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756章 任我行的创意

吃货唐朝 第756章 任我行的创意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李佑问道:“张师傅,在朝堂上你最佩服谁?”

张玄素为人自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对于李佑的提问,他一时之间还真是回答不上来。他在脑海里迅速检索着,朝堂上的人物走马灯似地在他脑海中不停地闪过。

要真的说的上能够令他佩服的人,恐怕还就是眼前这位牛叉的王爷了,别看他如此年轻,那一身匪夷所思的本领、创建的辉煌业绩,却令人不得不叹为观止。可是,张玄素对李佑的某些做法,仍然不敢苟同。

总之,在张玄素眼里,他最佩服的人就是他自己,其他的人他总是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出或多或少的缺点。

看到张玄素眼珠乱转,李佑就知道他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笑道:“张师傅,看来你一时没有想好。这样吧,你想不想知道我最佩服的人是谁呢?”

李佑是牛人,张玄素再骄傲,也不认为自己比人家更厉害。他真的想知道什么人能够让李佑佩服。

他说道:“愿闻其详。”

李佑说道:“在朝堂上,我佩服的人一共有三个半。”

“三个半?”对于李佑的奇怪的说法,张玄素的好奇心更重了。

看到张玄素的表情,李佑心中暗暗发笑,知道自己成功的吸引了张玄素的注意力,也就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和节奏。

其实,这并不是李佑自己的创意。大侠金庸在其作品《笑傲江湖》一书中,塑造的魔教大魔头任我行,他才是这种谈话噱头的创造者。

李佑说道:“我第一个佩服的人就是当今皇帝陛下,他是一个执拗的人。

父皇从年轻时起,就怀揣着一颗救民于水火之心,他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立志开创一个国富民强、政通人和,远超古人的伟大时代。

他从来不去揣摩别人的心思,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执着于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因此才能够在征战的过程中舍生忘死,打下了大唐的江山。

在这个过程中,他以包容天下的博大胸怀,礼贤下士,不断地化敌为友,赢得了天下志士包括敌人在内的尊敬。

正因为如此,贞观一朝才开创了古往今来所有帝王所有时代难以企及的恢宏业绩,父皇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说到李世民的胸怀,张玄素也不得不佩服。他当年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师傅,曾经挖空心思帮助李建成,要置李世民于死地。可是,李世民却对他加以重用,让他成为了当今太子李承乾的师傅。

他由衷的说道:“陛下的胸怀,前无古人,臣也十分佩服。”

李佑说道:“我佩服的第二个人,是魏征魏大人。魏征也是个执拗的人。

魏征执着于维护正义和真理,维护法律的尊严,他从不取揣摩别人的心思,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执着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近人情,甚至六亲不认,不畏强权,在朝堂上公然顶撞父皇,父皇多次要杀他,但是他却从来不肯低头让步,试问有几个臣子能够做到这一点?

魏征是典型的不会做人,其他的大臣们都很聪明,嘲笑魏征的做法。然而,就是魏征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赢得了人们由衷的尊敬。

其实,魏征很聪明,他活的轻松,活的坦然。因为他从来不会花心思去揣摩别人的想法,也就不会患得患失,活得那么累。”

说实在话,张玄素也一直认为魏征是个不会做人的人,对他行事不会圆通的做法不屑一顾。可是,他却不明白魏征为什么会在朝野之间拥有那么崇高的威望。

经过李佑这么一分析,张玄素心中有所触动了。他说道:“魏征是个人物,臣也赞成您的看法。第三位是谁?”

李佑说道:“第三位就是户部尚书高静明。他同样是一位执拗的人。

高静明精于算计,为人斤斤计较,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山西老抠。他执掌户部以后,只要是为户部增加收入,他就喜笑颜开。凡是让他向外出钱,马上就是一副苦瓜脸的样子。

他从来不去揣摩别人的心思,也不在意别人的想法。凡是他认为不该花的钱,那怕是一文钱也绝不会随便支出的。即使是父皇提出的事情,只要是他认为开支不当的话,照样给予抵制。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却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户部尚书,是朝廷的好管家。他不留情面的做法,看似得罪了很多人。但是,真正对他有私人恩怨的却少之又少。相反,大家在内心深处对他充满了尊敬。”

对于高静明,张玄素的确没有什么不好的看法。相反,对此人有些好奇。户部掌管朝廷的财政支出,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部门儿。历朝历代的户部尚书,都是换得最勤,也最容易身败名裂的一个职位。

高静明担任户部尚书至今已经有12年之久了,张玄素一直都弄不明白,为什么高静明这个看似容易得罪人的家伙,却坐的稳如泰山。

张玄素注意到,李佑在谈到上述三个人的时候,反复提到他们是执拗的人,不会去揣摩别人的心思,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专注里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们这样的做法,在聪明的人的眼中,都是不会赞同的。

现在看来,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看似愚笨的办法,才是他们成功的真正秘诀。

就拿高静明这个户部尚书来说,如果是一个圆通的人,去揣摩别人的想法,在意别人的态度。朝廷的开支时候,尽量去照顾人,担心别人有意见。结果是照顾了张三,李四会有意见。即使,张三李四都照顾了,他们也会因为时间的先后,数量的多寡,照样有意见。

户部的开支项目,一年下来何止万千,涉及的人更是浩如烟海。做为户部尚书,他如果不是采取这种愚笨的办法,来一碗水端平,早就已经得罪了大批的人了。

生活中就是这样,你照顾的那些人,他们未必肯在关键的时候来帮助你。可是你得罪了的那些人,他们却会千方百计的打击你。

高敬明不去揣摩别人的心思,不在于别人的看法,他只是执着着为朝廷守好钱袋子。他尽忠职守,六亲不认,却没有真正的得罪人,因此活的很轻松。

高静明看似愚笨,其实却是聪明绝顶,这也就是他能够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稳如泰山的原因。

这么一想,魏征也是个顶级聪明的人。他担负着朝廷的监察重任,如果不是一碗水端平,六亲不认的话,这个监察御史也早就干不下去了。

看到张玄素若有所思的样子,李佑说道:“我佩服的这三个人T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为人执拗,专注于追求自己的目标,轻易不受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这有这样,他们才能够行的正,走的直。”

张玄素认可了李佑的意见。他说道:“殿下说的对。请问,剩下的那半个人是谁?”

李佑望着张玄素,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个人就是你张玄素张师傅了。”

张全素实在是想不到,李佑竟然佩服自己,尽管是半个。可是李佑又是什么人?那是大家公认的牛人,能够得到他的钦佩,哪怕是半个,也足以为之骄傲了。

张玄素现在急着想知道李佑为什么佩服自己,又为什么只佩服一半儿,他佩服自己什么,不佩服的又是哪些地方?他说道:“殿下,请赐教。”

可是,李佑却偏偏不说,反而转移了话题。他说道:“任何一个人,别人都会对他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对于张师傅,同样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

张玄素问道:“什么看法?”

李佑说道:“有人说,你张玄素根本就不配担任太子殿下的师傅,他们的依据是,你张玄素曾经是前隋的官员,后来投降了窦建德,然后又加入了唐朝,还担任过隐太子李建成的师傅。这样的人的人怎么能够担任太子殿下的师傅呢?

他们甚至怀疑,以你过去多次改换门庭的经历,在最关键的时候,一定会出卖太子殿下的。”

如此诛心的言论,令张玄素情何以堪?他脸色铁青,握紧了双拳,恨不得要找人去拼命。

不过,张玄素毕竟是修炼了多年的老狐狸。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咬牙切齿地问道:“殿下是如何看待这样的言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