承乾说道:“儿臣说要说的是另外一种模式,叫做征兵制度,也叫义务兵役制。”

众人都被李承乾的新名词吸引了,全都注视着他。

李承乾说道:“义务兵役制,是指……”李承乾普及了相关的知识后,说道:“实行义务兵役制以后,军队的费用并没有增加多少,即使增加了一部分,以我朝现有的财力物力,负担不大。”

接着,他讲了军队的组织机关,建议设立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总政治部,设立军事院校,这样就能够安置大批的将领,保存大批的军事骨干。

李世民最关心的是如何确保军队的忠诚度,他说道:“如何解决将领拥兵自重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